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话卡接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4513发布日期:2019-07-19 23:17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话卡接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卡接模块的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话卡接模块。



背景技术:

电话卡接模块主要用于国企、大型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及有关密集型内部程控电话转接,由于人事变动,房间调整,电话升级等诸多原因,要怼电话在卡接模块上进行调整,卡接模块卡接寿命在200次左右,由于交接箱、分线盒风吹、日晒、雨淋、风化等原因,卡接模块寿命远远达不到200次卡接,在这种背景下对卡接模块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卡接模块适用性较差且多次使用后耦合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话卡接模块,通过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压缩的弹力,将第一插扣组件和第二插扣组件相对卡设在插槽中,第一插排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插扣组件中的第一插片与线缆中的铜线接触,线缆中传递的能量通过第一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一插片传递给第一弹片,第一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一弹片将能量传递给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弹片上,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弹片将能量依次传递给第二插片和第二插片另一侧的第二弹片上,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插片能够将能量传递给与其端接的线缆,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弹片将能量传递给第三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一弹片上,第三插片单元对应的第一弹片将能量传递给第一插片,第三插片单元可以将能量传递给与其端接的线缆,分别设置第一插排单元、第二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可以将办公室、宿舍以及多人用同一个号码,有效进行分配卡接,走线美观,排列整齐,便于维护和调整,同时,第一插排单元同时与第二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连接,当卡接次数过多使得第一插排单元或第二插排单元耦合性能较差的时候,可以启用第三插排进行连接,不需要另外更换新的卡接模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话卡接模块,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为一端开口结构,

远离壳体的开口端的一侧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插排单元、第二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所述第一插排单元、第二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均开设有若干卡线槽,所述第一插排单元、第二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的内壁开设有沿壳体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插槽,

第一插扣组件,所述第一插扣组件分别插设于第一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对应的插槽中,所述第一插扣组件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插片和第一弹片,

第二插扣组件,所述第二插扣组件插设于第二插排单元所对应的插槽中,所述第二插扣组件包括一体设置在第二插片和相背设置的第二弹片,

相邻的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在第一插扣组件和第二插扣组件插设于插槽中的时候相互压缩,

底座,所述底座与壳体开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均依次开设有开口槽、剥线槽和压紧槽。

具体地,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接触的地方分别设有防止产生相对滑动的平面。

具体地,所述第一插片与第一弹片之间、第二插片与第二弹片之间均通过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插片所在平面与第一弹片所在平面之间、第二插片所在平面与第二弹片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均为50-70°。

作为优选,所述插槽的对角线方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卡线槽之间设有凸楞。

具体地,所述底座与壳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若干卡键,所述壳体开设有与卡键配合的卡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任意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理线槽。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远离壳体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理线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话卡接模块,通过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压缩的弹力,将第一插扣组件和第二插扣组件相对卡设在插槽中,第一插排单元中对应的第一插扣组件中的第一插片与线缆中的铜线接触,线缆中传递的能量通过第一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一插片传递给第一弹片,第一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一弹片将能量传递给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弹片上,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弹片将能量依次传递给第二插片和第二插片另一侧的第二弹片上,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插片能够将能量传递给与其端接的线缆,第二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二弹片将能量传递给第三插排单元对应的第一弹片上,第三插片单元对应的第一弹片将能量传递给第一插片,第三插片单元可以将能量传递给与其端接的线缆,分别设置第一插排单元、第二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可以将办公室、宿舍以及多人用同一个号码,有效进行分配卡接,走线美观,排列整齐,便于维护和调整,同时,第一插排单元同时与第二插排单元和第三插排单元连接,当卡接次数过多使得第一插排单元或第二插排单元耦合性能较差的时候,可以启用第三插排进行连接,不需要另外更换新的卡接模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话卡接模块,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插扣组件与第二插扣组件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插槽的对角线方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槽,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分别插设于限位槽中,限位槽用于对第一插片和第二插片定位,避免第一插扣组件和第二插扣组件产生水平方向位移,保证了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弹力,从而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不会发生相对位移而错开,保证了第一插扣组件与第二插扣组件的连接稳固性;为了提高卡线槽的卡线性能,卡线槽之间设有凸楞,改变了卡线槽与线缆之间的摩擦系数,同时增大了卡线槽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在线缆卡入卡线槽的过程中,线缆不容易从卡线槽中脱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话卡接模块,为了保持线缆整齐,底座的任意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理线槽,相邻的两个卡接模块之间连接的线缆从理线槽中穿过,保证相邻的两个卡接模块之间连接的线缆的整齐;底座远离壳体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理线环,卡设于同一个卡接模块上的若干线缆都从理线环中穿过,保证了卡接于同一卡接模块上的线缆的整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一种电话卡接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插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插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插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卡槽,21,第一插排单元,22.第二插排单元,23.第三插排单元,3.卡线槽,31.凸楞,4.插槽,41.限位槽,5.第一插扣组件,51.第一插片,511.开口槽,512.剥线槽,513.压紧槽,52.第一弹片,521.平面,53.连接板,6.第二插扣组件,61.第二插片,62.第二弹片,7.底座,71.卡键,8.理线槽,9.理线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话卡接模块,包括:

壳体1,壳体1为一端开口结构,

远离壳体1的开口端的一侧沿宽度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插排单元21、第二插排单元22和第三插排单元23,第一插排单元21、第二插排单元22和第三插排单元23均开设有若干卡线槽3,第一插排单元21、第二插排单元22和第三插排单元23的内壁开设有沿壳体1长度方向分布的若干插槽4,

第一插扣组件5,第一插扣组件5分别插设于第一插排单元21和第三插排单元23对应的插槽4中,第一插扣组件5包括一体设置的第一插片51和第一弹片52,

第二插扣组件6,第二插扣组件6插设于第二插排单元22所对应的插槽4中,第二插扣组件6包括一体设置在第二插片61和相背设置的第二弹片62,

相邻的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62在第一插扣组件5和第二插扣组件6插设于插槽4中的时候相互压缩,

底座7,底座7与壳体1开口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使用时,通过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之间压缩的弹力,将第一插扣组件5和第二插扣组件6相对卡设在插槽4中,第一插排单元21中对应的第一插扣组件5中的第一插片51与线缆中的铜线接触,线缆中传递的能量通过第一插排单元21对应的第一插片51传递给第一弹片52,第一插排单元21对应的第一弹片52将能量传递给第二插排单元22对应的第二弹片62上,第二插排单元22对应的第二弹片62将能量依次传递给第二插片61和第二插片61另一侧的第二弹片62上,第二插排单元22对应的第二插片61能够将能量传递给与其端接的线缆,第二插排单元22对应的第二弹片62将能量传递给第三插排单元23对应的第一弹片52上,第三插片单元对应的第一弹片52将能量传递给第一插片51,第三插片单元可以将能量传递给与其端接的线缆,分别设置第一插排单元21、第二插排单元22和第三插排单元23可以将办公室、宿舍以及多人用同一个号码,有效进行分配卡接,走线美观,排列整齐,便于维护和调整,同时,第一插排单元21同时与第二插排单元22和第三插排单元23连接,当卡接次数过多使得第一插排单元21或第二插排单元22耦合性能较差的时候,可以启用第三插排进行连接,不需要另外更换新的卡接模块。

具体地,第一插片51和第二插片61均依次开设有开口槽511、剥线槽512和压紧槽513,开口槽511呈“Y”字形用于卡设线缆外层的绝缘保护套,剥线槽512用于切开线缆外层的绝缘保护套,剥线槽512的宽度小于线缆的绝缘保护套的直径大小且略小于铜线的直径大小,压紧槽513用于夹紧剥皮后裸露的铜线。

具体地,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62接触的地方分别设有防止产生相对滑动的平面521,相互接触的第一弹片52和第二弹片62通过平面521接触,平面521增大了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大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在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相互压缩用力时,第一弹片52会保持与第二弹片62贴合的状态,避免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产生相对滑动而分开,保证了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之间的弹力,从而保证了第一插扣组件5与第二插扣组件6的连接稳固性。

具体地,第一插片51与第一弹片52之间、第二插片61与第二弹片62之间均通过连接板53连接,第一插片51所在平面与第一弹片52所在平面之间、第二插片61所在平面与第二弹片62所在平面之间的角度均为60°。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保证第一插扣组件5与第二插扣组件6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插槽4的对角线方向固定连接有限位槽41,第一插片51和第二插片61分别插设于限位槽41中,限位槽41用于对第一插片51和第二插片61定位,避免第一插扣组件5和第二插扣组件6产生水平方向位移,保证了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之间的弹力,从而第一弹片52与第二弹片62不会发生相对位移而错开,保证了第一插扣组件5与第二插扣组件6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卡线槽3的卡线性能,卡线槽3之间设有凸楞31,改变了卡线槽3与线缆之间的摩擦系数,同时增大了卡线槽3与线缆之间的摩擦力,在线缆卡入卡线槽3的过程中,线缆不容易从卡线槽3中脱离。

具体地,底座7与壳体1的连接处优选为固定连接有若干卡键71,壳体1开设有与卡键71配合的卡槽11,当然也可以是通过螺丝或其他方式来固定,只要能实现底座7与壳体1可拆卸连接就行了,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保持线缆整齐,底座7的任意一侧侧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理线槽8,相邻的两个卡接模块之间连接的线缆从理线槽8中穿过,保证相邻的两个卡接模块之间连接的线缆的整齐。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保持线缆整齐,底座7远离壳体1的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有理线环9,卡设于同一个卡接模块上的若干线缆都从理线环9中穿过,保证了卡接于同一卡接模块上的线缆的整齐。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