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4519发布日期:2019-06-15 01:15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继电器行业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经济调整和发展周期,为满足市场需求,继电器行业的产品结构也不调整,从产品、技术、装备乃至企业布局上求新求变,由于结构或布局的不同,继电器可有多种分类,双路磁保持继电器在智能电表这一领域得到了广范的应用。目前有许多的厂家在设计和应用,但因各个厂家的产品设计不同,接线的端口也有所不同,导致的产品的抗短路能力各不一样,使用寿命也不一样。

由于老式机械电表逐步的被智能电表代替,智能电表的市场越来越大,制造智能电表的企业也不断的增多,由于双路磁保持继电器是智能电表内置的主要元器件,所以各制造企业对继电器的要求各有不同,特别是控制部分的引出布局,为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开发一种双路磁保持继电器,以提高抗短路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以解决现有双路磁保持继电器抗短路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的实际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设计方案如下:

一种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控制回路部分、壳体部分、磁路及推动杆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回路部分由双组控制回路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每一组控制回路由动簧座、动簧片、动触点、静簧座、静触点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动簧片设置有2个。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回路的第一个引脚和第四个引脚组成一个回路,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组成一个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引脚直接从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底面延伸至第四个引脚处,再铆接上触点和第四引脚的触点对齐接通达成一个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部分由外壳、上盖、下盖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及推动杆部分由线圈组合、轭铁、磁钢组合、推动杆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设计有3个槽位,便于磁钢组合和两个动簧片的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外形呈长方体。

通过本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1)本发明由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为一个回路,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为一个回路组成的双路继电器,本发明的第一引脚直接从继电器的底面延伸至第四个引脚处,再铆接上触点和第四引脚的触点对齐接通达成一个回路,延伸的引脚从这个方向延伸是最合理的,路径最短,节约铜引脚的用料,同时成本也较低,较环保。

(2)本发明利用电流方向产生的排斥力来提高产品抗短路的能力,即大电流通过双路继电器时,两个触点间会产生一定的抖动,触点抖动是影响产品粘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发明就是利用电流同向互相吸引,反向互相排斥的原理应用在继电器上,在合理的布局下可以减少双路继电器触点的抖动,有效的提高了产品抗短路的能力,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回路部分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电流方向及排斥力的示意图;

图4是a是本发明的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动簧组合,b和c是常见的动簧组合。

图中,1为第一引脚,2为第二引脚,3为第三引脚,4为第四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如图1-4所示,一种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包括控制回路部分、壳体部分、磁路及推动杆部分,所述控制回路部分由双组控制回路组成,所述每一组控制回路由动簧座、动簧片、动触点、静簧座、静触点组成,所述动簧片设置有2个,所述控制回路的第一个引脚1和第四个引脚4组成一个回路,第二引脚2和第三引脚3组成一个回路,所述第一引脚1直接从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底面延伸至第四个引脚4处,再铆接上触点和第四引脚4的触点对齐接通达成一个回路,所述壳体部分由外壳、上盖、下盖组成,所述磁路及推动杆部分由线圈组合、轭铁、磁钢组合、推动杆组成,所述推动杆设计有3个槽位,便于磁钢组合和两个动簧片的连接,所述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外形呈长方体。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本发明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其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分别为控制回路部分、壳体部分、磁路及推动杆部分,本发明产品由双组控制回路组成,其每一组控制回路由动簧座、动簧片、动触点、静簧座、静触点组成,控制回路的第一个引脚和第四个引脚组成一个回路,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组成一个回路,壳体部分分别由外壳、上盖、下盖组成;磁路及推动杆部分由线圈组合、轭铁、磁钢组合、推动杆组成;推动杆设计3个槽位,便于磁钢组合和两个动簧片的连接,使其3者同时同向运动,即完成两组控制回路中的动簧片拉开或闭合。

图1是本发明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外观示意图,外形呈长方体,中间有2个方孔,4个控制回路引出脚在同一面上,继电器线圈控制脚在回路引脚相邻的面上。

图2是本发明的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回路部分布局示意图,是内部控制回路引脚的布局示意图,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第一引脚是从底部延伸至第四引脚处组成一个回路的,而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是组成另一个回路的,第一引脚直接从继电器的底面延伸至第四个引脚处,再铆接上触点和第四引脚的触点对齐接通达成一个回路,延伸的引脚从这个方向延伸是最合理的,路径最短,节约铜引脚的用料,同时成本也较低,较环保。

图3是本发明的可提高抗短路能力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电流方向及力方向的示意图,箭头i指电流方向,箭头f指力方向,利用电流同向互相吸引,反向互相排斥的原理,将引脚的形状设计成回折型的,零件形状具体详见图4中a的形状;图4中b是回折的设计,但是簧片和引脚铜板离得较远,排斥力小对产品减少抖动不能起到提高作用,图4中c是直伸型,不会产生排斥力。

本发明的双路磁保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其触点开、合状态完全是由磁钢组合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的,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要继续通电,仅靠磁钢组合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本发明利用电流方向产生的排斥力来提高产品抗短路的能力,即大电流通过双路继电器时,两个触点间会产生一定的抖动,触点抖动是影响产品粘接的主要原因之一,本发明就是利用电流同向互相吸引,反向互相排斥的原理应用在继电器上,在合理的布局下可以减少双路继电器触点的抖动,有效的提高了产品抗短路的能力,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