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复杂测井环境的测井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6348发布日期:2018-10-12 23:55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井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能满足高温、高压环境下测井要求的适用于复杂测井环境的测井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油气能源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油气钻井作业不断向更深更复杂的地层发展,复杂井身结构及其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使得现有的适用于复杂测井环境的测井电缆很难满足需要。复杂井身结构内,现有的适用于复杂测井环境的测井电缆的外铠装层经常与井壁发生碰撞,加之井内含有硫化氢等酸碱性腐蚀物质,不仅导致外铠装层被腐蚀或损坏,导致信号衰减、失真,而且失去外铠装层保护的缆芯层直接暴露于钻井液中,绝缘层随时面临失效风险,致使信号丢失,测井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测井环境的测井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适用于复杂测井环境的测井电缆,包括由外及内依次设置的:外保护层、外钢管、内保护层、内钢管、绝缘层及缆体;

缆体包括7根钢丝和6根铜导体,6根钢丝以1根钢丝为中心均匀排布且相邻的钢丝的外周相切,6根铜导体分别设于相邻的2根钢丝之间且与2根钢丝的外周相切;

绝缘层为氟塑料F46,绝缘层与缆体之间填充有半流体的封堵材料;

内保护层包括两层钢丝编织层,两层钢丝编织层之间浇筑有耐高温的硅橡胶;

外保护层包括两层丁晴橡胶层及填充于两层丁晴橡胶层之间的绝热材料,丁晴橡胶层内均匀分布有用于增强外保护层耐磨性的钢丝,绝热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

内钢管与外钢管均为耐热铬镍铁合金制成的钢管。

优选的,钢丝为镀铜钢丝。

更为优选的,缆体的外周设有聚氯乙烯防护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耐油、耐磨、耐高温、耐高压,承受撞击和震动的能力强,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复杂井身结构的测井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2、铜导体;3、绝缘层;31、封堵材料;4、内钢管;5、内保护层;6、外钢管;7、外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复杂测井环境的测井电缆,包括由外及内依次设置的:外保护层7、外钢管6、内保护层5、内钢管4、绝缘层3及缆体;

缆体包括7根钢丝1和6根铜导体2,6根钢丝1以1根钢丝1为中心均匀排布且相邻的钢丝1的外周相切,6根铜导体2分别设于相邻的2根钢丝1之间且与2根钢丝1的外周相切;

绝缘层3为氟塑料F46,绝缘层3与缆体之间填充有半流体的封堵材料31;

内保护层5包括两层钢丝编织层,两层钢丝编织层之间浇筑有耐高温的硅橡胶;

外保护层7包括两层丁晴橡胶层及填充于两层丁晴橡胶层之间的绝热材料,丁晴橡胶层内均匀分布有用于增强外保护层7耐磨性的钢丝,绝热材料为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既可以绝热,还具有极佳的弹性、耐磨性、柔软性、伸长率和压缩强度,其化学稳定性好,耐多种溶剂和油类;

内钢管4与外钢管6均为耐热铬镍铁合金制成的钢管,承重、抗压力强。

外保护层7具有良好的耐油、耐高温、耐磨损性,还能缓冲外钢管6所受到的撞击力;内保护层5可以缓冲内钢管4与外钢管6的应力,采用两层钢丝编织层之间浇筑耐高温的硅橡胶,既有助于减轻自重,又可以提高耐高温性;封堵材料31可以有效固定缆体,避免缆体自转导致扭曲变形,提高使用寿命,还可以缓冲内钢管4与外钢管6的应力;缆体采用6根钢丝以1根钢丝为中心均匀排布,并将6根铜导体与相邻的钢丝外周相切排列,这种排列方式可以保证钢丝与铜导体的排列有序性,绞合的绞距均匀,弯曲性好、抗拉强度高,可以提高测井电缆的质量。本实用新型耐油、耐磨、耐高温、耐高压,承受撞击和震动的能力强,适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复杂井身结构的测井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钢丝为镀铜钢丝,铜导体2与钢丝1外周相切即为线接触,钢丝采用镀铜钢丝,可以提高测试的准确性与灵敏度。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缆体的外周设有聚氯乙烯防护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