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3425发布日期:2020-06-30 20: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线圈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作为以往的线圈部件,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共模扼流圈。

专利文献1的线圈部件包括如下构件而构成:两个绕线管,其配置于同轴上;线圈,其卷绕于各绕线管;一对芯,其一边贯穿于各绕线管;基部,其支承这些芯;以及销状的端子,其从基部的背面突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1324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发明人等的研究,在专利文献1的线圈部件的构造中,关于端子与芯之间的耐压性,存在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地确保端子与芯之间的耐压性的构造的线圈部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其中,该线圈部件包括:芯部,其具有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轴部、跨于所述一对轴部的一端部彼此之间地配置的第1相对部以及跨于所述一对轴部的另一端部彼此之间地配置的第2相对部;

壳体构件,其由绝缘材料构成并支承所述芯部;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一对轴部;以及

金属端子构件,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将所述一对轴部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

所述壳体构件具有:

收纳部,其用于收纳所述芯部;以及

一对外壁部,其将所述芯部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分别向上下方向立起,

在所述一对外壁部分别设有所述金属端子构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充分地确保端子(金属端子构件)与芯部之间的耐压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着图2的c-c线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仰视图(其中,省略第2芯的图示)。

图7是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从下表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的壳体构件和金属端子构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底面侧观察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图10的(a)是变形例的线圈部件的俯视图,图10的(b)是变形例的线圈部件的仰视图。

图11的(a)是从上表面侧观察变形例的线圈部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图11的(b)是从下表面侧观察变形例的线圈部件而得到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第1芯;11、第1轴部(一第1轴部);12、第1轴部(另一第1轴部);13、14、23、24、顶端面;15、第1连结部;16、26、一面;17、27、另一面;18、外周面;19、凹部;20、第2芯;21、第2轴部(一第2轴部);22、第2轴部(另一第2轴部);25、第2连结部;28、外周面;29、凹部;30、壳体构件;31、芯保持部;32、开口;33、突起部;34、分隔壁部;35、凹曲面;36、收纳部;37、上表面;38、前面;39、背面;40、外壁部(一外壁部);41、第1相对面;42、第1外侧面;43、53、下表面;44、54、下表面侧凹部;45、55、端子配置部;46、56、分隔台阶部;47、57、凹部;48、58、倾斜面;49、59、插入孔;50、外壁部(另一外壁部);51、第2相对面;52、第2外侧面;60、线圈;61、第1线圈;62、第2线圈;63、卷绕部;64、一端部;65、另一端部;70、71、72、73、74、金属端子构件;75、插入部;76、线圈端保持部;77、端子部;78、相对部;81、间隙;91、92、突起部;100、线圈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所有的附图中,对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地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0包括:芯部,其具有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轴部、跨于一对轴部的一端部彼此之间地配置的第1相对部(第1连结部15)以及跨于一对轴部的另一端部彼此之间地配置的第2相对部(第2连结部25);壳体构件30,其由绝缘材料构成并支承芯部;线圈60,其卷绕于一对轴部;以及金属端子构件70,其与线圈60电连接。

如图3所示,第1相对部和第2相对部将一对轴部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

壳体构件30具有:收纳部36,其用于收纳芯部;以及一对外壁部40、50,其将芯部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分别向上下方向立起。

并且,在一对外壁部40、50分别设有金属端子构件70。

根据本实施方式,线圈部件100成为如下构造:与线圈60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构件70设于由绝缘材料构成的壳体构件30的外壁部40、50中的各外壁部。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线圈部件100的端子(金属端子构件70)与芯部之间的耐压性。也就是说,能够确保端子与芯部之间的绝缘距离。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芯部包含第1芯10和第2芯20而构成。即,芯部包含:第1芯10,其具有第1相对部(第1连结部15)和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1轴部11、12;以及第2芯20,其具有第2相对部(第2连结部25)和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2轴部21、22。

第1相对部(第1连结部15)将一对第1轴部11、12彼此连结。

第2相对部(第2连结部25)将一对第2轴部21、22彼此连结。

如图3和图7所示,一对第1轴部11、12中的一第1轴部11与一对第2轴部21、22中的一第2轴部21彼此同轴地配置,构成一轴部。同样,一对第1轴部11、12中的另一第1轴部12与一对第2轴部21、22中的另一第2轴部22彼此同轴地配置,构成另一轴部。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芯部通过使两个u形芯(第1芯10和第2芯20)相互组合而构成。

即,本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0包括:第1芯10,其具有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1轴部11、12和将一对第1轴部11、12彼此连结的第1连结部15;第2芯20,其具有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2轴部21、22和将一对第2轴部21、22彼此连结的第2连结部25;壳体构件30,其由绝缘材料构成并支承第1芯10和第2芯20;线圈60,其卷绕于第1轴部11、12和第2轴部21、22;以及金属端子构件70,其与线圈60电连接。

如图3所示,第1连结部15和第2连结部25将一对第1轴部11、12和一对第2轴部21、22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一对第1轴部11、12中的一第1轴部11与一对第2轴部21、22中的一第2轴部21彼此同轴地配置。一对第1轴部11、12中的另一第1轴部12与一对第2轴部21、22中的另一第2轴部22彼此同轴地配置。

壳体构件30具有:收纳部36,其用于收纳第1芯10和第2芯20;以及一对外壁部40、50,其将第1芯10和第2芯20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向上下方向立起。

并且,在一对外壁部40、50分别设有金属端子构件70。

对于第1芯10而言,该第1芯10的整体由磁性材料一体形成。

如图7和图9所示,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形成为盘状。第1连结部15的一面16(图7)与另一面17(图9)分别平坦地形成,彼此平行。第1连结部15的俯视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是长圆形状、椭圆形状或圆角的长方形状(参照图2)。

第1轴部11、12分别例如形成为长圆柱形状、椭圆柱形状或圆角的棱柱形状。第1轴部11、12在第1连结部15的另一面17从彼此分开的位置分别突出。第1轴部11、12的轴向彼此平行地配置,并且与第1连结部15的板面正交。第1轴部11、12的从另一面17突出的突出长度(第1轴部11、12的轴向上的长度)彼此相等。另外,如图3所示,第1连结部15的一面16与另一面17之间的距离形成为比第1轴部11、12的y方向上的宽度(椭圆的短径)小。另外,第1连结部15的长径的延伸方向与第1轴部11、12的长径的延伸方向彼此正交。

如图9和图3所示,一第1轴部11的顶端面13和另一第1轴部12的顶端面14例如分别平坦地形成,并且彼此配置于同一平面上。顶端面13、14与z方向正交。

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第1轴部11、12的轴向称为上下方向或z方向。

第1连结部15的一面16朝向上方,另一面17朝向下方。第1轴部11、12从第1连结部15向下方突出。

有时将第1轴部11与第1轴部12的排列方向称为y方向。z方向与y方向彼此正交。

另外,将与z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x方向。

第2芯20由与第1芯10同样的材料形成为与第1芯10同样的形状。即,第2芯20具有与第1连结部15同样的第2连结部25、与第1轴部11、12同样的第2轴部21、22以及与顶端面13、14同样的顶端面23、24。

第2芯20以相对于第1芯10上下反转的姿态配置。即,第2连结部25的一面26(图9)朝向下方,第2连结部25的另一面27(图7)朝向上方。第2轴部21、22从另一面27向上方突出。

如图3所示,一第1轴部11的顶端面13与一第2轴部21的顶端面23彼此面接触,或者彼此平行地靠近。

同样,另一第1轴部12的顶端面14与另一第2轴部22的顶端面24彼此面接触,或者彼此平行地靠近。

顶端面13和顶端面23例如利用粘接剂相互粘接固定。同样,顶端面14和顶端面24例如利用粘接剂相互粘接固定。

线圈部件100的俯视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如图2所示那样设为矩形状(例如圆角的正方形状)。

如图1所示,线圈部件100例如形成为大致长方体形状。

壳体构件30由树脂等绝缘材料构成。壳体构件30例如其整体一体形成。

壳体构件30具有:平坦的上表面37;前面38(图2、图7、图8),其是壳体构件30的y方向上的一外表面;以及背面39(图2、图9),其是壳体构件30的y方向上的另一外表面。

上表面37是壳体构件30的z方向上的一外表面。上表面37的外形线成为矩形状(例如圆角的正方形状)(图2)。

前面38和背面39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u字形状,即倒u字形状。前面38与背面39彼此平行地配置。前面38和背面39分别与上表面37正交。

并且,壳体构件30具有作为x方向上的一对外表面的第1外侧面42和第2外侧面52。

第1外侧面42是x方向上的一外壁部40的外表面,第2外侧面52是x方向上的另一外壁部50的外表面。

第1外侧面42和第2外侧面52彼此平行地配置。

第1外侧面42和第2外侧面52与前面38和背面39正交,并且与上表面37也正交。

并且,壳体构件30具有作为壳体构件30的z方向上的另一外表面的下表面。壳体构件30的下表面是一外壁部40的下表面43(图3、图8)与另一外壁部50的下表面53(图8)的集合体。

壳体构件30的下表面(下表面43和下表面53)与上表面37平行地配置。

在此,如图7和图8所示,壳体构件30具有用于保持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第1相对部)的芯保持部31。一对外壁部40、50分别从芯保持部31向下方突出。

外壁部40、50分别例如形成为在y方向上尺寸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

外壁部40、50各自的下表面43、53优选位于比第1芯10的第1轴部11、12的顶端面13、14靠下方的位置,更优选位于比线圈60的卷绕部63(后述)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进一步优选位于比线圈60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特别优选位于比第2芯20的第2连结部25的一面26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7所示,芯保持部31形成为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盘状,在芯保持部31的中央部形成有上下贯通该芯保持部31的开口32。

开口32的形状例如形成为与第1连结部15对应的形状,形成为比第1连结部15大一圈(图2)。

在开口32的内周面的多个部位形成有朝向开口32的内方突出的突起部33。例如,突起部33分别配置于开口32的4角。

开口32的内周面例如与上下方向(图7所示的z方向)平行。

另一方面,突起部33的从开口32的内周面突出的突出量随着朝向下方而增大。

更详细而言,突起部33例如成为三棱台形状,水平截面积随着朝向下方而增大。

突起部33例如形成于开口32的从上端到下端的范围。

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从壳体构件30的上侧压入开口32,由此第1连结部15(第1相对部)压入固定于芯保持部31。

即,在第1连结部15的外周面18按压接触于各突起部33的各1个斜边的状态下,第1连结部15固定于芯保持部31(参照图5)。

这样,第1芯10被壳体构件30支承。

另外,如上所述,第2芯20粘接固定于第1芯10。第2芯20借助第1芯10被壳体构件30间接地支承。

在图5的例子中,第1连结部15的厚度尺寸比开口32的上下尺寸大,第1连结部15的一面16位于比上表面37靠上方的位置,并且第1连结部15的另一面17位于比芯保持部31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也就是说,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相对于壳体构件30的上表面37向上方稍微突出。

不过,开口32的上下尺寸(芯保持部31的厚度尺寸)与第1连结部15的厚度尺寸之间的关系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一面16与上表面37彼此齐平地配置,也可以是一面16配置于比上表面37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另一面17也可以与芯保持部31的下表面齐平地配置,也可以配置于比芯保持部31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

在此,在壳体构件30的内部,一外壁部40与另一外壁部50之间的空间和开口32内的空间是用于收纳第1芯10和第2芯20的收纳部36。

如图7所示,线圈部件100包括第1线圈61和第2线圈62作为线圈60。

第1线圈61使用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丝而构成。

第1线圈61具有:卷绕部63,其通过呈螺旋状卷绕金属丝而形成;以及一端部64和另一端部65,其分别从卷绕部63突出。

一端部64从卷绕部63的轴向上的一端部沿着切线方向突出。第1线圈61的另一端部65侧的部分从卷绕部63的轴向上的另一端部沿着切线方向突出,并且,向该轴向上的一端侧折回,并且,另一端部65从该轴向上的一端部沿着切线方向突出。一端部64的从卷绕部63突出的突出方向与另一端部65的从卷绕部63突出的突出方向彼此成为大致相反方向。一端部64与另一端部65彼此配置于大致同一直线上。一端部64和另一端部65分别沿着x方向延伸。

第2线圈62也形成为与第1线圈61同样的形状,具有卷绕部63、一端部64以及另一端部65。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和图9所示,第1线圈61和第2线圈62在y方向上彼此形成为对称形状(镜面对称形状)。

优选的是,构成第1线圈61和第2线圈62的金属丝在外周面涂布形成有树脂覆膜。

在一端部64和另一端部65各自的至少一部分,金属丝的金属材料自树脂覆膜暴露,一端部64和另一端部65分别通过例如钎焊于金属端子构件70(细节后述)而与金属端子构件70电连接。

如图3所示,在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贯穿有一第1轴部11和一第2轴部21。同样,在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贯穿有另一第1轴部12和另一第2轴部22。

即,线圈部件100包括卷绕于一轴部的第1线圈61和卷绕于另一轴部的第2线圈62作为线圈60。

并且,壳体构件30具有将一轴部和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的配置区域与另一轴部和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的配置区域相互分隔的分隔壁部34(参照图3、图6、图7、图8、图9)。

换言之,线圈部件100包括卷绕于一第1轴部11和一第2轴部21的第1线圈61和卷绕于另一第1轴部12和另一第2轴部22的第2线圈62作为线圈60,壳体构件30具有将一第1轴部11、一第2轴部21以及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的配置区域与另一第1轴部12、另一第2轴部22以及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的配置区域相互分隔的分隔壁部34(参照图3、图6、图7、图8、图9)。

分隔壁部34架设于从一外壁部40到另一外壁部50的范围。因此,壳体构件30被分隔壁部34加强,壳体构件30的构造强度被提高。

分隔壁部34例如配置于比芯保持部31靠下方的位置。不过,分隔壁部34的上表面的高度位置也可以与芯保持部31的下表面的高度位置同等。

在分隔壁部34中,朝向一第1轴部11、一第2轴部21以及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的配置区域那一侧的面成为沿着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的凹曲面35。

同样,在分隔壁部34中,朝向另一第1轴部12、另一第2轴部22以及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的配置区域那一侧的面成为沿着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的凹曲面35。

分隔壁部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成为与z方向正交的平坦的面。

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的另一面17与分隔壁部34的上表面平行,并且抵接于该上表面或靠近该上表面(参照图3)。

第2芯20的第2连结部25的另一面27与分隔壁部34的下表面平行。另一面27也可以抵接于分隔壁部34的下表面或靠近分隔壁部34的下表面,在图3的例子中,另一面27隔开预定的空间距离地配置于比分隔壁部34的下表面靠下方的位置。

如图7和图8所示,线圈部件100例如包括与第1线圈61的一端部64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构件71、与第2线圈62的一端部64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构件72、与第1线圈61的另一端部65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构件73以及与第2线圈62的另一端部65电连接的金属端子构件74作为金属端子构件70。

其中的两个金属端子构件71、72设于一外壁部40,另外的两个金属端子构件73、74设于另一外壁部50。

金属端子构件71与金属端子构件72在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金属端子构件73与金属端子构件74在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金属端子构件71与金属端子构件73在x方向上排列地配置,金属端子构件72与金属端子构件74在x方向上排列地配置。

一对外壁部40、50中的一外壁部40具有朝向另一外壁部50那一侧的第1相对面41(图6、图8)。另一外壁部50具有朝向一外壁部40那一侧的第2相对面51(图6、图7、图9)。

如图6所示,设于一外壁部40的金属端子构件70(金属端子构件71、72)的整体配置于距另一外壁部50的距离比第1相对面41距另一外壁部50的距离远的位置(也参照图9)。

同样,如图6和图9所示,设于另一外壁部50的金属端子构件70(金属端子构件73、74)的整体配置于距一外壁部40的距离比第2相对面51距一外壁部40的距离远的位置。

由此,能够实现壳体构件30的一部分介于金属端子构件70与芯(第1芯10、第2芯20)之间的结构,因此能够更充分地确保端子(各金属端子构件70)与芯(第1芯10、第2芯20)之间的耐压性。

如图6和图9所示,线圈60的一端部64被设于一对外壁部40、50中的一外壁部40的金属端子构件70保持。也就是说,第1线圈61的一端部64被金属端子构件71保持,第2线圈62的一端部64被金属端子构件72保持。

另外,线圈60的另一端部65被设于一对外壁部40、50中的另一外壁部50的金属端子构件70保持。也就是说,第1线圈61的另一端部65被金属端子构件73保持,第2线圈62的另一端部65被金属端子构件74保持。

由此,实现线圈60架设于一对外壁部40、50之间的构造。

线圈60相对于芯部成为非接触。即,线圈60相对于第1芯10和第2芯20中任一者均成为非接触状态。也就是说,第1线圈61和第2线圈62分别相对于第1芯10和第2芯20中任一者均成为非接触状态。

由此,能够充分地确保线圈60与芯(第1芯10、第2芯20)之间的耐压性,进而,能够更充分地确保端子(金属端子构件70)与芯(第1芯10、第2芯20)之间的耐压性。

如图3所示,在第1芯10的一第1轴部11的外周面和第2芯20的一第2轴部21的外周面与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的内周之间存在间隙81。

同样,在第1芯10的另一第1轴部12的外周面和第2芯20的另一第2轴部22的外周面与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的内周之间存在间隙81。

更详细而言,线圈60相对于壳体构件30成为非接触状态。也就是说,线圈60的两端被设于壳体构件30的金属端子构件70保持,线圈60架设于金属端子构件70之间。

如图8所示,金属端子构件70具有:插入部75,其插入固定于外壁部40、50;线圈端保持部76(参照图9),其以导通状态保持线圈60的端部(一端部64、另一端部65);以及端子部77(参照图9),其配置于外壁部40、50的下表面43、53。

因此,能够通过插入固定插入部75而将插入部75容易地固定于外壁部40、50,能够利用线圈端保持部76以导通状态保持线圈60的端部,能够使用配置于外壁部40、50的下表面43、53的端子部77将线圈部件100安装于基板等。

金属端子构件70例如通过弯折金属板而构成。

端子部77例如形成为平板状。端子部77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形成为矩形状。金属端子构件71的端子部77和金属端子构件72的端子部77沿着外壁部40的端子配置部45的下表面43设置。

金属端子构件73的端子部77和金属端子构件74的端子部77沿着另一外壁部50的端子配置部55的下表面53设置。

插入部75例如形成为平板状。插入部75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形成为顶端侧分支为两叉的形状,即u字形状。插入部75例如相对于端子部77弯折为直角,从端子部77的一边(以下,称为第1边)朝向上方立起。

线圈端保持部76从端子部77的与上述第1边相邻的第2边突出。线圈端保持部76弯折为向上凸出的弯曲形状(ω字状)。另外,在线圈端保持部76中从端子部77突出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侧的部分分支为两叉,该部分的弯曲变形性良好。

在线圈60的一端部64或另一端部65插入至线圈端保持部76的弯曲形状的部分的内部的状态下,将线圈端保持部76压紧,从而利用线圈端保持部76保持线圈60的一端部64或另一端部65。

在金属端子构件70的各部中,端子部77位于最靠下方的位置。

在一外壁部40的端子配置部45形成有一对插入孔49。一对插入孔49分别在下表面43具有开口端。这些插入孔49在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插入孔49形成为:y方向和z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x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一插入孔49供金属端子构件71的插入部75插入固定。另一插入孔49供金属端子构件72的插入部75插入固定。

同样,在另一外壁部50的端子配置部55形成有一对插入孔59。一对插入孔59分别在下表面53具有开口端。这些插入孔59在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插入孔59形成为:y方向和z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大,x方向上的尺寸相对较小。一插入孔59供金属端子构件73的插入部75插入固定。另一插入孔59供金属端子构件74的插入部75插入固定。

在此,如图4所示,插入孔59形成为与u字形状的插入部75对应的u字形状,插入部75以良好的密合性压入于插入孔59的内表面。

同样,虽省略图示,但插入孔49也形成为与插入部75对应的u字形状,插入部75以良好的密合性压入于插入孔49的内表面。

另外,除了将金属端子构件70压入壳体构件30的例子以外,例如也可以使用嵌入成形技术等各种各样的技术使两者一体化。

金属端子构件70还具有相对部78。相对部78例如形成为平板状。相对部78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形成为矩形状。相对部78从端子部77的与上述第1边相对的第3边(与第2边相邻的边)朝向上方立起。因此,相对部78与插入部75平行地相对。

金属端子构件71的相对部78和金属端子构件72的相对部78在外壁部40的第1外侧面42沿着与下表面43相邻的部位配置。更详细而言,在第1外侧面42的与下表面43相邻的部位形成有一对较浅的凹部47(图7)。一对凹部47在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一凹部47供金属端子构件71的相对部78配置,另一凹部47供金属端子构件72的相对部78配置。

金属端子构件73的相对部78和金属端子构件74的相对部78在另一外壁部50的第2外侧面52沿着与下表面53相邻的部位配置。更详细而言,在第2外侧面52的与下表面53相邻的部位形成有一对较浅的凹部57(图8)。一对凹部57在y方向上排列地配置。一凹部57供金属端子构件73的相对部78配置,另一凹部57供金属端子构件74的相对部78配置。

在此,在端子配置部45,例如在从下表面43到第1外侧面42的范围形成有分隔台阶部46。分隔台阶部46在下表面43形成为比其他部分朝向下方高一层。分隔台阶部46在第1外侧面42形成为与该第1外侧面42的除了凹部47以外的部分齐平(也就是说,形成为比凹部47高一层)。金属端子构件71的配置区域与金属端子构件72的配置区域被分隔台阶部46相互分隔(参照图9)。

同样,在端子配置部55,例如在从下表面53到第2外侧面52的范围形成有分隔台阶部56。分隔台阶部56在下表面53形成为比其他部分朝向下方高一层。分隔台阶部56在第2外侧面52形成为与该第2外侧面52的除了凹部57以外的部分齐平(也就是说,形成为比凹部57高一层)。金属端子构件73的配置区域与金属端子构件74的配置区域被分隔台阶部56相互分隔。

在各凹部47与下表面43之间分别形成有倾斜面48。同样,在各凹部57与下表面53之间分别形成有倾斜面58。

因此,能够从凹部47沿着下表面43容易地配置金属端子构件70的相对部78和端子部77,并且能够从凹部57沿着下表面53容易地配置金属端子构件70的相对部78和端子部77。

倾斜面58的倾斜角度例如比45度大。也就是说,下表面53与倾斜面58所成的角度比凹部57与倾斜面58所成的角度大。同样,倾斜面48的倾斜角度例如比45度大。

在外壁部40、50的下表面43、53形成有朝向该外壁部40、50的上表面侧凹陷的下表面侧凹部44、54。下表面侧凹部44、54供线圈端保持部76配置。

因此,在将线圈部件100安装于基板等时,能够抑制线圈端保持部76与基板等之间的干涉。

更详细而言,线圈端保持部76的下端位置位于比下表面43、53靠上方的位置(参照图4)。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线圈端保持部76与基板等之间的干涉。

如图8所示,外壁部40具有:一对下表面侧凹部44;以及端子配置部45,其配置于上述下表面侧凹部44彼此之间,并且供端子部77(参照图9)配置。

在与一轴部的配置区域和另一轴部的配置区域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图9所示的y方向)上,一对下表面侧凹部44中的一下表面侧凹部44、端子配置部45、一对下表面侧凹部44中的另一下表面侧凹部44依该次序排列地配置。即,在与一第1轴部11和一第2轴部21的配置区域与另一第1轴部12和另一第2轴部22的配置区域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图9所示的y方向)上,一对下表面侧凹部44中的一下表面侧凹部44、端子配置部45、一对下表面侧凹部44中的另一下表面侧凹部44依该次序排列地配置。

同样,外壁部50具有:一对下表面侧凹部54;以及端子配置部55,其配置于上述下表面侧凹部54彼此之间,并且供端子部77(参照图9)配置。

在与一轴部的配置区域和另一轴部的配置区域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图9所示的y方向)上,一对下表面侧凹部54中的一下表面侧凹部54、端子配置部55、一对下表面侧凹部54中的另一下表面侧凹部54依该次序排列地配置。即,在与一第1轴部11和一第2轴部21的配置区域与另一第1轴部12和另一第2轴部22的配置区域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图9所示的y方向)上,一对下表面侧凹部54中的一下表面侧凹部54、端子配置部55、一对下表面侧凹部54中的另一下表面侧凹部54依该次序排列地配置。

一下表面侧凹部44供金属端子构件71的线圈端保持部76配置,另一下表面侧凹部44供金属端子构件72的线圈端保持部76配置。

一下表面侧凹部54供金属端子构件73的线圈端保持部76配置,另一下表面侧凹部54供金属端子构件74的线圈端保持部76配置。

更详细而言,在与一第1轴部11和一第2轴部21的配置区域与另一第1轴部12和另一第2轴部22的配置区域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图9所示的y方向)上,一对下表面侧凹部44配置于一外壁部40的端部。并且,各下表面侧凹部44在y方向上向与端子配置部45侧相反的一侧开放,也向下方向开放,并且,也向与上下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的两侧开放。

同样,一对下表面侧凹部54在y方向上配置于另一外壁部50的端部。并且,各下表面侧凹部54在y方向上向与端子配置部55侧相反的一侧开放,也向下方向开放,并且,也向与上下方向和y方向正交的x方向上的两侧开放。

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将线圈60的端部(一端部64、另一端部65)连接于线圈端保持部76的作业。

各下表面侧凹部44和各下表面侧凹部54例如是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凹部。

另外,线圈部件100不具备绕线管,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以相对于第1芯10的一第1轴部11和第2芯20的一第2轴部21非接触的状态卷绕于上述第1轴部11和第2轴部21的周围。

线圈部件100的组装例如能够如以下这样进行。

首先,将各金属端子构件70的插入部75分别插入并压入固定于对应的插入孔49或59,从而将各金属端子构件70安装于壳体构件30。另外,金属端子构件70也可以使用粘接剂安装于壳体构件30。

接着,将预先形成为如图7所示那样具有卷绕部63、一端部64以及另一端部65的形状的第1线圈61和第2线圈62压紧固定于对应的金属端子构件70的线圈端保持部76。即,第1线圈61的一端部64压紧固定于金属端子构件71的线圈端保持部76,第1线圈61的另一端部65压紧固定于金属端子构件73的线圈端保持部76。另外,第2线圈62的一端部64压紧固定于金属端子构件72的线圈端保持部76,第2线圈62的另一端部65压紧固定于金属端子构件74的线圈端保持部76。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和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配置于收纳部36内,并且,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和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成为被分隔壁部34彼此分隔的状态。

接着,从壳体构件30的上侧,将第1芯10的第1轴部11插入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并且将第1轴部12插入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将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压入固定于芯保持部31的开口32内。另外,从壳体构件30的下侧,将第2芯20的第2轴部21插入第1线圈61的卷绕部63,并且将另一第2轴部22插入第2线圈62的卷绕部63。然后,利用粘接剂将第1轴部11的顶端面13和第2轴部21的顶端面23相互固定,并且利用粘接剂将第1轴部12的顶端面14和第2轴部22的顶端面24相互固定。

这样,获得线圈部件100。

另外,线圈部件100也可以具备未图示的模压树脂。

<变形例>

接着,使用图10的(a)~图11的(b)说明变形例的线圈部件100。本变形例的线圈部件100构成为在以下说明的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0不同,在其他点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线圈部件100同样。

如图10的(a)和图11的(a)所示,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在壳体构件30的开口32的内周面,除了形成有4角的突起部33之外,还形成有一对突起部91(凸部)。即,壳体构件30具有一对突起部91。这些突起部91在y方向上配置于开口32的中央部。一突起部91从开口32的内周面向x方向上的一方向突出,另一突起部91从开口32的内周面向x方向上的相反方向突出。

突起部91的俯视形状成为大致三角形状,随着朝向突起部91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侧(开口32的内方侧)而宽度逐渐变窄。突起部91的顶部(突起部91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部分)成为带有圆形的形状。

突起部91的上表面例如成为平坦的水平面,与壳体构件30的上表面37齐平。突起部91配置于分隔壁部34的上表面之上。突起部91的下端到达分隔壁部34的上表面。

在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的外周面18(侧周面)形成有与各突起部91对应的一对凹部19。凹部19配置于与各突起部91对应的位置。

各凹部19成为与各突起部91对应的形状,形成于第1连结部15的从上端到下端的范围。即,各凹部19的俯视形状成为大致三角形状,随着朝向深度方向而宽度逐渐变窄,最里部成为带有圆形的形状。

并且,如图10的(a)所示,在第1芯10的第1连结部15保持于壳体构件30的芯保持部31的状态下,一突起部91进入一凹部19,并且另一突起部91进入另一凹部19。也就是说,突起部91与凹部19嵌合。由此,能够抑制第1芯10相对于壳体构件30的错位。

如图10的(b)和图11的(b)所示,在一外壁部40的第1相对面41和另一外壁部50的第2相对面51分别形成有突起部92(凸部)。即,壳体构件30具有一对突起部92。

一突起部92从第1相对面41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向x方向上的一方向(第2相对面51侧)突出。另一突起部92从第2相对面51的y方向上的中央部向x方向上的相反方向(第1相对面41侧)突出。

突起部92的形状与突起部91的形状同样。即,突起部92的俯视形状成为大致三角形状,随着朝向突起部92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侧而宽度逐渐变窄。突起部92的顶部(突起部92的突出方向上的顶端部分)成为带有圆形的形状。

突起部92的下表面例如成为平坦的水平面。一突起部92的下表面与外壁部40的下表面43大致齐平,另一突起部92的下表面与外壁部50的下表面53大致齐平。各突起部92配置于分隔壁部34的上表面之下。突起部92的上端到达分隔壁部34的下表面。

在第2芯20的第2连结部25的外周面28(侧周面)形成有与各突起部92对应的一对凹部29。凹部29配置于与各突起部92对应的位置。

凹部29的形状与凹部19的形状同样。即,各凹部29成为与各突起部92对应的形状,形成于第2连结部25的从上端到下端的范围。即,各凹部29的俯视形状成为大致三角形状,随着朝向深度方向而宽度逐渐变窄,最里部成为带有圆形的形状。

并且,在第2芯20固定于第1芯10的状态下,如图10的(b)所示,一突起部92进入一凹部29,并且另一突起部92进入另一凹部29。也就是说,突起部92与凹部29嵌合。由此,能够抑制第2芯20相对于壳体构件30的错位。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说明了在第1连结部15和第2连结部25分别形成有凹部19、凹部29,在壳体构件30形成有与凹部19、凹部29嵌合的突起部91、92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该例子,也可以是,形成于壳体构件30的凹部与形成于第1连结部15和第2连结部25的凸部嵌合。

这样,作为线圈部件100,能够采用如下构造的线圈部件:形成于第1相对部(第1连结部15)的凹部或凸部与形成于壳体构件30的凸部或凹部嵌合,并且形成于第2相对部(第2连结部25)的凹部或凸部与形成于壳体构件30的凸部或凹部嵌合。

以上,参照附图说明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是本发明的例示,也能够采用上述以外的各种各样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说明了第1芯10和第2芯20分别是u形芯的例子,但第1芯10和第2芯20中的一者(例如第2芯20)也可以是板状等的i形芯。在该情况下,一轴部由第1芯10的第1轴部11构成,另一轴部由第1芯10的第1轴部12构成。另外,第2芯20不构成轴部。

本实施方式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该线圈部件包括:

芯部,其具有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轴部、跨于所述一对轴部的一端部彼此之间地配置的第1相对部以及跨于所述一对轴部的另一端部彼此之间地配置的第2相对部;

壳体构件,其由绝缘材料构成并支承所述芯部;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一对轴部;以及

金属端子构件,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所述第1相对部和所述第2相对部将所述一对轴部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

所述壳体构件具有:

收纳部,其用于收纳所述芯部;以及

一对外壁部,其将所述芯部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分别向上下方向立起,

在所述一对外壁部分别设有所述金属端子构件。

<2>根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一对外壁部中的一外壁部具有朝向另一外壁部那一侧的第1相对面,

所述另一外壁部具有朝向所述一外壁部那一侧的第2相对面,

设于所述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的整体配置于距所述另一外壁部的距离比所述第1相对面距所述另一外壁部的距离远的位置,

设于所述另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的整体配置于距所述一外壁部的距离比所述第2相对面距所述一外壁部的距离远的位置。

<3>根据<1>或<2>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的一端部被设于所述一对外壁部中的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保持,

所述线圈的另一端部被设于所述一对外壁部中的另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保持。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芯部成为非接触状态。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壳体构件成为非接触状态。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金属端子构件具有:

插入部,其插入固定于所述外壁部;

线圈端保持部,其以导通状态保持所述线圈的端部;以及

端子部,其配置于所述外壁部的下表面。

<7>根据<6>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的所述下表面形成有朝向该外壁部的上表面侧凹陷的下表面侧凹部,

所述下表面侧凹部供所述线圈端保持部配置。

<8>根据<7>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外壁部具有:一对下表面侧凹部;以及端子配置部,其配置于所述下表面侧凹部彼此之间,并且供所述端子部配置,

在与一所述轴部的配置区域和另一所述轴部的配置区域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所述一对下表面侧凹部中的一下表面侧凹部、所述端子配置部、所述一对下表面侧凹部中的另一下表面侧凹部依该次序排列地配置。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壳体构件具有用于保持所述第1相对部的芯保持部,

所述一对外壁部分别从所述芯保持部向下方突出。

<10>根据<9>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第1相对部压入固定于所述芯保持部。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该线圈部件包括卷绕于一所述轴部的第1线圈和卷绕于另一所述轴部的第2线圈作为所述线圈,

所述壳体构件还具有将所述一轴部和所述第1线圈的配置区域与所述另一轴部和所述第2线圈的配置区域相互分隔的分隔壁部。

<12>根据<1>~<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形成于所述第1相对部的凹部或凸部与形成于所述壳体构件的凸部或凹部嵌合,

并且形成于所述第2相对部的凹部或凸部与形成于所述壳体构件的凸部或凹部嵌合。

<13>根据<1>~<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芯部包含:

第1芯,其具有所述第1相对部和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1轴部;以及

第2芯,其具有所述第2相对部和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2轴部,

所述第1相对部将所述一对第1轴部彼此连结,

所述第2相对部将所述一对第2轴部彼此连结,

所述一对第1轴部中的一第1轴部与所述一对第2轴部中的一第2轴部彼此同轴地配置,构成一所述轴部,

所述一对第1轴部中的另一第1轴部与所述一对第2轴部中的另一第2轴部彼此同轴地配置,构成另一所述轴部。

并且,本实施方式包含以下的技术思想。

(1)一种线圈部件,其中,

该线圈部件包括:

第1芯,其具有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1轴部和将所述一对第1轴部彼此连结的第1连结部;

第2芯,其具有彼此并列地配置的一对第2轴部和将所述一对第2轴部彼此连结的第2连结部;

壳体构件,其由绝缘材料构成并支承所述第1芯和所述第2芯;

线圈,其卷绕于所述第1轴部和所述第2轴部;以及

金属端子构件,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

所述第1连结部和所述第2连结部将所述一对第1轴部和所述一对第2轴部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

所述一对第1轴部中的一第1轴部与所述一对第2轴部中的一第2轴部彼此同轴地配置,

所述一对第1轴部中的另一第1轴部与所述一对第2轴部中的另一第2轴部彼此同轴地配置,

所述壳体构件具有:

收纳部,其用于收纳所述第1芯和所述第2芯;以及

一对外壁部,其将所述第1芯和所述第2芯夹在中间而彼此相对地配置,并且分别向上下方向立起,

在所述一对外壁部分别设有所述金属端子构件。

(2)根据(1)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一对外壁部中的一外壁部具有朝向另一外壁部那一侧的第1相对面,

所述另一外壁部具有朝向所述一外壁部那一侧的第2相对面,

设于所述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的整体配置于距所述另一外壁部的距离比所述第1相对面距所述另一外壁部的距离远的位置,

设于所述另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的整体配置于距所述一外壁部的距离比所述第2相对面距所述一外壁部的距离远的位置。

(3)根据(1)或(2)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的一端部被设于所述一对外壁部中的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保持,

所述线圈的另一端部被设于所述一对外壁部中的另一外壁部的所述金属端子构件保持。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第1芯和所述第2芯中任一者均成为非接触状态。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线圈相对于所述壳体构件成为非接触状态。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金属端子构件具有:

插入部,其插入固定于所述外壁部;

线圈端保持部,其以导通状态保持所述线圈的端部;以及

端子部,其配置于所述外壁部的下表面。

(7)根据(6)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在所述外壁部的所述下表面形成有朝向该外壁部的上表面侧凹陷的下表面侧凹部,

所述下表面侧凹部供所述线圈端保持部配置。

(8)根据(7)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外壁部具有:一对下表面侧凹部;以及端子配置部,其配置于所述下表面侧凹部彼此之间,并且供所述端子部配置,

在与所述一第1轴部和所述一第2轴部的配置区域与所述另一第1轴部和所述另一第2轴部的配置区域的排列方向平行的方向上,所述一对下表面侧凹部中的一下表面侧凹部、所述端子配置部、所述一对下表面侧凹部中的另一下表面侧凹部依该次序排列地配置。

(9)根据(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壳体构件具有用于保持所述第1芯的所述第1连结部的芯保持部,

所述一对外壁部分别从所述芯保持部向下方突出。

(10)根据(9)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所述第1连结部压入固定于所述芯保持部。

(11)根据(1)~(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线圈部件,其中,

该线圈部件包括卷绕于所述一第1轴部和所述一第2轴部的第1线圈和卷绕于所述另一第1轴部和所述另一第2轴部的第2线圈作为所述线圈,

所述壳体构件还具有将所述一第1轴部、所述一第2轴部以及所述第1线圈的配置区域与所述另一第1轴部、所述另一第2轴部以及所述第2线圈的配置区域相互分隔的分隔壁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