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6310发布日期:2019-11-15 23:3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借助设置于内部的电磁装置,通过对线圈通入较小的电流,使得线圈产生磁场,利用磁场的产生或消失而吸合或松开衔铁,进而驱使动触桥上的动触点与静簧端子上的静触点闭合或断开,实现控制大电流运作。在现有继电器中,继电器的触点吸合后,没有相应的检测组件来检测触点是否导通,一旦触点不导通或触点粘接,在继电器使用时很难快速地检测并反馈出问题;另一方面,继电器的触点开闭次数也有一定的寿命要求,而现有的继电器没有对继电器的触点开闭次数进行统计,当达到失效次数时将会影响继电器的准确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通过结构改进,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控触点的状态、判断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及时排查风险;另一方面,可对继电器的触点开闭次数进行收集、统计,当达到失效次数时,能自动提醒更换或维修,从而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应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包括机芯部分和底座部分;所述机芯部分包括磁路部分及其受磁路部分工作而动作的动簧衔铁部分;所述底座部分包括两个静簧部分以及将两个静簧部分相互绝缘地通过注塑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塑料体;所述静簧部分设有静触点;所述机芯部分安装在底座部分上并使机芯部分的动簧衔铁部分的动触点与静簧部分的静触点相配合,以实现触点闭合时,电流由一个静簧部分的负载端子流入,从另一个静簧部分的负载端子流出;两个静簧部分还分别设有一个向上凸出而没被所述塑料体所遮盖的凸部,所述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上还分别连接一信号线,以实现对触点闭合状态以及触点开闭次数的信号进行采集。

所述动簧衔铁部分包括桥接片以及设置于桥接片两端部的动触点;所述静簧部分为片形结构包括水平埋在所述塑料体的主体部、弯折成露出在塑料体之上的接触部和水平露出在塑料体的侧边以作为负载端子的连接部,所述静触点设于接触部;所述机芯部分的桥接片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静簧部分的接触部相对应;所述凸部设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

所述信号线与所述静簧部分的凸部之间还设有金属导电片,所述金属导电片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金属导电片的第一通孔配合在静簧部分的凸部上,并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相连接。

所述两条信号线的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金属导电片,两条信号线的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连接器相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器与继电器外部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所述静簧部分的凸部与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为一体结构,且是由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从底面向上拍打形成。

所述塑料体中,在对应于所述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的周边还分别设有让位区,所述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分别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对应的让位区中被压缩在所述金属导电片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之间,以利用所述弹簧增加所述金属导电片与所述静簧部分的电接触面积。

所述静簧部分的凸部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为分立的零件,所述静簧部分的凸部为金属铆钉,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所述金属铆钉配合在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的第二通孔中,所述金属铆钉的底部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的第二通孔铆接相配合。

所述金属铆钉的顶部设有台阶,所述金属导电片的第一通孔配合在所述金属铆钉的台阶处。

所述信号线为软导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两个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中还分别设有一个向上凸出而没被所述塑料体所遮盖的凸部,所述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上还分别连接一信号线,以实现对触点闭合状态以及触点开闭次数的信号进行采集。本发明的这种结构,通过在静簧部分上增加信号引出线这一简单装置,当触点闭合时,两条信号线也连通,通过采集两条信号线的连通信号,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控触点的状态、判断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及时排查风险;另一方面,可对继电器的触点开闭次数进行收集、统计,当达到失效次数时,能自动提醒更换或维修,从而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应用。本发明使继电器多增加了信号监控功能。

2、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将静簧部分的凸部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设为分立的零件,且静簧部分的凸部为金属铆钉,静簧部分的主体部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将金属铆钉配合在静簧部分的主体部的第二通孔中,将金属铆钉的底部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的第二通孔铆接相配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便于静簧部分的凸部的工艺制作,且在静簧部分的凸部与金属导电片相配合时,不会导致塑料体的损坏,由于金属铆钉为实心体,还能提高金属导电片与静簧部分的凸部的接触的稳定性。

3、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金属铆钉的顶部设有台阶,将金属导电片的第一通孔配合在所述金属铆钉的台阶处。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金属铆钉的台阶来增加金属导电片与静簧部分的导电面积,提高导电可靠性。

4、本发明由于采用了在塑料体中,在对应于所述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的周边还分别设有让位区,在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分别套接有弹簧,弹簧在对应的让位区中被压缩在所述金属导电片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之间。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利用弹簧的可变形性,在弹簧变形后始终与金属导电片、静簧部分的主体部相接触,从而可以保证信号诊断端子(即金属导电片)与负载端子(即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之间的可靠连接,进一步保证了诊断信号的传递,从而可以保证系统对监测信号的有效读取。

5、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信号线为软导线,且信号线的一端连接金属导电片,信号线的另一端与一个连接器相连接,本发明是利用软导线来消除硬连接(金属片与金属片直接连接,容易脱落)之间所产生的应力,从而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立体构造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底座部分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底座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底座部分的翻转一面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翻转一面的示意图;

图10是沿图9中a-a线的剖视图;

图11是沿图9中b-b线的剖视图(铆接前);

图12是沿图9中b-b线的剖视图(铆接后);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翻转一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沿图14中c-c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沿图14中d-d线的剖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分解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静簧部分与信号线相配合的翻转一面的示意图;

图20是沿图19中e-e线的剖视图;

图21是沿图19中f-f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包括外壳1、机芯部分2和底座部分3;外壳1装在底座部分3上并将机芯部分2容纳在内,所述机芯部分2包括磁路部分21及其受磁路部分工作而动作的动簧衔铁部分22;所述动簧衔铁部分22包括桥接片221以及设置于桥接片221两端部的动触点222;本实施例的动触点222为单独的零件而固定在桥接片221上,当然,动触点也可以由桥接片221一体形成的凸出,或者是由桥接片221的端部直接构成动触点;所述底座部分3包括两个静簧部分31以及将两个静簧部分31相互绝缘地通过注塑方式固定在一起的塑料体32;所述静簧部分31为片形结构包括水平埋在所述塑料体的主体部311、弯折成露出在塑料体之上的接触部312和水平露出在塑料体32的侧边以作为负载端子的连接部313,接触部312设有静触点314,本实施例的静触点314为单独的零件而固定在静簧部分31的接触部312上,当然,静触点也可以由静簧部分31的接触部312一体形成的凸出,或者是由静簧部分31的接触部312直接构成静触点;所述机芯部分2安装在底座部分3上并使机芯部分2的桥接片221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个静簧部分31的接触部312相对应,以实现触点闭合(即桥接片221的两端部的动触点222与两个静簧部分31的接触部312的静触点314对应相接触)时,电流由一个静簧部分的负载端子流入,从另一个静簧部分的负载端子流出;在两个静簧部分31的主体部311中还分别设有一个向上凸出而没被所述塑料体32所遮盖的凸部4,所述两个静簧部分31的凸部4上还分别连接一信号线5,以实现对触点闭合状态以及触点开闭次数的信号进行采集。

所述信号线5与所述静簧部分的凸部4之间还设有金属导电片6,所述金属导电片6设有第一通孔61,所述金属导电片6的第一通孔61配合在静簧部分31的凸部4上,并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条信号线5的各一端分别连接对应的金属导电片6,两条信号线5的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连接器7相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器7与继电器外部的控制模块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静簧部分的凸部4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为分立的零件,所述静簧部分的凸部4为金属铆钉,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315,所述金属铆钉4配合在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的第二通孔315中,所述金属铆钉4的底部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的第二通孔315铆接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铆钉4的顶部设有台阶41,所述金属导电片6的第一通孔61配合在所述金属铆钉4的台阶41处,并通过铆接方式相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5为软导线。

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采用了在两个静簧部分31的主体部311中还分别设有一个向上凸出而没被所述塑料体所遮盖的凸部4,所述两个静簧部分31的凸部4上还分别连接一信号线5,以实现对触点闭合状态以及触点开闭次数的信号进行采集。本发明的这种结构,通过在静簧部分31上增加信号引出线5这一简单装置,当触点闭合时,两条信号线也连通,通过采集两条信号线的连通信号,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控触点的状态、判断继电器是否正常工作,及时排查风险;另一方面,可对继电器的触点开闭次数进行收集、统计,当达到失效次数时,能自动提醒更换或维修,从而保证继电器的正常应用。本发明使继电器多增加了信号监控功能。

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采用了将静簧部分的凸部4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设为分立的零件,且静簧部分的凸部4为金属铆钉,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的对应位置设有第二通孔315,将金属铆钉4配合在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的第二通孔315中,将金属铆钉4的底部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的第二通孔315铆接相配合。本发明的这种结构,便于静簧部分的凸部的工艺制作,且在静簧部分的凸部与金属导电片相配合时,不会导致塑料体的损坏,由于金属铆钉为实心体,还能提高金属导电片与静簧部分的凸部的接触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采用了在金属铆钉4的顶部设有台阶41,将金属导电片6的第一通孔61配合在所述金属铆钉4的台阶41处。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可以利用金属铆钉的台阶41来增加金属导电片6与静簧部分31的导电面积,提高导电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采用了信号线5为软导线,且信号线5的一端连接金属导电片6,信号线5的另一端与一个连接器7相连接,本发明是利用软导线来消除硬连接(金属片与金属片直接连接,容易脱落)之间所产生的应力,从而提高了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参见图13至图1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静簧部分的凸部的形成不相同,本实施例中,静簧部分的凸部8与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为一体结构,且是由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从底面向上拍打形成。

实施例三

参见图17至图2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塑料体32中,在对应于所述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8的周边还分别设有让位区,也就是在对两个静簧部分31注塑形成底座部分3时,塑料没有包到凸部8的地方,凸部8的旁边还有一圈是没有塑料,使这个位置的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也露出来,所述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8分别套接有弹簧9,所述弹簧9在对应的让位区中被压缩在所述金属导电片6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之间,以利用所述弹簧9增加所述金属导电片6与所述静簧部分31的电接触面积;弹簧9是起着连通负载端子(即静簧部分31)和信号线连接端子(即金属导电片6)的作用。

本发明的一种负载端子带信号监控的大电流继电器,采用了在塑料体32中,在对应于所述两个静簧部分31的凸部8的周边还分别设有让位区,在两个静簧部分的凸部分别套接有弹簧9,弹簧9在对应的让位区中被压缩在所述金属导电片6与所述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之间。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利用弹簧9的可变形性,在弹簧9变形后始终与金属导电片6、静簧部分的主体部311相接触,从而可以保证信号诊断端子(即金属导电片)与负载端子(即静簧部分的主体部)之间的可靠连接,进一步保证了诊断信号的传递,从而可以保证系统对监测信号的有效读取。

上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