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AS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77039发布日期:2018-06-12 21:3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SAS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具体为一种SAS线缆。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器对内部线材的损耗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应用到25G以上速率时,损耗的精度要求到0.1dB,基础频率要求到12.89GHz,甚至更高。而当前为了改善损耗,其解决方案是在芯线部分进行电镀以符合高频的趋肤效应,但是线材在传输信号时的衰减率高,需要进一步改善。制程方面,高速线需要焊接到连接器上,现有的高速线采用无地线方案进行焊接,但目前都是采用铜箔线(铝箔不吃锡)来满足可焊性,而铜箔弯折性不好,容易破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AS线缆,以减少线材在传输信号时的衰减,解决无地线制程焊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SAS线缆,包括若干芯线、每一芯线外包覆绝缘材料层、环绕在若干芯线的绝缘材料层外的金属屏蔽层,所述的金属屏蔽层内表面电镀有内层金属材料或/和外表面电镀有外层金属材料;所述的内层金属材料为室温下电阻率小于2.5×10-8Ωm的金属材料,所述的外层金属材料为可焊锡性金属材料。优选地,所述的内层金属材料为金或银或铜。所述的外层金属材料为锡或铜。其中,所述的金属屏蔽层为铝箔。进一步地,还包括地线,所述的地线设于金属屏蔽层内。优选地,所述的芯线上电镀金属材料镀层。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地线及参考平面进行电镀,减小了线材的损耗。在内侧进行电镀,高速信号传输时,由于趋肤效应,高频信号得到有效改善,在外侧电镀,制作线材时,满足可焊性的同时满足弯折性。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焊接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实施例一的1#、2#线缆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结果图。图9是实施例二的3#、4#、5#线缆网络分析仪的测试结果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芯线,11:金属材料镀层,2:绝缘材料层,3:金属屏蔽层,31:内层金属材料,32:外层金属材料,4:地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公开了无地线型SAS线缆。如图1、图2所示,无地线型SAS线缆包括两组芯线1、每一芯线外包覆绝缘材料层2、环绕在两组芯线1的绝缘材料层2外的金属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3内表面电镀有内层金属材料31,或外表面电镀有外层金属材料32,或内表面电镀有内层金属材料31同时外表面电镀有外层金属材料32。绝缘材料层2的材料为铁氟龙、TPE、PP等,内层金属材料31为室温下电阻率小于2.5×10-8Ωm的金属材料,外层金属材料32为可焊锡性金属材料。金属屏蔽层及电镀的材料选用如表1所示。表1序号金属屏蔽层内层金属材料外层金属材料A铝箔金或银或铜不电镀B铜箔银不电镀C铝箔不电镀锡或铜D铝箔金或银或铜锡或铜序号A、B的SAS线缆在线材的内侧电镀导电率高的金属材料,优化了数字信号在线材中的传输损耗。序号C的SAS线解决了无地线制程焊接问题,金属屏蔽层3采用铝箔提高了弯折的可靠性,在铝箔外层电镀锡或铜解决了焊接的问题。序号D的SAS线材则在减小传输损耗的同时优化外被焊接性能,方便线材组装。将制得的线缆焊接到连接器上形成SAS接口连接线,焊接示意如图3所示,T为焊锡区域,在金属屏蔽层外层电镀锡或铜,确保外被吃锡,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将序号A的铝箔内层电镀铜的金属屏蔽层线缆按照绕包工艺制备得到的线缆,标注为1#线缆,常规的铝箔不电镀的金属屏蔽层线缆按照绕包工艺制备得到的线缆,标注为2#线缆,放在网络分析仪上在23.2℃温度下测试其不同频率的衰减率,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8可以看出在12.89GHz时,1#线缆的衰减率为6.56dB,2#线缆的衰减率为7.23dB,且频率越高,1#线缆与2#线缆的差别越大,本实用新型线缆的衰减率明显小于一般的金属屏蔽层无电镀的线缆。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公开了双地线型SAS线缆。如图4、图5所示,双地线型SAS线缆包括两组芯线1、两组地线4、每一芯线1外包覆绝缘材料层2、环绕在两组芯线绝缘材料层2外及两组地线4外的的金属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3内表面电镀有内层金属材料31或/和外表面电镀有外层金属材料32。绝缘材料层2的材料为铁氟龙、TPE、PP等,内层金属材料31为室温下电阻率小于2.5×10-8Ωm的金属材料,外层金属材料32为可焊锡性金属材料。金属屏蔽层3及电镀的材料选用同表1所示。将序号A的铝箔内层电镀铜的金属屏蔽层线缆按照先直包后绕包工艺制备得到的线缆标注为3#线缆。常规的铜箔不电镀的金属屏蔽层线缆按照先直包后绕包工艺制备得到的线缆,标注为4#线缆。常规的铝箔不电镀的金属屏蔽层线缆按照先直包后绕包工艺制备得到的线缆,标注为5#线缆。将3#,4#,5#线缆放在网络分析仪上在23.2℃温度下测试其不同频率的衰减率,结果如图9所示。从图9可以看出频率越高,3条线缆的差别越大,本实用新型线缆的衰减率明显小于一般的金属屏蔽层无电镀的线缆。实施例三本实施例公开了单地线型SAS线缆。如图6所示,单地线型SAS线缆包括两组芯线1、一组地线4、每一芯线1外包覆绝缘材料层2、环绕在两组芯线绝缘材料层2外及一组地线4外的的金属屏蔽层3。金属屏蔽层3内表面电镀有内层金属材料31或/和外表面电镀有外层金属材料32。绝缘材料层2的材料为铁氟龙、TPE、PP等,内层金属材料31为室温下电阻率小于2.5×10-8Ωm的金属材料,外层金属材料32为可焊锡性金属材料。金属屏蔽层3及电镀的材料选用同表1所示。本实施例线缆的生产工艺步骤同实施例二。实施例四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线缆在实施例一至三的基础上,在芯线表面也电镀金属材料镀层11,金属材料镀层11在室温下电阻率小于2.5×10-8Ωm,即电镀金或银。同时在芯线表面电镀,从两个方向(芯线,地线、参考地平面)改善了高频部分的损耗。另一方式中,本实施例线缆在实施例一至三的基础上,在芯线表面电镀金属材料镀层11为可焊锡性金属材料,即电镀锡,提高焊接性能。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