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57918发布日期:2019-10-28 22:18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防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的电连接接口,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磁阀体、家电、汽车或工业自动化等电器的电连接接口处,需要通过具备防水功能的连接器进行连接,避免液体进入到电连接接口内而影响到电路的稳定连接,防止短路事故的发生。

公告号为CN20377454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连接器,该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模组、与所述第一端子模组组装的第二端子模组、以及包覆所述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的遮蔽壳体,所述第一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本体以及嵌入在所述第一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模组包括插入安装至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中的第二绝缘本体以及嵌入在所述第二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二端子,所述防水连接器还包括在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遮蔽壳体组装完成后注塑成型在第一端子模组、第二端子模组及遮蔽壳体外侧的注塑件。

但是该防水连接器的结构复杂,安装固定的稳定性差,在连接过程中注塑件的移动将导致该防水连接器难以达到有效的防水效果,进而影响到连接电路的稳定性并产生安全事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连接器,该防水连接器具有结构连接稳定并显著提升防水性能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设置有多根PIN针的连接接头端以及多根与相应的PIN针匹配的导线,所述导线端部设置有与线芯固定的端子以及用于固定PIN针和端子的主体连接骨架,所述导线的套接有内径小于导线直径的导线防水塞,所述导线插入主体连接骨架后所述导线防水塞与所述主体连接骨架抵接密封,所述主体连接骨架的外侧连接有包裹所述主体连接骨架的本体外壳,所述连接接头端的外侧套接有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壁抵接的防水圈,所述连接接头端和所述本体外壳的外侧两端设置有相互卡扣固定连接的连接对扣凸起和外壳对扣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线通过套接导线防水塞使得导线与导线防水塞之间以及导线防水塞与主体连接骨架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状态;与此同时,连接接头端通过套接与本体外壳的内侧壁抵接的防水圈使得连接接头端与本体外壳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状态;综上,有效避免液体进入主体连接骨架内而影响到端子与PIN针的电连接,提升设备电连接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外壳的设置有供主体连接骨架的一端穿出的背插板,所述主体连接骨架位于所述本体外壳内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外边环并套接有位于所述外边环和所述背插板之间的外壳防水垫圈,在所述连接接头端和所述本体外壳固定时,所述连接接头端和所述主体连接骨架抵接,所述外边环、背插板和外壳防水垫圈相互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体连接骨架通过与连接接头端的抵接,使得外边环、背插板和外壳防水垫圈相互抵接,从而使得外壳防水垫圈起到有效的密封主体连接骨架和本体外壳之间的作用,由此令该防水连接器具备稳定的连接结构以及良好的防水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背插板的外侧中间部位设置有止退板,所述主体连接骨架设置有与所述止退板匹配的止退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固定主体连接骨架与本体外壳时,令主体连接骨架的一端从本体外壳内穿出,进而使得止退板插入主体连接骨架的止退槽内,通过相互匹配的止退槽与止退板起到有效的避免主体连接骨架沿安装固定的相反方向运动而导致的主体连接骨架与本体外壳相互分离的作用,在降低安装固定主体连接骨架与本体外壳难度的同时,增加主体连接骨架与本体外壳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外壳设置有固定多根所述导线的转角集线外壳,所述本体外壳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一对卡扣端,所述转角集线外壳上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卡扣端匹配的卡扣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角集线外壳起到防尘、纳线以及定向导线转角的功能,作为一款定向导线转角的配件,转角角度可以设置为直角、水平角等任意角度大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角集线外壳的后侧设置有翻壳,所述翻壳的上端设置有与转角集线外壳连接的连接塑部,所述翻壳和所述转角集线外壳分别设置有相互卡扣连接的翻壳对扣凸起和集线对扣卡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壳起到降低安装固定导线难度的作用,通过连接塑部连接的翻壳和转角集线外壳在翻转翻壳并使得翻壳对扣凸起和集线对扣卡件相互卡扣扣接即可固定翻壳和转角集线外壳,结构简单且固定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体连接骨架设置有用于固定端子的锁止窗以及用于观察产品装配效果的外开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开窗便于观察产品装配效果,提升端子的固定稳定性以及端子与PIN针的连接有效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圈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软性的外折角环,所述外折角环与所述本体外壳的内侧壁抵接并向内弯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圈上的外折角环与本体外壳的内侧壁抵接并向内弯折,由于外折角环具有向本体外壳的内侧壁形变的形变回复力,将在防水圈与本体外壳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结构,显著提升连接接头端与本体外壳之间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端子依次设置有错位下料的外压线脚、主体部、弹片式定位部、设置有翘曲式装配过盈顶点的左右夹式部以及对扣成型的前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错位下料的外压线脚便于采用O形压接法压制防水塞,主体结构稳定且不易发生形变,弹片式定位部显著提升端子的定位精度与稳定性,设置有翘曲式装配过盈顶点的左右夹式部有效防止应力松弛,且对扣成型的前端将增加该端子的结构强度,显著提升端子与PIN针的电连接有效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防水圈、外壳防水垫圈以及导线防水塞对该防水连接器的内部形成有效的密封,避免液体进入该防水连接器内而影响到端子与PIN针的连接;且该防水连接器的整体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的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接头端;11、连接对扣凸起;12、防水槽;13、插柱;14、PIN针;2、本体外壳;21、外壳对扣卡件;22、卡扣端;23、背插板;231、止退板;24、主体连接骨架;241、外边环;242、侧限位槽;243、外开窗;244、锁止窗;3、转角集线外壳;31、翻壳;311、翻壳对扣凸起;32、连接塑部;33、集线对扣卡件;34、卡扣槽;4、PVC套管;5、导线;6、端子;61、外压线脚;62、主体部;63、定位部;64、左右夹式部;65、前端;7、防水圈;71、外折角环;8、外壳防水垫圈;9、导线防水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连接器,包括设置在产品上的连接接头端1、本体外壳2以及用于固定多根导线5的转角集线外壳3。连接接头端1和本体外壳2的外侧两端设置有相互卡扣固定连接的连接对扣凸起11和外壳对扣卡件21;且在本体外壳2和转角集线外壳3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卡扣固定的一对卡扣端22以及与相应的卡扣端22匹配的卡扣槽34。多根导线5在套接PVC套管4后固定在转角集线外壳3内将起到防尘、纳线以及定向导线5转角的功能,且作为一款定向导线5转角的配件,转角角度可以设置为90°、0°等任意角度大小,在本实施例中,该转角集线外壳3的转角角度设置为90°。

如图1、图2所示,转角集线外壳3的后侧设置有翻壳31。翻壳31的上端设置有与转角集线外壳3连接的连接塑部32,且在翻壳31和转角集线外壳3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卡扣连接的翻壳31对扣凸起和集线对扣卡件33。翻壳31起到降低安装固定导线5难度的作用,且通过连接塑部32连接的翻壳31和转角集线外壳3在翻转翻壳31并使得翻壳31对扣凸起和集线对扣卡件33相互卡扣扣接即可固定翻壳31和转角集线外壳3,结构简单且固定稳定。

如图3、图4、图5所示,连接接头端1设置有多根与相应的导线5匹配的PIN针14,在导线5的端部设置有与导线5线芯固定的端子6以及用于固定PIN针14和端子6的主体连接骨架24。主体连接骨架2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端子6的锁止窗244以及用于观察产品装配效果的外开窗243。外开窗243便于观察产品装配效果,提升端子6的固定稳定性以及端子6与PIN针14的连接有效性。需要提及的是,导线5套接有内径小于导线5直径的导线防水塞9,且在导线5插入主体连接骨架24后,导线防水塞9与主体连接骨架24抵接密封,进而使得导线5通过套接导线防水塞9使得导线5与导线防水塞9之间以及导线防水塞9与主体连接骨架24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状态。

本体外壳2位于主体连接骨架24的外侧并包裹主体连接骨架24。需要说明的是,本体外壳2设置有供主体连接骨架24的一端穿出的背插板23,在主体连接骨架24位于本体外壳2内的一端外侧设置有外边环241并套接有位于外边环241和背插板23之间的外壳防水垫圈8。连接接头端1在与本体外壳2固定后,连接接头端1和主体连接骨架24抵接,进而将使得外边环241、背插板23和外壳防水垫圈8相互抵接,从而使得外壳防水垫圈8起到有效的密封主体连接骨架24和本体外壳2之间的作用,由此令该防水连接器具备稳定的连接结构以及良好的防水性能。为了提升主体连接骨架24与本体外壳2的连接固定稳定性,进而在背插板23的外侧中间部位设置有止退板231,且在主体连接骨架24设置有与止退板231匹配的止退槽。在安装固定主体连接骨架24与本体外壳2时,令主体连接骨架24的一端从本体外壳2内穿出,进而使得止退板231插入主体连接骨架24的止退槽内,通过相互匹配的止退槽与止退板231起到有效的避免主体连接骨架24沿安装固定的相反方向运动而导致的主体连接骨架24与本体外壳2相互分离的作用,在降低安装固定主体连接骨架24与本体外壳2难度的同时,增加主体连接骨架24与本体外壳2的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连接接头端1与本体外壳2的连接固定稳定性,进而在连接接头端1的两侧和本体外壳2的两侧分别设置相互匹配的插柱13与侧限位槽242,插柱13的长度长于PIN针14的长度,进而在插柱13与相应的侧限位槽242匹配后,将使得PIN针14有效的插入主体连接骨架24内,避免PIN针14与主体连接骨架24接触挤压形变而影响到该防水连接器的有效使用。

如图3、图5所示,在连接接头端1上设置有防水槽12,连接接头端1套接有位于防水槽12内的防水圈7,防水圈7与本体外壳2的内侧壁抵接,进而在连接接头端1插入本体外壳2内固定后,防水圈7使得连接接头端1与本体外壳2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状态;综上,起到有效避免液体进入主体连接骨架24内而影响到端子6与PIN针14的电连接,提升设备电连接的安全性能。防水圈7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软性的外折角环71,且外折角环71与本体外壳2的内侧壁抵接并向内弯折。由于防水圈7上的外折角环71与本体外壳2的内侧壁抵接并向内弯折,进而使得外折角环71具有向本体外壳2的内侧壁形变的形变回复力,进而在防水圈7与本体外壳2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结构,显著提升连接接头端1与本体外壳2之间的密封性能。

如图6所示,端子6依次设置有错位下料的外压线脚61、主体部62、弹片式定位部63、设置有翘曲式装配过盈顶点的左右夹式部64以及对扣成型的前端65,进而使得该端子6具有通过错位下料的外压线脚61便于采用O形压接法压制防水塞,主体结构稳定且不易发生形变,弹片式定位部63显著提升端子6的定位精度与稳定性,设置翘曲式装配过盈顶点的左右夹式部64有效防止应力松弛,且对扣成型的前端65将增加该端子6的结构强度的效果,显著提升端子6与PIN针14的电连接有效性。

综上,该防水连接器可实现1-N极PIN针14与相应的端子6有效互连,且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6极PIN针1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