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电学仪器的新型接线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0537发布日期:2018-11-30 19:45阅读:8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理教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理电学仪器的新型接线柱。



背景技术:

物理学是中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物理学揭示了自然界中的一些规律,是一门基础科学,在物理学中电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为了让学生在课程教学的环境下能尽快理解和学习电学的相关知识,经常会安排一些实验课程,除了让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展示实验,也会开展一些让学生亲自动手的实验课程,对于电学实验来讲,导线和各个电学元器件之间的接驳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基础实验基本都是采用旋转型接线柱,接线比较慢,旋转过程容易滑脱,并且同时接驳多个导线时也比较麻烦,无法实现快速连接,为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理电学仪器的新型接线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电学仪器的新型接线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电学仪器的新型接线柱,包括接线柱本体,还包括接线帽,且所述接线帽套接在接线柱本体外部,所述接线柱本体与基板连接,所述接线柱本体由多段直径不同的弹簧体组成,所述接线帽包括连接槽和支脚,所述支脚连接在连接槽外侧壁下端,并与基板活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槽与直径最大的弹簧体的底面卡接,所述弹簧体与导线活动插接,所述弹簧体的材质为导电金属,且弹簧体上的相邻各圈之间紧密连接,且位于最下方的弹簧体与基板上设有的导电材料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脚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接线帽上。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本体通过螺丝与基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本体由3个直径不同的弹簧体组成,且直径最小的弹簧体的上端与螺丝的螺帽卡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柱本体由2个直径不同的弹簧体组成,且所述螺丝穿过基板通过螺丝上的螺纹部与直径最小的弹簧体连接。

优选的,所述接线帽上涂有颜色或留有标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导电金属材质的弹簧体作为接线柱主体,将接线柱主体掰动后让外接导线插入到弹簧体的缝隙中即可实现接线,由于弹簧体上的相邻各圈之间紧密连接,所以恢复形变后可以将外接导线夹在弹簧体上,从而实现快速的连接电路,并且设有连接帽,可以在接线帽留有电学实验需要的“正、负”极等标记,弥补了弹簧体不好识别标记的缺陷,另外通过设置支脚起到对接线帽支撑作用的同时可以限定接线方位,可以让学生快速、准确的实现物理实验中电学仪器的接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关系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体的细节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线帽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连接关系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线柱本体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接线柱本体,2、接线帽,3、弹簧体,4、基板,5、连接槽,6、螺丝,61、螺帽,62、螺纹部,7、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物理电学仪器的新型接线柱,包括接线柱本体1,还包括接线帽2,所述接线柱本体1由3个直径不同的弹簧体3组成,且直径最小的弹簧体3与螺丝6的螺帽61卡接,然后螺纹部62穿过弹簧体3进入到基板4内,让接线柱本体1通过螺丝6与基板4连接,从而使接线柱本体1可以牢固的设置在基板4上,基板4的作用是提供安装基础,实验过程中可以将一些电学元器件安装在基板4上,如图1所示基板4上安装的是电学中的闸刀型开关,接线柱本体1上的弹簧体3与基板4上的导电材料电连接从而实现相应的电路连接,所述接线帽2包括连接槽5和支脚7,所述支脚7连接在连接槽5外侧壁下端,并与基板4活动连接从而支撑起接线帽2,且所述连接槽5与直径最大的弹簧体3的底面卡接,使接线帽2套接在接线柱本体1外部,可以在接线帽2上涂有颜色或者设有标记,从而方便学生快速识别“正、负”极等电学标记,且两个支脚7对称的分布在接线帽2上,所述弹簧体3的材质为导电金属,且弹簧体3上的相邻各圈之间紧密连接,所以接线柱本体1受到的外力消失后可以快速恢复形变,用手掰弯接线柱本体1后,让外部的导线、插片等插入到两个支脚7之间的弹簧体3上,从而实现快速接线。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4,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所述接线柱本体1可仅由2个直径不同的弹簧体3组成,螺丝6从基板4的底面拧入,贯穿基板4后拧入接线柱本体1的底端实现与弹簧体3的连接,此种设计可以让弹簧体3的数量减少,降低制造成本,只要保证螺丝6的螺纹部62能与底部直径最小的弹簧体3连接稳定即可。

工作原理:将接线柱本体1穿过接线帽2实现连接槽5和弹簧体3的卡接,然后用螺丝6将接线柱本体1连接在基板4上,让材质为导电金属的弹簧体3和基板4上的导电材料电连接,接线帽2可以根据实验需要涂上颜色或者刻有标记,从而能够让学生快速区分,接线时用手掰弯接线柱本体1使弹簧体3弯曲出现缝隙,然后将外接导线或者接线片插入到缝隙中(如图5所示),之后松手弹簧体3会恢复形变从而将导线或者接线片夹紧,从而实现快速的连接电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