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接固定式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7905发布日期:2018-07-25 00:00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卡接固定式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速城市特殊用途电网建设的要求日益迫切。而通讯电缆使用场合复杂,对电缆使用性能要求格外严格。电缆要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并且能够承受各种机械应力,并在恶劣环境下电性能不恶化,从而保证长期可靠地工作。而现有电缆普遍存在屏蔽效果差、传输速度低、抗干扰能力差等缺点,特别是在户外环境使用的电缆,对于各种外界环境的变化比如高温、潮湿等环境难以适应,造成电缆损坏等情况时有发生。

申请号为CN201520792505.6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潮铝合金电缆,包括线芯及呈环形阵列排布在所述的线芯外部的铝合金导体,在所述的铝合金导体外部套装有环保绝缘保护层,在所述的环保绝缘保护层外部设置有隔热绝缘层,在所述的隔热绝缘层外部套装有铜网,在所述的铜网外部套装有内层绝缘层,在所述的内层绝缘层外部均匀间隔设置有凸起结构,在所述的凸起结构之间设置有竹炭层,在所述的凸起结构外部套装有外层绝缘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竹炭层,在外层绝缘层受到损坏时,实现吸收进入内部的水分的效果,同时,采用凸起结构,能够方便水分沿着电缆延伸方向流动,从而方便水分排出,同时利用内层绝缘层实现对水分的再次隔绝,增强防潮效果。

虽然该实用新型在防水防潮上有一定的实用效果,但是其在线芯以及铝合金导体之间的位置关系难以进行限制,当其中填充的隔热绝缘层不够或者因为一些外界环境变化而缺少时,会对其结构造成很大影响,同时电缆传导的稳定性造成巨大伤害。另外,电缆的芯部通常是由多股线芯制成的,并在多股线芯外面再套设保护层。现有技术中,由于各线芯的外部大多为光滑的圆柱面,因而在多股线芯外在套设保护层时,线芯之间会相互移动,线芯之间的距离随时在变化,从而在多股线芯为设置保护层时就显得尤为麻烦,工作效率交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在多股线芯外设置保护层时线芯随意移动造成设置保护层非常麻烦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卡接固定式电缆,提高在多股线芯外设置保护层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卡接固定式电缆,包括由多股线芯组成的电缆芯,电缆芯外包裹有保护层,电缆芯与保护层之间填充有第一填充层;每股线芯均包括多组芯材,所述芯材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多组芯材外包裹有绝缘层,芯材与绝缘层之间填充有第二填充层;每股线芯的绝缘层的外圆柱面上均设有第一凹槽、凸环,相邻两股线芯连接时,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第一凹槽与另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凸环相拼接形成凹槽结构,并在凹槽结构内安装有环状伞型弹性件;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第二凹槽与另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第三凹槽对应形成空间,空间内安装有环状弹性件。

其中,所述环状伞型弹性件的纵截面的形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长方体、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靠近长方体的一侧,等腰梯形的底边的长度大于长方体的宽度,且等腰梯形的底角分别卡接入两侧线芯的绝缘层的卡槽内。

其中,相邻两股线芯的绝缘层与环状伞型弹性件、环状弹性件安装后形成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

其中,第一凹槽设置于一股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的外侧,该股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的内侧设置有凸环;另一股线芯B的绝缘层上的凸环设置于该股线芯B的绝缘层径向的外侧,且该股线芯B径向外侧的凸环与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外侧的第一凹槽相适配,该股线芯B径向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该股线芯B径向内侧的第一凹槽与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内侧的凸环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中,每股芯材的横截面均设置为正六边形,因而相比于采用横截面为圆形的芯材,在相同尺寸的绝缘层内能够套设更多的芯材,从而实现同时传输更多的信号;相邻两股线芯的绝缘层之间通过特殊的结构进行连接,从而可实现将多组线芯连接成一体结构,从而在多股线芯外设置保护层时能够有效避免线芯的随意移动,能够方便、快捷地在多股线芯外设置保护层,提高电缆的制造效率;相邻两股线芯的绝缘层通过凸环、凹槽、环状伞型弹性件、环状弹性件进行连接,且连接之后的连接稳定性较好,可重复拆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股线芯即将卡入另一股线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股线芯卡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6为图4在另一实施例中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第二凹槽、2-第三间隙、3-环状伞型弹性件、4-环状弹性件、5-卡槽、6-凹槽结构、7-凸环、8-第二间隙、9-第三凹槽、10-空间、11-芯材、12-第二填充层、13-绝缘层、14-第一填充层、15-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卡接固定式电缆,该电缆内部包括由多股线芯组成的电缆芯,电缆芯外包裹有保护层,电缆芯与保护层之间填充有第一填充层,通过保护层对其内部的线芯进行保护。每股线芯均包括多组芯材以及包裹在多组芯材外的绝缘层,所述芯材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相邻两组芯材之间的某一个侧面贴合,从而一组芯材周围可分布多组芯材。多组芯材外包裹有绝缘层,芯材与绝缘层之间填充有第二填充层,通过绝缘层能够多组线芯之间造成干扰。当然,还可以在每组芯材外均设置一层绝缘层,通过芯材上的绝缘层与该组线芯内的其余芯材之间分隔开,信号、或电能的传输互不干扰。

每股线芯的绝缘层的外圆柱面上均设有第一凹槽、凸环,相邻两股线芯连接时,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第一凹槽与另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凸环相拼接形成凹槽结构,并在凹槽结构内安装有环状伞型弹性件;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第二凹槽与另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第三凹槽对应形成空间,空间内安装有环状弹性件。

拼接时,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凸环卡接入另一股线芯的绝缘层上的第一凹槽内,然后在环状伞型弹性件、环状弹性件的作用下实现相邻两股线芯的稳定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环状伞型弹性件的纵截面的形状包括由内往外依次设置的长方体、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靠近长方体的一侧,等腰梯形的底边的长度大于长方体的宽度,且等腰梯形的底角分别卡接入两侧线芯的绝缘层的卡槽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相邻两股线芯的绝缘层与环状伞型弹性件、环状弹性件安装后形成第一间隙、第二间隙、第三间隙。

实施例4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凹槽设置于一股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的外侧,该股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的内侧设置有凸环;另一股线芯B的绝缘层上的凸环设置于该股线芯B的绝缘层径向的外侧,且该股线芯B径向外侧的凸环与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外侧的第一凹槽相适配,该股线芯B径向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凹槽,该股线芯B径向内侧的第一凹槽与线芯A的绝缘层径向内侧的凸环相适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