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16237发布日期:2020-03-17 19:5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焊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焊带。



背景技术:

目前接合在光伏电池正面与背面的焊带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而现有与背面电池接合的焊带太厚,使得片间距不能进一步减少,否则容易引起电池片碎片或隐裂,而如果整体焊带做薄,为不影响焊带导电性能则焊带必然变宽,这会导致电池正面会有较多遮挡,组件功率将下降;较大的片间距降低了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及光线利用率,同时也浪费了光伏组件的相关辅材。

现有的与电池正面接合的焊带截面主要是矩形或圆形,矩形焊带对光线的利用率太低,大部分太阳光都会被反射回空气中;圆形对光线的利用有了一定的提升,但直径较大,光线斜入射时造成的阴影较大,影响实际发电量,同时为降低较大直径带来的应力加厚了封装材料,增加了材料成本,而且圆形由于与焊点的接触面积小,可靠性也存在风险。

另外,通常的光伏焊带都是在铜基体表面进行涂锡,由于工艺能力的限制以及表面张力影响,涂锡层在铜基体表面会分布不均匀,附图1中则示出了三角焊带焊料往表面中间成外凸堆积的状态,附图2则示出了圆丝焊带焊料成偏心堆积的状态,进而影响反光效果和焊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光伏焊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焊带,包括至少一个周期的焊带段,单个周期的所述焊带段包括:

反射段,其用于接合在光伏电池片的正面栅线上,所述反射段包括与光伏电池片接合的接合面、以及与光伏电池片表面成角度设置的反射面;在横截面上,所述反射段包括第一基体和覆盖在第一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第一基体的表面具有内凹结构;

扁平段,其用于接合在相邻光伏电池片的背面,在横截面上,所述扁平段成扁平形。

本发明相较于现有技术,针对接合于电池的不同位置设计相应的焊带,反射段接合于电池正面,形成二次反射,并保持较小宽度,减少焊带对电池片的遮挡,提高光线利用率,提高光伏组件功率;反射段的第一基体上内凹部分可存涂层,减少涂层涂布后反射面角度变化,确保焊带表面光线得到最大程度反射;扁平段接合于电池背面,具有较好的接合平面,保证接合可靠性,在相邻两电池片之间采用扁平段过渡,由于扁平段的厚度较薄可以减少片间距。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基体的对应于每个反射面的每条边上都具有一从两端点向中间逐渐凹陷的第一弧形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弧形凹槽中间能积聚涂层,减轻或消除反射面中间外凸量,提高光线反射率。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基体的对应于接合面的底边上具有一从两端点向中间逐渐凹陷的第二弧形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二弧形凹槽中间能积聚涂层,减轻或消除接合面中间外凸量,提高接合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基体的对应于每个反射面的每条边上都具有多个内凹的第一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多个第一凹槽分散积聚涂层,能确保反射面上涂层均匀分布,提高光线反射率。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第一基体的对应于接合面的底边上具有多个内凹的第二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通过多个第二凹槽分散积聚涂层,能确保接合面上涂层均匀分布,接合面更为平整,提高接合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反射段成三角形。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反射段成三角形,可以有效地将焊带表面光线向两侧反射重新利用,提升光伏组件功率。

进一步地,在所述反射段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底座部的横截面成矩形、梯形、椭圆、半圆等形状,该底座部的底面为接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段三角形顶角具有圆弧角,在底座部的两端具有圆弧。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在顶角处设置圆弧角,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在三角形下方底座部设置圆弧,可以减少焊带底角遮光,同时提高底角处的反光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扁平段在横截面上包括第二基体以及覆盖于第二基体表面的涂层,所述第二基体成扁平的六边形。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接合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反射段成梯形,梯形较长底边接合在光伏电池片表面。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在所述反射段梯形的较长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该底座部的底面为与光伏电池片接合的接合面。

进一步地,在横截面上,所述反射段成圆形,在所述第一基体的表面设有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三凹槽。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反射段截面设计成圆形,能将入射到焊带表面的绝大部分光线反射再利用,同时焊带与电池片接合时无需区分方向,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第一基体上设置多个第三凹槽可以积聚涂层,提高涂层分布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三角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圆丝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光伏电池片与焊带连接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顺着焊带长度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反射段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反射段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反射段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扁平段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反射段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光伏焊带;10-反射段;101-接合面;102-反射面;103-第一基体;1031-第一弧形凹槽;1032-第二弧形凹槽;1033-第一凹槽;1034-第二凹槽;1035-第三凹槽;104-涂层;105-圆弧角;106-底座部;107-圆弧;20-扁平段;201-第二基体;90-电池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3-5、8所示,一种光伏焊带1,包括至少一个周期的焊带段,单个周期的所述焊带段包括:

反射段10,其用于接合在光伏电池片90的正面栅线上,反射段10包括与光伏电池片90接合的接合面101、以及与光伏电池片90表面成角度设置的反射面102;在横截面上,反射段10包括第一基体103和覆盖在第一基体103表面的涂层104,第一基体103的表面具有内凹结构;

扁平段20,其用于接合在相邻光伏电池片90的背面,在横截面上,扁平段20成扁平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针对接合于电池的不同位置设计相应的焊带,反射段接合于电池正面,形成二次反射,并保持较小宽度,减少焊带对电池片的遮挡,提高光线利用率,提高光伏组件功率;反射段的第一基体上内凹部分可存涂层,减少涂层涂布后反射面角度变化,确保焊带表面光线得到最大程度反射;扁平段接合于电池背面,具有较好的接合平面,保证接合可靠性,在相邻两电池片之间采用扁平段过渡,由于扁平段的厚度较薄可以减少片间距。

覆盖在基体表面的涂层可以是金属涂层也可以是非金属涂层,还可以在反射面和接合面分别涂覆不同类型的涂层,这样可以针对性提高反射面的反光性、以及接合面的导电性和接合力。

本申请焊带与光伏电池片表面接合的方式可以是焊接或者粘接方式。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一基体103的对应于每个反射面的每条边上都具有一从两端点向中间逐渐凹陷的第一弧形凹槽1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弧形凹槽中间能积聚涂层,减轻或消除反射面中间外凸量,提高光线反射率。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一基体103的对应于接合面的底边上具有一从两端点向中间逐渐凹陷的第二弧形凹槽1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弧形凹槽中间能积聚涂层,减轻或消除接合面中间外凸量,提高接合可靠性。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一基体103的对应于每个反射面的每条边上都具有多个内凹的第一凹槽10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第一凹槽分散积聚涂层,能确保反射面上涂层均匀分布,提高光线反射率。

如图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第一基体103的对应于接合面的底边上具有多个内凹的第二凹槽10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多个第二凹槽分散积聚涂层,能确保接合面上涂层均匀分布,接合面更为平整,提高接合可靠性。

如图5-7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反射段10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底边对应于接合面101,三角形的另外两边对应于反射面10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反射段成三角形,可以有效地将焊带表面光线向两侧反射重新利用,提升光伏组件功率。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反射段10截面三角形的顶角处具有圆弧角1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顶角处设置圆弧角,可以提高结构稳定性。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反射段三角形的底边上具有向外延伸的底座部107,在底座部107的两端具有圆弧106,可以减少焊带底角遮光,同时提高底角处的反光性能。

如图8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扁平段20在横截面上包括第二基体201以及覆盖于第二基体201表面的涂层,第二基体201成扁平的六边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较大的接合面积,提高接合可靠性。

如图9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横截面上,反射段10成圆形,在所述第一基体的表面设有均匀设置的多个第三凹槽103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反射段截面设计成圆形,能将入射到焊带表面的绝大部分光线反射再利用,同时焊带与电池片接合时无需区分方向,提高光伏组件的生产效率;第一基体上设置多个第三凹槽可以积聚涂层,提高涂层分布均匀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