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道撑条结构件和电抗器绝缘隔层以及电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1736发布日期:2018-11-20 20:50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抗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道撑条结构件和电抗器绝缘隔层以及电抗器。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抗器绝缘隔层通常包括硅钢片1’、包饶在所述硅钢片1’外侧的线圈2’以及位于所述硅钢片1’和线圈2’之间的用于固定所述硅钢片1’的撑条结构件,其中,所述撑条结构件又包括角撑31’和扁撑条32’且这两者的材质通常均为聚酯拉挤型材。这种形状的电抗器绝缘隔层的散热和绝缘效果都比较好,但是撑条结构件较为零散,装配很麻烦,并且零件重量较大且成本较高。

拉挤工艺为一种连续生产工艺,产品出模具时温度较高,但是此时已经没有型腔的约束,因此收缩较大,而U槽薄而宽的特点则加剧了这一效应,产品开口尺寸偏差较大,这样会导致其加工而成的零件无法装配或者装配后零件一直处于高应力状态,极大地减少了零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市场上多数撑条结构件都是选择SMC模压件。然而,对槽内有一个内凹的零件,模压件则通常无法脱模。因此,目前急需研发一种可通过拉挤工艺生产并且能够克服型材收缩严重、尺寸不稳定、侧翼强度不够的撑条结构件,以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的气道撑条结构件和电抗器绝缘隔层以及电抗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道撑条结构件,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包括条状的聚酯本体部以及在所述聚酯本体部的两端沿所述聚酯本体部的同一厚度方向延伸的聚酯卡接端,且所述聚酯卡接端之间的卡接距离小于所述聚酯本体部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聚酯本体部呈矩形条状或梯形条状,所述聚酯卡接端呈S型。

优选地,所述聚酯本体部与聚酯卡接端之间的连接处设置为平滑过渡。

优选地,以所述聚酯卡接端之间的卡接距离h为基准,所述聚酯本体部的长度H为(1.05-1.35)h。

优选地,所述聚酯本体部的厚度a为3-5mm,所述聚酯本体部的靠近所述聚酯卡接端的表面与所述聚酯卡接端最外端之间的距离b为9-11mm。

优选地,H=163.1±0.3mm,h=150.9±0.2mm,a=3±0.2mm,b=10±0.2mm;或者,

H=122.7±0.3mm,h=110.5±0.2mm,a=3±0.2mm,b=10±0.2mm;或者,

H=97.2±0.3mm,h=85±0.2mm,a=3±0.2mm,b=10±0.2mm;或者,

H=89.95±0.3mm,h=77.75±0.2mm,a=3±0.2mm,b=10±0.2mm;或者,

H=75.2±0.3mm,h=63±0.2mm,a=3±0.2mm,b=10±0.2mm;或者,

H=62.2±0.3mm,h=50±0.2mm,a=3±0.2mm,b=10±0.2mm。

优选地,所述聚酯本体部与所述聚酯卡接端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抗器绝缘隔层,所述电抗器绝缘隔层包括硅钢片、包饶在所述硅钢片外侧的线圈以及位于所述硅钢片和线圈之间的用于固定所述硅钢片的气道撑条结构件,其中,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为上述气道撑条结构件。

优选地,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卡接在所述硅钢片的相对的两端面。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电抗器绝缘隔层的电抗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道撑条结构件能够直接卡接在硅钢片上以将其固定,避免了角撑和扁撑条的同时使用,解决了组装工序繁琐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特定结构的聚酯气道撑条结构件还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解决了现有的支撑结构件侧翼强度不够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此外,该气道撑条结构件可以采用将聚酯或者聚酯复配玻璃纤维和缝边毡通过拉挤工艺成型得到,在具体的拉挤过程中可以通过添加聚乙烯微粉这一低收缩剂解决型材收缩的问题,所得气道撑条结构件的尺寸非常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抗器绝缘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道撑条结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绝缘隔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硅钢片;2’-线圈;31’-角撑;32’-扁撑条;1-硅钢片;2-线圈;3-气道撑条结构件;31-聚酯本体部;32-聚酯卡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道撑条结构件包括条状的聚酯本体部31以及在所述聚酯本体部31的两端沿所述聚酯本体部31的同一厚度方向延伸的聚酯卡接端32,且所述聚酯卡接端32之间的卡接距离小于所述聚酯本体部31的长度。术语“卡接距离”是指所述聚酯本体部31两端的聚酯卡接端之间的最短距离。

为了获得更好的卡接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优选地,以所述聚酯卡接端之间的卡接距离h为基准,所述聚酯本体部的长度H为(1.05-1.35)h。此外,如图2所示,所述聚酯本体部的厚度a优选为3-5mm,所述聚酯本体部的靠近所述聚酯卡接端的表面与所述聚酯卡接端最外端(图2中O处)之间的距离b优选为9-11mm。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之后发现,当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的以上尺寸进行如下配合时,对应的气道撑条结构件的弯曲强度能够达到220MPa以上,弯曲弹性模量能够达到30000MPa以上:(1)H=163.1±0.3mm,h=150.9±0.2mm,a=3±0.2mm,b=10±0.2mm;(2)H=122.7±0.3mm,h=110.5±0.2mm,a=3±0.2mm,b=10±0.2mm;(3)H=97.2±0.3mm,h=85±0.2mm,a=3±0.2mm,b=10±0.2mm;(4)H=89.95±0.3mm,h=77.75±0.2mm,a=3±0.2mm,b=10±0.2mm;(5)H=75.2±0.3mm,h=63±0.2mm,a=3±0.2mm,b=10±0.2mm;(6)H=62.2±0.3mm,h=50±0.2mm,a=3±0.2mm,b=10±0.2mm。

所述聚酯本体部可以呈矩形条状,也可以呈梯形条状,为了便于生产并降低对成型设备的要求,优选呈矩形条状。如图2所示,所述聚酯卡接端特别优选呈S型,此时对应的气道撑条结构件的弯曲强度和弯曲弹性模量均非常高。此外,所述聚酯本体部与聚酯卡接端之间的连接处优选设置为平滑过渡,如弧形过渡,这样能够使得所述气道撑条结构受力更为均匀,从而延长使用寿命。所述聚酯本体部与所述聚酯卡接端优选为一体成型。

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卡接的部件(例如电抗器中的硅钢片)的长度而确定,并且沿着其长度方向其横截面结构相同。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绝缘隔层包括硅钢片1、包饶在所述硅钢片外侧的线圈2以及位于所述硅钢片1和线圈2之间的用于固定所述硅钢片1的气道撑条结构件3,其中,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3为上述气道撑条结构件。

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只要设置在所述硅钢片和线圈之间并能够将所述硅钢片卡接固定牢固即可,而对其具体设置形式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如图3所示,所述气道撑条结构件卡接在所述硅钢片的相对的两端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上电抗绝缘隔层的电抗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抗器绝缘隔层以及电抗器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气道撑条结构件,而硅钢片和线圈以及其他部件的具体结构及其设置方式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对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知悉,在此不作赘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