一种通信工程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967发布日期:2018-08-31 23:47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塔,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通信工程塔。



背景技术:

通信塔为通讯领域的基础部件,主要用于固定天线实现信号传输的作用,而为了减小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通信塔一般具有较高的高度,将天线固定在较高的位置上,优化信号的传输效果。但是这样便造成了施工难度大,施工危险系数高的问题。现提供一种能解决此问题的一种通信工程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通信塔一般具有较高的高度,造成施工难度大,施工危险系数高问题,提供一种通信工程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塔,包括通信工程塔主体、支撑结构、底座、作业平台、避雷针、物料输送管、攀爬梯、防护栏、支撑架、升降装置、滑轮、固定架和旋转手柄,所述通信工程塔主体上设置有所述支撑结构,所述通信工程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底座,所述通信工程塔主体的顶部设置有所述作业平台,所述作业平台的顶部设置有所述避雷针,所述作业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升降装置,所述作业平台上设置有所述防护栏,所述作业平台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支撑架,所述升降装置上设置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所述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所述旋转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作业平台设置有两个,所述作业平台与所述通信工程塔主体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攀爬梯设置有两排,分别设置在所述通信工程塔主体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攀爬梯与所述通信工程塔主体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物料输送管设置有所述通信工程塔主体的塔体内中心,所述物料输送管为中空结构,孔径大于物料尺寸,并与所述作业平台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通信工程塔,在该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与物料输送管,便于搬运物料,避免人工攀爬搬运的风险,提高高塔作业的安全性,同时设置双重攀爬梯,能够提供多人攀爬,提高作业效率。而多个作业平台的设计,可以支持多个通信装置的安装,增加了通信铁塔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信工程塔主体;2、支撑结构;3、底座;4、作业平台;5、避雷针;6、物料输送管;7、攀爬梯;8、防护栏;9、支撑架;10、升降装置;11、滑轮;12、固定架; 13、旋转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工程塔,包括通信工程塔主体1、支撑结构2、底座3、作业平台4、避雷针5、物料输送管6、攀爬梯7、防护栏8、支撑架9、升降装置 10、滑轮11、固定架12和旋转手柄13,通信工程塔主体1上设置有支撑结构2,通信工程塔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3,通信工程塔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作业平台4,作业平台4的顶部设置有避雷针5,作业平台4的底部设置有升降装置10,作业平台4上设置有防护栏8,作业平台4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9,升降装置10上设置固定架12,固定架12上设置有滑轮 11,滑轮11上设置有旋转手柄13。

作业平台4设置有两个,作业平台4与通信工程塔主体1焊接固定连接。

攀爬梯7设置有两排,分别设置在通信工程塔主体1的两侧。

攀爬梯7与通信工程塔主体1焊接固定连接。

物料输送管6设置有通信工程塔主体1的塔体内中心,物料输送管6为中空结构,孔径大于物料尺寸,并与作业平台4连通。

具体的工作时,工人通过攀爬梯7进入作业平台,通过升降装置10将安装设备由物料输送管6搬运至作业平台4,并在作业平台4进行安装,使高塔作业安全、高效,两个攀爬梯7改变传统工程塔只能单人攀爬的模式以及双层二队作业平台4的设计,增加了通信铁塔的使用率和作业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通信工程塔,在该装置上设置有升降装置与物料输送管,便于搬运物料,避免人工攀爬搬运的风险,提高高塔作业的安全性,同时设置双重攀爬梯,能够提供多人攀爬,提高作业效率。而多个作业平台的设计,可以支持多个通信装置的安装,增加了通信铁塔的使用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