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BH15-M密封式非晶合金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0177发布日期:2019-04-12 23:46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SBH15-M密封式非晶合金电力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变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bh15-m密封式非晶合金电力变压器。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的电气设备,是用来将某一数值的交流电压(电流)变成频率相同的另一种或几种数值不同的电压(电流)的设备。当一次绕组通以交流电时,就产生交变的磁通,交变的磁通通过铁芯导磁作用,就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交流电动势。二次感应电动势的高低与一二次绕组匝数的多少有关,即电压大小与匝数成正比。主要作用是传输电能,因此,额定容量是它的主要参数。额定容量是一个表现功率的惯用值,它是表征传输电能的大小,以kva或mva表示,当对变压器施加额定电压时,根据它来确定在规定条件下不超过温升限值的额定电流。较为节能的电力变压器是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其最大优点是,空载损耗值特低。最终能否确保空载损耗值,是整个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当在产品结构布置时,除要考虑非晶合金铁心本身不受外力的作用外,同时在计算时还须精确合理选取非晶合金的特性参数。

现有密封式变压器在对油箱进行补油时,一般是通过普通漏斗对油箱进行补油,但是在使用普通漏斗进行补油时,由于气流的作用,使得变压器油在漏斗内容易被堵住,影响补油效率,发生这种情况时,补油工人需要空出一只手,手动晃动漏斗,加快变压器油进入油箱,这种情况下,操作人员仅一只手拿持承载变压器油的油壶,从而极易发生油壶意外掉落,变压器油洒落的现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变压器内的变压器油需要定期检测,但是同样是针对油箱的操作,取样检测和补油却是分开进行两步操作,增加了工作量,同时多次打开油柱,会导致油箱内的变压器油易被氧化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bh15-m密封式非晶合金电力变压器,它可以通过颤动四向球在进行补油操作时产生抖动,从而加速变压器油进入油箱内,极大地提高了补油效率,同时由于颤动四向球的运用,使得在补油时,操作工人不需要手动晃动补油漏斗,从而提高了补油的安全性,降低变压器油意外洒落的几率,同时验色取样机构的运用,将补油和取样检测合成一步操作,不仅可以减少油柱打开的次数,可以降低操作工人的工作量。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sbh15-m密封式非晶合金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内端安装有油箱,所述变压器本体左上端安装有油柱,所述油柱和油箱相通,所述油柱内插设有自振动漏斗,所述自振动漏斗包括广口储油斗和细口漏油管,所述广口储油斗和细口漏油管固定连接,所述广口储油斗和细口漏油管的连接处设有颤动四向球,所述颤动四向球包括动球网和四个抖动杆,所述抖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自振动漏斗的内壁和动球网的外端固定连接,且四个抖动杆均匀分布在动球网的下端,所述动球网内端固定放置有多个弹性跳球,所述抖动杆包括动杆和两个定杆,所述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杆螺纹连接,可以通过颤动四向球在进行补油操作时产生抖动,从而加速变压器油进入油箱内,极大地提高了补油效率,同时由于颤动四向球的运用,使得在补油时,操作工人不需要手动晃动补油漏斗,从而提高了补油的安全性,降低变压器油意外洒落的几率。

进一步的,所述定杆为硬质结构,所述动杆软质弹性结构,在通过自振动漏斗进行补油时,变压器油会落在动球网上,动杆的软质弹性结构,一方面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保护颤动四向球不易因冲击破损,另一方面其在冲击力下,会不断抖动,使得整个颤动四向球不断抖动,可以加速变压器油从广口储油斗进入细口漏油管,提高补油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动杆表面开凿有螺旋状长槽,经过动杆的变压器油在螺旋状长槽的作用下,形成细小的漩涡,使得变压器油不易被堵住。

进一步的,所述动球网和弹性跳球的表面均涂设有slips自修复超光滑涂层,slips自修复超光滑涂层极大的降低了变压器油粘附在颤动四向球处的几率。

进一步的,所述细口漏油管底端设有三个验色取样机构,所述验色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槽、不规则棉球和遮挡网,所述取样槽开凿在细口漏油管的倾斜底部,所述遮挡网与取样槽的槽口处卡接,所述不规则棉球位于取样槽内侧,在每次进行补油操作的同时,可以通过验色取样机构内的不规则棉球取样油箱内的变压器油,从而判断油箱内变压器油的情况,可以降低打开油柱的次数,从而延长油箱内变压器油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细口漏油管的底部为倾斜口设计,且三个验色取样机构均匀分布在细口漏油管底部倾斜向上的表面,倾斜设计使得变压器油从自振动漏斗进入油柱时,会沿着倾斜底部的尖端流进油柱,相较于平口设计,使变压器油不易发生喷溅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不规则棉球的上半部分经过压缩紧致处理,从而增加了不规则棉球的密度,使其更加容易吸取并储存变压器油的样品,所述不规则棉球的底部为杂乱的棉纤维,且杂乱的棉纤维镶嵌在遮挡网内,镶嵌在遮挡网内的棉纤维使得不规则棉球的吸油性更好,降低取样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不规则棉球经过漂白去杂色处理,呈现纯白色,变压器油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当不规则棉球吸取了变压器油后会呈现明显的色差,可以根据色差初步判定油箱内变压器油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跳球和动杆均由钢筋铁骨橡胶制成,钢筋铁骨橡胶具有很强的弹性以及恢复形变的能力,使得颤动四向球在受到变压器油的压力发生形变后,有恢复形变的趋势,导致整个颤动四向球不断抖动,可以加速变压器油从广口储油斗进入细口漏油管,提高补油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抖动杆的截面直径为2-5mm,抖动杆直径过大时,其需要发生形变的力很大,导致颤动四向球的抖动幅度很小或不抖动,影响补油的速率,抖动杆直径过小时,会导致抖动幅度很大,使得在补油时容易发生喷溅的现象。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可以通过颤动四向球在进行补油操作时产生抖动,从而加速变压器油进入油箱内,极大地提高了补油效率,同时由于颤动四向球的运用,使得在补油时,操作工人不需要手动晃动补油漏斗,从而提高了补油的安全性,降低变压器油意外洒落的几率。

(2)定杆为硬质结构,动杆软质弹性结构,在通过自振动漏斗进行补油时,变压器油会落在动球网上,动杆的软质弹性结构,一方面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保护颤动四向球不易因冲击破损,另一方面其在冲击力下,会不断抖动,使得整个颤动四向球不断抖动,可以加速变压器油从广口储油斗进入细口漏油管,提高补油效率。

(3)动杆表面开凿有螺旋状长槽,经过动杆的变压器油在螺旋状长槽的作用下,形成细小的漩涡,使得变压器油不易被堵住。

(4)动球网和弹性跳球的表面均涂设有slips自修复超光滑涂层,slips自修复超光滑涂层极大的降低了变压器油粘附在颤动四向球处的几率。

(5)细口漏油管底端设有三个验色取样机构,验色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槽、不规则棉球和遮挡网,取样槽开凿在细口漏油管的倾斜底部,遮挡网与取样槽的槽口处卡接,不规则棉球位于取样槽内侧,在每次进行补油操作的同时,可以通过验色取样机构内的不规则棉球取样油箱内的变压器油,从而判断油箱内变压器油的情况,可以降低打开油柱的次数,从而延长油箱内变压器油的使用寿命。

(6)细口漏油管的底部为倾斜口设计,且三个验色取样机构均匀分布在细口漏油管底部倾斜向上的表面,倾斜设计使得变压器油从自振动漏斗进入油柱时,会沿着倾斜底部的尖端流进油柱,相较于平口设计,使变压器油不易发生喷溅现象。

(7)不规则棉球的上半部分经过压缩紧致处理,从而增加了不规则棉球的密度,使其更加容易吸取并储存变压器油的样品,不规则棉球的底部为杂乱的棉纤维,且杂乱的棉纤维镶嵌在遮挡网内,镶嵌在遮挡网内的棉纤维使得不规则棉球的吸油性更好,降低取样难度。

(8)不规则棉球经过漂白去杂色处理,呈现纯白色,变压器油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当不规则棉球吸取了变压器油后会呈现明显的色差,可以根据色差初步判定油箱内变压器油的情况。

(9)弹性跳球和动杆均由钢筋铁骨橡胶制成,钢筋铁骨橡胶具有很强的弹性以及恢复形变的能力,使得颤动四向球在受到变压器油的压力发生形变后,有恢复形变的趋势,导致整个颤动四向球不断抖动,可以加速变压器油从广口储油斗进入细口漏油管,提高补油效率。

(10)抖动杆的截面直径为2-5mm,抖动杆直径过大时,其需要发生形变的力很大,导致颤动四向球的抖动幅度很小或不抖动,影响补油的速率,抖动杆直径过小时,会导致抖动幅度很大,使得在补油时容易发生喷溅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进行补油时正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振动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自振动漏斗的细口漏油管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颤动四向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抖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变压器本体、2油柱、3自振动漏斗、4动球网、5抖动杆、501定杆、502动杆、6弹性跳球、7取样槽、8不规则棉球、9遮挡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sbh15-m密封式非晶合金电力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1,变压器本体1内端安装有油箱,变压器本体1左上端安装有油柱2,油柱2和油箱相通,油柱2内插设有自振动漏斗3,自振动漏斗3的底部与油柱2上的补油目标线平齐。

请参阅图3-4,自振动漏斗3包括广口储油斗和细口漏油管,广口储油斗和细口漏油管固定连接,广口储油斗和细口漏油管的连接处设有颤动四向球,细口漏油管底端设有三个验色取样机构,验色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槽7、不规则棉球8和遮挡网9,取样槽7开凿在细口漏油管的倾斜底部,遮挡网9与取样槽7的槽口处卡接,不规则棉球8位于取样槽7内侧,在每次进行补油操作的同时,可以通过验色取样机构内的不规则棉球8取样油箱内的变压器油,由于变压器油内含有部分空气,因而补油时需要超出油柱2上的补油线,此时验色取样机构的不规则棉球8可以吸附到油箱内的变压器油,完成取样,从而判断油箱内变压器油的情况,可以降低打开油柱2的次数,从而延长油箱内变压器油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5,细口漏油管的底部为倾斜口设计,且三个验色取样机构均匀分布在细口漏油管底部倾斜向上的表面,倾斜设计使得变压器油从自振动漏斗3进入油柱2时,会沿着倾斜底部的尖端流进油柱2,相较于平口设计,使变压器油不易发生喷溅现象,不规则棉球8的上半部分经过压缩紧致处理,从而增加了不规则棉球8的密度,使其更加容易吸取并储存变压器油的样品,不规则棉球8的底部为杂乱的棉纤维,且杂乱的棉纤维镶嵌在遮挡网9内,镶嵌在遮挡网9内的棉纤维使得不规则棉球8的吸油性更好,降低取样难度,不规则棉球8经过漂白去杂色处理,呈现纯白色,变压器油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当不规则棉球8吸取了变压器油后会呈现明显的色差,可以根据色差初步判定油箱内变压器油的情况。

请参阅图6-7,颤动四向球包括动球网4和四个抖动杆5,抖动杆5的截面直径为3mm,抖动杆5直径过大时,其需要发生形变的力很大,导致颤动四向球的抖动幅度很小或不抖动,影响补油的速率,抖动杆5直径过小时,会导致抖动幅度很大,使得在补油时容易发生喷溅的现象,抖动杆5的两端分别与自振动漏斗3的内壁和动球网4的外端固定连接,且四个抖动杆5均匀分布在动球网4的下端,动球网4内端固定放置有多个弹性跳球6,动球网4和弹性跳球6的表面均涂设有slips自修复超光滑涂层,slips自修复超光滑涂层极大的降低了变压器油粘附在颤动四向球处的几率,抖动杆5包括动杆502和两个定杆501,动杆502表面开凿有螺旋状长槽,经过动杆502的变压器油在螺旋状长槽的作用下,形成细小的漩涡,使得变压器油不易被堵住,动杆5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定杆501螺纹连接,当自振动漏斗3损坏后,可以将动杆502拆卸,便于后期重复使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定杆501为硬质结构,动杆502软质弹性结构,在通过自振动漏斗3进行补油时,变压器油会落在动球网4上,动杆502的软质弹性结构,一方面可以达到减震的效果,保护颤动四向球不易因冲击破损,另一方面其在冲击力下,会不断抖动,使得整个颤动四向球不断抖动,可以加速变压器油从广口储油斗进入细口漏油管,提高补油效率,弹性跳球6和动杆502均由钢筋铁骨橡胶制成,钢筋铁骨橡胶具有很强的弹性以及恢复形变的能力,使得颤动四向球在受到变压器油的压力发生形变后,有恢复形变的趋势,导致整个颤动四向球不断抖动,可以加速变压器油从广口储油斗进入细口漏油管,提高补油效率。

在通过自振动漏斗3进行补油时,变压器油会落在动球网4上,动杆502和动球网4内的弹性跳球6,在变压器油的冲击力作用下,会不断抖动,引起整个颤动四向球不断抖动,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普通漏斗需要手动晃动加速漏油,本发明可以通过自振动达到加速变压器油从广口储油斗进入细口漏油管,即加速变压器油进入油箱的速度,从而有效提升了补油速率,同时由于颤动四向球的运用,使得在补油时,操作工人不需要手动晃动自振动漏斗3,从而降低变压器油意外洒落的几率,同时颤动四向球下方的验色取样机构,可以在每次进行补油操作时,取样一次油箱内变压器油,可以根据不规则棉球8上颜色的对比,初步判定油箱内变压器油的状况,将补油和取样检测合为同一操作,可以明显降低操作工人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