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和安装的抛物面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8929发布日期:2018-09-04 23:05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拆卸和安装的抛物面天线。



背景技术:

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相当于一个中继站,卫星通信系统中设置在地球上的通信终端站,使用人员通过卫星通信地球站接入卫星通信线,进行相互间的通信,主要业务为电话、电报、传真、电传、电视和数据传输,为使卫星通信进入实用阶段,主要使用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卫星通信使用微波频段,卫星通信可作为陆地移动通信的扩展、延伸、补充和备用,尤其适用于边远地区、农村、山区、海岛、灾区以及远洋舰队和远航飞机等陆地通信不易覆盖的地区,目前小型双向卫星通信站的结构一般由天线馈源系统、天线控制系统和通信设备共同组成,它们各部分相互独立,设备集成度低,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成本高,质量重,不能适用于各种作业环境。

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20219254.8一种可收缩式卫星天线,包括馈源、馈源撑杆和卫星锅,卫星锅的抛物面一处的中心安装有馈源撑杆,馈源撑杆顶端安装有馈源,卫星锅边缘设有收纳雨罩,收纳雨罩在不使用的时候可实现收纳状态,需要使用的时候,将其展开即可,卫星锅安装在支撑盘上,支撑盘上安装有旋调手轮,支撑盘下端设有支撑底杆,支撑底杆下端设有底盘,底盘上设有固定螺丝,卫星锅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4-8片同等大小的扇形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而成,需要将其收起时,只需将螺栓拆除,将扇形面一一撑起即可,同时扇形面的材质为玻璃钢,扇形面的抛物面由细砂纸打磨成光滑平面。

这种可收缩式卫星天线虽然卫星锅不是整体而是由扇形面组成,收纳起来体积小,拆卸方便,扇形面采用玻璃钢的材质,轻而硬,机械强度高且耐腐蚀,馈源撑杆可以收缩,防止因卫星锅的收缩而造成的馈源外露形成的伤害,设置的收纳雨罩,在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不占空间,需要使用的时候打开即可,有效地保护了卫星天线,但是抛物面之间采用螺栓横向连接,拼接时较为复杂,螺栓拧的过紧,容易损坏抛物面,拧的过松,抛物面相互之间配合不紧密,影响信号收集,馈源收纳不方便,很难准确对焦到抛物面焦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方便拆卸和安装的抛物面天线,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和安装的抛物面天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抛物面之间采用螺栓横向连接,拼接时较为复杂,螺栓拧的过紧,容易损坏抛物面,拧的过松,抛物面相互之间配合不紧密,影响信号收集,馈源收纳不方便,很难准确对焦到抛物面焦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和安装的抛物面天线,包括防滑刺、底板、支撑套杆、抛物面天线、馈源和射频前端,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刺,所述底板的顶部从左至右分别固定有转轴座和防滑垫,所述转轴座的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套杆,所述支撑套杆的外壁设置有卡箍,所述支撑套杆的外壁右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杆,所述支撑套杆的内腔插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内腔均匀配合有扇形螺杆,所述扇形螺杆的左端固定有扇形抛物面天线,所述扇形抛物面天线的两边侧壁均开设有卡槽,相邻所述扇形抛物面天线之间通过卡槽连接,相邻所述扇形抛物面天线弧形侧壁设置有弹性夹片,所述弹性夹片设置在卡槽的下端,所述弹性夹片的外壁固定有定位线,所述定位线的左端固定有馈源,所述馈源设置在扇形抛物面天线的焦点,所述馈源的左端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固定有支架固定座,所述支架固定座的内腔设置有射频前端,所述馈源与射频前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为懒人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座与射频前端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杆的下端固定有防滑柱,所述防滑垫的顶部与防滑柱的下端接触。

优选的,所述扇形螺杆相互为拼接为完整螺杆,所述扇形抛物面天线相互拼接为完整抛物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杆内壁和升降杆外壁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所述支撑套杆的外壁开设有夹紧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槽使扇形抛物面相互配合,拼接更准确也更方便,扇形螺杆相互配合,拼接为整个螺杆,这样进一步确定了抛物面拼接的准确性,通过支撑架可以使馈源任意角度移动固定,通过多根定位线,可以将馈源更加方便的定位在抛物面的焦点处,通过防滑刺使天线可以在更多的地形固定,通过支撑套杆和升降杆相互配合,使抛物面天线可以方便改变高度和角度,更加利于搜索信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扇形抛物面天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防滑刺,2-底板,21-转轴座,22-防滑垫,3-角度调节杆,31-防滑柱,4-支撑套杆,41-卡箍,42-夹紧槽,5-升降杆,6-螺纹套,7-射频前端,71-支撑架,72-支架固定座,8-扇形抛物面天线,81-扇形螺杆,82-卡槽,9-馈源,91-定位线,92-弹性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和安装的抛物面天线,包括防滑刺1、底板2、支撑套杆4、抛物面天线8、馈源9和射频前端7,底板2的底部固定有防滑刺1,底板2的顶部从左至右分别固定有转轴座21和防滑垫22,转轴座21的上方通过转轴连接有支撑套杆4,支撑套杆4的外壁设置有卡箍41,支撑套杆4的外壁右侧设置有角度调节杆3,支撑套杆4的内腔插接有升降杆5,升降杆5的上端固定有螺纹套6,螺纹套6的内腔均匀配合有扇形螺杆81,扇形螺杆81的左端固定有扇形抛物面天线8,扇形抛物面天线8的两边侧壁均开设有卡槽82,相邻扇形抛物面天线8之间通过卡槽82连接,相邻扇形抛物面天线8弧形侧壁设置有弹性夹片92,弹性夹片92设置在卡槽82的下端,弹性夹片92的外壁固定有定位线91,定位线91的左端固定有馈源9,馈源9设置在扇形抛物面天线8的焦点,馈源9的左端固定有支撑架71,支撑架71的下端固定有支架固定座72,支架固定座72的内腔设置有射频前端7,馈源9与射频前端7电性连接。

其中,支撑架71为懒人支架,支架固定座72与射频前端7为间隙配合,使支撑架71与射频前端7配合简易,支撑架71调节更加灵活,更加方便支撑馈源9,角度调节杆3的下端固定有防滑柱31,防滑垫22的顶部与防滑柱31的下端接触,使支撑套杆4更加方便调节支撑角度,扇形螺杆81相互为拼接为完整螺杆,扇形抛物面天线8相互拼接为完整抛物面,使多个扇形抛物面天线8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牢固,拆装方便,支撑套杆4内壁和升降杆5外壁均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齿,支撑套杆4的外壁开设有夹紧槽42,使升降杆5升降更加快捷,并且与支撑套杆4配合更紧密。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防滑刺1使底板2更容易与地面固定,通过转轴座21和支撑套杆4围绕转轴相互转动,用以调节扇形抛物面天线8的仰角,更加容易搜索卫星信号,通过角度调节杆3支撑支撑套杆4,通过防滑柱31和防滑垫22相互配合,使支撑套杆4支撑的更加稳定,支撑套杆4的外壁设置有卡箍41,松开卡箍41,支撑套杆4内壁和升降杆5的外壁设置的齿,相互松开,调节升降杆5的高度,旋紧卡箍41使支撑套杆4内壁和升降杆5的外壁设置的齿相互啮合,支撑套杆4与升降杆5配合更牢固,而且升降速度更快,多个相同的扇形抛物面天线8通过卡槽82相互卡接,拼装为一个完整的抛物面,扇形抛物面天线8右端固定的扇形螺杆81相互配合为一个完整的螺杆,由多个扇形螺杆81拼成的完整螺杆,插接在螺纹套6内腔,螺纹套6使扇形螺杆81固定,难以松动,卡槽82的抛物面边缘安装了弹性夹片92,通过扇形螺杆81、卡槽82和弹性夹片92相互配合,使多个扇形抛物面天线8之间连接更加紧密牢固,通过多根长度固定的定位线91连接馈源9,使馈源9可以定位在多个扇形抛物面天线8的焦点,更加方便准确的定位,在拆卸时又方便拆卸收纳,通过懒人支架支撑架71使馈源9可以更加随意的支撑、固定、收纳和调节,通过支架固定座72使支撑架71方便的固定在射频前端7的顶部,整个装置拆卸方便,收纳简单,调节简便,固定牢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