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83651发布日期:2019-02-01 19:18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工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



背景技术:

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是一种手持电工工具,主要用于检测插座的接线情况,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体积较小、检测方便,并且对电工技能的要求不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在检测插座安全时,需要将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的三个插片插入插座的三个插孔内,根据指示灯的亮灭指示进行判断。在将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从插座内拔出时,需要抓住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的壳体,若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和插座的结合较紧密,则需要使手指插入插座与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之间,以便于施加作用力,这种情况在使用单手拔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或插座为活动插座时尤为常见,然而,这种方式容易导致手指接触插片引发触电危险,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可能会出现由于插片过长导致的插座与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之间存在间隙使插片裸露的情况,若金属材料接触到插片的裸露部分,也会存在触电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通过将插片包围,且随着插片插入插孔内的深度,自动调节防护管的位置,使得防护管的一端始终与插座抵接且时刻将插片的外部包围,避免手指或金属材料直接接触插片,有效避免触电危险,减少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所述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包括本体和防护件,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插片和检测电路,所述壳体具有容置腔,所述插片的数量为三个且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检测电路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检测电路分别与三个插片配合且用于检测插座的接线情况;所述防护件的数量为三个且与三个所述插片一一对应,所述防护件包括防护管和防护弹簧,所述防护管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防护管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壳体且伸入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防护管的内部为防护腔,所述插片位于所述防护腔内,所述防护弹簧套设于所述防护管,所述防护弹簧分别抵接于所述防护管和所述壳体,以使所述防护管具有从所述壳体内伸出的趋势;所述防护件具有所述防护管在所述防护弹簧的作用下从所述容置腔内伸出且使所述插片完全位于所述防护腔内的第一状态,以及所述防护管的远离所述容置腔的一端抵接于插座,所述防护弹簧压缩且所述插片从所述防护腔内漏出的第二状态。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三个朝向所述容置腔凹陷的凹陷部,三个所述凹陷部与三个所述插片一一对应且所述插片固定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所述防护管包括管体、第一阻挡环和第二阻挡环,所述管体可滑动的穿射于所述凹陷部的底部,所述第一阻挡环和所述第二阻挡环分别位于所述管体的两端且分布于所述凹陷部底部的两侧,所述第一阻挡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第一阻挡环的直径小于所述凹陷部的直径,所述第二阻挡环位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防护弹簧套设于所述管体,所述防护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阻挡环和所述凹陷部的底部。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管体的外表面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阻挡环套设于所述管体上且与所述管体螺纹啮合,所述第二阻挡环套设于所述管体上且与所述管体螺纹啮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管体由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和三个分隔片组成,三个所述分隔片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且形成管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分隔片之间形成条形缺口,所述凹陷部的底部设置有三个圆弧状的条形孔,所述分隔片与所述条形孔一一对应,所述分隔片插设于所述条形孔内,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阻挡环螺纹啮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三个所述插片分别为火线接头、零线接头和地线接头,所述检测电路包括三条检测线路,每条所述检测线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二极管、LED和检测负载,所述火线接头和所述零线接头之间、所述火线接头和所述地线接头之间,以及所述零线接头和所述地线接头之间均设置有一条所述检测线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测试线路,所述测试线路包括探头、蜂鸣器、测试负载、断点检测开关、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和所述第二三极管均为NPN型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所述断点检测开关与所述零线接头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测试负载与所述火线接头连接,所述蜂鸣器位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测试负载之间,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测试负载与所述火线接头连接,所述探头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加长电线连接。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加长电线绕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所述探头为金属材质的钩状物。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漏电测试开关和漏电测试按钮,所述漏电测试开关分别与所述火线接头和所述地线接头连接,所述漏电测试按钮固定于所述壳体且用于控制所述漏电测试开关的通断。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端盖,所述主体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开口腔,所述端盖将所述主体的开口封闭且与所述开口腔围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主体为圆台状,所述主体与所述端盖之间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插片与插座的插孔配合,壳体用于支撑插片并容纳检测电路,插片插入插座的插孔后,检测电路对插座内的电路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息输出,从而使使用者直观明了的了解插座的电路是否存在接线错误等情况。防护件用于包围插片,插片开始插入插座的插孔时,防护管抵住插座,随着插片的逐渐插入,防护管沿壳体滑动,滑动方向与插片的延伸方向一致,此时防护弹簧逐渐压缩且使防护管始终抵住插座,直至插片完全插入插座的插孔内,在整个过程中,防护管与插座配合,始终将插片包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有效避免手指或金属件接触插片,有效避免触电危险,减少安全隐患。同理,将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拔出时,防护弹簧逐渐伸展且使防护管抵住插座,插片也一直被包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通过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后视图;

图3示出了图1的剖视图;

图4示出了壳体的后视图;

图5示出了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6示出了防护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

11-本体;18-防护件;

110-壳体;111-容置腔;112-凹陷部;113-条形孔;114-环形凹槽;120-插片;L-火线接头;N-零线接头;E-地线接头;130-检测电路;131-第一检测线路;132-第二检测线路;133-第三检测线路;D1-第一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三二极管;L1-第一LED;L2-第二LED;L3-第三LED;R1-第一负载;R2-第二负载;R3-第三负载;140-测试线路;T-探头;H-蜂鸣器;R4-测试负载;K1-断点检测开关;Y1-第一三极管;Y2-第二三极管;141-加长电线;142-漏电测试按钮;181-防护管;182-防护弹簧;185-防护腔;186-管体;187-第一阻挡环;188-第二阻挡环;189-连接部;190-分隔片;191-条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该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用于对插座的接线情况进行检测。

请参照图2所示,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的具体结构如下: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包括本体11和防护件18。本体11可以采用现有技术,用于实现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的基本功能,即对插座的接线情况进行检测,防护件18用于对本体11进行防护,避免触电,减少安全隐患。

具体的,请参照图3所示,本体11的具体结构为:本体11包括壳体110、120和检测电路130(检测电路130请参照图5所示)。

其中,请参照图4所示,壳体110具有容置腔111,120的数量为三个且固定于壳体110的一端,三个120分别为火线接头L、零线接头N和地线接头E。

检测电路130设置于容置腔111内,检测电路130分别与三个120配合且用于检测插座的接线情况;防护件18的数量为三个且与三个120一一对应。

请参照图5所示,检测电路130包括三条检测线路,每条检测线路包括相互串联的二极管、LED和检测负载,火线接头L和零线接头N之间、火线接头L和地线接头E之间,以及零线接头N和地线接头E之间均设置有一条检测线路。

其中,三个检测线路分别为第一检测线路131、第二检测线路132和第三检测线路133。

具体而言,检测电路130包括三个二极管、三个LED和三个负载,三个二极管分别为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三个LED分别为第一LEDL1、第二LEDL2和第三LEDL3,三个检测负载分别为第一负载R1、第二负载R2和第三负载R3。

第一二极管D1、第一LEDL1和第一负载R1串联形成第一检测线路131,第二二极管D2、第二LEDL2和第二负载R2串联形成第二检测线路132,第三二极管D3、第三LEDL3和第三负载R3串联形成第三检测线路133,第一检测线路131的两端分别与零线接头N和地线接头E连接,第二检测线路132的两端分别与火线接头L和零线接头N连接,第三检测线路133的两端分别与火线接头L和地线接头E连接。

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均采用1N4007二极管,第一负载R1、第二负载R2和第三负载R3的阻值均为150KΩ。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线路131仅允许电流从零线接头N流向地线接头E,第二检测线路132仅仅允许电流从火线接头L流向地线接头E,第三检测线路133仅允许电流从火线接头L流向零线接头N。

请参照图6所示,防护件18的具体结构为:防护件18包括防护管181和防护弹簧182。

防护管181由绝缘材料制成,防护管181可滑动的设置于壳体110且伸入容置腔111内,防护管181的内部为防护腔185,120位于防护腔185内,防护弹簧182套设于防护管181,防护弹簧182分别抵接于防护管181和壳体110,以使防护管181具有从壳体110内伸出的趋势。

防护件18具有两种状态,分别为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其中,防护件18处于第一状态时,防护管181在防护弹簧182的作用下从容置腔111内伸出且使120完全位于防护腔185内,

防护件18处于第二状态时,防护管181的远离容置腔111的一端抵接于插座,防护弹簧182压缩且120从防护腔185内漏出的第二状态。

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可以用于对已经埋设于墙体内的插座、线路铺设过程中的插座以及活动插座等进行检测,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的使用过程及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取出,并进行检查,此时,防护管181将120包围,防护管181的远离壳体110的一端开口。

其次,将本体11的120对准插座的三个插孔,按压壳体110,使120逐渐插入插座的插孔内,此时,防护管181抵住插座且保持不动(防护管181逐渐深入容置腔111内),防护弹簧182逐渐压缩且使防护管181始终抵住插座,直至120到达预定位置。

然后,观察检测电路130的三个LED的亮灭情况,结合对照表,判断插座的接线情况。

检测完毕后,抓住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若插座可以活动,则也需要将插座固定),使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相对于插座运动,120逐渐从插座的插孔内脱离,此时,防护管181抵住插座且保持不动(防护管181逐渐从容置腔111内脱离),防护弹簧182逐渐压缩且使防护管181始终抵住插座,直至120从插座的插孔内完全脱离,120拔出时,防护管181将120完全包围。

三个LED的亮灭组合,反应插座的接线情况,对应关系及具体原理如下:

三个LED的亮灭组合,共分为七种情况,分别代表七种接线情况,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种接线情况:接线正确,对应第一LEDL1灭、第二LEDL2亮、第三LEDL3亮。因为零线到地线没有电流经过,即零线接头N到地线接头E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一LEDL1灭;因为零线和火线导通,即火线接头L到零线接头N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二LEDL2亮;因为地线接地,火线往地线会有一个小电流,即火线接头L到地线接头E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三LEDL3也亮。

第二种接线情况:缺地线,对应第一LEDL1灭、第二LEDL2亮、第三LEDL3灭。因为零线到地线没有电流经过,即零线接头N到地线接头E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一LEDL1灭;因为零线和火线导通,即火线接头L到零线接头N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二LEDL2亮;因为没有地线,火线到地线不通,即火线接头L到地线接头E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三LEDL3不亮。

第三种接线情况:缺相线,相线即火线,对应第一LEDL1灭、第二LEDL2灭、第三LEDL3灭。因为缺少火线,没有电流流入,即火线接头L到零线接头N、火线接头L到地线接头E、零线接头N到地线接头E均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一LEDL1、第二LEDL2、第三LEDL3均不亮。

第四种接线情况:缺零线,对应第一LEDL1灭、第二LEDL2灭、第三LEDL3亮。因为零线到地线没有电流经过,即零线接头N到地线接头E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一LEDL1灭;因为缺零线,火线跟零线不能导通,即火线接头L到零线接头N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二LEDL2不亮;因为地线正常接地,火线往地线会有一个小电流,即火线接头L到地线接头E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三LEDL3亮。

第五种接线情况:相零接错,对应第一LEDL1亮、第二LEDL2亮、第三LEDL3灭。因为地线正常接地,火线往地会有一个小电流,即零线接头N到地线接头E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一LEDL1亮;因为火线和零线导通,即零线接头N到火线接头L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二LEDL2亮;因为零线和地线之间没有电流经过,即火线接头L到地线接头E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三LEDL3不亮。

第六种接线情况:相地接错,对应第一LEDL1亮、第二LEDL2灭、第三LEDL3亮。火线和地线接反,即地线接头E到零线接头N有电流经过,第一LEDL1自然亮起;零线接头N到火线接头L没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二LEDL2不亮;由于火线和地线接反,但它们之间导通,即地线接头E到火线接头L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三LEDL3亮。

第七种接线情况:相地错且缺零,对应第一LEDL1亮、第二LEDL2亮、第三LEDL3亮。因为相线与地线接错,它们之间导通,即地线接头E到火线接头L经由第三LEDL3有电流经过,所以第三LEDL3亮起;因为缺少零线,第一LEDL1和第二LEDL2相当于是串联,并且第一LEDL1和第二LEDL2组成的电路与第三LEDL3并联,即地线接头E到火线接头L经由第一LEDL1和第二LEDL2有电流经过,所以两个灯都会亮起。

壳体110的一端设置有三个朝向容置腔111凹陷的凹陷部112,三个凹陷部112与三个120一一对应且120固定于凹陷部112的底部。

其中,防护管181包括管体186、第一阻挡环187和第二阻挡环188,管体186可滑动的穿射于凹陷部112的底部,第一阻挡环187和第二阻挡环188分别位于管体186的两端且分布于凹陷部112底部的两侧,第一阻挡环187位于壳体110的外部且第一阻挡环187的直径小于凹陷部112的直径,第二阻挡环188位于容置腔111内,防护弹簧182套设于管体186,防护弹簧18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一阻挡环187和凹陷部112的底部。

为了使防护管181的拆装更加方便,同时防护管181可以适应不同长度的120,本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方案:管体186的外表面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第一阻挡环187套设于管体186上且与管体186螺纹啮合,第二阻挡环188套设于管体186上且与管体186螺纹啮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可选方案,管体186由一体成型的连接部189和三个分隔片190组成,三个分隔片190的一端分别连接于连接部189且形成管状结构,相邻的两个分隔片190之间形成条形缺口191,凹陷部112的底部设置有三个圆弧状的条形孔113,分隔片190与条形孔113一一对应,分隔片190插设于条形孔113内,连接部189与第二阻挡环188螺纹啮合,

第一阻挡环187与管体186脱离后,管体186可以插入条形孔113内或从条形孔113内拔出,从而便于防护管181的拆装。第二阻挡环188在管体186上的位置可调,从而使得位于容置腔111外的管体186最大长度可调,从而可以将不同长度的120包围,保证不同长度的120位于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适用范围更广。

为了使插座式电源安全检测仪10的功能更加全面,对检测电路130进行改进,使其可以对连接插座的线路进行检测,以判断电线的故障点。具体的,检测电路130还包括测试线路140,测试线路140包括探头T、蜂鸣器H、测试负载R4、断点检测开关K1、第一三极管Y1和第二三极管Y2。

其中,第一三极管Y1和第二三极管Y2均为NPN型三极管。测试线路140的连接关系为:第一三极管Y1的发射极通过断点检测开关K1与零线接头N连接,第一三极管Y1的集电极通过测试负载R4与火线接头L连接,蜂鸣器H位于第一三极管Y1的集电极与测试负载R4之间,第一三极管Y1的基极与第二三极管Y2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Y2的集电极通过测试负载R4与火线接头L连接,探头T与第二三极管Y2的基极通过加长电线141连接。

通俗点描述,即火线接头L、测试负载R4、蜂鸣器H、第一三极管Y1、断点检测开关K1、零线接头N依次串联,火线接头L、测试负载R4、第二三极管Y2、第一三极管Y1、断点检测开关K1、零线接头N依次串联。

其中,测试负载R4的阻值为150KΩ,第一三极管Y1和第二三极管Y2可以采用9014三极管。

断点检测开关K1可以通过断点检测按钮进行控制,断点检测按钮结构可以参照现有技术。

按下断点检测按钮后,断点检测开关K1闭合,将探头T靠近电线的火线且使探头T沿需要检测的火线移动,当电线存在断点时,蜂鸣器H工作,提醒使用者断点位置,这种结构可以精确检测出火线断点的位置,便于检修。如果需要对零线断点进行断点测试,则可以将火线和零线对调,从而对零线进行测试。

此外,检测电路130还包括漏电测试开关和漏电测试按钮142,漏电测试开关分别与火线接头L和地线接头E连接,漏电测试按钮142固定于壳体110且用于控制漏电测试开关的通断。

需要说明的是:二极管、LED、检测负载、探头T、蜂鸣器H、测试负载R4、断点检测开关K1、第一三极管Y1、第二三极管Y2和漏电测试开关均属于电子元件,两个电子元件之间、以及电子元件与120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采用电线连接。

壳体110的周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114,加长电线141绕设于环形凹槽114内,探头T为金属材质的钩状物,当然,探头T为螺旋状也是可以的。

壳体110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采用分体形式,即壳体110包括主体和端盖,主体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开口腔,端盖将主体的开口封闭且与开口腔围成容置腔111,主体为圆台状。主体与端盖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体与端盖之间螺纹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