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F6开关灭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612发布日期:2019-08-16 21:51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SF6开关灭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弧装置,具体是一种SF6开关灭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SF6开关灭弧方式有:旋弧式、压气式和自能式。其中传统的旋弧式灭弧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开关在开断电路时,动静触头分离,产生电弧燃烧,此时电弧在灭弧线圈电磁力作用下产生了与动触头同轴的磁场,该磁场使电弧在灭弧室内旋转并被拉长,在SF6气体中释放热量,使其尽快冷却、熄灭。由于传统旋弧式开关的技术局限性和零件设计的局限性,其通流能力较低只有400A,额定开断也较低只有16kA,对于额定电流630A额定开断电流20kA及以上的电流无法实现开断;压气式和自能式通常结合其它结构形式构成灭弧机构,国内外使用的有旋弧式—压气式、自能式—压气式两种复合结构,虽能开断较大的开断电流,但结构均较为复杂,其实际制造工艺繁琐且严格,成品率低、不易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F6开关灭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SF6开关灭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灭弧线圈、灭弧电极、第一导电杆、弹簧和机构拐臂,所述装置本体左端设置灭弧电极,灭弧电极外缘缠绕有灭弧线圈,装置本体右侧外部固定连接支撑架,支撑架卡接螺母,螺母固定连接装置本体,其中,灭弧线圈一端焊接于灭弧电极上,另一端连接螺母并由压板和紧固件将其与螺母紧固连接,且灭弧电极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架左端,灭弧电极左侧面中间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孔;所述装置本体与灭弧线圈以及灭弧电极外部均包覆有一层绝缘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装置本体右端固定连接套管,套管内套设有第一导电杆;所述第一导电杆上圆周阵列分布有触指,其中,触指通过弹簧使其抱箍在第一导电杆上,触指悬空处抱箍另一个弹簧,触指悬空端为铜钨合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灭弧电极左侧面中间周向等距开设的圆孔内插接有动触点,动触头一端焊有铜钨合金,其中部加工有卡槽台阶,动触头通过表带触指安装在第二导电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灭弧电极采用圆罩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孔处采用铜钨合金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导电杆的左段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螺母与装置本体紧固连接,第一导电杆端头开有一圈半圆形凹槽并镀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触指为双驼峰结构,表面镀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触头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触面镀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动触头中部活动卡接有机构拐臂,机构拐臂连接操作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通过改进动静触头等零件结构,有效的提高了开关的通流能力和开断能力,额定电流更高,额定开断电流更大。并且零件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成本;实现了旋弧式灭弧装置能够对额定电流较大线路的迅速开断的技术目的,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SF6开关灭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SF6开关灭弧装置中灭弧电极的左视图。

图3为SF6开关灭弧装置中第一导电杆和触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SF6开关灭弧装置中第二导电杆和机构拐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灭弧线圈;2-灭弧电极;3-支撑架;4-绝缘罩;5-压板;6-螺母;7-第一导电杆;8-套管;9-弹簧;10-触指;11-第二导电杆;12-机构拐臂;13-动触点;14-表带触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SF6开关灭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灭弧线圈1、灭弧电极2、第一导电杆7、弹簧9和机构拐臂12;所述装置本体左端设置灭弧电极2,灭弧电极2外缘缠绕有灭弧线圈1,装置本体右侧外部固定连接支撑架3,支撑架3卡接螺母6,螺母6固定连接装置本体,其中,灭弧线圈1一端焊接于灭弧电极2上,另一端连接螺母6并由压板5和紧固件将其与与螺母6紧固连接,具体来说,灭弧电极2采用圆罩型,且灭弧电极2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架3左端,灭弧电极2左侧面中间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孔,优选地,圆孔处采用铜钨合金材质,铜钨合金材质既起到均匀电场的作用又能提供稳定的电弧燃烧且有效的减少电弧对电极的烧损;所述装置本体与灭弧线圈1以及灭弧电极2外部均包覆有一层绝缘罩4,绝缘罩4在灭弧线圈1、灭弧电极2、支撑架3、压板5和螺母6安装完毕后通过浇筑的方式完成包覆,经绝缘罩4包覆后的装置本体、灭弧线圈1、灭弧电极2、支撑架3、压板5和螺母6形成SF6开关灭弧室。

所述装置本体右端固定连接套管8,套管8内套设有第一导电杆7,具体来说,第一导电杆7的左段设置有螺纹并通过螺母6与装置本体紧固连接,第一导电杆7端头开有一圈半圆形凹槽并镀银处理;所述第一导电杆7上圆周阵列分布有触指10,触指10为双驼峰结构,表面镀银,其中,触指10通过弹簧9使其抱箍在第一导电杆7上,以保证其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触指10悬空处抱箍另一个弹簧9,触指10悬空端为铜钨合金,可以很好地防止触指10的电弧烧蚀。

实施例2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SF6开关灭弧装置,包括装置本体、灭弧线圈1、灭弧电极2、第一导电杆7、弹簧9和机构拐臂12;所述装置本体左端设置灭弧电极2,灭弧电极2外缘缠绕有灭弧线圈1,装置本体右侧外部固定连接支撑架3,支撑架3卡接螺母6,螺母6固定连接装置本体,其中,灭弧线圈1一端焊接于灭弧电极2上,另一端连接螺母6并由压板5和紧固件将其与螺母6紧固连接,具体来说,灭弧电极2采用圆罩型,且灭弧电极2螺栓固定连接支撑架3左端,灭弧电极2左侧面中间周向等距开设有多个圆孔,优选地,圆孔处采用铜钨合金材质,铜钨合金材质既起到均匀电场的作用又能提供稳定的电弧燃烧且有效的减少电弧对电极的烧损;所述装置本体与灭弧线圈1以及灭弧电极2外部均包覆有一层绝缘罩4,绝缘罩4在灭弧线圈1、灭弧电极2、支撑架3、压板5和螺母6安装完毕后通过浇筑的方式完成包覆,经绝缘罩4包覆后的装置本体、灭弧线圈1、灭弧电极2、支撑架3、压板5和螺母6形成SF6开关灭弧室。

所述灭弧电极2左侧面中间周向等距开设的圆孔内插接有动触点13,动触头13为圆柱形中空结构,接触面镀银,由于电流的集肤效应,此种结构良好的导电性能,同时保证了触头的散热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动触头13一端焊有铜钨合金,其中部加工有卡槽台阶,动触头13通过表带触指14安装在第二导电杆11上,表带触指14连接具有良好的通流能力,并能在其轴向方向上运动;所述动触头13中部活动卡接有机构拐臂12,机构拐臂12连接操作机构,其中操作机构为现有技术,也未落入本申请保护范围内,故不再赘述,通过机构拐臂12实现在操作机构的带动下,使动触头13往复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开关在闭合的情况下,动触头13在机构拐臂12的带动下,向远离触指10的方向运动,在动触头13和触指10走完超程后,他们刚分离瞬间,由于电场的作用,产生强烈的电弧,电弧随即转移至灭弧电极2上,在电流流经灭弧线圈1时产生一纵轴磁场作用于该电弧,在电磁力作用下使电弧围绕纵轴高速旋转、拉长,同时在与SF6气体不断碰撞接触过程中释放热量、使电弧快速冷却,与此同时,电弧所产生的强大热量使灭弧室的SF6气体迅速膨胀、增压,实现快速的气体交换,加快冷却电弧,动触头13为中空圆柱管结构,进一步增强散热功能,提高装置灭弧性能。本发明具有更强、更迅速的灭弧能力,能够实现开断电流为20KA的情况下正常开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灭弧线圈、触指和表带触指均为现有技术的应用,利用灭弧线圈使电弧围绕纵轴高速旋转、拉长,同时释放热量、使电弧快速冷却,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成品率高为本申请的创新点,其有效解决了传统的SF6开关的灭弧结构不理想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