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607发布日期:2019-01-04 23:0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报警器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



背景技术:

民用火灾烟雾报警器为居民家庭用的火灾报警器,其一般安装在厨房,遇到火灾产生的烟雾时,报警器可发出声光报警,或同时伴有数字显示,同时联动外部设备。有的报警器可自动开启排风扇,把烟雾排出室外。

国外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及开发烟雾传感器,且发展迅速,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安全意识增强,对环境安全性和生活舒适性要求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传感器市场增长受到政府安全法规的推动。随着传感器生产工艺水平逐步提高,传感器日益小型化、智能化。使得火灾探测报警器的体积也逐渐变小,提高了火灾探测报警器的便携性,更加利于生产、运输及市场推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环境安全性和生活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国外受到政府安全法规的推动,家庭安装火灾探测报警器已经普及。在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在积极的开展此项工作。

火灾探测报警器工作原理是利用火灾初期引燃阶段的烟雾离子进入传感器中,当传感器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烟雾后触发报警器单元发出报警声。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更高要求,不在追求单一的探测、报警功能的火灾探测报警器,火灾探测报警器逐渐向智能化发展。

由于火灾探测报警器更智能化,这就意味着设备需要消耗功耗更大,如果利用现有的常规电池如:AA、AAA、CR123等电池,其除了体积庞大,产品设计复杂等缺点以外,能提供的容量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的设备长期工作的要求。而软包电池在相同体积下容量是常规电池的1-5倍,应用到火灾探测报警器中不为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是由于软包电池表面铝膜破损会造成化学物质泄漏,鼓涨甚至爆炸,这便是软包电池应用到火灾探测报警器中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更换方便的一种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包括安装板主体,安装板主体上开设有固定孔,安装板主体内设置有电池容置腔,该电池容置腔内装配有软包电池,软包电池外盖合有盖板,盖板盖合后与安装板主体的上表面相平齐,电池容置腔内还装配有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与所述软包电池上对应的极耳电连接,盖板上开设有电极裸露窗;安装板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火灾报警器底部卡槽相适配的卡扣,卡扣呈横制的L形结构,卡扣与安装板主体之间形成有扣槽。

优化的技术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安装板主体上设置有正极连接片槽和负极连接片槽,正极连接片插置于正极连接片槽内,负极连接片插置于负极连接片槽。

上述的正极连接片向外侧延伸形成正极引脚,该正极引脚与所述软包电池上的极耳电连接;负极连接片向外侧延伸形成负极引脚,该负极引脚与所述软包电池上的极耳电连接。

上述的正极连接片的内部向上凸起,并伸入盖板的电极裸露窗内;同样的,负极连接片的内部向上凸起,并伸入盖板的电极裸露窗内。

上述的盖板上在电极裸露窗侧设置有盖板卡扣。

上述的盖板上在远离电极裸露窗一侧设置有凸耳,安装板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耳相适配的凹槽。

上述的凸耳上开设有螺钉孔,盖板与安装板主体通过螺钉固定。

上述的卡扣表面竖向制有锁止槽。

上述的安装板主体的外壁为锥面。

上述的安装板主体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结构简单,其将软包电池集成于报警器安装板内,利用安装板主体和盖板对软包电池进行完全包裹,对内部的软包电池进行有效保护,避免软包电池外露使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实现了软包电池在火灾报警器中的应用;另外整个复合式安装板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卡扣与火灾报警器之间可拆卸连接,方便了电池的整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安装板主体1、固定孔1a、电池容置腔11、正极连接片槽12、负极连接片槽13、凹槽14、防滑纹15、软包电池2、极耳21、盖板3、电极裸露窗31、盖板卡扣32、凸耳33、螺钉孔33a、正极连接片41、正极引脚41a、负极连接片42、负极引脚42a、卡扣5、扣槽5a、锁止槽5b、螺钉6。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包括安装板主体1,安装板主体1上开设有固定孔1a,安装板主体1内设置有电池容置腔11,该电池容置腔11内装配有软包电池2,软包电池2外盖合有盖板3,盖板3盖合后与安装板主体1的上表面相平齐,电池容置腔11内还装配有正极连接片41和负极连接片42,正极连接片41和负极连接片42与所述软包电池2上对应的极耳21电连接,盖板3上开设有电极裸露窗31;安装板主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火灾报警器底部卡槽相适配的卡扣5,卡扣5呈横制的L形结构,卡扣5与安装板主体1之间形成有扣槽5a。

实施例中,安装板主体1上设置有正极连接片槽12和负极连接片槽13,正极连接片41插置于正极连接片槽12内,负极连接片42插置于负极连接片槽13。

实施例中,正极连接片41向外侧延伸形成正极引脚41a,该正极引脚41a与所述软包电池2上的极耳21电连接;负极连接片42向外侧延伸形成负极引脚42a,该负极引脚42a与所述软包电池2上的极耳21电连接。

实施例中,正极连接片41的内部向上凸起,并伸入盖板3的电极裸露窗31内;同样的,负极连接片42的内部向上凸起,并伸入盖板3的电极裸露窗31内。

实施例中,盖板3上在电极裸露窗侧设置有盖板卡扣32。

实施例中,盖板3上在远离电极裸露窗一侧设置有凸耳33,安装板主体1上开设有与所述凸耳33相适配的凹槽14。

实施例中,凸耳33上开设有螺钉孔33a,盖板3与安装板主体1通过螺钉6固定。

实施例中,卡扣5表面竖向制有锁止槽5b。

实施例中,安装板主体1的外壁为锥面。

实施例中,安装板主体1的外壁上间隔设置有防滑纹15。设置防滑纹15在安装板与火灾报警器扭转扣合时能够避免打滑。

本实用新型的火灾报警器用复合式安装板,其在安装板主体1内集成了软包电池2,并设置盖板3将软包电池2完全包裹于内,利用安装板主体1和盖板3的包裹对内部的软包电池2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避免软包电池2外露使用而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正是有了外部的保护,使软包电池2能够真正应用于火灾报警器中,采用软包电池2作为电源,能够大大提高电容量,为火灾报警器的多功能开发提供电量保障。

盖板3盖合后,其表面与安装板主体1的上表面相平齐,这保证了后续火灾报警器能够顺利安装;盖板3上开设电极裸露窗31,使正极连接片41和负极连接片42部分外露,保证了火灾报警器安装后能够顺利通电。

整个复合式安装板采用模块化设计,安装板与火灾报警器之间用过卡扣5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十分方便,将安装板通过固定孔1a固定于安装位置,将火灾报警器上相适配的卡槽对准卡扣5,扭转一定角度便可完成连接,连接后,卡槽内的凸条嵌入卡扣5的锁止槽5b,起到定位、锁止作用;拆卸时反方向用力扭转即可。采用模块化设计,在需要更换电池时,只需要先将火灾报警器卸下,然后拆下安装板进行整体更换即可,更换十分方便;整体更换也避免了使用者接触到内部的软包电池2,使用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已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