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9650发布日期:2019-03-22 21:5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掺杂氧化物发光材料在平面显示、激光材料和光纤通讯等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由于er3+离子内层4f电子跃迁的发光波长~1.54μm,位于光通讯用石英光纤的最小损耗窗口,因而研究掺er材料对实现硅基光电集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er掺杂的氧化硅(a.irrera,f.iacona,g.franzo,m.miritello,r.l.savio,m.e.castagna,s.coffa,andf.priolo,j.appl.phys.107,054302(2010))、氮化硅(s.yerci,r.li,andl.dalnegro,appl.phys.lett.97,081109(2010))材料体系,但是这两种体系存在一些譬如开启电压极高,电注入困难等较为棘手的问题。另外,基于er掺杂ⅲ-ⅴ族材料的研究也较多,特别是er掺杂的gan材料(m.garter,j.scofield,r.birkhahnanda.j.steckl,appl.phys.lett.74,182(1999);r.dahal,c.ugolini,j.y.lin,h.x.jiangandj.m.zavada,appl.phys.lett.97,141109(2010)),但是这种材料制备时需要高真空设备,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还会面临ga资源枯竭问题。因此,探寻一种资源丰富、器件开启电压低、高发光效率的新型半导体基质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zno作为一种常见的ⅱ-ⅵ族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其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束缚能为60mev。并且其导电能力适中,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较容易实现,因此较适合做电致器件。同时zno还具有抗辐照能力强,晶体生长温度低,制备方法简单多样,易于湿化学腐蚀等优点,已在光电、压电、磁性和气敏等多种材料领域广泛应用。

已有不少研究实现了基于er掺杂zno的光致发光,但基于er掺杂zno硅基电致发光器件的报道极少,特别是基于er、f共掺杂zno/n-si型电致发光器件还未见诸报道。

杨扬等在p+-si上沉积掺er的zno薄膜,成功制备了zno:er/p+-si异质结器件(yangyang,yunpengli,lueluexiang,xiangyangma,andderenyang,appliedphysicsletters102,181111(2013)),该器件在<10v的正向驱动电压(p+-si接正电压)下发出er的特征发光峰,但在可见光区检测到zno中氧空位相关的发光宽包。这种情况下,zno基质相关的发光与er的发光相互竞争,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器件中er的发光效率。杨扬等还尝试在n+-si上沉积znmgo/zno多层结构,成功制备出了znmgo/zno/n+-si多层结构器件(yangyang,yunpengli,canxingwang,chenzhu,chunyanlv,xiangyangma,andderenyang,adv.opticalmater.2,240(2014)),该器件电致发光谱中只发现er相关的发光峰,但是器件结构较为复杂,且热处理条件较为严苛。因此,亟需一种更为简单便捷实现纯er发光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能够实现纯er发光的电致发光器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硅衬底,硅衬底正面依次设有发光层、透明电极层,硅衬底背面设有欧姆接触电极,所述的发光层为铒、氟共掺杂的zno薄膜。

作为优选,所述发光层的厚度为100~140nm。

作为优选,以原子百分比计,所述发光层中稀土铒的掺杂量为1%~5%,氟的掺杂量为1%~3%。稀土铒的掺杂量不能过高也不能太低,过高容易出现浓度猝灭,过低器件的发光强度不够强。更为优选,所述发光层中稀土铒的掺杂量为1%,氟的掺杂量为3%。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电极层为透明的ito膜。该膜导电性好、透光率高。

作为优选,所述透明电极层的厚度为140~160nm。

欧姆接触电极可选用本领域使用的导电材料,作为优选,所述的欧姆接触电极为金(au)膜,所述的au膜的厚度为140~160nm。

所述硅衬底采用n型硅片,作为优选,所述硅衬底为n型外延<100>硅片,具体为重掺磷的硅片(电阻率0.0011-0.0012ω·cm,厚度~625μm)上外延轻掺磷的硅外延层(电阻率3-15ω·cm,厚度~45μm),该类硅衬底有利于降低器件电流,提升注入电子的利用率。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稀土铒离子和卤素氟离子共掺杂的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致发光是源自于碰撞激发机制,具体如下:

器件经过高温热处理后,zno薄膜和si衬底之间会生成一层siox薄层(~3nm),且其中存在大量的缺陷。在一定的电场作用下,n-si中的电子容易被siox中的缺陷所捕获,被捕获的电子经p-f或tat导电机制进入siox的导带。处于siox导带中的电子将在电场作用下加速。另外,由于siox的电子亲和能为0.9ev,zno的电子亲和能为4.35ev,因此当电子从siox的导带落入到zno的导带中时,电子会获得额外的3.45ev的能量,这样电子获得足够的动能,成为“热电子”,热电子碰撞激发zno中的er3+,发出er3+的特征发光峰,并且由于电子是直接激发er3+,因此不会观测到与zno基质相关的发光。而f-的共掺可以影响er3+离子周围的晶体场对称性,小尺寸的f-离子处于o2-的替位,可以在zno的晶格中引入晶格畸变,这两种效果都能提升er离子跃迁几率,从而使器件的电致发光更强。

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所述的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硅衬底正面通过磁控溅射法沉积铒、氟共掺杂的zno薄膜,再在o2气氛中热处理;

(2)利用直流溅射法在铒、氟共掺杂的zno薄膜上沉积透明电极层;

(3)利用直流溅射法在硅衬底背面沉积欧姆接触电极。

步骤(1)中,采用掺杂有氟化铒的氧化锌陶瓷靶进行溅射沉积。铒的掺入量通过调整陶瓷靶中氟化铒的含量来控制,掺杂zno薄膜的整体厚度通过调整施加在陶瓷靶上的功率和溅射时间来控制。

作为优选,步骤(1)中,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700~800℃,时间为3~120min。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方法,在透明电极层和欧姆接触电极之间施加6~10v的电压。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在施加6~10v的正向偏压(即硅片背面au电极接负电压,正面ito膜接正电压)下会发光,并且发光峰中有且仅有er3+相关的特征发光峰(其中包含~1.54μm的红外光),没有任何来自zno基质的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n型硅片表面沉积铒、氟共掺杂zno薄膜,进而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有且仅有er3+离子在可见和红外区的特征发光峰,没有任何来自zno基质相关的发光峰;且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正向偏压下可见区的发光谱图。

图3为实施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正向偏压下红外区的发光谱图。

图4为对比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正向偏压下可见区的发光谱图。

图5为对比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不同正向偏压下红外区的发光谱图。

图6为实施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对比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可见区的发光光谱。

图7为实施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对比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红外区的发光光谱。

图8为实施例2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对比例2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可见区的发光光谱。

图9为实施例2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对比例2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红外区的发光光谱。

图10为实施例3的电致发光器件和实施例2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可见区的发光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铒、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硅衬底1、由下而上依次沉积在硅衬底1正面的发光层2和透明电极层3、沉积在硅衬底1背面的欧姆接触电极4。

硅衬底1为n型<100>硅外延片;发光层2为er、f共掺的zno薄膜;透明电极层3为透明掺锡氧化铟(ito)电极;欧姆接触电极4为金(au)膜。

实施例1

(1)取尺寸为15×15mm2的n型<100>硅外延片(重掺磷的硅片(电阻率0.0011-0.0012ω·cm,厚度~625μm)上外延轻掺磷的硅外延层(3-15ω·cm,厚度~45μm))作为硅衬底,清洗后,将硅片置于射频溅射腔体内,使用真空泵将腔体内压强抽至5×10-3pa后,通入高纯o2气和高纯ar气(流量比o2:ar=1:2)至气压4pa,使用掺入摩尔百分比1%erf3的zno陶瓷靶进行溅射来沉积薄膜,施加的功率为120w;沉积过程中,硅衬底温度保持在100℃,沉积时间为40min;

(2)将沉积得到的薄膜置于o2气气氛中,于700℃热处理120min,最终形成er、f共掺的zno薄膜,薄膜厚度为~120nm,以原子百分比计,er的掺入量为1%,f的掺入量为3%;

(3)在er、f共掺的zno薄膜上通过直流溅射沉积厚度为~150nm的透明ito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4)在硅衬底背面使用直流溅射法沉积厚度为~150nm的au欧姆接触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将上述电致发光器件中的au欧姆接触电极接负电压,ito电极接正电压,测试该器件在不同正向偏压下的可见区和红外区电致发光(el)光谱,结果如图2和3所示。

el图谱中有且仅有er3+离子在可见和红外区的特征发光峰,没有任何来自zno基质相关的发光峰。

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电致发光的强度也随之增大。

对比例1

(1)取尺寸为15×15mm2的n型<100>硅外延片(重掺磷的硅片(电阻率0.0011-0.0012ω·cm,厚度~625μm)上外延轻掺磷的硅外延层(3-15ω·cm,厚度~45μm))作为硅衬底,清洗后,将硅片置于射频溅射腔体内,使用真空泵将腔体内压强抽至5×10-3pa后,通入高纯o2气和高纯ar气(流量比o2:ar=1:2)至气压4pa,使用掺入摩尔百分比0.5%er2o3的zno陶瓷靶进行溅射来沉积薄膜,施加的功率为120w;沉积过程中,硅衬底温度保持在100℃,沉积时间为40min;

(2)将沉积得到的薄膜置于o2气气氛中,于700℃热处理120min,最终形成掺er的zno薄膜,薄膜厚度为~120nm,以原子百分比计,er的掺入量为1%;

(3)在掺er的zno薄膜上通过直流溅射沉积厚度为~150nm的透明ito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4)在硅衬底背面使用直流溅射法沉积厚度为~150nm的au欧姆接触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将上述电致发光器件中的au欧姆接触电极接负电压,ito电极接正电压,测试该器件在不同正向偏压下的可见区和红外区电致发光(el)光谱,结果如图4和5所示。

测试对比该器件与实施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的可见区和红外光区的发光光谱,结果如图6和7所示,由图可知,对比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其源自于稀土铒离子的特征发光强度远远弱于实施例1的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强度。

实施例2

(1)取尺寸为15×15mm2的n型<100>硅外延片(重掺磷的硅片(电阻率0.0011-0.0012ω·cm,厚度~625μm)上外延轻掺磷的硅外延层(3-15ω·cm,厚度~45μm))作为硅衬底,清洗后,将硅片置于射频溅射腔体内,使用真空泵将腔体内压强抽至5×10-3pa后,通入高纯o2气和高纯ar气(流量比o2:ar=1:2)至气压4pa,使用掺入摩尔百分比1%erf3的zno陶瓷靶进行溅射来沉积薄膜,施加的功率为120w;沉积过程中,硅衬底温度保持在100℃,沉积时间为40min;

(2)将沉积得到的薄膜置于o2气气氛中,于800℃热处理120min,最终形成er、f共掺的zno薄膜,薄膜厚度为~120nm,以原子百分比计,er的掺入量为1%,f的掺入量为3%;

(3)在er、f共掺的zno薄膜上通过直流溅射沉积厚度为~150nm的透明ito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4)在硅衬底背面使用直流溅射法沉积厚度为~150nm的au欧姆接触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将上述电致发光器件中的au欧姆接触电极接负电压,ito电极接正电压,测试该器件在不同正向偏压下的可见区和红外区el光谱。

el图谱中有且仅有er3+离子在可见和红外区的特征发光峰,没有任何来自zno基质相关的发光峰。

随着施加电压的增大,电致发光的强度也随之增大。

对比例2

(1)取尺寸为15×15mm2的n型<100>硅外延片(重掺磷的硅片(电阻率0.0011-0.0012ω·cm,厚度~625μm)上外延轻掺磷的硅外延层(3-15ω·cm,厚度~45μm))作为硅衬底,清洗后,将硅片置于射频溅射腔体内,使用真空泵将腔体内压强抽至5×10-3pa后,通入高纯o2气和高纯ar气(流量比o2:ar=1:2)至气压4pa,使用掺入摩尔百分比0.5%er2o3的zno陶瓷靶进行溅射来沉积薄膜,施加的功率为120w;沉积过程中,硅衬底温度保持在100℃,沉积时间为40min;

(2)将沉积得到的薄膜置于ar气气氛中,于800℃热处理120min,最终形成掺er的zno薄膜,薄膜厚度为~120nm,er的掺入量为原子比1%;

(3)在掺er的zno薄膜上通过直流溅射沉积厚度~150nm的透明ito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4)在硅衬底背面使用直流溅射法沉积厚度~150nm的au欧姆接触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将上述电致发光器件中的au欧姆接触电极接负电压,ito电极接正电压,对比测试该器件与实施例2中的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的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el光谱,结果如图8和9所示,由图可知,对比例2的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下,其源自于稀土er3+离子的特征发光强度弱于实施例2的器件的发光强度。

实施例3

(1)取尺寸为15×15mm2的n型<100>硅外延片(重掺磷的硅片(电阻率0.0011-0.0012ω·cm,厚度~625μm)上外延轻掺磷的硅外延层(3-15ω·cm,厚度~45μm))作为硅衬底,清洗后,将硅片置于射频溅射腔体内,使用真空泵将腔体内压强抽至5×10-3pa后,通入高纯o2气和高纯ar气(流量比o2:ar=1:2)至气压4pa,使用掺入摩尔百分比1%erf3,2%er2o3的zno陶瓷靶进行溅射来沉积薄膜,施加的功率为120w;沉积过程中,硅衬底温度保持在100℃,沉积时间为40min;

(2)将沉积得到的薄膜置于o2气氛中,于700℃热处理120min,最终形成er、f共掺的zno薄膜,薄膜厚度为~120nm,er的掺入量为原子比5%,f的掺入量为原子比3%;

(3)在er、f共掺的zno薄膜上通过直流反应溅射沉积厚度~150nm的透明ito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4)在硅衬底背面使用直流溅射法沉积厚度~150nm的au欧姆接触电极,电极呈直径为~10mm的圆形。

将上述电致发光器件中的au欧姆接触电极接负电压,ito电极接正电压,对比测试该器件与实施例2中的器件在相同注入电流(15ma)下可见光区el光谱,结果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将陶瓷靶中er含量提高到5%,f含量保持不变,器件发生轻微浓度猝灭现象,与实施例2中基于掺杂1%含量er、3%含量f的zno薄膜的器件相比,实施例3所述器件源自于稀土er3+离子的特征发光相对较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