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故障可视的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0091发布日期:2019-06-14 22:46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故障可视的避雷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故障可视的避雷器。



背景技术:

10kV配网线路是我国主要的配电网络,该网络主要承担面向用户直接提供电能的任务。由于该网络结构复杂,线路的绝缘水平低,线路的运行维护水平与输电线路有较大的差距,配网网络很容易遭受雷击事故,引起绝缘子闪络、断线或跳闸事故,造成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受损。特别是近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电力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配网供电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采用防雷效果好、安装维护简单方便的防雷保护产品,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减轻线路的运维工作量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在长期使用中,氧化锌避雷器的主要元器件压敏电阻承受工作电压和不同幅值、脉宽的瞬时雷电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电气性能会逐步劣化,若避雷器未完全击穿,避雷器泄漏增大,会造成线损增加,不利于电力网的经济运行,若避雷器被击穿,造成一点接地故障,由于避雷器故障是隐形故障,需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故障点;若出现两个避雷器不同相别接地故障,会造成开关保护动作而使用户停电,影响生产和生活。

现有氧化锌避雷器故障后会发生爆炸,避雷器的碎片溅向四周,会发生碎片伤人、波及周围其他设备等事故,造成事故扩大。

现有的10kV配网线路避雷器脱离是依靠在避雷器下端串联热爆脱离器来实现,但因热爆脱离器的结构和质量,容易发生“误动”和“拒动”,影响避雷器的防雷保护效果,且受成本和施工原因,很难大面积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人为制造瓷套强度薄弱点,使避雷器外套定向爆裂,及时发现故障现象,安全可靠的故障可视的避雷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故障可视避雷器,包括避雷器瓷套、芯棒和封盖,所述的避雷器瓷套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置芯棒的内腔,在避雷器瓷套接近内腔开口的一端外周设有故障指示部,所述的故障指示部的厚度、强度均低于避雷器瓷套的其他部分,所述的芯棒装入避雷器瓷套的内腔并在内腔的间隙填充粘合剂形成粘合层,所述的粘合剂用于密封和避免避雷器瓷套的故障指示部因爆炸产生碎片飞溅;在所述的避雷器瓷套装上与芯棒连通的高压电极,所述的封盖安装在内腔开口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故障指示部为至少一道环形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避雷器瓷套的外周设有用于与安装支架连接的安装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环形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形或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装方便,直接并联在绝缘子钢帽上,不改变原有杆型和绝缘子,安装方便,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和减少运维工作,且不会发生掉线、单相接地等故障,不影响正常供电,待有停电机会直接更换。

2)具有故障示警、脱离功能。在非线性防雷元件出现故障时,避雷器会定向自爆,自动与线路脱离;自爆后的避雷器检查外观就可判断运行状态,减少了故障查找时间。

3)结构简单、巧妙,避雷器脱离依靠自身结构实现,不需要外加其他设备,脱扣机构可靠。

4)避雷器老化后,碎片不会飞溅,伤害到其他设备和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故障可视避雷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避雷器瓷套1、芯棒2、封盖3、内腔4、环形槽5、粘合层6、安装支架7、安装部8、高压电极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故障可视避雷器,包括避雷器瓷套1、芯棒2和封盖3,所述的避雷器瓷套1的内部设有用于容置芯棒2的内腔4,在避雷器瓷套1接近内腔4开口的一端外周设有三道轴向分布的环形槽5,所述的环形槽5的厚度、强度均低于避雷器瓷套1的其他部分;所述的环形槽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的芯棒装入避雷器瓷套1的内腔4并在内腔4的间隙填充粘合剂形成粘合层6,所述的粘合层6用于密封和避免避雷器瓷套1因爆炸产生碎片飞溅;在所述的避雷器瓷套1装上与芯棒2连通的高压电极9,所述的封盖3安装在内腔4开口上。所述的避雷器瓷套1的外周设有用于与安装支架7连接的安装部8。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