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PE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5331发布日期:2018-07-18 02:13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导电PE膜。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99341.7涉及一种射频等离子的透明导电膜,基材为PET膜,PET膜的正面涂有硬化涂层,硬化涂层表面覆有PE保护膜;PET膜的背面形成有RF等离子处理层,RF等离子处理层上溅镀有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上覆有PE保护膜。该透明导电薄膜在结构上减省了一层硬化涂层,却增加了RF等离子处理层,使透明导电层与PET薄膜间仍有可靠的附着效果,即使经过高温回火后电阻值仍然具有可以保持均匀稳定的优异特性,可广泛应用于触控面板、电子游戏机、幼儿教学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方面。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667613.5涉及一种集装袋,具体涉及一种PE导电内膜袋,包括由PE聚乙烯料和导电炭黑混合制成的袋身;所述袋身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袋身的缝合处设有密封条。本PE导电内膜袋结构简单,密封性强,还能实现对静电的传输与释放。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632105.3涉及单向拉伸引发生产PE/PE/PE结构高强隔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产基膜→放卷→预热→冷拉伸→热拉伸→退火定型→收卷。本发明在PE材料中加入两亲性化合物,提高了微孔表面的亲水性,而且是持久性的亲水性,使得产品吸附电解液的能力大大增强,提高了锂电池的导电性能。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10154935.6涉及PE抗静电自粘保护膜,膜体为由PE抗静电层(A)、PE基材层(B)及弹性体层(C)构成的层叠结构。以PE抗静电层和基材层同时具备自粘结构,表面电阻率在109~1011欧姆/平方,抗电效果明显,柔性好,不易刮伤被贴物,可轻易贴附在有弧度的物体上;加工温度在190~220℃,远远低于PET的260℃以上加工温度,可以降低加工能耗,与涂胶膜比较,不会污染被贴物,没有残胶的风险,降低污染概率,与常规抗静电剂比较,使用非迁移性聚合物,没有迁移风险,材料成本远低于PET材料之成本。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010556028.5涉及一种背胶式透明导电膜,在PET膜的正面溅镀有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上覆有PE保护膜,在PET膜的背部涂有光学胶,光学胶上覆有重离型膜。该背胶式透明导电膜可大幅度降低触控感压的人力克数,提高触控灵敏度;采用耐磨擦的PET膜,不但省略了原来涂布在膜表面昂贵的硬化涂层,还可大幅度降低膜的厚度以满足轻薄短小的目的,广泛应用于触控面板、电子游戏机、幼儿教学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方面。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008546.0涉及一种新型导电膜的组合保护膜,其结构包括PET导电膜、PE耐高温保护膜层、PET高温保护膜、PET导电膜导电面、PET导电膜背面、PE耐高温保护膜层低沾力面、PE耐高温保护膜层背面、PET高温保护膜沾力面、PET高温保护膜背面、上压棍、下压棍、收卷体,所述PET导电膜连接有PE耐高温保护膜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由于各种耐高温保护膜材料有不同特性,因此存在与导电膜贴合后存在加热高温烘烤收缩率不配套出现残胶,变形翘起,柔软易弯折伤,难剥离保护膜,背面保护不良好,保护膜成本高等缺点,使生产制程良品率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218714.6涉及一种耐磨透明导电膜,所述基材的正面涂覆有透明导电层,所述基材的背部涂有光学胶,所述光学胶上覆有重离型膜,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覆有PE保护膜。采用耐磨擦的PET膜,不但省略了原来涂布在膜表面昂贵的硬化涂层,还可大幅度降低膜的厚度以满足轻薄短小的目的,广泛应用于触控面板、电子游戏机、幼儿教学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方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PE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导电PE膜,其分为表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底层;表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底层之间设置第二导电层;各层之间通过热压粘结在一起。

所述的表层厚度为0.1~0.5mm;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厚度为0.5~1mm;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厚度为0.1~0.5mm;

所述的底层厚度为0.1~0.5mm;

所述的表层的材料为片层结构的超细云母片和导电炭黑材料以及PE基材。且在表层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5%的超细云母片和质量分数为0.5%的表层的导电炭黑材料;超细云母片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片层结构,并且超细云母片中的片层结构具有各向异性,利用片层的结构,在膜的平面上分布,同时利用导电炭黑的导电性,通过导电炭黑在云母片上的包覆,实现云母片的导电设计,从而提高表层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导电铜丝纤维的织物,所述的第一导电层织物的克重为230~250g/m2;所述的导电铜丝纤维的直径为0.01~0.05mm;导电铜丝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并且铜丝本身能够与PE材料具有优异的粘合力,通过热压粘合从而提高PE膜整体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为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为原料的导电织物。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的导电织物克重为130~150g/m2;所述的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其皮层为PE材料,芯层为导电PE材料,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5:5;所述的导电PE材料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20%的导电炭黑;皮芯结构的导电纤维以和膜材料具有相似的性能的PE材料为皮层,芯层为导电的PE材料;皮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芯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不仅可以提高膜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热压的方法,实现多层的导电层进行复合,提高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底层的材料为石墨烯,导电炭黑以及PE基材。且在导电改性PE材料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1%的石墨烯和质量分数为5%的底层的导电炭黑材料;石墨烯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各向异性的结构性能;石墨烯作为一种大面积的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利用石墨烯的片层结构,赋予了底层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同时低含量的石墨烯结构,添加在膜材料中具有提高膜材料的拉伸等机械性能。并且导电炭黑本身通过片层石墨烯与导电石墨进行搭桥作用,从而提高底层的导电性能。

采用具有多功能、导电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热压形式粘结,通过各功能层本身的导电性能,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导致的内部缺陷等因素而造成膜的整体性能下降,且无法得到其他结构对性能的补充,造成膜的厚度增加而性能降低的问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赋予了改性的PE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避免了常规的加工工艺只能增加导电粉体的含量才能改善其导电性能;同时利用具有片层结构的超细云母片和石墨烯材料,通过炭黑进行改性,从而提高底层和表层的导电性能,从而在膜的表层和底层赋予了PE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同时利用第一导电层的导电铜丝和第二导电层的皮芯导电纤维,通过金属铜丝提高单层的导电性,利用第二导电层的皮芯结构,在提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与基材的粘结性能;从而在提高膜材料的导电性能,实现膜材料的导电功能的结构强化和机械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为表层,2为第一导电层,3为第二导电层,4为底层,5为表层的导电炭黑,6为底层的导电炭黑,7为超细云母片,8为石墨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导电PE膜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导电PE膜,其分为表层1,第一导电层2,第二导电层3和底层4;表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底层之间设置第二导电层;各层之间通过热压粘结在一起。

所述的表层厚度为0.1mm;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厚度为0.5mm;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厚度为0.1mm;

所述的底层厚度为0.1mm;

所述的表层为改性PE材料,且在表层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5%的超细云母片5和质量分数为0.5%的表层的导电炭黑7材料;超细云母片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片层结构,并且超细云母片中的片层结构具有各向异性,利用片层的结构,在膜的平面上分布,同时利用导电炭黑的导电性,通过导电炭黑在云母片上的包覆,实现云母片的导电设计,从而提高表层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为导电铜丝纤维的织物,所述的第一导电层织物的克重为230~250g/m2;所述的导电铜丝纤维的直径为0.01~0.05mm;导电铜丝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并且铜丝本身能够与PE材料具有优异的粘合力,通过热压粘合从而提高PE膜整体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为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为原料的导电织物。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的导电织物克重为130~150g/m2;所述的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其皮层为PE材料,芯层为导电PE材料,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5:5;所述的导电PE材料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20%的导电炭黑;皮芯结构的导电纤维以和膜材料具有相似的性能的PE材料为皮层,芯层为导电的PE材料;皮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芯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不仅可以提高膜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热压的方法,实现多层的导电层进行复合,提高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底层为导电改性PE材料,且在导电改性PE材料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1%的石墨烯6和质量分数为5%的底层的导电炭黑8材料;石墨烯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各向异性的结构性能;石墨烯作为一种大面积的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利用石墨烯的片层结构,赋予了底层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同时低含量的石墨烯结构,添加在膜材料中具有提高膜材料的拉伸等机械性能。并且导电炭黑本身通过片层石墨烯与导电石墨进行搭桥作用,从而提高底层的导电性能。

采用具有多功能、导电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热压形式粘结,通过各功能层本身的导电性能,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导致的内部缺陷等因素而造成膜的整体性能下降,且无法得到其他结构对性能的补充,造成膜的厚度增加而性能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赋予了改性的PE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避免了常规的加工工艺只能增加导电粉体的含量才能改善其导电性能;同时利用具有片层结构的超细云母片和石墨烯材料,通过炭黑进行改性,从而提高底层和表层的导电性能,从而在膜的表层和底层赋予了PE膜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同时利用第一导电层的导电铜丝和第二导电层的皮芯导电纤维,通过金属铜丝提高单层的导电性,利用第二导电层的皮芯结构,在提高导电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与基材的粘结性能;从而在提高膜材料的导电性能,实现膜材料的导电功能的结构强化和机械性能的提高。

实施例2

一种导电PE膜,其分为表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底层;表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底层之间设置第二导电层;各层之间通过热压粘结在一起。

所述的表层厚度为0.3mm;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厚度为0.75mm;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厚度为0.3mm;

所述的底层厚度为0.3mm;

所述的表层的材料为片层结构的超细云母片和导电炭黑材料以及PE基材。且在表层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5%的超细云母片和质量分数为0.5%的表层的导电炭黑材料;超细云母片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片层结构,并且超细云母片中的片层结构具有各向异性,利用片层的结构,在膜的平面上分布,同时利用导电炭黑的导电性,通过导电炭黑在云母片上的包覆,实现云母片的导电设计,从而提高表层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导电铜丝纤维的织物,所述的第一导电层织物的克重为230~250g/m2;所述的导电铜丝纤维的直径为0.01~0.05mm;导电铜丝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并且铜丝本身能够与PE材料具有优异的粘合力,通过热压粘合从而提高PE膜整体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为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为原料的导电织物。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的导电织物克重为130~150g/m2;所述的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其皮层为PE材料,芯层为导电PE材料,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5:5;所述的导电PE材料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20%的导电炭黑;皮芯结构的导电纤维以和膜材料具有相似的性能的PE材料为皮层,芯层为导电的PE材料;皮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芯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不仅可以提高膜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热压的方法,实现多层的导电层进行复合,提高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底层的材料为石墨烯,导电炭黑以及PE基材。且在导电改性PE材料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1%的石墨烯和质量分数为5%的底层的导电炭黑材料;石墨烯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各向异性的结构性能;石墨烯作为一种大面积的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利用石墨烯的片层结构,赋予了底层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同时低含量的石墨烯结构,添加在膜材料中具有提高膜材料的拉伸等机械性能。并且导电炭黑本身通过片层石墨烯与导电石墨进行搭桥作用,从而提高底层的导电性能。

采用具有多功能、导电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热压形式粘结,通过各功能层本身的导电性能,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导致的内部缺陷等因素而造成膜的整体性能下降,且无法得到其他结构对性能的补充,造成膜的厚度增加而性能降低的问题。

实施例3

一种导电PE膜,其分为表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底层;表层和第二导电层之间设置第一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与底层之间设置第二导电层;各层之间通过热压粘结在一起。

所述的表层厚度为0.5mm;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厚度为1mm;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厚度为0.5mm;

所述的底层厚度为0.5mm;

所述的表层的材料为片层结构的超细云母片和导电炭黑材料以及PE基材。且在表层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5%的超细云母片和质量分数为0.5%的表层的导电炭黑材料;超细云母片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片层结构,并且超细云母片中的片层结构具有各向异性,利用片层的结构,在膜的平面上分布,同时利用导电炭黑的导电性,通过导电炭黑在云母片上的包覆,实现云母片的导电设计,从而提高表层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一导电层的材料为导电铜丝纤维的织物,所述的第一导电层织物的克重为230~250g/m2;所述的导电铜丝纤维的直径为0.01~0.05mm;导电铜丝纤维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并且铜丝本身能够与PE材料具有优异的粘合力,通过热压粘合从而提高PE膜整体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为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为原料的导电织物。所述的第二导电层的导电织物克重为130~150g/m2;所述的皮芯结构的导电PE纤维,其皮层为PE材料,芯层为导电PE材料,皮层与芯层的质量比为5:5;所述的导电PE材料中含有质量分数为15~20%的导电炭黑;皮芯结构的导电纤维以和膜材料具有相似的性能的PE材料为皮层,芯层为导电的PE材料;皮层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芯层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不仅可以提高膜材料的导电性能,同时还可以通过热压的方法,实现多层的导电层进行复合,提高的导电性能。

所述的底层的材料为石墨烯,导电炭黑以及PE基材。且在导电改性PE材料中均匀混合有质量分数为0.1%的石墨烯和质量分数为5%的底层的导电炭黑材料;石墨烯为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各向异性的结构性能;石墨烯作为一种大面积的片层结构材料,本身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利用石墨烯的片层结构,赋予了底层具有一定的导电性能,同时低含量的石墨烯结构,添加在膜材料中具有提高膜材料的拉伸等机械性能。并且导电炭黑本身通过片层石墨烯与导电石墨进行搭桥作用,从而提高底层的导电性能。

采用具有多功能、导电效益的多层结构层进行复合,利用热压形式粘结,通过各功能层本身的导电性能,从而赋予了PE膜整体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避免了由于常规的PE膜一次成型过程中,导致的内部缺陷等因素而造成膜的整体性能下降,且无法得到其他结构对性能的补充,造成膜的厚度增加而性能降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