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包膜压边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064发布日期:2018-07-31 22:53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包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包膜压边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其两侧面、底面与顶面包裹绝缘膜,绝缘膜包裹质量对电芯的性能和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电芯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包裹绝缘膜是一道关键工序。

目前电芯的包膜工序已经能够实现自动化,由包膜设备实现在电芯表面包覆绝缘膜的全部工作。绝缘膜包覆后会有翘边凸出在各个表面,因此包膜设备中一般设有折边机构,折边机构能够平行于电芯表面移动而将翘边折向电芯表面。然而,折边机构只是对翘边施加了平行于电芯对应表面的力,被压折后的翘边不能完全贴服在表面上,可能会由于膜的弹性而再次翘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翘边更贴服于电芯表面上的压边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翘边更贴服于电芯表面上的压边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包膜压边机构包括定位座、压爪、压边底座、主移动座及上压边组件,所述定位座用于承载电芯,所述压爪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定位座上并向下压紧电芯,所述主移动座可靠近或远离所述定位座地滑动设置于所述压边底座上,所述上压边组件包括上移动架、上压边辊及上推动装置,所述上移动架上下滑动地设于所述主移动座上,所述上压边辊枢接于所述上移动架上,所述上推动装置连接在所述上移动件与上压边辊之间并推动所述上压边辊摆动压向电芯朝向所述主移动座的一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上压边组件的上压边辊设置在上移动架上,而上移动架上下滑动地设于主移动座上,在开始压边时主移动座靠近定位座上的电芯,并通过将上移动架下移而使上压边辊向下压电芯侧面的翘边。下压之后上推动装置启动,使上压边辊摆动压向电芯,因此可对翘边施加朝向电芯表面的压力,使得翘边能够更加贴服到电芯表面上,折边压边的效果更好。

较佳地,所述定位座上还设有后顶推气缸,所述后顶推气缸的输出端顶住所述电芯背离所述主移动座的一侧。

较佳地,所述定位座的两侧分别上下滑动地安装有两升降架,所述压爪固定在所述升降架的顶部。

具体地,所述定位座包括定位台与位于所述定位台两侧并可滑动远离或靠近所述定位台的两平移架,所述定位台承载电芯,所述升降架设于所述平移架上。

更具体地,所述平移架上设有贴靠电芯的侧压边辊。

较佳地,所述上移动架的上端设有上安装部,下端设有两间隔开的枢接部,所述上压边辊枢接于两所述枢接部之间,所述上压边辊上设有位于上安装部下方的下安装部,所述上推动装置的上端枢接于所述上安装部,所述上推动装置的下端枢接于所述下安装部。

具体地,所述上推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枢接在所述上安装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枢接在所述下安装部。

较佳地,还包括下压边组件,所述下压边组件包括下移动架、下压边辊及下推动装置,所述下压边组件设于所述上压边组件之下且与所述上压边组件相对水平面呈对称设置,所述下推动装置推动所述下压边辊摆动压向所述电芯朝向所述主移动座的一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芯包膜压边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电芯包膜压边机构中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3是电芯包膜压边机构中压边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压边机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电芯包膜压边机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包膜压边机构,用于定位电芯并将电芯侧面的翘边压到电芯上。本机构可配置于电芯包膜设备中,在折边机构之后进一步进行压边,也可以单独完成折边、压边。

本电芯包膜压边机构包括了两个功能不同并彼此配合的定位机构1与压边机构2,以下将分别就两个机构的具体结构进行介绍再详述电芯包膜压边机构的工作过程。

结合图1、图2,定位机构1包括定位座、后顶推气缸10、两升降架11及两对压爪12。定位机构1的作用是由定位座承载电芯a并由压爪12对电芯a进行压紧固定。定位座包括定位台13与位于定位台13两侧的两个平移架14,电芯a平放在定位台13的顶部,两个平移架14由设于定位台13下的一双向气缸15推动而可以同时滑动靠近或远离定位台13。每一平移架14的上方均设有两侧压边辊17(图2中由于角度原因只可见一个),当平移架14靠近定位台13后侧压边辊17能够与电芯a的侧面接触而压住侧面的翘边。两升降架11分别上下滑动地设于两平移架14上,并分别由一升降气缸18驱动。每一升降架11的上端设有一对压爪12,压爪12向内延伸至位于定位台13上的电芯a之上。升降架11下降后压爪12可压到电芯a上而将电芯a定位。由于升降架11可自由升降,因此定位台13上可以放置厚度不同的各种规格的电芯a。后顶推气缸10设于定位台13上远离压边机构2的一端,后顶推气缸10的输出端(活塞杆)向前顶住电芯a背离主移动座的一侧。后顶推气缸10起到限位电芯a的作用。

结合图1与图3、图4,压边机构2包括压边底座21、主移动座22、上压边组件以及下压边组件。压边底座21上设有两水平导轨211,主移动座22连接于两水平导轨211上因此能够相对压边底座21滑动而靠近或远离定位机构1。压边底座21上固定的一主气缸23负责推动主移动座22。

上压边组件包括上移动架24、上压边辊25及上推动装置26,其中上推动装置26为气缸。上移动架24上下滑动地设于主移动座22的前端面,位于主移动座22背面的一上压边气缸201驱使上移动架24上下滑动。上移动架24的上端设有凸出的上安装部241,下端设有两间隔开的枢接部242,上压边辊25枢接于两枢接部242之间,且上压边辊25上设有向主移动座22凸伸的下安装部251,下安装部251位于上安装部241下方。上推动装置26的上端枢接于上安装部241,上推动装置26的下端,即活塞杆枢接于下安装部251上。当上推动装置26的活塞杆伸出时将推动上压边辊25相对上移动架24摆动向外。

下压边组件包括下移动架27、下压边辊28及下推动装置29,下压边组件在结构上与上压边组件相同,其位于上压边组件下方且与上压边组件相对水平面呈对称设置。一位于主移动座22下放的下压边气缸202推动下移动架27上下滑动,下推动装置29的活塞杆伸出时推动下压边辊28相对下移动架27摆动向外。

结合图1与图5,定位台13上的电芯a的位置在上压边辊25与下压边辊28之间。开始压边后主移动座22滑动靠近定位台13,上移动架24往下滑动,下移动架27往上滑动,上压边辊25、下压边辊28分别往下、往上压住电芯a朝向压边机构2一面的翘边。压完之后上推动装置26与下推动装置29启动,使上压边辊25与下压边辊28摆动压向电芯a,因此可对翘边施加朝向电芯a表面的压力,使得翘边能够更加贴服到电芯a表面上,折边压边的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本电芯包膜压边机构中上压边组件与下压边组件并非一定要同时设置,可以只设置其中一个。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