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安装调节的5G天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9713发布日期:2020-02-18 14:3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快速安装调节的5G天线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5g天线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可快速安装调节的5g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人们对更高性能移动通信的追求从未停止。为了应对未来爆炸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不断涌现的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系统将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第五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也称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外语缩写为5g,也是4g之后的延伸。

5g天线在安装在户外时需要通过安装支架的配合来安装在抱杆、挂墙等场景中,为了实现天线的安装,公开号为cn109411866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5g天线支架,包括一支架固定组件,支架固定组件包括一支架固定座;一天线安装组件,天线安装组件包括一天线安装板,在天线安装板上具有天线安装孔,在天线安装板上还设置有角度刻度板;连接支架固定组件与天线安装组件的过渡连接板,过渡连接板一共有两个,分别为与支架固定座固定连接的固定过渡板及与天线安装板活动连接的活动过渡板,在活动过渡板上还设置角度刻度表,活动过渡板与固定过渡板之间通过一上下摆动机构连接,活动过渡板与天线安装板之间通过左右摆动机构连接。

上述专利实现了5g天线的安装,但是,仍然存在缺陷,在上述方案中各角度的调节需要反复多次利用螺栓固定实现,且由于其结构较小,螺栓体积较小,使得在调节过程中必须借助扳手等工具才能实现,从而使得调节即为不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快速安装调节的5g天线支架,除去5g天线固定以外,全程调节不需任何辅助工具,纯手工完成,从而简化了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快速安装调节的5g天线支架,包括:

一u形固定座,所述u形固定座左右两侧各开设螺孔通孔并在螺孔内螺纹连接一根第一固定丝杆,所述第一固定丝杆外侧末端固定一个调节螺帽;

一调节部,该调节部与所述u形固定座外侧中部铰接,调节部位于铰接点的上下段分别螺纹连接第二固定丝杆和第三固定丝杆,所述第二固定丝杆和第三固定丝杆伸出端朝向所述u形固定座的开口侧,其另一端固定一个调节螺帽;

所述调节部顶部固定一圆台;

一旋转台,该旋转台安装在所述圆台上并可以在圆台上旋转并固定;

所述旋转台顶部安装一承接部,所述承接部顶部垂直安装一调节面板,所述调节面板中部铰接一天线固定组件,所述天线固定组件上开设有螺孔用于固定5g天线;

还包括一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用于固定天线固定组件与调节面板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方案最大的优势在于简化了结构,仅需一根调节部和u形固定座再配合四根根可手动调节的丝杆即完成支架的固定,同时通过旋转台和调节面板的配合即可完成5g天线的方位调节,整个调节通过手动调节六边形的螺帽完成,无需借助扳手等工具。

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外圈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线,所述旋转台为正多边形,其一侧棱边标色作为指示侧,通过指示侧棱边可以清楚确定调节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位于调节面板与天线固定组件铰接处的锁紧螺帽、以铰接点为圆心一段弧形槽、位于天线固定组件上的挡块,所述挡块嵌入弧形槽内,天线固定组件绕铰接点转动调节时挡块沿弧形槽滑动,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螺帽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面板与5g天线所在侧设计为圆弧形,对应的所述天线固定组件上设置有一块限位块,所述天线固定组件转动过程中限位块始终与调节面板的圆弧侧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台与所述圆台之间设置有过盈配合的胶圈,使得圆台转动后与旋转台保持相对静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u形固定座和其两侧的两根丝杆可完成固定座的固定,同时借助第二丝杆和第三丝杆的使得调节部与抱杆之间形成抻力,从而加强了u形固定座的稳定性,简化了支架与抱杆的固定结构;

(2)利用旋转台和圆台的配合手动调节完成水平角调节,利用调节面板和锁紧螺帽完成垂直面的角度调节,从而简化调节,使得安装和调节都能快速完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形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u形固定座,2-调节部,3-圆台,4-旋转台,5-调节面板,6-弧形槽,7-天线固定组件,8-挡块,9-锁紧螺帽,10-第二固定丝杆,11-第三固定丝杆,12-第一固定丝杆,13-承接部,14-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注意,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只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电路等。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对实施例进行描述之前,需要对一些必要的术语进行解释。例如:

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

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或“包括有”时,这些术语指明了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也不排除一个以上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组的存在和/或附加。

如图1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可快速安装调节的5g天线支架,包括一u形固定座1,u形固定座1左右两侧各开设螺孔通孔并在螺孔内螺纹连接一根第一固定丝杆12,第一固定丝杆12外侧末端固定一个调节螺帽;u形固定座1与抱杆的安装结构如图2所示,两根第一固定丝杆12末端加持在抱杆两侧,结合u形固定座1内侧点使得u形固定座1、两根第一固定丝杆12与抱杆之间形成一个三点加持面,从而完成支架的在抱杆上的固定。

还包括一调节部2,该调节部2与u形固定座1外侧中部铰接,调节部2位于铰接点的上下段分别螺纹连接第二固定丝杆10和第三固定丝杆11,第二固定丝杆10和第三固定丝杆11伸出端朝向u形固定座1的开口侧,其另一端固定一个调节螺帽,安装完成后,如图3所示,第二固定丝杆10伸出一长段,第三固定丝杆11伸出一小段,使得抱杆、调节部2、第二固定丝杆10之间形成一个三角形(第三固定丝杆11伸出长度与第二固定丝杆10等效后忽略不计),从而提高支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实施例,在上述调节部2顶部固定一圆台3,同时还包括一旋转台4,该旋转台4安装在圆台3上并可以在圆台3上旋转并固定,即旋转台4与圆台3旋转连接,圆台3外圈设置有一圈角度刻度线,旋转台4为正多边形,其一侧棱边标色作为指示侧,旋转台4与圆台3之间设置有过盈配合的胶圈,使得圆台3转动后与旋转台4保持相对静止。

旋转台4顶部安装一承接部13,承接部13顶部垂直安装一调节面板5,调节面板5中部铰接一天线固定组件7,天线固定组件7上开设有螺孔用于固定5g天线。

还包括一锁紧机构,锁紧机构用于固定天线固定组件7与调节面板5之间的相对位置,紧机构包括位于调节面板5与天线固定组件7铰接处的锁紧螺帽9、以铰接点为圆心一段弧形槽6、位于天线固定组件7上的挡块8,挡块8嵌入弧形槽6内,天线固定组件7绕铰接点转动调节时挡块8沿弧形槽6滑动,调节完成后通过锁紧螺帽9固定。

更为具体的,调节面板5与5g天线所在侧设计为圆弧形,对应的天线固定组件7上设置有一块限位块14,天线固定组件7转动过程中限位块14始终与调节面板5的圆弧侧相切。

在本实施例中的其余技术特征,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选用以满足不同的具体实际需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组成,结构或部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限定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均是广义含义,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活动连接,或整体地连接,或局部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即,文字语言的表达与实际技术的实施可以灵活对应,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文字语言(包括附图)的表达不构成对权利要求的任何单一的限制性解释。

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在以上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技术,例如具体的施工细节,作业条件和其他的技术条件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