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脚踏开关的墙装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3392发布日期:2018-10-16 20:4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脚踏开关的墙装托架,所述脚踏开关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背景技术:

为了操作医疗成像系统,尤其是X射线系统,经常使用脚踏式插入装置或脚踏开关。这些脚踏开关越来越多地用于无菌手术室环境,由此导致对脚踏开关的清洁、可擦拭能力和稳定性的要求提高。

可能的细菌负荷的一个来源是用于在脚踏开关与医疗成像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或电压馈电的电缆连接。因此,放弃这样的电缆连接是有利的,但是同时必须设置能够可靠避免故障的无线式数据传输和/或电压馈电。

此外,脚踏开关如果长久放置在地板上,可能会使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变得困难,因为必须移动它们以清洁地板。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考虑到所描述的问题,提供用于脚踏开关的存放解决方案。

该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脚踏开关的墙装托架来实现,该脚踏开关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亦即“遥控”),该墙装托架至少包括第一支撑元件、第二支撑元件和充电装置,其中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固定地相互连接,其中所述脚踏开关能够布置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之间,并且其中充电装置被构造成通过感应给脚踏开关充电。本发明人认识到,通过墙装托架的这种构造,脚踏开关可以尤其简单地布置在用于存放的墙装托架中。同时,当脚踏开关布置在墙装托架中时,脚踏开关可以感应地充电。通过使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尤其是能够实现将脚踏开关从一个方向,尤其是从上方引入到墙装托架中(其中在此“从上方”应理解为与“沿着重力场方向”同义,使得脚踏开关仅因其重量而被锁定在墙装托架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第一支撑元件平面式设计。本发明人认识到,当脚踏开关用于控制医疗成像系统时,脚踏开关一般地通过平面式设计的一侧与地板接触。因此,平面式设计的第一支撑元件能够实现尤其简单和防滑地将脚踏开关布置在墙装托架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墙装托架进一步包括平面式固持装置,其中平面式固持装置被构造为用于充电装置的存放架,并且其中平面式固持装置被构造为与第一支撑元件正交。平面式固持装置尤其地平行于地板布置。本发明人认识到,通过平面式固持装置,充电装置可靠近墙装托架地安装,并且因此可以快速且简单地固定在脚踏开关上用于感应式充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当脚踏开关布置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之间时,固持装置和脚踏开关的第一侧形成共同平面。根据另一方面,在脚踏开关的感应式充电的过程中,充电装置布置在脚踏开关的第一侧上。本发明人认识到,在这个有利的改进中,充电元件可以通过沿所述共同平面位移来放置在脚踏开关上。因此,脚踏开关的感应式充电可以非常简单且快速地完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充电装置通过电缆与第一支撑元件连接,其中电缆被构造为给充电装置供电。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墙装托架包括电缆卷绕单元,其中电缆卷绕单元固定地与第一支撑元件和/或第二支撑元件连接,并且其中电缆卷绕单元被构造为卷绕电缆。本发明人认识到,如果脚踏开关没有布置在第一支撑元件和第二支撑元件之间,则通过电缆和电缆卷绕单元,充电装置也可以用于给脚踏开关感应式充电。例如,当脚踏开关用于控制医疗成像系统时,脚踏开关也可以被感应式充电。由此确保了即使布置在脚踏开关中的二次电池没电或者不能再为脚踏开关提供电能,脚踏开关仍可被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第二支撑元件的几何形状对应于脚踏开关的凹形壁龛部的几何形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当脚踏开关布置在第一支撑元件与第二支撑元件之间时,第二支撑元件布置在脚踏开关的凹形壁龛部中。本发明人认识到,当脚踏开关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支撑元件之间时,通过这样选择脚踏开关的第二支撑元件的几何形状而尤其有效地防止了滑动。尤其地,这样可以防止脚踏开关相对于墙装托架偏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充电装置可以通过磁性固持装置固定在脚踏开关上。本发明人认识到,通过磁性固持装置可将充电装置准确地锁定到目标位置上。该准确的位置对于实现尽可能快速地感应式充电非常重要。同时,磁性固持装置可以布置在脚踏开关的内部和/或墙装托架的内部,这尤其是与机械固定元件相比简化了脚踏开关和/或墙装托架的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墙装托架包括加强件,其中加强件被实施为弯曲的金属片,并且其中加强件与第一支撑件连接。本发明人认识到,可以通过这样的加强件低成本地增加墙装托架的刚性,尤其是第一支撑元件的刚性。此外可在这样的加强件中布置电缆卷绕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墙装托架包括固定元件,其中固定元件被构造为将墙装托架固定到墙壁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墙装托架包括平面式固持装置,其中平面式固持装置被构造为用于充电装置的存放架,其中平面式固持装置被构造为与第一支撑元件正交,并且其中平面式固持装置通过铰链与第一支撑元件连接。本发明人认识到,通过这种固定元件及其与墙装托架的其他元件的这种连接,墙装托架可以尤其快速且简单地安置在墙壁上,因为在安装期间,第一和第二支撑元件可以被翻折开,并且从而可以简化安装。

附图说明

下面将借助附图进一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示出了用于对医疗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的脚踏开关,

图2示出了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墙装托架中的脚踏开关的另一视图,

图3示出了墙装托架的第一视图,

图4示出了墙装托架的第二视图,

图5示出了可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墙装托架一起使用的具有六个开关单元的脚踏开关。

图6示出了可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墙装托架一起使用的具有四个开关单元的脚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具有八个开关单元11.1,11.2的脚踏开关10。脚踏开关10具有罩壳14,其中罩壳14包括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柔性部分罩壳14.1由硅酮弹性体形成,刚性部分罩壳14.2由不锈钢构成。然而,也可以使用其他柔性材料作为柔性部分罩壳14.1,此外可以使用其他刚性材料作为刚性部分罩壳14.2。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之间的过渡部分这样设计,使得水或空气都不能通过该过渡部分侵入到脚踏开关10中。这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通过将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粘合来确保。作为替代方案,也可在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之间使用密封接合,或者使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重叠地实施。

对于所示出的脚踏开关10,开关单元11.1,11.2中的每一个都配属有一个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其中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为柔性部分罩壳14.1。开关单元11.1,11.2可以通过在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上施加压力而操控。开关单元11.1,11.2尤其可以是这样的开关,所述开关可以锁止在按压位置中并且可以例如被重新施加的压力而脱离该按压位置,或者可以是按键,所述按键在施加压力之后自动地(例如通过弹簧或液压的作用)回复到起始位置中。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所有开关元件11.1,11.2都是按键。

开关元件11.1,11.2或所配属的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在此设置在两个不同的平面19.1,19.2上。在这里,第一平面19.1与第二平面19.2平行。第一平面19.1和第二平面19.2尤其平行于第一方向x并且平行于第二方向y。关于第三坐标z,第二平面19.2具有比第一平面19.1更大的坐标。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平面19.1的所有开关元件都沿着第一方向x布置,此外第二平面19.2的所有开关元件也都沿着第一方向x布置。在应用脚踏开关10时,该脚踏开关被布置在地板上,该地板在此呈面状地沿着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延伸。

此外,所示出的脚踏开关10具有凹形壁龛部形式的定向单元15。该凹形壁龛部15配属有休息区(休息表面)16,其中休息区16没有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此外,所示出的脚踏开关10具有运输弓架(运输弓架)17,其中运输弓架17包括部分弓架17.1。部分弓架17.1在此配属于凸形隆起部13.3。由此能够实现通过部分弓架17.1触碰凸形隆起部13.3。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具有不同的几何形状。每个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在此都被构造为楔块,其中所述楔块的斜坡被构造为沿不同的方向。例如,凸形隆起部12.2的斜坡朝向中心倾斜,凸形隆起部12.3的斜坡也朝向中心倾斜并且因此关于第三平面与凸形隆起部12.2镜像对称,其中所述第三平面平行于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并且其中第三平面延伸穿过定向单元15。如果开关单元11.1,11.2被凸形隆起部12.1,...,12.4,13.1,...13.4操控,这些凸形隆起部则以这样的方式变形,即它们呈平面地以第一平面19.1或以第二平面19.2结束。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脚踏开关10包括感应式充电接收单元,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和无线数据传输单元。充电接收单元可以借助墙装托架30的充电单元33通过感应(尤其是通过交变电场和/或交变磁场)来激励并且用作脚踏开关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借助所述充电接收单元可为所述可充电的二次电池充电和/或可为所述数据传输单元供应电能。如果充电单元33没有布置在脚踏开关10上,则数据传输单元由二次电池供应电能。

图2示出了脚踏开关10的另一个视图,该脚踏开关在此布置在墙装托架30中。在该视图中可以看到定位辅助装置18。定位辅助装置18在此被构造为刚性部分罩壳14.2的凹缺。此外,从该视图中可以看到,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不是在地板开关10的边棱处相互过渡,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之间的分离位置局部定位于平坦表面中。通过这种布置可使柔性部分罩壳14.1和刚性部分罩壳14.2之间的过渡部分更容易地防止水和病菌侵入地被密封。

图3示出墙装托架30的第一视图。图4示出了墙装托架30的第二视图。墙装托架30包括第一支撑元件31和第二支撑元件32,其中第一支撑元件31平面式设计,尤其是相对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平面式设计。第一支撑元件31在此尤其可以被构造为金属片或金属板,作为金属尤其可使用铝或不锈钢。第一支撑元件31关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几何形状可以尤其对应于脚踏开关10,50,60关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的一侧的几何形状。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元件32由弯曲的金属管形成,其中金属管可以是中空管或实心管。作为替代方案,第二支撑元件32还可以由弯曲的金属片或弯曲的金属板形成。当脚踏开关被布置在第一支撑元件31和第二支撑元件32之间时,第二支撑元件32被固定在第一支撑元件31的与脚踏开关10,50,60远离的那侧上。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充电单元33既没有刚性地与第一支撑元件31连接也没有刚性地与第二支撑元件32连接,而是通过柔性电缆37连接。柔性电缆37尤其被构造为给充电单元33供电。充电单元33被构造为通过感应方式给脚踏开关10,50,60的感应式充电接收单元充电。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电缆37可以借助未示出的电缆卷绕单元卷绕起来。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墙装托架30还包括固持装置34。固持装置3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支撑元件31正交地设计,所述固持装置尤其地关于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平面式设计。固持装置34被构造为用作感应式充电单元33的存放架。固持装置34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与第一支撑元件31牢固地连接。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墙装托架还包括加强件35和固定元件36,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二者都由金属片形成。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固持装置34通过铰链与固定元件36连接。当墙装托架被固定在墙壁上时,固定元件36与墙壁直接接触。固定元件36在该实施例中具有穿孔,以将固定元件36和进而将墙装托架30固定在墙壁上。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固定元件36仅通过铰链与固持装置34连接,由此使得在将固定元件36固定在墙壁上时,整个墙装托架30都围绕第一方向x相对于墙壁可枢转,从而可尤其简单地将墙装托架30固定在墙壁上。

图5示出了脚踏开关50的另一个实施例。脚踏开关50在此具有在第一平面19.1和第二平面19.2上的六个开关单元。这里,在第一平面19.1上布置三个开关单元,在第二平面19.2上同样布置三个开关单元。在此,六个开关单元被配属于柔性部分罩壳14.1的六个凸形隆起部52.1,...,52.3,53.1,...,53.3。

图6示出了脚踏开关60的另一个实施例。脚踏开关60在此具有四个开关单元,其中每两个开关单元11.1,11.2分别被布置在第一平面19.1和第二平面19.2上。在此,四个开关单元11.1,11.2配属于四个凸形隆起部62.1,62.2,63.1,63.2。

图5和图6中所示出的脚踏开关50,60尤其可以具有在对图1和图2的描述中列出的脚踏开关10的全部有利的改进和特征。尤其地,在图5和图6中示出的脚踏开关50,60被构造为能够被设置在第一支撑元件31和第二支撑元件32之间。因此,墙装托架30可以灵活地用于不同设计形式的脚踏开关10,50,60。

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形成笛卡尔坐标系,尤其是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分别成对地相互正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