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6331发布日期:2019-07-31 09:2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目前,电池使用时会产生温度,现有的温感装置对采用热敏接触点,然后通过温度检测装置对其检测,这种方式容易受到信号的干扰,影响测量精准性,不便于安装和维修,成本高。因此,方便使用、避免干扰的指导思想下,开发一种设备简单易行、可操作、效果显著、使用成本低廉、能为大多数电池管理所接受的电池自检的工作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环保价值和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一种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所述温感装置包括检测腔和横腔,所述检测腔内壁粘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下部设置有嵌接在凹槽内部的导热棒,所述导热棒安装在集热网格板上部,所述集热网格板下部连接有温度测量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横腔位于检测腔上端且检测腔和横腔之间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检测腔套接在电池管理体系两侧且横腔位于电池管理体系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检测腔底部四周套接有绷带,所述检测腔内壁四周粘接有吸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横腔顶部嵌接有与温度测量仪电性连接的温度显示屏。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检测腔表面滑动插接有活动推板,所述活动推板内部连接有位于检测腔内部的网格板,所述网格板位于温度测量仪外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热传递的方式,对电池管体体系内部温感测量,方便维系和检测,且不会受到信号干扰的影响,测量数据准确,热传递同时方便对温感装置内部降温,避免电池管体体系内部温度过高;

2)本发明,外接在电池管理体系外侧,方便使用和维修,提高了温感装置使用寿命;

3)本发明结构简单,稳定性高,设计合理,便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检测腔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检测腔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检测腔、2横腔、3活动杆、4电池管理体系、5、活动推板、6绷带、7温度显示屏、8、吸盘、9凹槽、10导热棒、11吸热板、12网格板、13温度测量仪、14集热网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所述温感装置包括检测腔1和横腔2,所述检测腔1内壁粘接有吸热板11,所述吸热板11下部设置有嵌接在凹槽9内部的导热棒10,所述导热棒10安装在集热网格板14上部,所述集热网格板14下部连接有温度测量仪13。

所述横腔2位于检测腔1上端且检测腔1和横腔2之间连接有活动杆3,所述检测腔1套接在电池管理体系4两侧且横腔2位于电池管理体系4顶部。

所述检测腔1底部四周套接有绷带6,所述检测腔1内壁四周粘接有吸盘8。

所述横腔2顶部嵌接有与温度测量仪13电性连接的温度显示屏7。

所述检测腔1表面滑动插接有活动推板5,所述活动推板5内部连接有位于检测腔1内部的网格板12,所述网格板12位于温度测量仪13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腔1经活动杆3沿着横腔2直角旋转,检测腔1增大与横腔2之间的夹角时,横腔2放置在电池管理体系4顶部,并将检测腔1与横腔2之间的夹角恢复直角夹角,检测腔1底部的绷带6套接在电池管理体系4外侧,且检测腔1内部的吸盘8增加检测腔1与电池管理体系4外部的接触,吸热板11能对电池管体体系4的热量吸收,吸收到的热量经导热板10传递到集热网格板14表面,温度测量仪13通过测量集热网格板14表面的温度可了解电池管理体系4内部的温度,且温度测量仪13测量到的结果在温度显示屏7上直观的反映,手动推动活动推板5,外部的风经网格板12进入到检测腔1内部,能对集热网格板14散热,从而能对电池管理体系4内部降温。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所述温感装置包括检测腔和横腔,所述检测腔内壁粘接有吸热板,所述吸热板下部设置有嵌接在凹槽内部的导热棒,所述导热棒安装在集热网格板上部,所述集热网格板下部连接有温度测量仪。该电池管理体系内温感装置,采用热传递的方式,对电池管体体系内部温感测量,方便维系和检测,且不会受到信号干扰的影响,测量数据准确,热传递同时方便对温感装置内部降温,避免电池管体体系内部温度过高,外接在电池管理体系外侧,方便使用和维修,提高了温感装置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岩;王翰超;王云;徐小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力高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3.04
技术公布日:2019.07.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