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3232发布日期:2019-02-22 23:04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体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



背景技术:

现国内汽车动力电池、电池组的导体材料主要采用纯镍、镀镍钢、铜等材料,但纯镍材料会出现焊接不良的问题,镀镍材料的镀层的可靠性及冲压边缘被破坏后不能满足产品性能要求,铜带的力学性能及防腐性能也不足以满足产品性能要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有材料无论是在宽度、精度,还是在性能方面均已逐渐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要有一种新型导体材料来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组的使用需求,来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解决纯镍材料焊接拉拔力不够容易虚焊、脱焊的问题和铜带的稳定性和耐腐蚀问题,大大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组的使用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包括金属带材和带材表面的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为局部镀层,所述带材为镍带材或铜带材,所述镍带材表面的金属镀层为铜镀层或锡镀层,所述铜带材的金属镀层为镍镀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材可以为镍带材,镍带材表面中间镀有铜镀层或锡镀层,所述铜镀层或锡镀层的厚度为3~10μm,宽度为0.1~1cm。也可以在镍带材表面两边镀有铜镀层或锡镀层,所述铜镀层或锡镀层的厚度为 3~10μm,宽度为0.1~1cm。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材可以为铜带材,铜带材表面的两边镀有镍镀层,所述镍镀层的厚度为3~10μm,铜带材表面中间没有镍镀层的宽度为 0.1~1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纯镍带材表面局部设置镀层,有效解决了纯镍材料焊接拉拔力不够容易虚焊、脱焊的问题;通过在铜带表面镀镍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材料的稳定性和耐腐蚀、耐氧化性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带材表面局部设置镀层,大大提高了电池的稳定性、使用寿命,满足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池组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镍带材,2-铜镀层,3-锡镀层,4-铜带材,5-镍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包括金属带材和带材表面的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为局部镀层,所述带材为镍带材1,所述镍带材1表面的金属镀层为铜镀层2。

本实用新型所述铜镀层2镀制于镍带材1表面的中间,铜镀层2厚度为5μm,宽度为0.5cm。

实施例2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包括金属带材和带材表面的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为局部镀层,所述带材为镍带材1,所述镍带材1表面的金属镀层为锡镀层3。

本实用新型所述锡镀层3镀制于镍带材1表面的两边,锡镀层3厚度为6μm,宽度为0.3cm。

实施例3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源系统用连接导体材料,包括金属带材和带材表面的金属镀层,所述金属镀层为局部镀层,所述带材为铜带材4,所述铜带材4表面的金属镀层为镍镀层5。

本实用新型所述镍镀层5镀制于铜带材4表面的两边,镍镀层5厚度为4μm,铜带材4表面中间没有镍镀层的宽度为0.6c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