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线的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9457发布日期:2020-08-14 19:4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线的连接端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连接至少一个电导线的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此类连接端子包括接触件,能够相对于接触件移动的调节元件以及能够相对于接触件调节的、用于将电导线与接触件夹紧并电接触的夹持杠杆。在此,调节元件与夹持杠杆有效连接,使得能够通过调节元件的移动而使夹持杠杆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调节。

此种连接端子用于将电导线连接到电气设备上,例如开关柜或电气装置或类似设备上。在此,多个连接端子可彼此结合,从而构成连接端子的组合并实现多条电导线在电气设备上的连接。

在由de102011055845a1已知的连接端子中,夹持杠杆可摆动地布置在容纳体上,并且与第一杠杆臂相连。第一杠杆臂与可摆动地布置在容纳体上的第二杠杆臂配合,从而在夹持杠杆的夹持状态下将电导线夹紧在容纳体上。

在由de102011106432a1已知的连接端子中,夹持杠杆可摆动地布置在支架上。手持杠杆与夹持杠杆铰接,该手持杠杆通过辅助杠杆又与支架铰接。通过调节手持杠杆可以将夹持杠杆置于夹持位置,从而在夹持状态下将电导线夹紧地固定在支架上。

例如由de102013108116a1和de102013110481a1已知连接端子的其他结构形式。

在连接端子中,夹持杠杆用于将电导线与接触件夹紧,从而由此将电导线与接触件电气接触。在此,夹持杠杆通过调节元件调节,方式例如为用户用手或借助工具操作调节元件并将其以符合规定的方式相对于接触件移动。由此,夹持杠杆能够在不同状态之间相对于接触件调节,从而例如将电导线安装到接触件上并随后将电导线与接触件夹紧。

调节元件设计用于被用户操作并为此完全地或局部地由电气绝缘材料制成,而夹持杠杆由导电材料、尤其金属材料制成,从而通过夹持杠杆实现电导线与接触件的电气接触。因为在此,夹持杠杆可能是能够由外部接触的,所以,需要考虑使用户不会由于疏忽而触碰夹持杠杆。这可能是损害安全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其以简单并低成本的方式至少妨碍(导电的)夹持杠杆由于疏忽而被触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包括接触件,可相对于接触件移动的调节元件以及可相对于接触件调节的夹持杠杆,夹持杠杆用于将电导线与接触件夹紧并电气接触,其中,调节元件与夹持杠杆有效连接,从而通过调节元件的移动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之间调节夹持杠杆。连接端子额外地具有布置在夹持杠杆上的、至少部分由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保护元件,其在夹持杠杆调节时能够与夹持杠杆一同移动。

保护元件用于相对于外部覆盖夹持杠杆,从而至少减少用户疏忽地触摸夹持杠杆的风险。保护元件布置在夹持杠杆上并与夹持杠杆重叠,使得用户-在其将手指伸入夹持室时,其中应在夹持室内部通过夹持杠杆夹紧电导线-不能够轻易地触碰到夹持杠杆。

一方面,保护元件用于相对于外部电气绝缘地覆盖夹持杠杆,从而避免用户触碰夹持杠杆。另外,保护元件也可封锁接触件内部的夹持室,使得电导线只能以符合规定的方式插入以与夹持杠杆配合,但是通过保护元件防止了例如电导线穿过夹持杠杆而插过头、或者与夹持杠杆擦身而过。因此,保护元件也还用作过插保护。

保护元件例如作为额外的元件安装到夹持杠杆上,并在调节夹持杠杆时与夹持杠杆一同移动。保护元件例如具有保护区段,其部分地覆盖夹持杠杆并为此由电气绝缘材料制成,从而允许用户对保护区段的触碰,但是,通过保护区段防止了对夹持杠杆的触碰。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保护区段成型得使其包围夹持杠杆的夹持区段并因此将其相对于外部覆盖,其中,该夹持区段用于将电导线夹紧地固定在接触件上。尤其夹持杠杆在必要时以其夹持区段向外伸出接触件,从而尤其在夹持区段处可能存在用户触碰的风险。这通过保护区段防止,该保护区段包围并由此相对于外部以电气绝缘的方式覆盖夹持区段。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保护元件具有与保护区段相连的支撑区段,通过该支撑区段将保护元件支撑在夹持杠杆上。保护区段用于向外覆盖夹持杠杆,同时保护元件通过支撑区段支撑在夹持杠杆上,使得保护元件在夹持杠杆移动时与夹持杠杆一同移动。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保护区段能够相对于支撑区段弹性地调节。由此方式,能够降低在连接端子错误操作的情况下保护元件处出现断裂的风险,因为保护区段在相对于夹持杠杆偏移时能够相对于支撑区段调节,并因此防止了保护元件处的断裂。

例如,保护区段在第一末端处与支撑区段相连,并且背离第一末端的第二末端相对于支撑区段自由。在该第二末端上,保护区段可例如承载末端区段,该末端区段支撑在夹持杠杆上并优选包围夹持杠杆的夹持区段,从而通过末端区段实现在夹持杠杆夹持区段区域内相对于外部的电气绝缘的覆盖。在此,末端区段可向外伸出,从而在用户将手指伸入夹持室中时,用户尤其接触到保护区段的末端区段,但不会接触到夹持杠杆及其夹持区段。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保护区段在末端区段上具有开口,穿过该开口能够由外部看到连接到连接端子上的电导线。此开口用作检视开口,其为用户实现了在电导线已连接时检视导线是否正确地安装到了连接端子上并与连接端子的接触件接触。在此,开口小得足以使用户无法将手指穿过开口,并因此也无法通过开口触碰夹持杠杆。

保护元件例如在保护区段的第一末端处与夹持杠杆形状配合地相连。例如,保护元件可以通过锁止凹处卡在夹持杠杆上,这实现了保护元件在夹持杠杆上简单的装配。保护元件在此可以作为能够简单并低成本生产的塑料件制造,其作为额外的部件安装到夹持杠杆上,而无需为此进行任何方式的对连接端子整体结构形式的调整。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调节元件具有杠杆区段,通过该杠杆区段将调节元件可围绕第一摆动轴摆动地布置在连接端子的接触件上。调节元件因此可摆动地与连接端子的接触件相连。通过摆动可以使调节元件在松解状态与夹持状态之间调节,在松解状态下,电导线能够安装到连接端子上或从连接端子中取出,在夹持状态下,插入连接端子内的电导线通过夹持杠杆与接触件夹紧。

为了实现用户用手操作调节元件,在调节元件的杠杆区段上可例如放置由电气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盖。在绝缘盖上也可例如设置工具接口,从而用户可借助工具、例如螺丝刀操作调节元件并由此调节该调节元件。

在一种设计方案中,夹持杠杆可围绕第二摆动轴摆动地布置在连接端子的接触件上。调节元件例如通过弹簧元件与夹持杠杆相连,从而在调节该调节元件时,通过弹簧元件移动夹持杠杆。

调节元件能够通过第一摆动轴相对于接触件摆动,夹持杠杆能够通过第二摆动轴相对于接触件摆动,该第一摆动轴与该第二摆动轴优选彼此平行、但彼此间隔地延伸。调节元件和夹持杠杆因此能够通过不同的摆动轴相对于接触件摆动。调节元件与夹持杠杆之间的耦合在此通过弹簧元件建立,该弹簧元件可弹性变形,从而在电导线安装到连接端子上时,通过夹持杠杆以及通过弹簧元件施加的弹性预紧力挤压电导线使其夹紧地、电气接触地贴靠接触件。

弹簧元件例如通过第一轴元件与调节元件相连,并通过第二轴元件与夹持杠杆相连。第一轴元件例如在调节元件的长孔内并在接触件的滑槽上引导,从而第一轴元件在调节元件调节时以通过接触件的滑槽引导的方式相对于调节元件移动,并且该轴元件因此在调节元件调节时改变其在调节元件上的位置。通过滑槽的造型可尤其预先设定夹持杠杆根据调节元件运动的调节运动,从而在调节元件的松解状态下使夹持杠杆的夹持区段从接触件的底部抬起足够远,并因此能够将电导线插入由接触件包围的夹持室内,并且继而在夹持状态下将电导线可靠地并以电气接触的方式固定在连接端子上。

夹持杠杆优选通过第三轴元件可摆动地与接触件相连。在一种设计方案中,保护元件在此形状配合地与第三轴元件相连,例如通过固定区段卡在第三轴元件上并因此固定在第三轴元件上。由此,保护元件固定在夹持杠杆上并尤其通过保护区段相对于夹持杠杆支撑,使得夹持杠杆摆动时,保护元件与夹持杠杆一同移动。保护元件的保护区段延伸超过夹持杠杆并因此相对于外部将其覆盖,但在必要时可相对于支撑区段、并因此相对于夹持杠杆弹性地调节,从而在错误操作的情况下降低保护元件上出现断裂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构思。其中示出了:

图1示出了连接端子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连接端子的侧视图,带有电导线;

图3示出了连接端子的透视图,带有包围的壳体;

图4示出了图3中的构造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沿着图4中的线b-b的剖视图;

图6示出了连接端子的保护元件的单独的示图;

图7示出了保护元件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保护元件的后视图;

图9示出了保护元件的俯视图;

图10示出了处于连接端子夹持杠杆上的保护元件的示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构造的侧视图;

图12示出了处于夹持杠杆上的保护元件的俯视图;

图13示出了沿着图12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14示出了处于夹持杠杆上的保护元件的示图,其用于保护用户用手指触碰夹持杠杆;并且

图15示出了处于夹持杠杆上的保护元件的示图,在错误操作的情况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5示出了连接端子1的实施例,该连接端子能够将电导线3连接到电气设备上,例如开关柜或类似电气设备上。

如由图2,图3和根据图5的剖视图中可见,连接端子具有嵌在(电气绝缘的)壳体14的侧壁140之间的接触件10,其例如构造为金属薄板冲压件并具有两个彼此平行延伸的侧壁100,在该侧壁100之间能够沿着纵向l插入电导线3的末端30以进行电气接触。

在接触件10的侧壁100之间可摆动地支承具有杠杆区段110的调节元件11,使得调节元件11能够围绕第一摆动轴d1相对于接触件10摆动。在杠杆区段110上设置绝缘盖111,其电气绝缘地覆盖金属的杠杆区段110并实现用户对调节元件11的操作。

如由根据图5的剖视图可见,调节元件11通过由弯曲的弹簧片构成的弹簧元件12与夹持杠杆13相连,该夹持杠杆能够围绕第二摆动轴d2摆动地设置在接触件10上,该第二摆动轴d2与第一摆动轴d1间隔。弹簧元件12通过第一轴元件112在一侧与杠杆区段110铰接,所述第一轴元件112在杠杆区段110彼此平行延伸的侧壁上的长孔113内引导,并且在另一侧通过第二轴元件132铰接地布置在夹持杠杆13的杠杆区段131上。

第一轴元件112在接触件10的侧壁100的滑槽101中引导,从而在围绕第一摆动轴d1沿着摆动方向s1调整该调节元件11时,第一轴元件112在杠杆区段110的侧壁的长孔113内移动。

夹持杠杆13在远离弹簧元件12所连接的杠杆区段131处具有夹持区段130,其构造用于与安装在接触件10上的电导线3夹紧地配合。在夹持区段130上可例如设置切割装置,在与电导线3夹紧地连接时,切割装置能够切入电导线3的外皮中,从而由此方式穿透绝缘皮并建立电气接触。

夹持杠杆13围绕能够围绕第二摆动轴d2摆动的第三轴元件133支承在接触件10的侧壁100之间。通过调节元件11围绕第一摆动轴d1沿着摆动方向s1的摆动,将夹持杠杆13围绕第二摆动轴d2沿着摆动方向s2摆动,并由此将夹持区段130从位于接触件10底部区域中的汇流条15上抬起,从而能够将电导线3安装到接触件10上。通过调节件11反向于摆动方向s1的摆回,将调节元件11置于夹持状态,在该夹持状态下,夹持杠杆13的夹持区段130夹紧地作用在电导线3上,并因此将电导线3压抵在汇流条15上。

在夹持状态下,第一轴元件112位于接触件10侧壁100的滑槽101的弯折的末端区段内,如由图5中可见,从而调节元件11能够被用户察觉地锁止在其终点位置处。

通过接触件10侧壁100内引导第一轴元件112的滑槽101的造型,预先设定了夹持杠杆13随着对调节元件11的操纵的调节运动。如果沿着摆动方向s1摆动调节元件11,夹持杠杆13则沿着摆动方向s2将其夹持区段130从汇流条15上抬起。如果将调节元件11反向于摆动方向s1摆回,则由于通过弹簧元件12进行的力的传递,夹持杠杆13反向于摆动方向s2摆动,同时夹持区段130接近汇流条15。如果有电导线3插入接触件10中,夹持杠杆13则以其夹持区段130弹性预紧地贴靠在电导线3上,这是由于弹簧元件12在夹持状态下的弹性偏移。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元件11实现对夹持杠杆13的调节,用户可以用手或者通过工具操作调节元件11。在通过弹簧元件12进行力的传递的条件下,调节夹持杠杆13,从而将夹持杠杆13置于以下状态,在该状态下,其以其夹持区段130远离布置在接触件10上的汇流条15,从而实现电导线3的安装,或者在该状态下,其接近汇流条15,从而由此方式借助接触件10夹紧安装在连接端子1上的电导线3,并将电导线3去除了绝缘皮的导体末端30电气接触地抵压在汇流条15上。

如由图2可见,电导线3能够沿着纵向l插入在接触件10的侧壁100之间形成的夹持室中,从而将电导线3连接到连接端子1上。在这一侧,例如由图3中可见,连接端子1因此必然是开放的,其中,连接端子1设计得使电导线3也能够由上方倾斜地插入连接端子1中,并因此能够摆入连接端子1中。

因为连接端子1在此侧是开放的,所以可能存在以下风险,即用户将其手指4不小心插入在接触件10的侧壁100之间构成的夹持室中,这可能导致其触碰(导电的)夹持杠杆13或者连接的导线3的剥除了绝缘皮的导体末端30。无论如何这都应被避免。

由此原因,在夹持杠杆13上设置一体化塑料件形式的保护元件2,其在图6至9中以单独的视图示出,并且在图10至15中与夹持杠杆13一同示出。

保护元件2具有支撑区段20以及与支撑区段20相连的、能够相对于支撑区段20弹性调节的保护区段21。在保护区段21的与支撑区段20相连的末端上成型有锁止凹处形式的固定区段23,借助该固定区段将保护元件2卡在第三轴元件133上,夹持杠杆13通过该第三轴元件可摆动地支承在接触件10上。

在远离固定区段23的末端上,保护区段21承载末端区段22,例如由图10和11中可见,保护区段21借助该末端区段搭接夹持杠杆13的夹持区段130,并在该末端区段的区域中,保护区段21通过止挡210支撑在夹持杠杆13的夹持区段130上。

支撑区段20用于将保护元件2固定在夹持杠杆13上,使得在调节夹持杠杆13时,保护元件2与夹持杠杆13一同移动。为此,在支撑区段20上成型有横梁201,其由下方支撑由两个平行的杠杆臂134形成的夹持杠杆13,例如由图11中可见。借助背离固定区段23的末端200,支撑区段20还由后方支撑夹持区段130,如由根据图13的剖视图中可见。

如果将夹持杠杆13从汇流条15上抬起以安装电导线3,或者使夹持杠杆接近汇流条15以夹持装入的电导线3,保护元件2则与夹持杠杆13一同移动。在此,保护元件2覆盖夹持杠杆13,尤其在夹持区段130的区域内,并且还封闭了杠杆臂134之间的中间空间,从而相对于外部覆盖夹持杠杆13以防用户手指4的触摸,并且还防止了电导线3贯穿夹持杠杆13而过插。因此,保护元件2一方面用作触摸保护,另一方面用于过插保护,从而防止电导线3向夹持室内的错误插入。

保护区段21借助末端区段22围绕夹持区段130并因此相对于外部将其覆盖,在该末端区段上构造开口220,用户能够穿过该开口观看,从而验证连接到连接端子1上的电导线3是否正确地在连接端子1内部接触。因此,开口220用作检视开口。

保护区段21以末端区段22向外超出夹持区段130,从而也能够通过末端区段22防止用户触摸电导线3,尤其触摸其剥除了绝缘皮的导体末端30。

保护元件2能够简单并低成本地制造,并且也能够通过将保护元件2简单地卡在第三轴元件133上而轻易地加装到现有的连接端子1上,其中,夹持杠杆13通过该第三轴元件可摆动地支承在接触件10上。不需要连接端子1进行其他修改。

通过使保护区段21能够相对于支撑区段20弹性地调节,至少避免了在例如图5中所示的错误操作的情况下在保护元件2处出现断裂的风险。因此,在错误操作的情况下,例如电导线3未完全插入时,保护区段21相对于支撑区段20弹性移动,而不会造成保护区段21与支撑区段20之间的断裂。由此,用户也能够轻易地识别到错误操作。

多个此种连接端子1可彼此结合以构成连接端子1的组合,并为此将多个连接端子沿着横向q彼此成行排列。在此,电导线3的连接沿着纵向l进行,方式是将电导线3安装到分别对应的连接端子1上。

本实用新型所基于的构思不限于前述实施例,而原则上也能够以完全不同类型的实施形式实现。

尤其连接端子可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在此具体描述的实施例。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端子

10接触件

100侧壁

101滑槽

11调节元件

110杠杆区段

111绝缘盖

112第一轴元件

113长孔

12弹簧元件

13夹持杠杆

130夹持区段

131杠杆区段

132第二轴元件

133第三轴元件

134杠杆臂

135开口

14壳体

140壳体壁

15汇流条

2保护元件

20支撑区段

200末端

201横梁

21保护区段

210止挡

22末端区段

220开口

23固定区段

3导线

4测试指

d1,d2摆动轴

h高度方向

l纵向

q横向

s1,s2摆动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