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9839发布日期:2019-08-16 21:5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能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并可防止事故扩大,同时可确保安全运行的开关装置,其中断路器中当属小型断路器应用的较为广泛,同时此类小型断路器于工业、商业、高层和民用住宅等各种场所中均可适用,以及小型断路器也是低压电网系统中重要的配电电器之一。

当上述涉及的小型断路器用于电路,若涉及多个控制不同电路的分支小型断路器同时接于总控断路器,一般操作人员会在将上述涉及的分支小型断路器进行接线时,将上述的多个分支小型断路器采用人工手动分别将相邻分支涉及的断路器采用依次并接式进行接线,使得分支中的各个小型断路器可独立控制所属电路中电路的接通或断开;在实际生活中,通过上述涉及的并接方式的进行接线其仍旧可行,但多见于涉及的分支数三个或三个以下时,但若涉及分支量过大时,若仍采用人工手动分别将相邻分支涉及的断路器采用依次式并接,则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人工成本过高、同时也会使得接线过于繁琐的问题,部分厂商基于此缺陷,研究开发了一种汇流排,通过此种汇流排可实现替代人工手动进行不同分支内小型断路器的相同相线的并联,同时当此类涉及相线并联的汇流排实际运用到小型断路器中,当汇流排若于小型断路器中实现组装时,需对小型断路器内接线端子或接线板进行改进,但市面上仍有部分厂商不具备改进小型断路器的能力,或改进的小型断路器成本过高,或改进后的小型断路器的内部结构过于繁琐之类的缺陷;以及市面上涉及的部分小型断路器由于需达到安装汇流排的目的,需对小型断路器的壳体改装,但在实际使用中发现改装后的壳体,会出现普通式的接线板或接线端子无法再在改装后的壳体内进行正常安装的问题,或所通过改进的壳体在实现进行常规接线时会出现接线不易的情况。

除此之外,市面还有部分商家生产出的小型断路器存在将灭弧室的后侧的位置形成用于出气导向的出气片,而在实际使用中发现,由于出气片对灭弧室后侧进行站位,使得灭弧室后侧的预留的用于出气的空间过窄,由此造成小型断路器出气慢,进而使得小型断路器出现灭弧不及时;以及部分小型断路器中由于用于实现分合闸的动触与用于分合闸实现引弧的引弧板之间的距离过远或不合适的情况,或引弧板结构设计的不合理,由此导致引弧速度慢的问题;而若在实际使用中若出现上述涉及的灭弧不及时与引弧速度慢,则会导致小型断路器分段性能不理想的或分断不及时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同时可用于汇流排式接线以及常规接线的小型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上盖、底座、接线端子、接线板、线圈、操作机构、灭弧室、引弧板与双金属片,所述上盖与底座适配,通过上盖与底座配合且其内部形成腔体,所述的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与接线螺丝,接线板包括线圈接线板与双金接线板,所述的线圈接线板、双金接线板与所述的接线端子为分别配套式设置,所述的操作机构、灭弧室、引弧板、线圈、双金属片以及配套的接线端子与接线板分别放置于所述的腔体内,所述腔体内的线圈与线圈接线板临近,双金属片与双金接线板临近,所述的线圈接线板包括进线下端片与线圈配合部,通过该线圈配合部可形成线圈接线板与线圈的电气连接,所述的双金接线板包括出线下端片与双金配合部,双金配合部接于出线下端片的一端,通过双金配合部可形成双金属片与双金接线板的电气连接,所述线圈接线板还包括进线上端片与构成进线上端片与进线下端片连接的进线端片连接部,所述的进线上端片处设有第一螺孔,且该进线上端片与线圈配合部相连,所述线圈接线板与配套的接线端子配合,进线下端片卡入接线框内,进线上端片位于接线框处预设有螺丝孔该侧的上方处,且第一螺孔可与所述的螺丝孔形成对位,所述腔体内相对于放置有线圈接线板处的进线上端片的位置开设有进线汇流排接口,所述的双金接线板还包括出线上端片与构成出线上端片与出线下端片连接的出线端片连接部,所述的出线上端片处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双金接线板与配套的接线端子配合,出线下端片卡入接线框内,出线上端片位于接线框处预设有螺丝孔该侧的上方处,且第二螺孔可与所述的螺丝孔形成对位,所述腔体内相对于放置有双金接线板处的出线上端片的位置开设有出线汇流排接口。

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基于现有技术中由于汇流排的增设使得小型断路器的内部结构过于繁琐,以及改进后的壳体在实现常规接线时会存在接线不易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将进线及出线处涉及安装汇流排对接的接线板均采用设置由上、下端片及连接部组成,其中为保证线圈接线板其结构不会出现繁琐的情况,将其设置成内弯的结构,其中下端片其放置的位置未进行改动,只是限定点定于内侧,同时此下端片并会向上弯曲形成一个连接部,此连接部连接着上端片,而上端片则绕过接线框的上方,并延伸至靠近线圈的位置,同时形成一个与线圈对接的配合部;而涉及的双金接线板其结构为在接线板上将原应在腔体壁卡位的一端让其向上弯折同样形成一个连接部,并在高于接线框的位置向内弯折并盖过接线框上的螺丝孔,同时上述线圈接线板与双金接线板上在经过接线框处涉及螺丝孔的位置均形成对其位置对应的螺孔,通过上述成型的线圈接线板及双金接线板其具备结构简单,成型起来较为方便的优势;当上述线圈接线板及双金接线板需安装汇流排时,将汇流排相应的安装位置置入到小型断路器中涉及的汇流排接口螺丝拧紧即可,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未将原有可实现常规式的接线的导线接入口进行变动,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接线方式,在原有单个接口的基础上开设汇流排接入口,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小型断路器可在汇流排接口或常规式接口之间实现上下式任意接线。

特别地,进线上端片两侧边的分别形成上端片限位块,所述的进线端片连接部的两侧边处分别形成有连接部限位块,所述的进线下端片的两侧边相对于连接有进线端片连接部的另一端形成下端片限位块,所述腔体处临近预设有进线插入孔的上方处预形成的进线接线板横向限位槽的上方处形成供连接部限位块置入的连接部限位槽,所述腔体处还预设有供普通式进线接线板纵向限位的进线纵向限位槽,所述该进线纵向限位槽下方处形成有供下端片限位块置入的下端片限位槽,所述的线圈接线板放置所述的腔体内,所述的连接部限位块与下端片限位块分别卡装入所述的连接部限位槽与下端片限位槽,且所述的腔体内还形成供上端片限位块卡装于腔体内的上端片限位槽,所述出线上端片两侧边的分别形成出线上端片限位块,所述的出线端片连接部的两侧边处分别形成有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块,所述的出线下端片相对于腔体处靠近底座的一侧形成出线下端片限位槽,所述的双金接线板放置于腔体内,所述的腔体内相对于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块、出线上端片限位块及出线下端片限位槽分别形成相适配的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槽、出线上端片限位槽及出线下端片限位块,且所述的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槽位于腔体内预设的供普通式出线接线板放置出线接线板横向限位槽的上方处;通过上述设置可知,本实用新型未将普通式接线板安装于小型断路器内的限位位置进行占用或变动,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用于安装汇流排的小型断路器,也可用于未涉及汇流排安装位的小型断路器进行使用,由此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壳体通用式壳体,由此大大缩小了小型断路器的涉及使用的局限性。

特别地,放置于腔体内的灭弧室位于线圈接线板的一侧处,该所述灭弧室其后侧边处形成有覆于后侧位置的后侧板,所述该后侧板处均布有若干出气孔,且所述腔体处的临近灭弧室其后侧板的位置处形成有限位挡板,且该限位挡板与腔体内预设的上挡板与下挡板相连,且所述的线圈接线板与灭弧室还包括端子隔板,所述端子隔板与所述的上挡板接合,且该上挡板处与端子隔板接合位置的上檐处开设有排气口,所述上盖与底座配合其上还包括用于上盖与底座铆合的铆合位,所述该铆合位分布于接线端子的下方,该铆合位的上端边界与所述的端子隔板相连,且铆合位的下端边界与所述腔室处预设的泄气口的边界相连;以及操作机构包括动触头,所述的动触头分布于线圈临近线圈接线板的另一侧处,所述的引弧板分布于该动触头的下方处,并位于灭弧室的一侧处,所述的腔体处引弧板与动触头之间还形成有引弧板纵向限位块,所述的引弧板纵向限位块与引弧板及动触头之间呈分别临近式设置,所述引弧板于临近引弧板纵向限位块的一端于分布有灭弧室的该侧处形成弧形面,并平行延伸至灭弧室下方并与腔体内预设下挡板及腔体壁之间形成的限位槽形成配合,所述的腔体处相对于引弧板纵向限位块的一侧形成弧形块,所述置于腔体内的引弧板其弧形面的背面处与所述的弧形块相适配;基于现有技术中的由于灭弧室后侧设置出气片造成灭弧室后侧空间过窄导致出气,影响小型断路器灭弧速度以及由于动触头与引弧板之间涉及的距离过远或不合适的,或引弧板结构设计的不合理问题,将动触头与由于引弧板的之间间距缩短,但由于小型断路器的外壳大小并未改变,当在设计中若涉及动触头与引弧板之间需实现间距缩短,在其他部件不变动的情况下,最优考虑,同样也为最可行的方案一般会考虑将引弧板进行延长,由此实现两者之间的距离缩短,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将现有技术中呈斜面的引弧板改进为弧面的引弧板,由此实现当小型断路器由于分合闸产生电弧,由于引弧板与动触头之间已缩短,以及引弧板上原有的斜面与平面配合现改进为弧面与平面的配合,由此可使得引弧板引弧的速度加快;同时小型断路器还将腔体内的包裹灭弧室两侧边的两侧板更替为将灭弧室后侧的位置还增设一后侧板,并在后侧板的位置开设若干个出气口,使得灭弧室在将引弧板导入的长电弧热量吸收之后,所产生的气体可通过后侧板上出气口可实现自动出气并导向,不必像现有技术中通过出气片的方式的实现出气导向,同时为保证本实用新型安装的可靠性采用在原有应安装的出气片的位置安置限位挡板,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出气片在承担导气的同时,也承担了灭弧室安装位置限定的作用,现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将出气片拆除,安置一限位挡板同样可起到对灭弧室安装时其位置限定的作用,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灭弧室后侧处对于现有技术中相对应的位置得到放大,以及现有技术中小型断路器只有下方的单个排气口,本实用新型基于此将用于灭弧室两侧限位的上挡板进行延长并与端子隔板进行接合,同时为保证不影响的端子隔板的可靠性,将上挡板与端子隔板的上檐处开设排气口,当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小型断路器在使用过程中若是出现故障电流等情况需要分闸时,由此引弧板临近动触头,通过弧面的设置可实现,当动静触头分离时所产生的长电弧快速的导入灭弧室,灭弧室由于吸收小型断路器大量的热量从灭弧室后侧处设有的出气口内排出并进入通过端子隔板、上挡板及下挡板所组成的导气空间内,而由于上述泄气口的增设,使得灭弧室中由于吸收电弧热量所产生的气体从泄气口的排出小型断路器外的同时,也可从排气口中排出,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小型断路器从现有的下出气的方式改进为上下式出气,由于上述灭弧室后侧空间的增大以及出气方式的大大改进,同时由于引弧速度的加快,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小型断路器当遭受故障电流时,可实现高速灭弧进而带动小型断路器高速分断、同时由于小型断路器的所生产的电弧可快速的引走并灭弧,使得动、静触头性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且其分断次数从原有6000次现递增为10000次,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小型断路器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

特别,限位挡板的形成的高度低于后侧板处设有出气孔孔位高度通过将限位挡板高度进行限定使得限位挡板在满足对灭弧室位置限定的同时,并不对灭弧室上涉及出气口进行隔档,由此可使得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出气速度及灭弧速度得到最大限度的放大。

特别地,灭弧室包括灭弧栅,且灭弧栅的片数为13片;一般为8-12的灭弧栅数组合,现由于铆合孔位的让位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将灭弧栅在常规的组合多增设一片即13片,一般的灭弧栅数越多则会使得从引弧板所导入的长电弧分割的份数越多,则会使得出气越快,连带的可使得灭弧的速度也同样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型断路器左侧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型断路器右侧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小型断路器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双金接线板、线圈接线板、灭弧室、接线板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底座内部结构分布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普通式进、出接线板与底座、灭弧室及接线板配合示意图;

图7是图5的A处放大图;

图8是图5的B处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接线板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线圈接线板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灭弧室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9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了一种小型断路器,主要涉及上盖2、底座1、接线端子、接线板、线圈、操作机构、灭弧室3、引弧板6与双金属片,其中上盖2与底座1适配,通过上盖2与底座1配合且其内部形成腔体,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与接线螺丝,接线板包括线圈接线板5与双金接线板4,同时线圈接线板5、双金接线板4与所述的接线端子为分别配套式设置,上述涉及的操作机构、灭弧室3、引弧板6、线圈、双金属片以及配套的接线端子与接线板分别放置于腔体内,且腔体内的线圈与线圈接线板5临近,双金属片与双金接线板4临近,其中线圈接线板5由进线下端片53、线圈配合部54、进线上端片51与构成进线上端片51与进线下端片53连接的进线端片连接部52组成,进线上端片51处设有第一螺孔511,且该进线上端片51与线圈配合部54相连,而通过该线圈配合部54可形成线圈接线板5与线圈的电气连接,当线圈接线板5与配套的接线端子配合,进线下端片53卡入接线框内,进线上端片51位于接线框处预设有螺丝孔该侧的上方处,且第一螺孔511可与所述的螺丝孔形成对位,腔体内相对于放置有线圈接线板5处的进线上端片51的位置开设有进线汇流排接口20,双金接线板4由出线下端片43、双金配合部44、出线上端片41与构成出线上端片41与出线下端片43连接的出线端片连接部42组成,双金配合部44接于出线下端片43的一端,通过双金配合部44可形成双金属片与双金接线板4的电气连接,出线上端片41处设有第二螺孔411,所述双金接线板4与配套的接线端子配合,出线下端片43卡入接线框内,出线上端片41位于接线框处预设有螺丝孔该侧的上方处,且第二螺孔411可与所述的螺丝孔形成对位,所述腔体内相对于放置有双金接线板4处的出线上端片41的位置开设有下端片限位块30。

进线上端片51两侧边的分别形成上端片限位块512,所述的进线端片连接部52的两侧边处分别形成有连接部限位块521,所述的进线下端片53的两侧边相对于连接有进线端片连接部52的另一端形成下端片限位块531,所述腔体处临近预设有进线插入孔9的上方处预形成的进线接线板横向限位槽19的上方处形成供连接部限位块521置入的连接部限位槽1-10,所述腔体处还预设有供普通式进线接线板40纵向限位的进线纵向限位槽1-12,所述该进线纵向限位槽1-12下方处形成有供下端片限位块531置入的下端片限位槽1-13,所述的线圈接线板5放置所述的腔体内,所述的连接部限位块521与下端片限位块531分别卡装入所述的连接部限位槽1-10与下端片限位槽1-13,且所述的腔体内还形成供上端片限位块512卡装于腔体内的上端片限位槽,所述出线上端片4两侧边的分别形成出线上端片限位块412,所述的出线端片连接部42的两侧边处分别形成有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块421,所述的出线下端片43相对于腔体处靠近底座的一侧形成出线下端片限位槽441,所述的双金接线板放置于腔体内,所述的腔体内相对于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块421、出线上端片限位块412及出线下端片限位槽441分别形成相适配的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槽1-15、出线上端片限位槽及出线下端片限位块1-13,且所述的出线端片连接部限位槽1-15位于腔体内预设的供普通式出线接线板50放置出线接线板横向限位槽1-14的上方处。

放置于腔体内的灭弧室3位于线圈接线板5的一侧处,该所述灭弧室3其后侧边处形成有覆于后侧位置的后侧板32,所述该后侧板32处均布有若干出气孔321,且所述腔体处的临近灭弧室3其后侧板32的位置处形成有限位挡板12,且该限位挡板12与腔体内预设的上挡板11与下挡板16相连,且所述的线圈接线板5与灭弧室3还包括端子隔板14,所述端子隔板14与所述的上挡板11接合,且该上挡板11处与端子隔板14接合位置的上檐处开设有排气口111,所述上盖2与底座1配合其上还包括用于上盖2与底座1铆合的铆合位10,所述该铆合位10分布于接线端子的下方,该铆合位10的上端边界与所述的端子隔板14相连,且铆合位10的下端边界与所述腔室处预设的泄气口60的边界相连。

操作机构包括动触头,所述的动触头分布于线圈临近线圈接线板5的另一侧处,所述的引弧板6分布于该动触头的下方处,并位于灭弧室3的一侧处,所述的腔体处引弧板6与动触头之间还形成有引弧板纵向限位块17,所述的引弧板纵向限位块17与引弧板6及动触头之间呈分别临近式设置,所述引弧板6于临近引弧板纵向限位块17的一端于分布有灭弧室3的该侧处形成弧形面,并平行延伸至灭弧室3下方并与腔体内预设下挡板16及腔体壁之间形成的限位槽形成配合,所述的腔体处相对于引弧板纵向限位块17的一侧形成弧形块18,所述置于腔体内的引弧板6其弧形面的背面处与所述的弧形块18相适配。

限位挡板12的形成的高度低于后侧板32处设有出气孔321孔位高度;灭弧室3包括灭弧栅,且灭弧栅33的片数为13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