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二极管引脚折弯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49124发布日期:2019-02-12 22:34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贴片二极管引脚折弯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片二极管引脚折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贴片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贴片二极管是最常见的电路元件,贴片二极管加工时需先要将贴片二极管的圆柱状引脚压扁,然后切除多余的引脚,将剩余的扁平引脚折弯成型,目前的贴片二极管加工工序需要多台设备分步切除多余的引脚、折弯引脚作业;但是目前的加工设备加工工序繁杂、加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贴片二极管引脚折弯成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片二极管引脚折弯成型装置;

包括过渡夹具、第一压制组件和第二压制组件;

过渡夹具中部开有若干放置贴片二极管的定位孔,定位孔贯穿过渡夹具的两侧,贴片二极管的两侧引脚伸出定位孔外,过渡夹具下部两侧分别开有供贴片二极管两侧引脚折弯的槽口,槽口的上端与若干定位孔相通;

第一压制组件包括第一上压座和第一底座,第一上压座下端面开有与过渡夹具上部配合的第一夹持凹槽,第一夹持凹槽的长度走向与过渡夹具的长度走向一致,第一夹持槽口的深度小于过渡夹具上端面至定位孔的距离,第一上压座两侧向下侧延伸有第一压板,第一压板下端面距离第一夹持凹槽上侧壁的垂直高度大于处于定位孔中的贴片二极管引脚至过渡夹具上端面的垂直高度,第一压板下端面向下伸出有刃口;

第一底座上端面开有容纳过渡夹具下部和贴片二极管下部的第一固定槽,放置在定位孔内的贴片二极管两侧引脚分别抵靠在第一底座上端面上,第一底座上端面还开有两个与第一上压座的第一压板配合的第一折弯凹槽,两个第一折弯凹槽处于第一固定槽两侧,第一折弯凹槽到第一固定槽的距离与贴片二极管引脚根部与贴片二极管下端面的距离;

第二压制组件包括第二上压座和第二底座,第二上压座下端面与过渡夹具上端面配合,第二上压座的长度走向与过渡夹具的长度走向一致,第二压块两侧向下侧延伸有第二压板,第二压板下端面距离第二上压座下端面的垂直高度大于处于定位孔中的贴片二极管引脚至过渡夹具上端面的垂直高度;

第二底座上端面开有与过渡夹具下部配合的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的深度小于过渡夹具下端面与定位孔下侧壁之间的距离。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过渡夹具对若干贴片二极管进行定位,将过渡夹具及贴片二极管设置在第一压制组件上,利用第一压制组件可以完成贴片二极管引脚的第一阶段切除折弯作业,同理,利用第二压制组件可以完成贴片二极管引脚的第二阶段折弯作业。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大大提升了现有贴片二极管的加工效率。

为了更清楚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将本贴片二极管引脚折弯成型装置简称为本成型装置。

本成型装置的第一压制组件还包括第一压制气缸,第一压制气缸的活塞杆沿上下方向伸缩,第一压制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上压座固定连接;

第二压制组件还包括第二压制气缸,第二压制气缸的活塞杆沿上下方向伸缩,第二压制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上压座固定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气缸传动的方式实现本成型装置的作业,方便使用且方便后续机械化加工。

本成型装置的第一上压座包括第一压块、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压板和若干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压块下端面开有与过渡夹具上部配合的第一夹持凹槽,第一压块通过若干第一导向组件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下侧,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一挡板、第一导向套和第一弹簧,第一导向套固定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侧,第一导向杆下端与第一压块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上端依次贯穿第一固定板和第一导向套且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套装在第一导向杆上,第一弹簧上端抵靠在第一固定板的下端面,第一弹簧下端抵靠在第一压块的上端面上,两个第一压板分别处于第一压块两侧,所述第一压板的上端与第一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上压座包括第二压块、第二固定板、两个第二压板和若干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压块下端面与过渡夹具上端面配合,第二压块通过若干第二导向组件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下侧,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杆、第二挡板、第二导向套和第二弹簧,第二导向套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侧,第二导向杆下端与第二压块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上端依次贯穿第二固定板和第二导向套且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套装在第二导向杆上,第二弹簧上端抵靠在第二固定板的下端面,第二弹簧下端抵靠在第二压块的上端面上,两个第二压板分别处于第二压块两侧,所述第二压板的上端与第二固定板之间固定连接。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不仅优化了第一上压座和第二上压座的结构,而且使第一上压座和第二上压座分别具有一定的缓冲功能,避免对过渡夹具及贴片二极管施加过大压力,影响后续加工。

本成型装置的过渡夹具包括上夹具、下夹具和挂钩,上夹具一端与下夹具一端铰接,上夹具另一端与下夹具另一端通过挂钩可拆卸连接,下夹具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有若干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贯穿下夹具两侧,下夹具下部两侧分别开有供贴片二极管两侧引脚折弯的槽口,槽口的上端与若干定位槽相通;

上夹具与下夹具配合时,上夹具的下端面与下夹具的定位槽共同组成放置贴片二极管的定位孔。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优化了过渡夹具的结构,方便贴片二极管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成型装置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b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部放大图。

图5是本成型装置实施例过渡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沿d-d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6所示

本成型装置包括过渡夹具、第一压制组件和第二压制组件。

过渡夹具包括上夹具11、下夹具12和挂钩13,上夹具11在左右方向的宽度与贴片二极管4的宽度相同,上夹具11后端与下夹具12后端通过销轴铰接,上夹具11前端与挂钩13端部铰接,挂钩13与下夹具12前端通过挂钩13可拆卸连接,下夹具12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依次开有多个定位槽(由于贴片二极管4和定位槽配合的关系图中无法示出),定位槽贯穿下夹具12左、右两侧,下夹具12下部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供贴片二极管4两侧引脚41折弯的槽口12b,槽口12b的上端与多个定位槽相通,下夹具12下部在左右方向的宽度小于贴片二极管4的宽度。

上夹具11与下夹具12配合时,上夹具11的下端面与下夹具12的定位槽共同组成放置贴片二极管4的定位孔。

第一压制组件包括第一上压座、第一底座23和第一压制气缸24。

第一上压座包括第一压块21a、第一固定板21c、两个第一压板21d和四组第一导向组件,第一压块21a下端面开有与过渡夹具的上夹具11上部配合的第一夹持凹槽21b,第一夹持凹槽21b的长度走向与过渡夹具的长度走向一致,第一夹持槽口12b的深度小于过渡夹具上端面至定位孔的距离,第一压块21a通过四组第一导向组件连接在第一固定板21c下侧,四组第一导向组件呈矩形分布,第一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杆22b、第一挡板22c、第一导向套22a和第一弹簧22d,第一导向套22a焊接在第一固定板21c上侧,第一导向杆22b下端与第一压块21a上端面焊接,第一导向杆22b上端依次贯穿第一固定板21c和第一导向套22a且与第一挡板22c焊接,第一挡板22c的面积大于第一导向套22a的内孔,第一弹簧22d套装在第一导向杆22b上,第一弹簧22d上端抵靠在第一固定板21c的下端面,第一弹簧22d下端抵靠在第一压块21a的上端面上。

两个第一压板21d分别处于第一压块21a左右两侧,第一压板21d的上端与第一固定板21c之间焊接固定,第一压板21d下端伸出第一压块21a下端面下侧,初始状态时,第一压板21d下端面距离第一夹持凹槽21b上侧壁的垂直高度大于处于定位孔中的贴片二极管4引脚41至上夹具11上端面的垂直高度,第一压板21d下端面向下伸出有刃口21e,处于左侧的第一压板21d的刃口21e设置在此第一压板21d下端面左侧,处于右侧的第一压板21d的刃口21e设置在此第一压板21d下端面右侧。

第一底座23上端面开有容纳下夹具12和贴片二极管4下部的第一固定槽(图中未示出),放置在定位孔内的贴片二极管4两侧引脚41分别平铺在第一底座23上端面上,第一底座23上端面还开有两个与第一上压座的第一压板21d配合的第一折弯凹槽23b,两个第一折弯凹槽23b处于第一固定槽两侧,第一折弯凹槽23b到第一固定槽的距离与贴片二极管4引脚41根部与贴片二极管4下端面的距离。

第一压制气缸24固定在第一固定板21c上侧,第一压制气缸24的活塞杆沿上下方向伸缩,第一压制气缸24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固定板21c焊接固定。

第二压制组件包括第二上压座、第二底座33和第二压制气缸34。

第二上压座包括第二压块31a、第二固定板31b、两个第二压板31c和若干第二导向组件,第二压块31a下端面与过渡夹具上端面配合,第二压块31a的长度走向与过渡夹具的长度走向一致,第二压块31a在左右方向的宽度与过渡夹具上夹具11的宽度相同,第二压块31a通过四组第二导向组件连接在第二固定板31b下侧,四组第二导向组件呈矩形分布,第二导向组件与第一导向组件结构相同,第二导向组件包括第二导向杆32b、第二挡板32c、第二导向套32a和第二弹簧32d,第二导向套32a焊接在第二固定板31b上侧,第二导向杆32b下端与第二压块31a上端面焊接固定,第二导向杆32b上端依次贯穿第二固定板31b和第二导向套32a且与第二挡板32c焊接固定,第二挡板32c的面积大于第二导向套32a内孔的面积,第二弹簧32d套装在第二导向杆32b上,第二弹簧32d上端抵靠在第二固定板31b的下端面,第二弹簧32d下端抵靠在第二压块31a的上端面上。

两个第二压板31c分别紧贴在第二压块31a左右两侧,第二压板31c的上端与第二固定板31b之间焊接固定,第二压块31a与两个第二压板31c之间构成与上夹具11上部配合的第二夹持凹槽31d,第二压板31c下端伸出第二压块31a下端面下侧,初始状态时,第二压板31c下端面距离第二压块31a下端面的垂直高度大于处于定位孔中的贴片二极管4引脚41至过渡夹具上端面的垂直高度。

第二底座33上端面开有与过渡夹具的下夹具12下部配合的第二固定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固定槽的深度小于下夹具12下端面与定位槽下侧壁之间的距离,露出下夹具12的槽口12b,供贴片二极管4两侧引脚41折弯的槽口12b。

第二压制气缸34固定在第二固定板31b上侧,第二压制气缸34的活塞杆沿上下方向伸缩,第二压制气缸34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二固定板31b焊接固定。

使用时,将若干贴片二极管4放置在下夹具12的若干定位槽内,上夹具11的挂钩13与下夹具12配合,将若干贴片二极管4固定在过渡夹具的定位孔中;

将过渡夹具连通若干贴片二极管4放置在第一压制组件上,过渡夹具的下夹具12与第一底座23的第一固定槽配合,第一固定槽容纳下夹具12和贴片二极管4下部,贴片二极管4两侧引脚41分别平铺在第一底座23上端面上,贴片二极管4的两侧引脚41分别伸过第一折弯凹槽23b;

启动第一压制气缸24,第一压制气缸24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第一上压座整体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过渡夹具的上夹具11伸入第一压块21a的第一夹持凹槽21b内,对过渡夹具上部进行夹持定位;第一压制气缸24继续伸出,第一压块21a受上夹具11的反作用力沿第一导向组件向上移动,同时第一压板21d继续向下移动,第一压板21d上的刃口21e先与处于第一折弯凹槽23b上侧的贴片二极管4引脚41接触,刃口21e将贴片二极管4的多余引脚41切除后,第一压板21d继续向下移动,第一压板21d带动处于第一折弯凹槽23b上侧的贴片二极管4引脚41折弯至90°,完成第一阶段切除折弯作业,反向启动第一压制气缸24,第一上压座回到初始状态。

将完成第一阶段切除折弯作业的贴片二极管4及过渡夹具从第一压制组件上取下放置在第二压制组件上,过渡夹具的下夹具12下部与第二底座33的第二固定槽配合;

启动第二压制气缸34,第二压制气缸34的活塞杆向下伸出,带动第二上压座整体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过渡夹具的上夹具11与第二压块31a接触,第二压块31a和两侧的第二压板31c对上夹具11起到夹持定位的作用;第二压制气缸34继续伸出,第二压块31a受上夹具11的反作用力沿第二导向组件向上移动,同时第二压板31c继续向下移动,第二压板31c带动贴片二极管4引脚41从根部折弯至90°,此前折弯后的引脚41经过此次折弯翻转至与贴片二极管4的下端面贴合,完成第二阶段折弯作业,反向启动第二压制气缸34,第一上压座回到初始状态。

取下过渡夹具,定位孔内的贴片二极管4完成引脚41折弯成型工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