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型插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45290发布日期:2019-03-05 19:33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悬挂型插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一般来说涉及一种悬挂型插座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具有自布线管道悬挂的带电缆的插座的悬挂型插座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顶棚悬挂型插座,该顶棚悬挂型插座包括固定于顶棚的支承体、自支承体垂下来的绳体以及升降自如地设于绳体的顶端的主体(例如参照日本特许出愿公开号2007-193995,以下称为“文献1”)。

该顶棚悬挂型插座包括电源卷线和插座部(插座主体),该插座部在主体内与电源卷线的端部连接,并且插头插拔自如地与该插座部连接。另外,绳体贯穿于电源卷线的内侧。

针对该悬挂型插座而言,在不利用插座主体时,能够将主体向顶棚附近提起,在利用插座主体时,能够适当地将主体拉下至任意的位置并利用绳体保持该主体。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献1所述的悬挂型插座而言,即使提起了主体,也是在主体与顶棚分开一定程度地悬挂着的状态下维持主体。因此,在例如不利用悬挂型插座时,含有插座主体的主体可能进入人的视野内而被介意,或者成为个子高的人、拿着大行李的人等通行的障碍。即,在不使用插座主体时,插座主体可能限制人的行动范围。

本公开是鉴于所述缘由而做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不使用时(在不使用插座主体时)不易成为限制人的行动范围的主要原因的悬挂型插座系统。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技术方案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包括带电缆的插座和保持体。所述带电缆的插座安装于布线管道,自所述布线管道向所述带电缆的插座供给电力。所述保持体是用于保持所述带电缆的插座的保持体。所述带电缆的插座包括安装部、插座主体以及电缆。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布线管道。所述插座主体具有用于与连接对象连接的连接口,并自所述安装部沿第1方向悬挂。所述电缆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插座主体。所述保持体以所述带电缆的插座成为所述电缆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的姿势的方式保持所述带电缆的插座的除所述安装部以外的部分。

发明的效果

本公开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具有在不使用时不易成为限制人的行动范围的主要原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涉及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是将带电缆的插座设为第1姿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涉及该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是将带电缆的插座设为第2姿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涉及该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是自布线管道拆下了悬挂型插座系统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的一使用例的说明图。

图5涉及该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的一使用例,是表示沿布线管道收纳有带电缆的插座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1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的立体图。

图7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2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的立体图。

图8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3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的立体图。

图9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4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的第5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和布线管道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悬挂型插座系统;1、带电缆的插座;2、插座主体;20、连接口;23、磁性体(第1结合部);3、安装部;32、臂构件(纵向旋转机构);324、第1弹簧(减速机构);325、第2弹簧(减速机构);340、收纳空间;35、横向旋转构件(横向旋转机构);36、连接电缆;360、外廓;4、电缆;40、外廓;80、布线管道;9、保持体;92、钩;93、磁铁(第2结合部);300、使用面;d1、第1方向;d2、第2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述的实施方式等中说明的图1~图10是示意性的图,图1~图10中的各构成要素的大小、厚度各自的比例不一定反映实际的尺寸比例。

(1)概要

本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安装于布线管道80进行使用,该布线管道80例如固定于建筑物的房间的顶棚或设于建筑物的室外的屋顶。使用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的建筑物例如可以是工厂、学校、商店、医院以及办公室等非住宅,也可以是独院住宅和集体住宅等住宅。

如图1~图5所示,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包括安装于布线管道80的带电缆的插座1以及用于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的保持体9。

带电缆的插座1具备与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对象)连接的插座主体2。即,本实施方式的带电缆的插座1具有向与插座主体2连接的电气设备301供给电力的插座(outlet)的功能。在此,插座主体2为带接地极的交流100v用。另外,插座主体2是能够同时连接两个插头的双口型的插座(具有两个用于连接作为连接对象的插头的连接口20的插座)。与插座主体2连接的电气设备301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计算机等可移动型的电气设备301(参照图4),也可以是装配于建筑物的电动式的工具、家电产品以及实验器具等难以搬运的电气设备301。

如图1~图3所示,带电缆的插座1还具备安装部3和电缆(电线和包覆部;电缆部)4。安装部3安装于布线管道80,并与布线管道80的导体81电连接。电缆4具有第1端41和第2端42,第1端41与安装部3连接,第2端42与插座主体2连接。电缆4在内部具有电线,插座主体2和安装部3经由电缆4的电线而电连接。由此,自与布线管道80的导体81连接的系统电源(商用电源)等对插座主体2供给电力。即,电缆4成为自安装部3向插座主体2供给电力的供给路径。

本实施方式的带电缆的插座1能向第1姿势和第2姿势进行转变,在上述第1姿势下,插座主体2沿第1方向d1自安装部3(借助电缆4)悬挂,在上述第2姿势下,电缆4沿着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第1姿势是利用电缆4和插座主体2的自重使插座主体2自安装部3悬挂的姿势(参照图1)。第2姿势是例如电缆4的长度方向沿着水平方向,插座主体2的高度与布线管道80的安装部3大致相同的姿势(参照图2)。保持体9为了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第2姿势,能够利用安装部3以外的部分(在此为电缆4)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

在上述这样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在使用插座主体2时(将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于插座主体2的连接口20时),使用者将带电缆的插座1设为第1姿势,能使插座主体2处于自安装部3悬挂的状态。由此,能使插座主体2位于设置有电气设备301的使用面300的附近(参照图4)。

另外,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时(不将插头连接于连接口20时),使用者能够利用保持体9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第2姿势。由此,能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时,将插座主体2维持在与安装部3相同的高度,从在使用插座主体2时被插座主体2占据的空间中消除插座主体2。因而,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时,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易成为限制人的行动范围的主要原因(参照图5)。

另外,在图1等中,表示了在布线管道80只安装有1个带电缆的插座1的例子,但也可以在布线管道80安装两个以上的带电缆的插座1。

(2)详细

以下,参照图1~图5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

本实施方式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如上所述,包括自布线管道80悬挂并自布线管道80被供给电力的带电缆的插座1以及用于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的保持体9。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带电缆的插座1悬挂于布线管道80的状态下的与水平面垂直(正交)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下方(朝向铅垂下方)作为“下方”进行说明。但这些方向并非旨在限定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的使用形态。即,所述的第1方向d1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下方向一致,但也可以不完全与上下方向一致。例如,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也可以在第1姿势下使带电缆的插座1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另外,所述的第2方向d2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布线管道80的长度方向大致一致,但也不必一定与布线管道80的长度方向一致。

(2.1)布线管道

首先,参照图3说明布线管道80。布线管道80例如以长度方向沿着顶棚面的方式固定于建筑物的房间的顶棚。

布线管道80除所述的导体81以外,还包括管道主体82。

管道主体82利用铝等金属形成为两端开口的扁平的方筒状,利用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涂覆管道主体82的表面。管道主体82具有向下方开放的槽状的连接凹部821。连接凹部821形成为直线状。在管道主体82的宽度方向上彼此相对的管道主体82的一对内表面的下端分别设有唇部822。唇部822自管道主体82的对应的内表面的下端向连接凹部821的内侧突出。即,管道主体82的连接凹部821成为所谓的唇槽。

更具体而言,管道主体82具有上壁823和两个侧壁824。上壁823构成连接凹部821的上侧的壁。两个侧壁824自上壁82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向下方突出而构成连接凹部82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的壁。连接凹部821分别向管道主体82的下侧和长度方向的两侧开放。作为槽进行观察的情况下的连接凹部821的深度方向成为上下方向,连接凹部821的深度方向的里侧成为上侧。各唇部822自对应的侧壁824的下端朝向连接凹部821的内侧突出。各唇部822与上壁823平行地突出。

此外,在连接凹部821的内表面(两个侧壁824的彼此相对的面),沿管道主体8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导体保持部825分别自唇部822的上侧(连接凹部821的深度方向的里侧)的部分突出。在一对导体保持部825中彼此相对的面(各导体保持部825在管道主体82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面)设有沿导体保持部825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槽状的凹部826。在各凹部826内收纳以及保持有所述的导体81。

另外,安装有带电缆的插座1的布线管道80的构造不限定于图示的例子。例如,带电缆的插座1能够安装于具备3个以上的导体的布线管道等任意的布线管道。

(2.2)带电缆的插座

带电缆的插座1如上所述,包括插座主体2、安装部3以及电缆4。

如图1所示,插座主体2包括壳体21和收纳在壳体21内的插座部22。

壳体21为合成树脂制,作为一个例子,为abs树脂制。壳体21为沿一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较长的“纵长”的形状,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面内为沿一方向(厚度方向)扁平的形状。壳体21在长度方向的第1端211与电缆4连接。另外,壳体21是随着自长度方向的第2端212向第1端211靠近,其厚度尺寸和宽度尺寸减小那样的顶端细形状。壳体21从第2端212到第1端211采用无台阶地相连那样的形状,所谓的“蛋壳式外形设计(one-motionform)”。具体而言,壳体21的外周面从第2端212至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以向外侧凸出的方式平缓地弯曲,从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位至第1端211以向内侧凸出的方式平缓地弯曲。此外,从与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壳体21的外周面是在整周无台阶地相连的弯曲面。壳体21的表面由进行了压纹加工(轧花加工)的凹凸面形成。在此所说的“压纹加工”是在成形壳体21时,对壳体21的表面施加细小的凹凸的褶皱花样(压纹)的加工。

将壳身213和盖214这两个构件组合而构成壳体21。壳身213和盖214在彼此相对的面分别具有开口,将彼此的开口对齐而将壳身213与盖214结合在一起。由此,在壳身213与盖214之间形成有用于收纳插座部22等的内部空间。例如通过将自壳身213和盖214中的一者的开口的内周缘突出的多个结合爪卡挂于在壳身213和盖214中的另一者的开口的内周缘形成的多个结合孔,将壳身213和盖214临时固定在一起。在该状态下,通过将多个结合螺钉穿过壳身213和盖214中的一者而紧固于另一者,将壳身213与盖214结合在一起。

在壳体21的第1端211形成有供后述的软线穿过的导入孔。导入孔是形成于壳体21的第1端211的端面的圆形的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分别形成于壳身213和盖214的半圆状的一对缺口对齐而构成圆形的导入孔。

另外,在壳体21的第2端212形成有用于使插座部22暴露的开口部216。开口部216是贯通壳体21的第2端212侧的壁的孔,形成为沿壳体21的宽度方向较长的矩形。另外,开口部216也可以形成于例如壳体21的侧面。在该情况下,在带电缆的插座1的第1姿势下,插座部22的连接口20朝向壳体21的侧方。

另外,壳体21还具有自壳身213的与盖214相反的那一侧的面突出的一对钩217。一对钩217是供自电气设备301的插头延伸的电源软线卡挂的构造。由此,带电缆的插座1在插头与插座主体2连接的状态下,能够利用钩217承受因电源软线等的自重而施加于插头的载荷。

插座部22具有合成树脂制的外壳221和收纳在外壳221内的刀承构件等内置零件。插座部22以外壳221的一个面(连接面)222自开口部216暴露的方式收纳于壳体21。在连接面222形成有供插头的栓塞(或销)插入的连接口20。插座部22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通过使插头旋转而防止插头的栓塞(或销)的脱落。

此外,在壳体21内收纳有含有电线和护皮的具有挠性的软线。软线例如是包覆电线,作为一个例子,由乙烯圆形软线(vrf、vsrf)构成。软线的第1端在壳体21内分支形成为两条分支软线,各分支软线与两个连接口20中的对应的连接口20的端子部(所谓的快速连结端子)连接。另外,该软线的第2端在所述的壳体21的导入孔和电缆4内穿过而自电缆4的第1端41暴露。

如图1所示,电缆4具备外廓40。

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廓40是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管,利用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涂敷外廓40的表面。外廓40为圆筒状。外廓40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刚度。优选是,外廓40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较大。优选是,外廓40至少具有在未将插头连接于插座主体2的连接口20的状态下利用保持体9以第2姿势维持着带电缆的插座1时,外廓40几乎不挠曲的程度的弯曲刚度。另外,优选是,外廓40具有几乎不能以人力扭转外廓40的程度的扭转刚度。

所述的软线在外廓40内穿过。软线的电线利用护皮而与外廓40电绝缘。

电缆4的长度设定为如下这样的长度,即,例如在将带电缆的插座1设为第1姿势时,插座主体2(的连接口20)位于使用面300与布线管道80之间,该使用面300放置有与插座主体2连接的电气设备301(参照图4)。例如在电气设备301是便携式计算机的情况下,使用面300是放置有便携式计算机的桌子(日常用具)的顶板的上表面。例如在电气设备301是装配于建筑物的工具的情况下,使用面300是建筑物的房间的地面。例如通过在设置悬挂型插座系统100时,从具有不同长度的电缆4的多个带电缆的插座1中选择具有期望长度的电缆4的带电缆的插座1,能够设定电缆4的长度。

通过选择具有恰当的长度的电缆4的带电缆的插座1,能将使带电缆的插座1处于第1姿势时的从使用面300至插座主体2(的连接口20)的距离(以下称为“插座高度”)设为恰当的值。插座高度的恰当的值根据设置有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的房间的用途、所连接的电气设备301的种类等而变化。例如在像学校的实验室和工厂等那样设想使用者在站立的状态下将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于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插座高度可以为80cm左右。例如在像图书馆和办公室等那样设想使用者在坐着的状态下将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于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插座高度可以为50cm左右。例如在设想将设置于地面的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于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插座高度可以为0cm。例如在连接口20朝向壳体21的侧方的情况下,能将插座高度设为大致0cm。插座高度例如为0cm以上较佳,优选为10cm以上,也可以为20cm以上、50cm以上。另外,插座高度例如优选为200cm以下,更优选为150cm以下,也可以为80cm以下、50cm以下。

如图3所示,安装部3包括连接构件31和臂构件32。

连接构件31包括筒状体310、一对端子板311以及一对突出部312。筒状体310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具有电绝缘性。筒状体310形成为筒状(在此为圆筒状),在上侧具有顶面3100。一对端子板311由例如金属材料形成。一对端子板311具有导电性。一对端子板311分别形成为板状。一对端子板311自筒状体310的侧面在与筒状体310的高度方向(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互为反向地突出。一对突出部312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一对突出部312具有电绝缘性。一对突出部312形成为板状。一对突出部312在筒状体310的侧面自端子板311的下侧的部分在与筒状体310的高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互为反向地突出。一对突出部312分别与一对端子板311平行地突出。

臂构件32包括第1臂321、第2臂322、臂侧电缆323、第1弹簧324以及第2弹簧325。

第1臂321由例如金属材料形成。第1臂321利用一对侧板(第1臂侧板)3211和顶板3210形成为侧视倒u字形。顶板3210是在中央开设有供臂侧电缆323穿过的孔的矩形板状,与连接构件31的筒状体310的下表面结合在一起。一对侧板3211分别为顶端是半圆状的矩形板状,一对侧板3211以彼此相对的方式沿顶板3210的厚度方向突出。在一对侧板3211的顶端部分分别形成有贯穿孔(第1贯穿孔)。半圆板状的支承板部沿侧板3211的宽度方向分别突出地形成于一对侧板3211的基端部分(顶板3210侧的部分),圆柱状的卡挂部(第1卡挂部)分别自支承板部向外侧突出。

第2臂322由例如金属材料形成。第2臂322利用一对侧板(第2臂侧板)3221和底板3220形成为侧视u字形。底板3220为矩形板状,下表面与电缆4的第1端41结合在一起,电缆4的软线穿过形成于底板3220的中央的孔。一对侧板3221分别为顶端是半圆状的矩形板状,一对侧板3221以彼此相对的方式沿底板3220的厚度方向突出。在一对侧板3221的顶端部分分别形成有贯穿孔(第2贯穿孔)。圆柱状的卡挂部(第2卡挂部)分别自一对侧板3221的基端部分(底板3220侧的部分)向外侧突出。

臂侧电缆323是所述的软线的一部分(第2端的部分)。臂侧电缆323的一对电源线分别在连接构件31的筒状体310内与对应的端子板311连接。在安装部3具有自筒状体310的顶面3100突出的接地端子的情况下,优选是,臂侧电缆323的接地线与该接地端子连接。接地端子例如可以是与管道主体82的暴露金属部分连接的结构。管道主体82的暴露金属部分例如是将管道主体82的上壁823的下表面侧的一部分的涂层去掉从而暴露的金属部分。

使第1贯穿孔和第2贯穿孔重合,将衬套穿过第1贯穿孔和第2贯穿孔,将螺栓穿过衬套并使螺母与螺栓结合,从而将第1臂侧板3211与第2臂侧板3221结合为能将第1贯穿孔和第2贯穿孔的中心作为旋转轴线相对地旋转。即,臂构件32能在第1臂321的长度方向与第2臂322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第1状态(参照图1)和第1臂321的长度方向与第2臂322的长度方向交叉的第2状态(参照图2)之间转变。臂构件32的第2臂322相对于第1臂321的旋转方向是将连接构件31的一对突出部312的突出方向(一对端子板311的突出方向)作为旋转轴线的方向。在臂构件32为第1状态时,带电缆的插座1成为第1姿势,在臂构件32为第2状态时,带电缆的插座1成为第2姿势。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臂构件32构成将电缆4保持为能在电缆4沿着第1方向d1的姿势(第1姿势)与沿着第2方向d2的姿势(第2姿势)之间旋转的纵向旋转机构。

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分别是螺旋弹簧(拉力螺旋弹簧)。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分别是一端卡挂于第1臂侧板3211的第1卡挂部,另一端卡挂于第2臂侧板3221的第2卡挂部。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的自然长度与臂构件32位于第2状态(参照图2)时的第1卡挂部与第2卡挂部的间隔为相同程度。

在臂构件32自第2状态(参照图2)向第1状态(参照图1)转变时,第1卡挂部与第2卡挂部的间隔扩大,从而使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伸长。并且,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利用因伸长而产生的复原力使臂构件32自第2状态向第1状态的转变速度减速。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构成减速机构。在此所说的减速机构是在利用纵向旋转机构(臂构件32)使带电缆的插座1自沿着第2方向d2的姿势(第2姿势)朝向沿着第1方向d1的姿势(第1姿势)旋转时使电缆4的转速减速的机构。

(2.3)带电缆的插座向布线管道的安装

通过将安装部3安装于布线管道80,将带电缆的插座1安装于布线管道80。

例如,首先以使连接构件31的一对突出部312的突出方向与连接凹部821的长度方向(管道主体82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使安装部3位于布线管道80的下方。然后,在将一对突出部312从下方插入连接凹部821内后,使安装部3以筒状体310的轴线为中心旋转90度。由此,将突出部312插入管道主体82的唇部822与导体保持部825之间的间隙,将突出部312保持在唇部822与导体保持部825之间。另外,将端子板311插入导体保持部825的凹部826,从而使端子板311与导体81连接。以上述这样的步骤,能将带电缆的插座1安装于布线管道80的长度方向的任意的位置。

另外,为了使安装部3向布线管道80的安装容易进行,安装部3也可以具备依据按钮操作或杠杆操作等使连接构件31(以筒状体310的轴线为中心)相对于臂构件32(顶板3210)旋转的旋转辅助机构。

在自布线管道80卸下带电缆的插座1时,进行与安装时的步骤相反的步骤即可。即,在使安装部3以筒状体310的轴线为中心旋转90度而自唇部822与导体保持部825之间拆下了突出部312后,自连接凹部821拉拔安装部3即可。

(2.4)保持体

接下来,说明保持体9。

如图3所示,保持体9包括保持体主体90、一对安装板91以及钩92。

保持体主体90由树脂材料形成为长方体状,在一个面侧(上表面侧)具有圆板状的顶板。在保持体主体90的顶板的上表面设有向上方突出的柱状的柱状部。一对安装板91由树脂材料分别形成为板状。一对安装板91自柱状的柱状部的顶端与顶板空开间隔且与顶板平行地沿彼此相反的方向突出。钩92设于保持体主体90的底面(与顶板侧相反的面)。

钩92形成为供带电缆的插座1的电缆4卡挂的大小。即,保持体9具备供电缆4的一部分卡挂的钩92。保持体9能在与安装部3分开的位置保持电缆4的外廓40。

保持体9安装于例如布线管道80。

为了向布线管道80安装保持体9,例如以使一对安装板91的突出方向与连接凹部821的长度方向(管道主体82的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式使保持体9位于布线管道80的下方。并且,在将一对安装板91自下方插入了连接凹部821内后,使保持体9在水平面内旋转90度。由此,将安装板91插入管道主体82的唇部822与导体保持部825之间的间隙,将安装板91保持在唇部822与导体保持部825之间。以上述这样的步骤将保持体9安装于布线管道80的长度方向的任意的位置。

(2.5)使用例

如上所述,通过将安装部3安装于布线管道80,将带电缆的插座1安装于布线管道80。此时,插座主体2经由软线的电线和端子板311与布线管道80的导体81电连接。即,能自布线管道80对与插座主体2的连接口20连接的电气设备301供给电力。

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使用者将臂构件32折弯(设为第2状态),并将电缆4卡挂于钩92。由此,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沿着布线管道80的姿势(沿着第2方向d2的第2姿势),能从在使用插座主体2时被插座主体2占据的空间中消除插座主体2。(参照图5)。

在想要使用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使用者在使用例如杆钩状的棒(顶端带有半月形的配件而成为了y字形的棒)等抬起电缆4而自钩92拆下了电缆4后,以在铅垂方向上电缆4偏离钩92的位置的方式使电缆4沿水平方向(布线管道80的宽度方向)稍稍错开。通过这样做,插座主体2和电缆4利用插座主体2和电缆4的自重以臂构件32的贯穿孔的中心为旋转轴线进行旋转,带电缆的插座1向第1姿势过渡。此时,通过设有作为减速机构的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抑制插座主体2和电缆4急剧地旋转。

在第1姿势下,插座主体2(的连接口20)位于使用面300的附近。因此,使用者能将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于插座主体2,利用自带电缆的插座1供给的电力使用电气设备301(参照图4)。

在电气设备301的使用结束而不再使用插座主体2时,使用者使用例如杆钩状的棒等一边将臂构件32折弯,一边使电缆4旋转而抬起插座主体2,将电缆4卡挂于钩92。由此,能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第2姿势。

在此,期望的是,保持体9在与安装部3分开预定距离的位置保持电缆4的外廓40。例如,期望的是,保持体9能在电缆4的全长中比正中间靠近第2端42的位置保持外廓40。例如,期望的是,保持体9安装于布线管道80的在将带电缆的插座1设为第2姿势时的电缆4的第2端42附近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由于电缆4在第2端42附近的部分被钩92保持,因此能以第2姿势稳定地维持带电缆的插座1。

(3)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公开的各种各样的实施方式之一。上述的实施方式只要能够达成本公开的目的即可,能够依据设计等进行各种各样的变更。以下,列举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将上述的实施方式称为“基本例”。能够适当地组合应用以下说明的变形例和基本例。

(3.1)第1变形例

参照图6说明第1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主要在安装部3、电缆4以及保持体9的结构上与基本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同。

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保持体9具备第2结合部来代替钩92。在此,第2结合部为磁铁93,配置在保持体主体90内。另外,插座主体2具备能够利用磁力与第2结合部结合在一起的第1结合部。在此,第1结合部是能够利用磁力与作为第2结合部的磁铁93结合在一起的由强磁性体材料形成的磁性体23,收纳在壳体21内。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电缆4不具备外廓40,具有挠性的软线43暴露。因而,电缆4能在任意的部分弯曲。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安装部3具备帽构件33来代替臂构件32。帽构件33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为朝向下方顶端变细的中空圆柱状。连接构件31与帽构件33的上表面连接,在帽构件33的下表面的中央形成有供软线43穿过的孔。经过孔被导入帽构件33内的软线43(的电源线)与连接构件31的端子板311(参照图3)连接。

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也利用保持体9保持插座主体2,从而能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第2姿势。由此,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时,能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在与安装部3相同的高度,从而能从在使用插座主体2时被插座主体2占据的空间中消除插座主体2。因而,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时,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易成为限制人的行动范围的主要原因。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不需要进行将电缆4卡挂于钩92的作业,因此与基本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相比,使保持体9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的作业容易进行。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安装部3可以具备臂构件32,保持体9可以具备钩92和磁铁93这两者。可以是第1结合部为磁性体并且第2结合部为磁铁,也可以是第1结合部和第2结合部均为磁铁。第2结合部也可以安装于电缆4而不是安装于插座主体2。例如也可以将绳体安装于保持体9,以便能自保持体9容易地卸下插座主体2。

(3.2)第2变形例

参照图7说明第2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主要在安装部3和电缆4的结构上与基本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同。

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与第1变形例的情况同样,电缆4不具备外廓40,具有挠性的软线43暴露。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安装部3具备卷绕构件34来代替臂构件32。卷绕构件34例如包括外壳341、卷轴、解除按钮342以及作为盘簧的卷取弹簧。

外壳341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为在内部具有收纳空间340的圆筒状。外壳341在圆筒状的侧面的一部分(上部)具有平面状的平面部,在该部分连接有连接构件31。另外,在圆筒状的外壳341的侧面的与平面部分开的部分形成有供软线43穿过的贯穿孔343。卷轴收纳在外壳341内。软线43的安装部3侧的一部分在外壳341的收纳空间340内被收纳为能够利用卷轴卷绕起来。

利用棘轮机构将卷轴的旋转的朝向限制为只能放出软线43,当拉拽软线43时,自外壳341的收纳空间340拉出软线43。并且,当在拉出了软线43的状态下操作解除按钮342时,由棘轮机构进行的限制被解除,利用自卷取弹簧作用于卷轴的复原力使卷轴沿卷绕软线43的朝向旋转。

即,在本变形例中,安装部3具有用于以电缆4(软线43)的靠安装部3侧的一部分(第1端41的部分)能够进出的方式收纳该一部分的收纳空间340。

例如出于布线管道80的长度比电缆4的长度短等的理由,有时将保持体9安装于布线管道80的比较靠近安装部3的位置。在该情况下,电缆4(软线43)的卡挂于钩92的部位与第2端42之间的部分(多余部分)成为自钩92沿上下方向悬挂的状态。采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将电缆4的第1端41的部分收纳在安装部3的收纳空间340内,也能减少所述多余部分。

另外,卷绕构件34也作为用于调整电缆4的长度的长度调整机构发挥功能。

在本变形例中,电缆4也可以具备外廓40。外廓40例如使软线43的第1端的部分(靠近安装部3的部分)暴露,并且收纳软线43的第2端的部分(与安装部3相反的那一侧的部分)。在本变形例中,卷轴、卷取弹簧以及解除按钮(以及棘轮机构和收纳空间)也可以设于插座主体2。

(3.3)第3变形例

参照图8说明第3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主要在电缆4的结构上与基本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同。

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电缆4具备第1外廓401和第2外廓402来作为外廓40。第1外廓401和第2外廓402分别是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管,利用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涂覆第1外廓401和第2外廓402的表面。第1外廓401和第2外廓402分别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刚度。第1外廓401和第2外廓402分别为圆筒状。第2外廓402的外径比第1外廓401的内径稍小。第1外廓401位于外廓40的第1端41侧,第2外廓402位于外廓40的第2端42侧,通过将第2外廓402的一部分插入到第1外廓401内,将外廓40构成为一根管状。在本变形例中,通过改变第2外廓402向第1外廓401内的插入量,能够调整外廓40的长度(电缆4的长度)。另外,优选是,软线为能在外廓40内挠曲的粗细,外廓40内的软线的长度为第1外廓401的长度和第2外廓402的长度相加后的程度的长度即可。

另外,电缆14还包括固定用具44,该固定用具44用于固定第2外廓402与第1外廓401的相对位置。固定用具44在此为翼形螺钉。在第1外廓401的靠第2外廓402侧的端部设有螺纹孔。通过将固定用具44旋入该螺纹孔,使固定用具44的顶端与第2外廓402的外表面接触,从而能够固定第1外廓401与第2外廓402的相对位置。

即,在本变形例中,第1外廓401、第2外廓402以及固定用具44构成用于调整电缆4的长度的长度调整机构。

采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使用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能够调整电缆4的长度,使插座主体2位于期望的高度。另外,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通过将第2外廓402的一部分插入到第1外廓401内,能够缩短电缆4的长度,以第2姿势保持长度变短了的带电缆的插座1。

在本变形例中,外廓40也可以在第1外廓401和第2外廓402的基础上还具备1个或多个追加外廓。追加外廓可以为圆筒状,并且其一部分(端部)插入第2外廓402或其他追加外廓的内部。也就是说,外廓40也可以由3个以上的外廓构成。

(3.4)第4变形例

参照图9说明第4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主要在安装部3的结构上与基本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同。

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安装部3具备横向旋转构件35和连接电缆36来代替臂构件32。

横向旋转构件35包括旋转体350、第1支承体351以及第2支承体352。旋转体350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为圆筒状。第1支承体351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为有底圆筒状,以底面成为上侧的方式配置于旋转体350的上侧。连接构件31与第1支承体351的底面(上表面)连接。第2支承体352由例如树脂材料形成为有底圆筒状,以底面成为下侧的方式配置于旋转体350的下侧。第1支承体351和第2支承体352以在上下方向上夹着旋转体350的方式配置在旋转体350的上下方。第1支承体351和第2支承体352相互固定在一起。第1支承体351和第2支承体352以能使旋转体350将圆筒状的旋转体350的轴线作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保持旋转体350。图9的标注为点式阴影的箭头表示旋转体350的旋转方向。但旋转体350的旋转范围不限定于标注为点式阴影的箭头的范围,也可以是能将旋转体350的轴线作为中心旋转至任意的角度(即,旋转体350的可动范围为360°)。

连接电缆36连接(保持)于旋转体350,与旋转体350一同旋转。连接电缆36具备外廓(连接电缆外廓)360。外廓360是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管,利用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涂敷外廓360的表面。外廓360为圆筒状。外廓360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刚度。例如,优选外廓360具有如下程度的弯曲刚度,即,在未将插头连接于插座主体2的连接口20的状态下,在以第1姿势维持着带电缆的插座1时,外廓360几乎不挠曲。优选是,外廓360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较大。

连接电缆36自旋转体350的侧面以沿旋转体350的一径向突出的方式保持于旋转体350。即,横向旋转构件35将连接电缆36的第1端361保持为位于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并且,通过使旋转体350旋转,使连接电缆36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旋转。

外廓360的第2端362与旋转构件(第2旋转构件)37连接。

电缆4具备外廓40。电缆4的第1端41与连接电缆36的第2端362经由旋转构件(第2旋转构件)37连接为能够相对旋转。

在电缆4和连接电缆36内收纳有软线。软线的第1端在插座主体2的壳体21内分支为两条分支软线,各分支软线与两个连接口20中的对应的连接口20的端子部(快速连结端子)连接。软线穿过电缆4的外廓40、旋转构件37的内部、连接电缆36的外廓360内以及旋转体350内,其(电源线的)第2端与连接构件31的端子板311(参照图3)连接。

即,插座主体2自连接电缆36的与横向旋转构件35相反的那一侧的端部(连接电缆36的第2端362)借助电缆4沿第1方向d1悬挂。

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通过使旋转体350相对于第1支承体351和第2支承体352旋转,能够调整插座主体2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水平面内)的位置。另外,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以连接电缆36的长度方向沿着布线管道80的长度方向的方式使旋转体350旋转。并且,以电缆4沿着布线管道80的长度方向的方式使旋转构件37旋转,将电缆4卡挂于保持体9的钩92,从而能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第2姿势。

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第1变形例那样使保持体9利用磁力保持插座主体2。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第3变形例那样,使电缆4包括第1外廓401、第2外廓402以及固定用具44。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是,电缆4不具备外廓40,并且省略旋转构件37。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是,横向旋转构件35具备能以预定的角度间隔(例如5°的间隔)固定旋转体350的旋转位置的临时位置固定机构(齿轮机构,例如棘轮机构)。

(3.5)第5变形例

参照图10说明第5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主要在连接电缆36的结构上与第4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同。另外,图10的标注为点式阴影的箭头表示旋转体350的旋转方向。但旋转体350的旋转范围不限定于标注为点式阴影的箭头的范围,也可以是能将旋转体350的轴线作为中心旋转至任意的角度(即,旋转体350的可动范围为360°)。

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与第3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的电缆4的情况同样,连接电缆36具备第1外廓3601和第2外廓3602来作为外廓360。第1外廓3601和第2外廓3602分别是例如不锈钢等金属制的管,利用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涂覆第1外廓3601和第2外廓3602的表面。第1外廓3601和第2外廓3602分别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刚度。第1外廓3601和第2外廓3602分别为圆筒状。第2外廓3602的外径比第1外廓3601的内径稍小。第1外廓3601位于外廓360的第1端361侧,第2外廓3602位于外廓360的第2端362侧,通过将第2外廓3602的一部分插入到第1外廓3601内,将外廓360构成为一根管状。在本变形例中,通过改变第2外廓3602向第1外廓3601内的插入量,能够调整外廓360的长度(连接电缆36的长度)。另外,连接电缆36还包括固定用具364,该固定用具364用于固定第1外廓3601与第2外廓3602的相对位置。固定用具364在此为翼形螺钉。在第1外廓3601的靠第2外廓3602侧的端部设有螺纹孔。通过将固定用具364旋入该螺纹孔,使固定用具364的顶端与第2外廓3602接触,从而能够固定第1外廓3601与第2外廓3602的相对位置。

采用本变形例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除第4变形例的功能以外,通过使旋转体350旋转并调整连接电缆36的长度,能够调整插座主体2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水平面内)的位置。

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变形例1那样使保持体9利用磁力保持插座主体2。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像第3变形例那样,使电缆4包括第1外廓401、第2外廓402以及固定用具44。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是,电缆4不具备外廓40,并且省略旋转构件37。在本变形例中,也可以是,横向旋转构件35具备能以预定的角度间隔(例如5°的间隔)固定旋转体350的旋转位置的临时位置固定机构(齿轮机构,例如棘轮机构)。

在第4变形例和第5变形例的一形态中,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也可以不具备保持体9。例如,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具备安装于布线管道80并自布线管道80被供给电力的带电缆的插座1。带电缆的插座1包括连接构件31、插座主体2、连接电缆36以及旋转构件(横向旋转构件)35。连接构件31安装于布线管道80并与布线管道80电连接。插座主体2具有用于与连接对象(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的连接口20。连接电缆36具备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外廓360,成为自连接构件31向插座主体2供给电力的供给路径。横向旋转构件35保持连接电缆36的第1端361。插座主体2自连接电缆36的第2端362沿第1方向d1悬挂。横向旋转构件35将连接电缆36保持为位于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使连接电缆36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旋转。

在第4变形例和第5变形例的所述一形态中,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也可以还包括电缆4,该电缆4连接连接电缆36的第2端362与插座主体2之间。

在第4变形例和第5变形例的所述一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连接电缆36的长度也可以是可变的。

(3.6)其他的变形例

在基本例、第4变形例和第5变形例中,电缆4的外廓40是金属制,但不限定于此,只要具有在利用保持体9将带电缆的插座1保持为第2姿势时不挠曲的程度的刚度即可,也可以由树脂等其他材料形成。此外,电缆4的外廓40也可以不是管状的构造物,也可以是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刚度(具有在利用保持体9将带电缆的插座1保持为第2姿势时不挠曲的程度的刚度)的护皮(软线的护皮)。同样,在第3变形例中,第2外廓402也可以是由树脂等的材料形成并且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管状的构造物,也可以是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护皮。另外,在第4变形例中,连接电缆36的外廓360为金属制,但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由树脂等其他材料形成。另外,连接电缆36的外廓360也可以是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护皮。同样,在第5变形例中,第2外廓3602也可以是由树脂等的材料形成并且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管状的构造物,也可以是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护皮。

保持体9也可以不安装于布线管道80。例如,保持体9也可以安装于安装有布线管道80的房间的顶棚的任意位置。

与插座主体2连接的连接对象不仅限于电气设备301的插头。即,插座主体2也可以具备与电气设备301的插头连接的插入口以外的连接口。例如,插座主体2也可以具备用于连接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电缆等通信电缆的连接器的连接口,也可以具备usb插座的连接口。另外,也可以使用hd-plc(注册商标)等的plc(powerlinecommunication)技术将电源线利用为通信线路。

插座主体2所具备的连接口2220的数量不限定于两个,可以为1个,也可以为3个以上。

保持体9不限定于具备供电缆4的一部分卡挂的钩92的结构或利用磁力保持插座主体2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是像门把手的构造那样包括爪和承受部的结构,上述爪设于插座主体2的壳体21的第2端212侧,能够相对于壳体21进退,上述承受部设于保持体9,能够保持爪。

以电缆4能在沿着第1方向d1的姿势与沿着第2方向d2的姿势之间旋转的方式保持电缆4的纵向旋转机构不限定于臂构件32的构造。纵向旋转机构也可以是例如组合多个齿轮而使电缆4旋转的构造等。

在利用纵向旋转机构使带电缆的插座1自第2姿势朝向第1姿势旋转时使电缆4的转速减速的减速机构不限定于包括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的构造。减速机构例如也可以是利用1个或3个以上的弹簧使电缆4的转速减速的构造、具备橡胶等弹性体的构造等。减速机构使电缆4的转速减速的范围可以是电缆4的旋转范围的整个范围,也可以只是电缆4的旋转范围的一部分。但优选是,减速机构使电缆4的转速至少在电缆4的旋转范围中的电缆4与铅垂方向所成的角度较小的范围内减速。

将连接电缆36保持为位于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并使连接电缆36在面内旋转的横向旋转机构不限定于横向旋转构件35的构造。横向旋转机构例如也可以与臂构件32同样,由能够相对旋转的两个构件构成,也可以是组合多个齿轮而使电缆4旋转的构造等。

用于调整电缆4的长度的长度调整机构不限定于像第3变形例那样具备多个外廓的构造或卷绕构件34的构造。长度调整机构例如也可以是将电缆4的一部分形成为螺旋状的所谓绕线的构造。

(4)形态

如根据以上说明的基本例和变形例清楚的那样,第1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包括带电缆的插座(1)和保持体(9)。带电缆的插座(1)安装于布线管道(80),自布线管道(80)向带电缆的插座(1)供给电力。保持体(9)用于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带电缆的插座(1)包括安装部(3)、插座主体(2)以及电缆(4)。安装部(3)安装于布线管道(80)。插座主体(2)具有用于与连接对象连接的连接口(20),自安装部(3)沿第1方向(d1)悬挂。电缆(4)连接安装部(3)与插座主体(2)。保持体(9)以带电缆的插座(1)成为电缆(4)沿着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的姿势的方式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的除安装部(3)以外的部分。

采用该结构,例如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的情况下,能够利用保持体(9)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电缆(4)沿着与第1方向(d1)交叉的第2方向(d2)的姿势(第2姿势)。由此,在不使用插座主体(2)时(不使用时),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不易成为限制人的行动范围的主要原因。

在第2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电缆(4)具备具有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外廓(40)。

采用该结构,在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第2姿势时,电缆(4)垂下来的可能性降低。

在第3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在第2形态的基础上,保持体(9)在与安装部(3)分开的位置保持电缆(4)的外廓(40)。

采用该结构,不论插座主体(2)是什么形状,都能利用保持体(9)将带电缆的插座(1)维持为第2姿势。

在第4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中,在第2形态或第3形态的基础上,安装部(3)具备纵向旋转机构(臂构件32)。纵向旋转机构以电缆(4)能在沿着第1方向(d1)的姿势与沿着第2方向(d2)的姿势之间旋转的方式保持电缆(4)。

采用该结构,能够利用纵向旋转机构使电缆(4)在沿着第1方向(d1)的姿势与沿着第2方向(d2)的姿势之间进行旋转。

第5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4形态的基础上,悬挂型插座系统(100)还包括减速机构(第1弹簧324和第2弹簧325)。减速机构用于在利用纵向旋转机构使带电缆的插座(1)自沿着第2方向(d2)的姿势(第2姿势)朝向沿着第1方向(d1)的姿势(第1姿势)旋转时使电缆(4)的转速减速。

采用该结构,能使电缆(4)和插座主体(2)的转速减速,提高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的安全性。

第6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1形态的基础上,安装部(3)具有收纳空间(340),所述收纳空间(340)以电缆(4)的靠安装部(3)侧的一部分能够进出的方式收纳该一部分。

采用该结构,能够减少电缆(4)的卡挂于钩(92)的部位与第2端(42)之间的部分,即,多余部分。

第7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1形态~第6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保持体(9)安装于布线管道(80)。

采用该结构,能沿布线管道(80)的长度方向任意地改变保持体(9)的安装位置,从而能够任意地改变用于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的位置。

第8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1形态~第7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保持体(9)具备供电缆(4)的一部分卡挂的钩(92)。

采用该结构,能以简单的构造利用保持体(9)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

第9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1形态~第8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插座主体(2)具备第1结合部(磁性体23),保持体(9)具备第2结合部(磁铁93)。第1结合部和第2结合部利用磁力相互结合在一起。

采用该结构,能以简单的构造利用保持体(9)保持带电缆的插座(1)。

第10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1形态~第9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安装部(3)包括连接电缆(36)和横向旋转机构(横向旋转构件35)。连接电缆(36)具备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刚度的外廓(360),并与电缆(4)连接。横向旋转机构将连接电缆(36)保持为位于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使连接电缆(36)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旋转。

采用该结构,能够调整插座主体(2)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面内的位置。

第11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1形态~第10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电缆(4)的长度设定为使插座主体(2)位于使用面(300)与布线管道(80)之间的长度,在上述使用面(300)设置有具有作为连接对象的插头的电气设备(301)。

采用该结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的可用性提高。

第12形态的悬挂型插座系统(100)在第1形态~第11形态中任一形态的基础上,悬挂型插座系统(100)还包括用于调整电缆(4)的长度的长度调整机构。

采用该结构,能使插座主体(2)位于期望的高度,悬挂型插座系统(100)的可用性提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