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1919发布日期:2018-12-11 21:23阅读:786来源:国知局
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的包装设计,特别涉及一种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单节圆形锂电池消费应用领域,锂电池需要有一块电池保护板即电池保护电路板PCB,用于保护锂电池在使用时不出现过充、过放的现象,保护锂电池的使用安全,而目前行业通常的做法是将电池保护板设置在单体锂电池的负极即外壳底部,因圆形锂电池的正、负极分别在圆形锂电池的顶部、底部,电池保护板需检测锂电池的电压,以达到保护锂电池的目的,这样在电压检测时需从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或者是镍片连接到电池保护板上,镍片或导线一般放置在锂电池的侧面,同时为防止正负极短路,还需要先在电池侧面的导线或镍片放置的相应位置上贴一层绝缘胶带,这样就容易造成电池侧面局部不平整,且容易造成电池的外径尺寸超出范围,最终影响电池外观以及导致电池的适用范围受限,满足不了现有锂电池应用领域的外径尺寸要求,而且这种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化、外形美观且可降低生产成本的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包括热缩套管和单体锂电池,还包括电池保护板、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和五金帽,所述五金帽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电池保护板的顶部设置有正极输出端子和负极输入端,所述电池保护板的底部设置有正极输入端,所述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整体为杯状圆柱体结构,所述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单体锂电池正极帽顶的外径,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高度大于单体锂电池正极帽顶的高度,所述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顶端内壁周边朝内凹进形成台阶,所述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固定在单体锂电池的头部,所述电池保护板安装在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台阶上且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入端与单体锂电池的正极帽顶相焊接在一起,所述五金帽配套套紧在单体锂电池的头部且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出端子空隙穿过五金帽的通孔并部分外露,电池保护板的负极输入端与五金帽相焊接在一起,所述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出端子外露部分上套有面垫,所述热缩套管自上而下依次热缩套住面垫、五金帽、整个单体锂电池。实际制作时,面垫可与五金帽顶部相粘贴在一起,也可不粘贴仅两者相接触即可,面垫的材质一般选择PET。考虑到制作方便性,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通过双面粘性的面垫固定套在单体锂电池的正极帽顶上。考虑到美观性,五金帽的通孔一般开设在五金帽顶部的正中间位置,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出端子一般设置在电池保护板顶部的正中间位置。实际制作时,可在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顶部设置缺口,以避免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入端被挡住,方便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入端与单体锂电池的正极帽顶的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五金帽上的通孔周边设置有若干个朝向通孔中心的突出部分,所述电池保护板的负极输入端为环形镍片,所述环形镍片设置在电池保护板顶部周边位置上,所述环形镍片与五金帽上的突出部分相正对。五金帽上的突出部分及电池保护板的环形镍片负极输入端的配合,可简化操作,保证焊接牢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保护板靠近正极输出端子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在锂电池需要维修时,电压检测针可通过第三通孔接触单体锂电池的正极帽顶从而检测单体锂电池的电压。第三通孔开设的位置和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调整,以满足电压检测针能顺利接触到单体锂电池的正极帽顶即可。

为了保证五金帽与单体锂电池负极接触良好,所述五金帽与单体锂电池负极即外壳壳体相焊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结构简单,工艺简化,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入端、负极输入端的连接线路很短,通过五金帽来满足锂电池负极与电池保护板的负极输入端连接,操作方便,且五金帽、电池保护板在同一个方向,可使得圆形锂电池在封装后外形较美观,圆形锂电池在封装后的尺寸也能满足现有锂电池应用领域的外径尺寸要求,且因工艺较为简化,可降低一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1中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不含热缩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五金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实施例1中电池保护板的正面视图;

图4(b)为实施例1中电池保护板的侧面视图;

图4(c)为实施例1中电池保护板的背面视图;

图5为实施例1中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性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热缩套管1、单体锂电池2、电池保护板3、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和五金帽5,五金帽5的顶部正中间位置上开设有第一通孔51,五金帽5上的通孔51周边设置有若干个朝向通孔中心的突出部分52,五金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如图4(a)、图4(b)、图4(c) 所示,电池保护板3的顶部设置有正极输出端子P+31和负极输入端即环形镍片 32,正极输出端子31位于电池保护板3顶部正中间位置上,环形镍片32设置在电池保护板3顶部周边位置上,环形镍片32与五金帽5上的突出部分52相正对,电池保护板3靠近正极输出端子31的位置上开设有第三通孔33,电池保护板3的底部设置有正极输入端B+34;如图5所示,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整体为杯状圆柱体结构,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的底部开设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的直径大于单体锂电池2正极帽顶的外径,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的高度大于单体锂电池2正极帽顶的高度,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的顶端内壁周边朝内凹进形成台阶42,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缺口43;如图2所示,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固定在单体锂电池2的头部,电池保护板3安装在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4的台阶上且电池保护板3的正极输入端34通过镍片7与单体锂电池2的正极帽顶相焊接在一起,五金帽5配套套紧在单体锂电池2的头部且电池保护板3的正极输出端子31空隙穿过五金帽5的通孔51并部分外露,电池保护板3的负极输入端即环形镍片32与五金帽5相焊接在一起,五金帽5与单体锂电池2负极相焊接在一起,电池保护板3的正极输出端子31外露部分上套有PET面垫6,热缩套管1自上而下依次热缩套住PET面垫6、五金帽5、整个单体锂电池2。

制作时,先在单体锂电池的头部贴上一个双面粘性的垫片,之后将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粘贴固定在单体锂电池的头部,之后通过镍片将单体锂电池的正极帽顶与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入端相焊接在一起并将电池保护板安装在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台阶上且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入端置于电池保护板安装支架的缺口内,接着将五金帽配套套紧在单体锂电池的头部,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出端子空隙穿过五金帽的通孔并部分外露,将五金帽的突出部分与电池保护板的负极输入端即环形镍片相焊接在一起,之后将五金帽和单体锂电池的负极即外壳壳体相焊接在一起,再然后将PET面垫套在电池保护板的正极输出端子外露部分上,最后热缩套管自上而下依次套住PET面垫、五金帽、整个单体锂电池并热缩,即完成圆形锂电池的封装。

实施例2

一种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其结构与实施例1中的圆形锂电池的封装结构的结构相类似,其不同之处在于:五金帽不与单体锂电池负极焊接在一起,制作时也没有五金帽与单体锂电池负极相焊接的步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