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产生反馈的快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9577发布日期:2019-11-20 00:5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用于产生反馈的快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用于产生反馈的快动开关。



背景技术:

快动开关是可以快速接通和断开的开关装置。操作这种装置仅需少许压力或作用力。因弹簧辅助的运动触头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位置的快速移动而发生“快动”,这与致动器速度无关。通常,传统的快动开关是基于簧片的。因为基于簧片的快动开关受极小的压力或作用力操作,所以在这种快动开关中的簧片只能提供极小的反馈。因此,需要改进快动开关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用于在受压时产生反馈的快动开关,以及由快动开关产生反馈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快动开关可以包括具有向内延伸的多个凸块的外壳、在外壳上设置的柱塞、与柱塞联接以提供对抗柱塞的力的第一弹性部件、位于外壳内并且可被柱塞移动的凸轮、位于外壳内并且与凸轮相关联的转子、以及与转子联接以提供对抗转子的力的第二弹性部件。当凸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转子可以旋转以使凸轮的下表面与转子的上表面接合,并且当凸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转子可以继续旋转以使转子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多个凸块中的至少一个凸块的下表面接合。

在另一方面,用于在受压时产生反馈的快动开关可以包括具有向内延伸的多个凸块的外壳、在外壳上设置的柱塞、与外壳和柱塞联接的密封圈、位于外壳内并且可被柱塞移动的凸轮、位于外壳内并且与凸轮相关联的转子、与转子联接以提供对抗转子的力的第一弹性部件、以及与凸轮联接以提供对抗凸轮的力的第二弹性部件。当凸轮移动到第一位置时,转子可以旋转以使凸轮的下表面与转子的上表面接合,并且当凸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转子可以继续旋转以使转子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多个凸块中的至少一个凸块的下表面接合。

此外,在另一方面,由快动开关产生反馈的方法可以包括将凸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使转子旋转,从而使转子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多个凸块中的至少一个凸块的下表面接合,以及使凸轮从第二位置复位返回到第一位置以使转子旋转,从而使凸轮的下表面与转子的上表面接合。在一方面,当凸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与凸轮联接的第一电接触部件与联接到外壳的第二电接触部件电接触。在另一方面,当凸轮移动到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与凸轮联接的第一电接触部件与联接到外壳的第二电接触部件电接触。在又一方面,当凸轮移动到第四位置时,与凸轮联接的第一电接触部件与联接到外壳的第二电接触部件电接触,并且其中第二位置介于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

在下文中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上述方面及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以便于可以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特征的方式,可以参考实施例,其中一些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对以上简要概述的公开内容进行更具体的描述。然而,附图仅仅示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可以允许其他等效的实施例,因此,附图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快动开关的示意图。

图2示出图1的快动开关的示意立体图。

图3示出图1的快动开关的另一示意立体图。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快动开关的示意立体图。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快动开关的示意立体图。

图6示出图5的快动开关的示意立体图。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快动开关产生反馈的方法的流程图。

为了便于理解,在可能的情况下,已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附图中共有的相同部件。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所示的各种实施例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并且是说明性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快动开关100的示意图。如图1中所示,快动开关100可以包括外壳106、柱塞102和第一弹性部件104。进一步参考图2,快动开关100的示意立体图还可以包括凸轮108、转子110、第二弹性部件112和弹簧114。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壳106可以是中空圆筒,具有形成内部区域的环绕内壁。外壳的内壁可以具有向内延伸的多个凸块(未示出),并且多个凸块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倾斜的下表面。可以改变在外壳106的内壁上设置的凸块的数量。此外,在外壳的顶部处形成孔,并且该孔与内部区域连通,从而使得柱塞102的下端可以穿过该孔并且容置在内部区域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孔被设计成具有与外壳的内壁相比较小的直径,从而使得顶壁的至少一部分保持环绕外壳的内部区域。

柱塞102可以被设置在外壳106上,并且被配置成通过使下端延伸穿过在外壳106顶部的孔并且进入外壳106的内部区域而与凸轮108联接。可以使柱塞102在作为释放状态的第一位置与作为压缩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柱塞102可以充当开关的按钮。

凸轮108被定位在外壳106内,并且可被柱塞102移动。凸轮108被配置成具有多个凸出部122,所述多个凸出部122对应于外壳106的多个凸块。例如,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可以与外壳106的多个凸块相互作用。因此,凸轮108的移动将由外壳106的内壁上的凸块限定,并且将沿着外壳106的中心轴线性地移动。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倾斜的下表面以便与转子110接合(如以下更详细地描述的那样)。

凸轮108的直径可以超过在外壳106顶部的孔的直径,以使得凸轮108可以被固定在外壳106的内部区域内并且将不易脱离。应理解,虽然此实施例示出八个凸出部122被设置在凸轮108上,但是还考虑到其他数量或形状的凸出部。

转子110被定位在外壳106内,并且与凸轮108相关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转子110是环形的,并且具有从转子110的周缘向上延伸的多个齿部124。将多个齿部124围绕转子110的周缘进行设置。多个齿部124中的每一个都具有倾斜的上表面,并且当柱塞102处于第一位置时多个齿部124中每一个的倾斜上表面可以与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接合。应理解,虽然此实施例示出八个齿部124被设置在转子110上,但是还考虑到其他数量或形状的齿部。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104可以是圆顶形的。如图2中所示,第一弹性部件104的一端联接到柱塞102,并且第一弹性部件104的另一端联接到外壳106的顶表面。第一弹性部件104是弹性的用以提供对抗柱塞102的力,从而将柱塞102从第二位置推进到第一位置。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件112的一端与转子110的下表面联接,并且第二弹性部件112的另一端与外壳106的在内部区域内的底部126联接。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子110可以包括与转子110的底表面联接的垫片128。第二弹性部件112可以提供对抗转子110的力。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件112由弹簧形成,该弹簧设置在转子110和外壳106之间。

参考图3,弹簧114的一端与凸轮108的下端122联接,并且弹簧114的另一端与外壳106的底部126联接。弹簧114可以提供对抗凸轮108的力。

当柱塞102受压时,凸轮108向下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由于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的下表面可以与转子110的多个齿部124中的每一个的上表面接合,所以转子110也通过凸轮108向下移动到第二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与外壳106的多个凸块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对齐时,转子110的多个齿部124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上表面——其与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接合——可以通过第二弹性部件112滑动以与外壳106的多个凸块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接合而使转子110旋转一角度。此时,发出声音并且向用户提供反馈。同时,当转子110旋转时,用户将不再感觉到由第二弹性部件112提供的恢复力。

当柱塞102从第二位置释放时,凸轮108将通过弹簧114向上移动,并且随后柱塞102通过凸轮108和第一弹性部件104向上移动。此时,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与外壳106的多个凸块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将不再彼此对齐。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与外壳106的多个凸块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再次对齐时,转子110的多个齿部124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上表面——其与外壳106的多个凸块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接合——可以滑动以与凸轮108的多个凸出部122中的每一个的倾斜下表面接合,从而使转子旋转一角度。在此时,将发出另一种声音,并且柱塞102返回到第一位置。

参考图3,快动开关100还可以包括作为第一电接触部件的接触条116以及作为第二电接触部件的两个端子118、120。接触条116以及两个端子118、120是导电体。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凸轮108的下端122穿过环形转子110,并且接触条116被侧向地设置在凸轮108的下端122上,在转子110下方。两个端子118、120可以贯穿外壳106的底部126。因此,两个端子118、120部分地在外壳106的内部区域内,并且部分地在外壳106之外。当柱塞102从第一位置被压向第二位置时,凸轮108被柱塞102移动,并且随后在转子110旋转时接触条116可以与两个端子118、120电接触从而形成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轮108的下端122可以是环绕内部区域的中空圆筒。凸轮108的下端122可以被配置成在彼此相对的两侧处具有两个细长的槽。接触条116可以穿过两个细长的槽并且相对于凸轮108的下端122沿着两个细长的槽移动。快动开关100还可以包括内部弹簧(未示出)。内部弹簧被设置在凸轮108的下端122的内部区域内,并且与凸轮108的下端122和接触条116联接以提供对抗接触条116的力,从而将接触条116推进到两个细长的槽的一端。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细长的槽的长度是可变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柱塞102被移动之后并且在转子110旋转之前,接触条116可以与两个端子118、120电接触从而形成电连接。即,当凸轮108移动到介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第三位置时,接触条116可以与两个端子118、120电接触从而形成电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转子110旋转之后,接触条116可以与两个端子118、120电接触从而形成电连接。即,当凸轮108移动到第四位置时,接触条116可以与两个端子118、120电接触从而形成电连接。此外,在此实施例中,第二位置可以位于第一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

图4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的快动开关400的示意立体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图4的快动开关400的结构相似于图2的快动开关100的结构。图4的快动开关400可以包括外壳、柱塞402、圆顶404、凸轮408、转子410和弹性部件412。在此实施例中,当柱塞402在第一位置被释放时,圆顶404能够提供压紧柱塞402的力。

图5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又一实施例的快动开关500的示意立体图,并且图6示出图5的快动开关500的示意立体图。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图5的快动开关500的结构相似于图2的快动开关100的结构。图5和6的快动开关500可以包括外壳、柱塞502、凸轮508、转子510、弹性部件512和弹簧514。在此实施例中,弹簧514被设置在转子510下方并且连接在凸轮508和外壳的底部506之间。因此,当柱塞502在第一位置被释放时,弹簧514能够提供对抗凸轮508的力,其继而将柱塞502向上推动而将柱塞502固持在第一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快动开关500还可以包括密封圈(未示出)。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圈的一端联接到柱塞502,并且密封圈的另一端联接到外壳的顶表面。使用密封圈能够防止水流入外壳的内部区域中。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通过快动开关产生反馈的方法700的流程图。在步骤710,将凸轮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以使转子旋转,使得转子的上表面与外壳的多个凸块中的至少一个凸块的下表面接合。在此步骤中,当转子在第二位置被凸轮转动时,转子能够向用户提供反馈。在步骤720,使凸轮从第二位置复位返回到第一位置以使转子旋转,以便使得凸轮的下表面与转子的上表面接合。

已经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易见,可以对本公开作出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范围和精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