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制多根导线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及线材成型押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0790发布日期:2018-12-11 21:1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可控制多根导线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及线材成型押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制程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可控制多根导体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及线材成型押出机。



背景技术:

传统技术中,耳机线材加工成型时,一般采用圆孔押出的方法,多根导体加工时位置分布不一致,不能准确固定导体的位置,导致后段加工困难,不能满足后续自动焊接对芯线的要求,以及,加工产品的线材外观不平整,产品的质量不一致,生产效率低下。

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多根导体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及线材成型押出机,其通过定型治具的设置,能将芯线准确定位,这样,押出后的线材成品内的芯线定位布置整齐、精准,线材的外被平整光滑,提高了线材的加工质量,外观效果也更好,尤其是,于外被内整齐布置的芯线,能够满足后续自动焊接对芯线的要求,大幅提高了后续制程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控制多根导体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包括有芯线定位板和螺纹柱;其中,所述芯线定位板具有假线定位孔和若干芯线定位孔;所述螺纹柱具有柱芯和螺纹,所述螺纹设置在芯柱表面,所述螺纹柱连接于芯线定位板的一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型治具为钨钢定型治具。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若干芯线定位孔分布设置于假线定位孔的左、右端位置,位于假线定位孔的左端位置的芯线定位孔定义为左端芯线定位孔,位于假线定位孔的右端位置的芯线定位孔定义为右端芯线定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假线定位孔左端设置有五个左端芯线定位孔,其中四个左端芯线定位孔对应于矩形的四个角布置,另一个左端芯线定位孔设置在四个左端芯线定位孔所在矩形的中心位置;所述假线定位孔的右端设置有五个右端芯线定位孔,其中四个右端芯线定位孔对应于矩形四个角布置,另一个右端芯线定位孔设置在四个右端芯线定位孔所在矩形的中心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假线定位孔位于右侧的两个左端芯线定位孔、左侧的两个右端芯线定位孔四者构成的矩形的中心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纹柱连接于芯线定位板的左侧面,螺纹柱的右端部位具有一段光杆段,螺纹并未全覆盖于螺纹柱的右端部位;所述螺纹柱与芯线定位板连接面为柱芯圆形截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线定位板呈长方形结构,芯线定位板的厚度小于螺纹柱的直径,所述芯线定位板的左侧面连接于柱芯圆形截面的居中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芯线定位板的四角部位均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材成型押出机,包括有押出机主体,所述押出机主体具有机架和机头,在机架上对应进入机头之前部位装设有前述可控制多根导体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定型治具的设置,能将芯线准确定位,这样,押出后的线材成品内的芯线定位布置整齐、精准,线材的外被平整光滑,提高了线材的加工质量,外观效果也更好,尤其是,于外被内整齐布置的芯线,能够满足后续自动焊接对芯线的要求,大幅提高了后续制程效率;

以及,定型治具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安装,对押出机本身不需作改变,直接将定型治具安装于押出机相应位置即可,适于推广应用;再者,采用钨钢定型治具,提高了定型治具的耐磨性和韧性,保证定型治具在长时间工作仍具有较佳耐磨性能,使用寿命长,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生产良率。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右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芯线定位板 11、假线定位孔

12、左端芯线定位孔 13、右端芯线定位孔

20、螺纹柱 21、光杆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一种可控制多根导体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包括有芯线定位板10和螺纹柱20;所述芯线定位板10呈长方形结构,芯线定位板10的厚度小于螺纹柱的直径;

所述定型治具制作材料为钨钢,即为钨钢定型治具,不易磨损,硬度高,提高了定型治具的耐磨性和韧性,保证定型治具在长时间工作仍具有较佳耐磨性能,使用寿命长,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生产良率;

其中,所述芯线定位板10具有假线定位孔11和若干芯线定位孔,所述假线定位孔11设置在芯线定位板10的中心位置,若干芯线定位孔分布设置于假线定位孔11的左、右端位置;若干芯线定位孔分别定义为左端芯线定位孔12、右端芯线定位孔13,即:位于假线定位孔11的左端位置的芯线定位孔定义为左端芯线定位孔12,位于假线定位孔11的右端位置的芯线定位孔定义为右端芯线定位孔13。

具体而言:所述假线定位孔11的左端设置有五个左端芯线定位孔12,其中四个左端芯线定位孔12对应于矩形的四个角布置,另一个左端芯线定位孔12设置在四个左端芯线定位孔12所在矩形的中心位置;

所述假线定位孔11的右端设置有五个右端芯线定位孔13,其中四个右端芯线定位孔13对应于矩形四个角布置,另一个右端芯线定位孔13设置在四个右端芯线定位孔13所在矩形的中心位置;

此处,优选地,前述假线定位孔11位于右侧的两个左端芯线定位孔12、左侧的两个右端芯线定位孔13四者构成的矩形的中心位置。

所述芯线定位板10上的左、右端芯线定位孔的数量可以不作限制。

所述芯线定位板10的四角部位均设置有倒圆角结构。

所述螺纹柱20具有柱芯和螺纹,所述螺纹设置在芯柱表面,所述螺纹柱20连接于芯线定位板10的侧面,此处,螺纹柱20连接于芯线定位板10的左侧面;螺纹柱20的右端部位具有一段光杆段21,螺纹并未全覆盖于螺纹柱20的右端部位;所述螺纹柱20与芯线定位板10连接面为柱芯圆形截面。

本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治具安装于进入押出机的机头之前的位置,通常,可以在押出机的机架上形成一个定型治具安装位,此处,提供一个螺纹孔,所述定型治具的螺纹柱20装设于螺纹孔内即可,当然,可以在机架上设置一个安装凸台,螺纹孔贯通安装凸台,所述螺纹柱为贯通安装于螺纹孔向外延伸设置,所述螺纹柱20的端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纹柱20通过螺母固定于安装凸台上。

结合利用前述定型治具,可以获得一种新型的线材成型押出机,即:一种线材成型押出机,包括有押出机主体,所述押出机主体具有机架和机头,在机架上对应进入机头之前部位装设有前述可控制多根导体单孔排位的定型治具;本实施例中,主要是针对芯线作进入押出机的机头之前的定位,对押出机本身不需作改变,直接将定型治具安装于押出机相应位置即可,适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定型治具的设置,能将芯线准确定位,这样,押出后的线材成品内的芯线定位布置整齐、精准,线材的外被平整光滑,提高了线材的加工质量,外观效果也更好,尤其是,于外被内整齐布置的芯线,能够满足后续自动焊接对芯线的要求,大幅提高了后续制程效率;

以及,定型治具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安装,对押出机本身不需作改变,直接将定型治具安装于押出机相应位置即可,适于推广应用;再者,采用钨钢定型治具,提高了定型治具的耐磨性和韧性,保证定型治具在长时间工作仍具有较佳耐磨性能,使用寿命长,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及生产良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