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绕电芯及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0106发布日期:2018-11-30 19:42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池,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卷绕电芯。



背景技术:

由于电池的便携性,大多数移动设备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均采用二次电池供电。另外,作为用于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的矿物燃料的替代能源,二次电池已经得到了积极开发。电池已在手提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高端电子消费品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跌落情形,从而跌落性能成为锂电池重要的安全性能之一。如何提高电池的跌落性能,减小电池的短路风险是领域内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绕电芯及电池,能够增强隔膜的抗收缩性和耐冲击性能力。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卷绕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隔膜,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以及粘接件;

其中,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隔膜包括超出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设置有粘接件,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之间设置有粘接件,第二延伸部和第三延伸部之间不设置粘接件。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其中,卷绕电芯包括多个粘接件,沿隔膜的长度方向,多个粘接件间隔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多个粘接件的长度均相等,或至少两个粘接件的长度不相等。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其中,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的边缘均超出粘接件的边缘。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三延伸部和第四延伸部的宽度大于等于0.5mm且小于等于3m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粘接件的宽度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2.5m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粘接件的厚度大于等于5μm且小于等于50μ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多个粘接件的长度均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15mm。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卷绕电芯的两端均设置有粘接件。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卷绕电芯。

本申请提供的电芯,通过粘接件将两隔膜粘接,能够有效地加强对隔膜的束缚,从而避免跌落时隔膜收缩引起短路和电压降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芯跌落后隔膜收缩情形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卷绕电芯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卷绕电芯的隔膜表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卷绕电芯的隔膜表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3中隔膜和粘接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需要注意的是,各个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了相同的参考标号。以下各个实施例可以任意可能的方式相互组合或部分替换。

参考图1所示,电池在跌落过程中,材质柔软的隔膜3会受到正极极片1和负极极片2的摩擦作用以及电解液的冲击作用,从而出现隔膜4收缩,而不能有效地隔离正极极片1和负极极片2,从而导致电池内部短路,甚至发热起火。

参考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卷绕电芯100,包括:第一极片10、第二极片20、隔膜30以及粘接件40。其中,隔膜30设置在第一极片10和第二极片20之间,卷绕电芯100是由第一极片10、隔膜30和第二极片20卷绕形成。其中,如图2和图3所示,沿卷绕电芯100的长度方向L,隔膜30包括超出第一极片10和第二极片20的第一延伸部32、第二延伸部34、第三延伸部36和第四延伸部38。第一延伸部32和第二延伸部34之间设置有粘接件40,第三延伸部36和第四延伸部38之间设置有粘接件40,第二延伸部34和第三延伸部36之间不设置粘接件40。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在隔膜30上设置粘接件40,可使得第二极片20两侧的隔膜30粘接,避免第二极片20与第一极片10接触。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出的粘接件40的设置方式(例如长度、数量等)均是示例性的,粘接件40的设置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其中,当第一极片10为正极极片时,第二极片20为负极极片;当第一极片10为负极极片时,第二极片20为正极极片。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涂覆在正极集流体表面上的锂基氧化物的正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设置在负极集流体上的负极活性物质。负极集流体是铝箔,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碳材料。隔膜设置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来起到绝缘作用。隔膜可以由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乙烯和聚丙烯的组合物形成。隔膜允许在两个极片之间交换锂离子。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隔膜30超出第一极片10和第二极片20,这样可以有效阻止第一极片10和第二极片20之间接触短路。

图2和图3中分别示出了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宽度方向W和厚度方向T。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应当理解,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是与卷绕电芯的卷绕轴的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卷绕电芯的宽度方向W是指卷绕电芯进行弯折的两端之间表面的延伸方向。厚度方向T垂直于长度方向L且垂直于宽度方向W。另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即为隔膜30的宽度方向,电芯的卷绕方向即为隔膜30的长度方向。

对于本申请的卷绕电芯100,可以在电芯卷绕前设置粘接件40,粘接件40可粘贴隔膜30,从而增强了隔膜30的抗收缩性和耐冲击性能力。本申请的卷绕电芯100能够有效地加强对隔膜30的束缚,从而避免跌落时隔膜30收缩引起短路和电压降的风险;另外,在本申请的卷绕电芯100中,隔膜30之间的极片(即第二极片20)与该极片相邻的极片(即第一极片10)不会接触,所以不需要在隔膜30的第二延伸部34和第三延伸部36之间设置粘接件40,从而可以减少粘接件40的不必要的使用,简化了卷绕电芯100的结构,增强了卷绕电芯100的浸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隔膜30的边缘可以超出粘接件40的边缘,即,第一延伸部32、第二延伸部34、第三延伸部36和第四延伸部38的边缘可以超出粘接件40的边缘。另外与现有技术相比还具有以下优势:在电芯的长度方向上不会引起电芯长度超长,保证了电化学装置的高能量密度。参考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隔膜30的边缘可以与粘接件40的边缘对齐。

参考图4所示,卷绕电芯100包括多个粘接件40,并且,沿隔膜30的长度方向,多个粘接件40是间隔设置的。其中,隔膜30的长度方向是指卷绕电芯的隔膜30平铺时的长度方向。这样,通过在隔膜30上间隔地设置多个粘接件40,所以相邻的两个粘接件40之间的开口可利于电解液进入,从而能够减小对电解液浸入电芯内部的影响,避免对电芯浸润效果产生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粘接件40的长度均是相等的。沿隔膜30平铺时的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粘接件40之间的间距也可以均是相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粘接件42的长度不相等。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卷绕电芯100包括长度分别为L1、L2、L3的三个粘接件40,三个粘接件40的长度L1、L2、L3互不相等。其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粘接件40之间的间距可以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粘接件40的长度均在0.1mm至15mm的范围内,这样在不影响电芯浸润效果的同时,实现对隔膜良好的束缚效果。参考图3所示,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卷绕电芯100的两端均设置有粘接件4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沿卷绕电芯的长度方向L,可以在卷绕电芯100的任意一端设置有粘接件40,另一端不设置粘接件40。

粘接件40的材料组分包括但不限于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氨酯、聚脲、聚碳酸酯、硅树脂、聚酰胺树脂等。为获得性能更好的胶封效果,在实施例中双面胶的材料组分可以是以上材料中的任意一种,当然也可以是以上材料中的任意多种的组合。

参考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沿隔膜30平铺时的长度方向,粘接件40也可以是连续延伸的。

参考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32、第二延伸部34、第三延伸部36和第四延伸部38的宽度W2均在0.5mm至3mm的范围内。参考图3至图6所示,粘接件40的宽度W1在0.2mm至2.5mm的范围内。参考图6所示,粘接件40的厚度T1在5μm至50μm的范围内。由此,可在尺寸上不对卷绕电芯100的整体尺寸产生影响,并同时能够使隔膜实现良好的抗收缩和耐冲击的性能。应当理解,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可对上述的延伸部32的宽度W2、粘接件40的宽度W1、粘接件40的厚度T1、粘接件40的长度进行适当的组合,或者进行其他的尺寸配置,本申请不局限于此。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卷绕电芯100。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制造上述卷绕电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2,放置第二极片20在两个隔膜30之间,通过粘接件40使两隔膜30边缘粘接形成电极组件;

步骤S16,在电极组件上放置第一极片10。

步骤S18,将叠置的第一极片10、电极组件进行卷绕而形成卷绕电芯100。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