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5087发布日期:2018-09-08 00: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缝隙天线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第一介质基板,在第一介质基板上方蚀刻一条馈电线,下方蚀刻主辐射缝隙和两个寄生缝隙,主辐射缝隙呈“X”字形,电长度设置为1-λ,λ表示中心频率波长,两个寄生缝隙中分别放置一个用于实现对辐射波束控制的PIN二极管;馈电线一端短路连接第一介质基板的底部金属平面,另一端与同轴电缆的内芯相连;下部分包括第二介质基板以及印刷在其上面的AMC表面,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相平行,同轴线缆穿过AMC表面给主辐射缝隙馈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X”字形的主辐射缝隙相互之间夹角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两个寄生缝隙分别设置在第一介质基板底部金属平面的上部和下部,在寄生缝隙两端设有狭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在狭缝上放置有若干个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AMC表面由8×8的周期性贴片单元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AMC表面与第一介质基板之间有0.2λ0~0.3λ0的距离,λ0为5.1GHz自由空间波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PIN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第一介质基板底部金属平面的上部和控制电压V1连接,另一个PIN二极管D2的阳极和控制电压V2被添加在第一介质基板底部金属平面的下部,D1和D2电容器的阴极和底部金属平面的中间部分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磁导体的宽频带波束可控缝隙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介质基板、第二介质基板用若干根尼龙柱来固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