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转角塔接地线专用挂设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674发布日期:2018-11-13 22:32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线搭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线路转角塔接地线专用挂设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输电线路检修接地线挂设过程中,一般用抛挂的方式,将接地线的碰撞线夹夹到导线上。但由于高空作业受风力、设备自重的作用和人本身身体条件的影响,即使在直线塔上挂设地线也要几次操作才能成功。在转角塔的内角侧挂设地线时,由于导线距杆塔横担又有一定的距离,地线挂设就更为困难,且不能够保证挂设质量。这些致使接地线挂设时间和整个施工时间增长,造成了一定的停电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线路转角塔接地线专用挂设工具,能够对接地线碰撞夹进行摆动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快速挂设。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电线路转角塔接地线专用挂设工具,包括手持绝缘杆和用于对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进行导向的连接装置,所述的手持绝缘杆通过连接装置与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有公头和母头,所述的公头上端为扁平杆状结构,且扁平扁平杆状结构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的底部一侧上设置有与固定孔对应的穿孔,公头与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公头的下端部为圆筒结构,圆筒结构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母头固定焊接在手持绝缘杆的顶部,且母头的顶部为凸台结构,所述的凸台结构的凸部外圆周设置有与圆筒结构内壁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手持绝缘杆包括绝缘杆体和设置在绝缘杆体底部的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橡胶套的内部和外部均设置有螺纹结构。

所述的绝缘杆体由多个子绝缘杆套设构成,多个子绝缘杆直径依次变小,每个子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子绝缘杆顶部内壁上对应设置有限位槽,从而使绝缘杆体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的限位杆为绝缘限位杆。

所述的公头上端的扁平杆状结构为L型,固定孔设置端与母头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接地线碰撞夹上增加一个手持绝缘杆,然后设置一个可拆卸连接的连接装置,从而在需要挂设地线时,在接地线碰撞线夹上装上一个手持绝缘杆,从而通过连接装置可以控制其来回摆动,利用人力控制接地线碰撞线夹向导线上挂设,实现一次挂设成功,完毕后通过旋转,使手持绝缘杆与接地线碰撞夹脱离即可,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手持绝缘杆2和用于对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1进行导向的连接装置,所述的手持绝缘杆2通过连接装置与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1可拆卸连接,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有公头4和母头8,所述的公头4上端为扁平杆状结构,且扁平杆状结构9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的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1的底部一侧上设置有与固定孔对应的穿孔,公头4与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1通过螺栓7固定连接;所述公头4的下端部为圆筒结构,圆筒结构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的母头8固定焊接在手持绝缘杆2的顶部,且母头8的顶部为凸台结构,所述的凸台结构的凸部外圆周设置有与圆筒结构内壁上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二者通过螺纹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手持绝缘杆2包括绝缘杆体和设置在绝缘杆体底部的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的外部套设有橡胶套5,橡胶套5的内部和外部均设置有螺纹结构。

所述的绝缘杆体由多个子绝缘杆套设构成,多个子绝缘杆直径依次变小,每个子绝缘杆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杆,子绝缘杆顶部内壁上对应设置有限位槽,从而使绝缘杆体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的限位杆为绝缘限位杆。所述的公头上端的扁平杆状结构8为L型,固定孔设置端与母头相垂直。

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首先在待挂接地线碰撞线夹1上打Ф=6mm的丝孔,选择Ф=6mm的螺母和与其匹配的弹簧垫进行固定,相当于上述的螺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能够更好的防止长时间使用由于各种晃动使螺母或者螺杆松动。所述公头可以采用扁钢和圆钢焊接制成:选择Ф=22mm、长65mm的圆钢进行加工,将一段32mm的长度车成Ф=10mm的圆钢,并将其端部打扁,相当于公头的圆筒结构和L型的扁平杆状结构9。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接地线碰撞夹上增加一个手持绝缘杆,然后设置一个可拆卸连接的连接装置,从而在需要挂设地线时,在接地线碰撞线夹上装上一个手持绝缘杆,从而通过连接装置可以控制其来回摆动,利用人力控制接地线碰撞线夹向导线上挂设,实现一次挂设成功,完毕后通过旋转,使手持绝缘杆与接地线碰撞夹脱离即可,接地线便挂设成功了。而且很好的解决了转角塔接地线挂设困难的问题。整个过程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