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37746发布日期:2019-12-06 18:05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电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加热装置是一种消耗电能转换为热能,来对需加热物料进行加热的设备。电加热装置的通常包括加热电源和加热器,加热电源用于提供电能,加热器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加热电源和加热器通常通过电缆连接,在加热过程中加热器大量发热,会导致和加热器接触的电缆由于温度过高而被烧焦破坏,或者加速老化,降低电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中电加热器温度高,导致的电缆易老化烧焦影响电加热装置使用寿命的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

加热电源,用于提供电能;

加热器,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第一导线,一端和所述加热电源连接;

连接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

第二导线,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二导线绝缘层的耐热性大于所述第一导线绝缘层。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包括铜排。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铜排包括:

第一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线;

第二连接孔,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导线。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螺纹孔。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上设置有冷却装置,用于对所述连接器进行冷却。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连接器本体,铜排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冷却扇,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所述冷却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铜排。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还包括:

连接器本体,铜排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液冷装置,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并且环绕所述铜排。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液冷装置包括:

冷却液传输管,环绕所述铜排,并且内部设置有冷却液;

冷却泵,和所述冷却液传输管连通,用于驱动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传输管内循环。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连接器,用于检测所述连接器的温度;

控制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连接器的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冷却装置工作,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连接器的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冷却装置停止工作。

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连接器安装于所述加热器的侧壁。

本公开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加热电源和第一导线连接,电加热器和第二导线连接,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通过连接器连接,通过连接器散热,并且第二导线绝缘层的耐热性大于第一导线绝缘层,避免了加热器温度过高损坏导线,进而增加电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铜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冷却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加热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中:

100、加热电源;200、加热器;300、连接器;311、第一连接孔;312、第二连接孔;313、绝缘子安装孔;400、第一导线;500、第二导线;600、冷却装置;710、温度传感器;720、控制器;730、开关电路;740、冷却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发明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相关技术中,所述加热器内设置有介质通道,流体介质在压力下进入介质通道,加热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并对介质通道中的流体介质进行加热,通常需要将流体介质加热至140℃-170℃之间。常用电缆的负荷允许温度为30℃-50℃之间,或者耐高温电缆的负荷允许温度为70℃-90℃之间,比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或者聚氯乙烯绝缘电缆。电加热器的热量会传递给与其连接的电缆,导致电缆温度过高进而产生绝缘老化和烧焦现象。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电加热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电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电源100、加热器200、第一导线400、连接器300和第二导线500;加热电源100用于提供电能;加热器200用于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第一导线400一端和所述加热电源100连接;连接器300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线400的另一端;第二导线500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器300,另一端连接所述加热器200,所述第二导线500绝缘层的耐热性大于所述第一导线400绝缘层。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加热电源100和第一导线400连接,电加热器200和第二导线500连接,第一导线400和第二导线500通过连接器300连接,通过连接器300散热,并且第二导线500绝缘层的耐热性大于第一导线400得绝缘层,避免了加热器200温度过高损坏导线,进而增加电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连接器300可以包括铜排和连接器本体。如图2所示,所述铜排包括第一连接孔311和第二连接孔312;第一连接孔311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线400;第二连接孔312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导线500。所述第一连接孔311为螺纹孔,所述第二连接孔312为螺纹孔。第一导线400和第二导线500均可以采用线鼻子和所述铜排连接。铜排上还可以设置绝缘子安装孔313,绝缘子安装孔313用于将铜排固定于连接器本体。连接器本体可以是分线盒。

示例的,铜排可以是z型铜排,其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导线400的第一连接孔311,另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二导线500的第二连接孔312。其中第二连接孔312的数量可以根据电加热器200电缆数量进行调整。

采用铜排作为加热电源100与加热器200的电气连接器300,可使得加热器200的加热接线端的接线更严密牢靠,避免了压线不牢和散热不好的安全隐患。同时省去了项目现场加热器200电缆线的布线工作,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节约了器件和安装的成本,并使得加热线路接线更加安全可靠。

第一导线400可以是普通电缆,其外部包覆有绝缘材料,该绝缘材料的最高负荷允许温度为30℃-50℃。第二导线500可以是耐高温导线,其表面包覆耐高温的绝缘材料,比如,聚全氟乙丙烯等材料,其最高负荷允许温度为200℃。通过第一导线400和第二导线500分段,并且选择不同耐热性材料,既保证了使用需要求,同时降低导线成本。

所述连接器300上设置有冷却装置600,用于对所述连接器300进行冷却。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600可以是包括冷却扇。所述连接器300包括连接器本体,铜排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冷却扇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所述冷却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铜排。冷却扇和铜排之间还可以设置导流通道,该导流通道用于将冷却扇输出的冷气导流至铜排,对铜排进行精准冷却。冷却扇可以位于铜排的一侧,通过螺栓或者卡接的连接方式连接于连接器本体。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装置600包括液冷装置,所述连接器300包括连接器本体,铜排设于所述连接器本体;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本体,并且环绕所述铜排。

所述液冷装置可以包括冷却液传输管和冷却泵,冷却液传输管和冷却泵形成封闭的循环系统。冷却液传输管环绕所述铜排,并且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冷却泵和所述冷却液传输管连通,用于驱动冷却液在所述冷却液传输管内循环。

其中,冷却液可以是水,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可以在循环过程中带走大量的热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冷却液也可以是其他液体,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冷却液传输管可以贴附于所述铜排的外表面,并且环绕所述铜排,冷却液在冷却液传输管内循环时,流经铜排,带走铜排处的热量。

通过冷却装置600对铜排进行冷却,避免了第二导线500上的热量向第一导线400传递,进而导致第二导线500温度升高,加速第二导线500绝缘老化的问题,提升了电加热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电加热器2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710和控制器720,温度传感器710设于所述连接器300,用于检测所述连接器300的温度;控制器720和所述温度传感器710,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所述连接器300的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所述控制器720控制所述冷却装置600工作,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所述连接器300的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所述控制器720控制所述冷却装置600停止工作。

其中,第一阈值可以是第一导线400最高负荷允许温度,第二阈值可以是低于第一阈值的温度。控制器720可以通过pid调节冷却装置600的工作状态,控制连接器300的温度。

比如,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所述连接器300的温度高于50℃时,所述控制器720控制所述冷却装置600工作,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所述连接器300的温度低于30℃时,所述控制器720控制所述冷却装置600停止工作。

所述控制器720和冷却装置600之间可以设置有开关电路730,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连接器300的温度高于第一阈值时,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开关电路730响应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而导通,进而使冷却装置600工作。当温度传感器710检测到连接器300的温度低于第二阈值时,发出第二控制信号,开关电路730响应第二控制信号而关断,冷却装置600停止工作。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冷却装置600也可以是长期工作,即加热器200工作时冷却装置600工作,本公开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当所述冷却装置600为冷却扇时,开关电路730的一端连接冷却电源740,另一端连接冷却扇,控制端连接控制器720,控制器720根据温度传感器710检测的温度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后,开关电路730控制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开关电路730导通,将电源信号传输至冷却扇。控制器720根据温度传感器710检测的温度发出第二控制信号后,开关电路730控制端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开关电路730关断,将冷却电源740信号切断。

当所述冷却装置600为液冷装置时,开关电路730的一端连接冷却电源740,另一端连接冷却泵,控制端连接控制器720,控制器720根据温度传感器710检测的温度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后,开关电路730控制端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开关电路730导通,将电源信号传输至冷却泵,冷却泵驱动冷却液在冷却液传输管内循环流通。控制器720根据温度传感器710检测的温度发出第二控制信号后,开关电路730控制端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开关电路730关断,将冷却电源740信号切断。

控制器720还用于控制流体介质的温度,电加热器200流体介质通道出口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口处流体介质的温度,控制器720依据输出口的温度传感器信号自动pid调节电加热器200输出功率,使输出口的介质温度均匀;当发热元件超温时,温控的过热保护装置立即切断加热电源100,避免加热物料超温引起结焦、变质、碳化,严重时导致发热元件烧坏,有效延长电加热器200使用寿命。

加热电源100设于电控柜内,电控柜设置有线缆过孔,第一导线400从线缆过孔伸出进入分线盒,通过线鼻子和铜排的第一连接孔311连接。加热器200可以包括壳体,分线盒可以安装于加热器200壳体的侧壁,加热器200壳体侧壁设置有导线过孔,第二导线500从导线过孔穿出,进入分线盒,通过线鼻子和铜排上的第二连接孔312连接。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电加热装置的电路连接图,电控柜内的加热电源100中的第一加热元件fu以及第二加热元件km通过第一导线400和连接器300连接,也即是第一加热元件fu以及第二加热元件km通过普通电缆和连接器300连接。加热器eh通过第二电缆和连接器300连接,也即是加热器eh通过耐高温导线和连接器300连接。通过高温导线把加热器200和普通电缆电线隔离开来,消除了高温对电缆电线的绝缘性破坏的隐患。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装置,通过耐高温导线高温导线把加热器200和普通电缆电线隔离开来,可以相应减少电加热电缆电线损坏的风险,减少电加热器200故障的影响;消除了高温对电缆电线的绝缘性破坏的安全隐患,采用铜排作为加热电源100与加热器200的电气连接器300,可使得加热器200的加热接线端的接线更严密牢靠,避免了压线不牢和散热不好的安全隐患。同时省去了加热器200电缆线的布线工作,缩短施工周期,节约器件和安装的成本,并使得加热线路接线更加安全可靠。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