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5609发布日期:2018-12-19 05:2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紫外光电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光电管作为发动机机舱内火焰监控系统紫外光探测的感应器件,对各项技术指标有较高的要求,可以探测火焰等发出来的紫外线辐射,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在整个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高性能、高灵敏度、放电稳定性能高的紫光管种类很少,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yy型紫外光电管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填补国内此种型号紫光管制作方法的空白,提供了一种新型紫光管的制作方法。

中国专利申请为cn103594321b公开了一种微型紫外光电管及其制作方法,该微型紫外光电管包括管壳和位于管壳内的管芯,其中,管壳底端设置有管脚和排气管,且由管壳、管脚和排气管封装成密封空间,所述密封空间内充有一定比例的氢气和氖气,排气管设置于管壳边缘,管芯由楔形电极和玻珠构成,楔形电极通过玻珠与管脚相连接,楔形电极间顶端的距离小于所述楔形电极间底端的距离,该发明虽然使得紫外光电管的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提高了紫外光电管发出紫外线的效率,但未改善普通光电管灵敏度与放电稳定性能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包括管壳和管壳内的管芯,所述管芯由钼组透紫的玻管、排管、电极引脚一和电极引脚二压封组成,所述电极引脚一与阴极片点焊连接,所述电极引脚二与阳极片点焊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电极引脚一和电极引脚二的成型,即将已裁剪所需规定长度的4j29丝放入引脚成型模中进行压制成型;

步骤二、管芯的压封,主要工艺如下:

1、采用玻璃切割机将所需要的玻管和排管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处理棱边碎屑待用;

2、将切割完成好的玻管、排管、已成型的电极引脚一和电极引脚二依次固定在管芯压封工装上;

3、用火将玻管中下端烧至软化状态。

4、待玻管软化后,再将电极引脚一、电极引脚二和排管固定在玻管内,压封完成后的管芯立刻进行24h的退火处理。

步骤三、将已压封好的管芯与阴极片、阳极片依次使用激光点焊机点焊;

步骤四、将管壳和管芯封口;

步骤五、排气,提高工作气体纯度,提高放电稳定性;

步骤六、老炼,即给产品通高压电,利用电流电压把设备内的一些毛刺、杂物烧掉;

步骤七、用紫外光电管测试仪和紫外光敏管综合性能测试台测试制作完成的新型紫外光电管的各项技术指标;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管芯压封形状为梅花形。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阴极片和阳极片平行,阴极片和阳极片之间的距离为0.3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升了国内紫外光电管的技术,提高工作气体纯度,提高放电稳定性,采用新型的制作方法,管芯的压封、采用特定的工装对电极的焊接等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5000cps、放电稳定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管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管芯压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管芯压封的成型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管芯与阴极片、阳极片点焊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阴极片与阳极片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电极引脚的示意图。

其中,1-管壳,2-管芯,3-玻管,4-排管,5-电极引脚一,6-电极引脚二,7-阴极片,8-阳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及其制作方法,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1和管壳1内的管芯2,所述管芯2由钼组透紫的玻管3、排管4、电极引脚一5和电极引脚二6压封组成,所述电极引脚一5与阴极片7点焊连接,所述电极引脚二6与阳极片8点焊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一、电极引脚一和电极引脚二的成型,将已裁剪所需规定长度的4j29丝放入引脚成型模中进行压制成型;

步骤二、管芯2的压封,主要工艺如下:

1、采用玻璃切割机将所需要的玻管3和排管4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处理棱边碎屑待用;

2、将切割完成好的玻管3、排管4、已成型的电极引脚一5和电极引脚二6依次固定在管芯压封工装上;

3、打开管芯压封工装上的氧气、液化气和压缩空气总阀门,调节火头火焰长度为140-150mm,目测火焰颜色呈蓝绿色,使用火头将玻管3中下端烧至软化状态。

4、待玻管3软化后,脚踩下管芯压封工装的踏板,使成型模相互压紧,再将电极引脚一5、电极引脚二6和排管4固定在玻管3内,压封完成后的管芯2立刻进行24h的退火处理。

步骤三、将已压封好的管芯2与阴极片7、阳极片8依次使用激光点焊机点焊,每处焊接3-5个焊接点;

步骤四、将管壳1和管芯2封口,主要工艺如下:

1、采用玻璃切割机将所需要的管壳1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处理棱边碎屑待用;

2、将管壳1和管芯2分别用弹簧夹头夹住,并且安装固定在台式玻璃车床的两边,保证管壳1和管芯2同轴;

3、设置退火炉温度达到275-325℃;

4、打开氧气、液化气和氮气总阀门,调节封接火头火焰长度为140-150mm,目测火焰颜色呈蓝绿色;

5、开启台式玻璃车床电源,调节车床转速在20~30档,使管芯2和管壳1同轴转动,将预热火头移近待封口处,先对管芯2预热,然后使用封接火头火焰,使管芯2的玻璃和管壳1口加热至溶融状,并控制氮气吹气流量,流量调节为1~2,将封口吹均匀。

6、调节氧气、液化气开关,然后使用预热火头火焰,对封口处进行退火30-70s;

7、关闭台式玻璃车床“旋转”按钮,缓慢移动卡盘,弹簧夹头缓慢取出,然后旋松弹簧夹头螺母,并用镊子将已封口的管壳1取下放在退火炉内退火;

步骤五、排气,提高工作气体纯度,提高放电稳定性,主要工艺如下:

1、将直流电源的各引出线夹在管壳1的管脚上,打开氢气阀,当系统内压强p=19.5-20.5kpa时,关闭氢气阀;

2、合上直流电源主电源开关,手动启动按钮,调节电流为30-40ma,然后两电极各通电2min,打开抽气阀;

3、当系统压强p≤3.0×10-3pa时,进行电极除气处理,接上除气电源,并打开除气电源开关,调节电流至电极暗红为止,除气30min后关闭除气电源开关;

4、除气完毕等待15min后,当系统内的压强p≤3.0×10-4pa时开始配气,关闭抽气阀,打开充氖气阀使系统内的压强为0.1-0.3kpa,关闭氖气阀,打开充氦阀使系统内的压强为0.9-1.5kpa,关闭氦气阀,打开充氢阀使系统内的压强为6-10kpa,关闭氢气阀;

5、将管壳1使用火头从系统上全部封离下来;

6、打开抽气阀,将系统中的气体全部抽走,5min后依次关闭截止阀、抽气阀、扩散泵电源,1h后关闭机械泵电源,各水电气阀门及开关。

步骤六、老炼,即给产品通高压电,利用电流电压把设备内的一些毛刺、杂物烧掉,主要工艺如下:

1、将待老炼的管壳1的管脚插在老炼板上,按照老炼板上串联的电路连接;

2、打开时间继电器外盖,设置时间继电器时间为4h;

3、将老炼板与调压器连接,打开老炼电源,调节调压器老炼电压为195-205v。

步骤七、用紫外光电管测试仪和紫外光敏管综合性能测试台测试制作完成的新型紫外光电管的各项技术指标,包括灵敏度、起始电压、暗电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管芯2压封形状为梅花形。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及其制作方法,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1和管壳1内的管芯2,所述管芯2由钼组透紫的玻管3、排管4、电极引脚一5和电极引脚二6压封组成,所述电极引脚一5与阴极片7点焊连接,所述电极引脚二6与阳极片8点焊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紫外光电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步骤一、电极引脚一和电极引脚二的成型,将已裁剪所需规定长度的4j29丝放入引脚成型模中进行压制成型;

步骤二、管芯2的压封,主要工艺如下:

1、采用玻璃切割机将所需要的玻管3和排管4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处理棱边碎屑待用;

2、将切割完成好的玻管3、排管4、已成型的电极引脚一5和电极引脚二6依次固定在管芯压封工装上;

3、打开管芯压封工装上的氧气、液化气和压缩空气总阀门,调节火头火焰长度为140-150mm,目测火焰颜色呈蓝绿色,使用火头将玻管3中下端烧至软化状态。

4、待玻管3软化后,脚踩下管芯压封工装的踏板,使成型模相互压紧,再将电极引脚一5、电极引脚二6和排管4固定在玻管3内,压封完成后的管芯2立刻进行24h的退火处理。

步骤三、将已压封好的管芯2与阴极片7、阳极片8依次使用激光点焊机点焊,每处焊接3-5个焊接点;

步骤四、将管壳1和管芯2封口,主要工艺如下:

1、采用玻璃切割机将所需要的管壳1切割成所需要的长度,处理棱边碎屑待用;

2、将管壳1和管芯2分别用弹簧夹头夹住,并且安装固定在台式玻璃车床的两边,保证管壳1和管芯2同轴;

3、设置退火炉温度达到275-325℃;

4、打开氧气、液化气和氮气总阀门,调节封接火头火焰长度为140-150mm,目测火焰颜色呈蓝绿色;

5、开启台式玻璃车床电源,调节车床转速在20~30档,使管芯2和管壳1同轴转动,将预热火头移近待封口处,先对管芯2预热,然后使用封接火头火焰,使管芯2的玻璃和管壳1口加热至溶融状,并控制氮气吹气流量,流量调节为1~2,将封口吹均匀。

6、调节氧气、液化气开关,然后使用预热火头火焰,对封口处进行退火30-70s;

7、关闭台式玻璃车床“旋转”按钮,缓慢移动卡盘,弹簧夹头缓慢取出,然后旋松弹簧夹头螺母,并用镊子将已封口的管壳1取下放在退火炉内退火;

步骤五、排气,提高工作气体纯度,提高放电稳定性,主要工艺如下:

1、将直流电源的各引出线夹在管壳1的管脚上,打开氢气阀,当系统内压强p=19.5-20.5kpa时,关闭氢气阀;

2、合上直流电源主电源开关,手动启动按钮,调节电流为30-40ma,然后两电极各通电2min,打开抽气阀;

3、当系统压强p≤3.0×10-3pa时,进行电极除气处理,接上除气电源,并打开除气电源开关,调节电流至电极暗红为止,除气30min后关闭除气电源开关;

4、除气完毕等待15min后,当系统内的压强p≤3.0×10-4pa时开始配气,关闭抽气阀,打开充氖气阀使系统内的压强为0.1-0.3kpa,关闭氖气阀,打开充氦阀使系统内的压强为0.9-1.5kpa,关闭氦气阀,打开充氢阀使系统内的压强为6-10kpa,关闭氢气阀;

5、将管壳1使用火头从系统上全部封离下来;

6、打开抽气阀,将系统中的气体全部抽走,5min后依次关闭截止阀、抽气阀、扩散泵电源,1h后关闭机械泵电源,各水电气阀门及开关。

步骤六、老炼,即给产品通高压电,利用电流电压把设备内的一些毛刺、杂物烧掉,主要工艺如下:

1、将待老炼的管壳1的管脚插在老炼板上,按照老炼板上串联的电路连接;

2、打开时间继电器外盖,设置时间继电器时间为4h;

3、将老炼板与调压器连接,打开老炼电源,调节调压器老炼电压为195-205v。

步骤七、用紫外光电管测试仪和紫外光敏管综合性能测试台测试制作完成的新型紫外光电管的各项技术指标,包括灵敏度、起始电压、暗电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二中,管芯2压封形状为梅花形。

此外,所述步骤三中,阴极片7和阳极片8平行,放电均匀且距离为0.3mm,增大了两电极片之间的放电面积,提高紫光管的灵敏度。

基于上述,本发明提升了国内紫外光电管的技术,提高工作气体纯度,提高放电稳定性,采用新型的制作方法,管芯2的压封、采用特定的工装对电极的焊接等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且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5000cps、放电稳定性高的优点。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