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铝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6931发布日期:2019-09-11 22:2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铝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铝线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线缆轻量化已成为电气连接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在传统的电气连接技术领域,接线端子和线缆导体的材质均为铜或铜合金,一方面,铜的开采保有量使得铜的价格持续上升并最终导致线缆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铜自身质量大也限制了线缆轻量化的实现。

为此,人们采用铝、铝合金等相对存储量大且相对质量比较轻的导电性材料作为线缆导体材料以实现线缆的轻量化。但是,由于铜铝之间的电极电位差较大,当铜端子与铝线缆的导体直接连接后,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铜铝之间会产生电化学腐蚀,铝线缆导体易受腐蚀而导致铜铝连接区域的接触电阻增大,进而在电气连接中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电气接头功能失效、火灾等。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与铝线连接时具有较高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铝线端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铝线端子,其与铝线连接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新型铝线端子,包括固定件和接触件,所述接触件用于连接用电装置,所述固定件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铝导线导芯的过渡层,至少所述固定件、过渡层中一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表面上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地,至少在所述固定件、过渡层、导芯中一个部件的部分表面设置有导电密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密封胶包括胶体以及添加在所述胶体中的导电物质,所述胶体的材质至少包含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或热固性高分子材料或橡胶类高分子材料或复合型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所述导电物质至少包含导电金属粉末或导电合金粉末或导电非金属粉末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密封胶的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表面积的1%。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波纹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或凹坑状结构或尖刺状结构或倒牙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1mm-12mm。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在所述固定件表面的投影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表面积的1%。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件和所述固定件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所述接触件与所述固定件通过焊接或压接或铆接或螺纹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0.01μm-1100μm。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层的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表面积的1%。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层通过电镀或电弧喷涂或等离子喷涂或高速火焰喷涂或燃烧火焰喷涂或超音速喷涂或爆炸焊或热浸镀或化学镀或涂覆或溅射喷涂或激光烧结或真空溅镀的方式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平板状结构或u形开口状结构或环形结构或圆筒状结构或碗状结构或空心多边形状结构。

进一步地,至少在所述固定件、接触件、过渡层中的一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表面上设置有防腐蚀保护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厚度为0.01μm-1100μm。

更进一步地,所述防腐蚀保护层通过电镀或电弧喷涂或等离子喷涂或高速火焰喷涂或燃烧火焰喷涂或超音速喷涂或爆炸焊或热浸镀或化学镀或涂覆或溅射喷涂或激光烧结或真空溅镀的方式形成。

优选地,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或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过渡层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锰、铝、锡、钛、锌、银或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接触件和所述固定件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

更优选地,所述接触件和所述固定件的材质为铜合金,并且铜元素的含量不小于50wt%。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所述铝线端子至少在所述固定件、过渡层中一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表面上设有凸起,一方面,所述凸起增加了所述固定件、过渡层与所述铝导线导芯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所述铝线端子和铝导线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防止铝导线脱离所述铝线端子,使得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铝导线连接而成的电气接头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所述凸起增加了所述铝线端子的导电凸点,增强了导电效果,同时也会破坏所述铝导线导芯表面的氧化层,使得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铝导线导芯的导电部分直接接触,提高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导线制成的电气接头的电学性能。

2、所述接触件与所述固定件除了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还可以通过焊接或压接或铆接或螺纹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人们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制作不同形状的端子。

3、所述固定件为平板状结构或u形开口状结构或环形结构或圆筒状结构或碗状结构或空心多边形状结构,可以根据与铝导线的实际连接需求制备不同的铝线端子。

4、所述固定件的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铝导线导芯的过渡层,所述过渡层可以降低铜与铝之间的电势电位差,极大地减缓了铝线端子与铝导线之间的电化学腐蚀,从而延长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导线制成的电气接头的使用寿命。

5、至少所述固定件、过渡层、导芯中一个部件的部分表面设置有导电密封胶,使得当所述固定件、过渡层与所述铝导线导芯连接后,所述导电密封胶能够将所述固定件、过渡层与所述铝导线导芯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保护,使得所述连接处不再受潮湿、盐雾的侵蚀,从而延长了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导线制成的电气接头的使用寿命。并且所述导电密封胶中的导电物质,使所述过渡层和所述铝导线导芯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导线制成的电气接头的电学性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固定件为平板状结构、凸起为网状结构时的铝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面图;

图3为固定件为u形开口状结构、凸起为波纹状结构时的铝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面图;

图5为固定件为圆筒状结构、凸起为波纹状结构时的铝线端子的剖面图;

图6为图5的剖面图;

图7为固定件为空心多边形状结构、凸起为波纹状结构时的铝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剖面图;

图9为固定件为碗状结构、凸起为波纹状结构时的铝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面图;

其中,图1-图10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接触件;2、固定件;3、凸起;4、导电密封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期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优选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以及特征,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图10所示的是本发明所述的新型铝线端子,其包括固定件2和接触件1,所述接触件1用于连接用电装置,所述固定件2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用于连接铝导线导芯的过渡层,至少所述固定件2、过渡层中一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表面上设置有凸起3。

一方面,所述凸起3增加了所述固定件2、过渡层与所述铝导线导芯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了所述铝线端子和铝导线的摩擦力,从而能够防止铝导线脱离所述铝线端子,使得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铝导线连接而成的电气接头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

另一方面,所述凸起3增加了所述铝线端子的导电凸点,增强了导电效果,同时也会破坏所述铝导线导芯表面的氧化层,使得所述固定件2与所述铝导线导芯的导电部分直接接触,提高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导线制成的电气接头的电学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铝线端子至少在所述固定件2、过渡层、导芯中一个部件的部分表面设置有导电密封胶4。

由于所述导电密封胶4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密封性,当所述固定件2、过渡层与铝导线导芯连接后,使得当所述固定件2、过渡层与所述铝导线导芯连接后,所述导电密封胶4能够将所述固定件2、过渡层与所述铝导线导芯的连接处进行密封保护,使得所述连接处不再受潮湿、盐雾的侵蚀,从而延长了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导线制成的电气接头的使用寿命。并且所述导电密封胶4中的导电物质,使所述过渡层和所述铝导线导芯之间的电气连接更加紧密,提高了所述铝线端子与所述导线制成的电气接头的电学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密封胶4包括胶体以及添加在所述胶体中的导电物质,所述胶体的材质至少包含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或热固性高分子材料或橡胶类高分子材料或复合型高分子材料中的一种,所述导电物质至少包含导电金属粉末或导电合金粉末或导电非金属粉末的一种。

具体地,所述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甲醛,聚碳酸酯,聚酰胺、丙烯酸类塑料、其它聚烯烃及其共聚物、聚砜、聚苯醚等;所述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包括酚醛、环氧、氨基、不饱和聚酯以及硅醚树脂等;所述橡胶类高分子材料包括天然橡胶、通用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氯丁橡胶等;所述复合型高分子材料是以上三种高分子材料和另外不同组成、不同形状、不同性质的物质复合粘结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其包括增强剂和基体材料,其中:所述增强剂为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温的纤维及织物,如玻璃纤维、氮化硅晶须、硼纤维等;所述基体材料主要为具有粘合作用的胶粘剂,如不饱合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亚胺等热固性树脂及苯乙烯、聚丙烯等热塑性树脂。

具体使用时:(1)由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可以软化或熔融成任意形状,而在冷却后形状不变,因此,当所述铝线端子应用于较为复杂且温度相对较低的环境时,所述胶体的材质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2)由于热固性高分子材料加热后产生化学变化,逐渐硬化成型,再受热也不软化,也不能溶解,因此,当所述铝线端子需要安装在位置比较固定、震动比较小且温差较大的环境中时,所述胶体的材质为热固性高分子材料;(3)橡胶类高分子材料是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富有弹性,因此,当所述铝线端子应用在易受冲击的环境中时,所述胶体的材质为橡胶类高分子材料;(4)复合型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强度、质轻、耐温、耐腐蚀、绝热、绝缘等性能,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材料的性能,因此,根据所述铝线端子不同的使用环境,所述胶体的材质为复合型高分子材料。

具体地,所述导电金属粉末为铜金属粉末或铝金属粉末或锌金属粉末或锡金属粉末或镍金属粉末或银金属粉末或金金属粉末或钛金属粉末;所述导电合金粉末为铜合金粉末或铝合金粉末或锌合金粉末或锡合金粉末或镍合金粉末或银合金粉末或金合金粉末或钛合金粉末等;所述导电非金属粉末,包括石墨粉、碳粉、导电陶瓷粉等。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所述铝线端子的耐腐蚀性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胶体为热塑性高分子材料,所述导电物质为铜粉末。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导电密封胶4的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1%。

为了了解所述导电密封胶4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对所述铝线端子性能的影响,发明人按照不同的所述导电密封胶4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比例制备铝线端子,然后将铝线端子与铝导线导芯连接成电气接头,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力学和电学测试,具体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所述导电密封胶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表面积的比例对所述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判定标准为:拉拔力>200n且电压降≤0.5mv,由此可以看出:当所述导电密封胶4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小于1%时,所述电气接头的拉拔力急剧下降,电压降急剧上升,不能满足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要求。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导电密封胶4的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1%。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凸起3为波纹状结构或锯齿状结构或凹坑状结构或尖刺状结构或倒牙状结构或网状结构。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固定件2为平板状结构,所述凸起3为网状结构;或者,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固定件2为u型开口状结构,所述凸起3为波纹状结构;或者,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件2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凸起3为波纹状结构;或者,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固定件2为空心多边形状结构,所述凸起3为波纹状结构;或者,如图9和图10所示,所述固定件2为碗状结构,所述凸起3为波纹状结构;或者,所述固定件2为环形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凸起3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1mm-12mm。

为了了解所述凸起3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对所述铝线端子性能的影响,发明人制备了具有不同垂直距离凸起3的铝线端子,然后将铝线端子与铝导线连接成电气接头,并对其进行一系列的力学和电学测试,具体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所述凸起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对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判定标准为:拉拔力>200n且电压降≤0.5mv,由此可以看出:当所述凸起3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0.01mm时,所述电气接头的拉拔力急剧下降,电压降急剧上升,不能满足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要求,严重时会导致电气接头功能失效。

当所述凸起3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12mm时,所述电气接头的拉拔力急剧下降,电压降急剧上升,已经不能满足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要求。因为所述凸起3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大时,对所述铝线端子的内部应力越大,当受到外界拉拔力作用下,所述铝线端子的侧壁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压接牢固度不足,导致拉拔力下降。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凸起3的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01mm-12m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凸起3的在所述固定件2表面的投影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1%。

为了了解所述凸起3在所述固定件2表面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对所述铝线端子性能的影响,发明人制备了所述凸起3在所述固定件2表面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不同的铝线端子,然后将铝线端子与铝导线连接成电气接头,发明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和电学实验,具体试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所述凸起在所述固定件表面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固定件表面积的比例对所述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判定标准为:拉拔力>200n且电压降≤0.5mv,由此可以看出:当所述凸起3在所述固定件表面的投影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小于1%时,所述铝线端子的拉拔力急剧下降,电压降急剧上升,不能满足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要求;

在本发明中,所述凸起3在所述固定件2表面的投影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触件1与所述固定件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或者,所述接触件1与所述固定件2通过焊接或压接或铆接或螺纹连接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连接在一起,使得所述铝线端子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情况下,方便人们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制作不同形状的端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0.01μm-1100μm。

为了了解所述过渡层的厚度对所述铝线端子性能的影响,发明人制备了具有不同厚度过渡层的铝线端子,然后将铝线端子与铝导线连接成电气接头,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和电学实验,具体实验实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过渡层的厚度对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判定标准为:拉拔力>200n且电压降≤0.5mv,由此可以看出:在经过48小时的盐雾实验后,当所述过渡层的厚度小于0.01μm,以及大于1100μm时,电气接头的拉拔力明显下降,电压降明显上升,不能满足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要求。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过渡层的厚度为0.01μm-1100μm。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过渡层的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1%。

为了了解所述过渡层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对所述铝线端子性能的影响,发明人制备了具有不同所述过渡层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的铝线端子,然后将铝线端子与铝导线连接成电气接头,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和电学实验,具体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

表5所述过渡层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表面积的比例对所述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判定标准为:拉拔力>200n且电压降≤0.5mv,由此可以看出:当所述过渡层的面积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比例小于1%时,所述铝线端子的拉拔力急剧下降,电压降急剧上升,不能满足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要求。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过渡层的面积至少占所述固定件2表面积的1%。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快速稳定地形成所述过渡层,所述过渡层通过电镀或电弧喷涂或等离子喷涂或高速火焰喷涂或燃烧火焰喷涂或超音速喷涂或爆炸焊或热浸镀或化学镀或涂覆或溅射喷涂或激光烧结或真空溅镀的方式形成。

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电弧喷涂是以电弧将喷涂材料加热,受热的材料形成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的微粒,这些微粒以一定的速度冲击并沉积在基体表面上,形成具有一定特性的喷涂层。

等离子喷涂是将自由电弧经过压缩,使能量更加集中,气体充分电离形成的电弧。等离子喷涂原理与电弧喷涂技术相同,只是加热源更改为等离子弧,能够加工熔点更高的金属材料。

高速火焰喷涂是将助燃气体与燃烧气体在燃烧室中连续燃烧,燃烧的火焰在燃烧室内产生高压并通过与燃烧室出口联接的膨胀喷嘴产生高速焰流,喷涂材料送入高速射流中被加热、加速喷射到经预处理的基体表面上形成涂层的方法。可使用乙炔、丙烷、丙烯、氢气等作为燃气,也可使用柴油或煤油等液体燃料。高速火焰喷涂技术适用于熔点不是很高的金属材料。

燃烧火焰喷涂是指利用气体燃烧火焰的高温将喷涂材料(金属丝或粉末)熔化,并用压缩空气流将它喷射到工件表面上形成涂层。火焰喷涂适用于熔点很低的金属材料。

超音速喷涂技术是利用压缩气体通过缩放型拉瓦管产生超音速气流,将粉末沿轴向送入超音速气流中,形成气-固双相流,经加速后在完全固态下撞击基体,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而沉积在基体表面上形成涂层。

爆炸焊是指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力造成工件迅速碰撞而实现焊接的方法。这种焊接是利用炸药爆炸时的冲击波,使金属受到高速撞击,在十分短暂的冶金过程中相结合。

热浸镀是将一种基体金属浸在熔融状态的另一种低熔点金属中,在其表面形成一层金属保护膜的方法。热浸镀一般适用于镀层金属为低熔点的金属,例如锌或铝。

化学镀是一种不需要通电,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利用强还原剂在含有金属离子的溶液中,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而沉积在各种材料表面形成致密镀层的方法。

涂覆是在基材表面上,用浸渍、喷涂或旋涂等方法覆盖一层材料。

溅射喷涂是将带电离子经过电场加速后,撞击到所述防腐蚀保护层材料上,使所述防腐蚀保护层材料的原子以更大的速度分出,携带足够动能到达连接元件上。

激光烧结,以激光为热源对粉末压坯进行烧结的技术。由于激光光束集中和穿透能力小,适于对小面积、薄片制品的烧结。易于将不同于基体成分的粉末或薄片压坯烧结在一起。

真空溅镀,在真空环境下,通入适当的惰性气体作为媒介,靠惰性气体加速撞击靶材,使靶材表面原子被撞击出来,并在表面形成镀膜。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2为为平板状结构或u形开口状结构或环形结构或圆筒状结构或碗状结构或空心多边形状结构,其中,所述环形结构包括环形开口结构和环形闭合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至少在所述固定件2、接触件1、过渡层中的一个部件的部分或全部表面上设置有防腐蚀保护层,能够更好的保护所述固定件2、接触件1以及过渡层不受外界环境腐蚀,从而延长所述铜铝接线端子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过渡层与所述铝导线导芯连接的区域不设置防腐蚀保护层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厚度为0.01μm-1100μm。

为了了解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厚度对所述铝线端子性能的影响,发明人制备了具有不同防腐蚀保护层厚度的铝线端子,然后将铝线端子与铝导线连接成电气接头,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和电学实验,具体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表6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厚度对所述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判定标准为:拉拔力>200n且电压降≤0.5mv,由此可以看出:在经过48小时的盐雾实验后,当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厚度小于0.01μm,以及大于1100μm时,电气接头的拉拔力明显下降,电压降明显上升,无法较好的满足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厚度为0.01μm-1100μm。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快速稳定地形成所述防腐蚀保护层,所述防腐蚀保护层通过电镀或电弧喷涂或等离子喷涂或高速火焰喷涂或燃烧火焰喷涂或超音速喷涂或爆炸焊或热浸镀或化学镀或涂覆或溅射喷涂或激光烧结或真空溅镀的方式形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触件1和固定件2的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镍作为防腐蚀保护层,所述过渡层至少部分表面设置有金属镍作为防腐蚀保护层。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腐保护层的材质含有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或金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为了了解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材质对所述铝线端子性能的影响,发明人将具有不同材质的防腐蚀保护层和无防腐蚀保护层的所述铝线端子,分别连接相同线径的铝导线制成电气接头,并对该电气接头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和电学测试,具体试验结果如表7所示:

表7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材质对所述电气接头性能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判定标准为:拉拔力>200n且电压降≤0.5mv,由此可以看出:在经过48小时的盐雾实验后,当无防腐蚀保护层时,所述电气接头的拉拔力明显下降,电压降明显上升,无法较好的满足电气接头的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要求;当具有防腐蚀保护层时,所述电气接头能满足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并且所述防腐蚀保护层的材质为镍、镉、锆、铬、钴、锰、铝、锡、钛、锌、铜、银或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渡层的材质含有镍、镉、锆、铬、锰、铝、锡、钛、锌、银或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渡层选用电势电位在铜、铝之间的金属材料,或者是电化学性能十分稳定的金属材料,将上述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材料作为过渡层设置在固定件2和铝导线之间时,能够降低铜与铝之间的电势电位差,极大地减缓铜铝之间的电化学腐蚀,从而延长所述铝线端子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触件1和所述固定件2的材质为铜或铜合金,这是因为在自然界常用导电金属中,铜的导电性仅次于银,因此,目前大部分电气连接中端子和导线的导体材料都使用铜材质,但是,由于纯铜材质较软,机械性能较差,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接触件1和所述固定件2的材质为铜合金时,并且铜元素的含量不小于50wt%,这是因为如果铜元素的含量小于50wt%,则所述铝线端子的电阻会大于导体的额定值,在汽车正常工作电流下,使得所述铝线端子会持续发热,严重时会导致线缆的绝缘皮燃烧,甚至导致烧车。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