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电池行业集成式配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587发布日期:2019-05-31 21:12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铅酸电池行业集成式配酸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铅酸蓄电池制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铅酸电池行业集成式配酸机。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的主要生产工艺大部分为极板制造、电池组装、电池充电等几大工序。电池充电的核心工序是将配比一定浓度的硫酸注入组装好的电池,发生化学反应。而配比一定浓度的硫酸是电池性能好坏重要的一环。传统的配酸方法是单独的一套(封闭在小循环水箱里的)渐开式环型缠绕铅管连接一个配酸罐,中间用隔膜泵以正压的方式将配酸罐中配好的热酸打入缠绕铅管循环冷却即可。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缺点,传统的配酸机是一个水槽放一个螺旋铅管,且水槽密封,散热较慢,配5吨酸需要6个小时。二是正压循环,铅管容易打爆,从而引起漏酸。且若有漏酸时,难于发现,造成酸碱(若漏酸需要碱来中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散热效果后,铅管发生露酸时能够及时发现,便于维修的铅酸电池行业集成式配酸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铅酸电池行业集成式配酸机,包括多个盛放浓硫酸的酸罐,酸罐上均固定有与其连通的浓硫酸进管,每个酸罐上端均固定有与其连通的铅管,铅管另一端在酸罐一侧盛放冷却水的水槽内螺旋盘绕后与酸罐下端连通,铅管上均设置有用于循环酸罐内液体的耐酸泵,水槽一侧设置有冷却塔,冷却塔的进水口与水槽的出水口通过进管连通,冷却塔的出水口与水槽的进水口通过出管连通,进管上设置有水泵。

具体的,所述水槽的上端开口。

具体的,所述水槽内的铅管沿水槽的高度方向螺旋盘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散热效果后,铅管发生露酸时能够及时发现,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酸罐,2、水槽,3、耐酸泵,4、冷却塔,5、铅管,6、水泵,7、进管,8、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铅酸电池行业集成式配酸机,包括多个盛放浓硫酸的酸罐1,酸罐1上均固定有与其连通的浓硫酸进管,每个酸罐1上端均固定有与其连通的铅管5,铅管5另一端在酸罐1一侧盛放冷却水的水槽2内螺旋盘绕后与酸罐1下端连通,所述水槽2内的铅管5沿水槽2的高度方向螺旋盘绕,所述水槽2的上端开口。铅管5上均设置有用于循环酸罐1内液体的耐酸泵3,水槽2一侧设置有冷却塔4,冷却塔4的进水口与水槽2的出水口通过进管7连通,冷却塔4的出水口与水槽2的进水口通过出管8连通,进管7上设置有水泵6。

进行配酸时,向酸罐内注入纯水,向水槽中充满冷却水,然后通过浓硫酸进管向酸罐内注入定量的浓硫酸,当纯水在酸罐1里遇到浓硫酸时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此时通过启动耐酸泵3,使得产生热量的酸水混合物在铅管5中循环,在水槽2内的铅管5呈螺旋状盘绕,这样当酸罐1中的产生热量的酸水混合物经过铅管5时其热量被冷水迅速吸收,再次流回酸罐1的酸水混合物的温度也大幅下降,周而复始达到冷却的目的。而水槽的水温在吸收热量后被水泵6抽到冷却塔4中进行冷却,再回到水槽2中。应用本方法配25吨只需要5小时。而且便于观察,维修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