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0212发布日期:2020-04-10 16:36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各行业对新能源行业的需求推动及新能源技术日益成熟,新能源电池已经运用到各行各业,如乘用车、大巴车、物流车、公交车、储能系统等。而其中的储能系统又包含银行储能系统、集装箱储能系统、路灯储能系统等等。储能系统相对动力电池系统要求较低,无各种强检试验要求,但安全性能也不容忽视。现有技术中,储能模组的形式有很多,但大多数模组都没有线束隔离板,输出巴(软铝巴或硬铝巴)、导线直接用螺栓所在电芯模块上,中间没有绝缘隔板,一旦连接不良脱落很容易造成电池短路着火,后果相当严重;也有部分厂家使用塑胶盒体包裹设计模式,采用螺栓锁紧的方式连接电芯,材料的过多使用,会使系统重量增加,同样螺栓氧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在简易电芯模块组合件中有效实现线束、汇流排的固定,同时增加其与电芯间的爬电距离,减少电芯的膨胀受力,避免电池短路着火,提高电池安全性能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包括线束隔离板本体,线束隔离板本体表面一侧设置输出巴,线束隔离板本体表面另一侧设置汇流排,输出巴上设置焊接孔ⅰ,汇流排上设置焊接孔ⅱ,输出巴周围的隔离板本体上设置凸起的台阶部ⅰ,汇流排周围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设置凸起的台阶部ⅱ,线束隔离板本体侧面设置沿隔离板本体侧面一周布置的卡接条,线束隔离板本体设置为能够通过卡接条卡装在电芯模块上端的结构,线束隔离板本体侧面还设置多个卡扣和多个卡槽,线束隔离板本体设置为能够通过卡扣和卡槽与盖板卡装连接的结构。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采用具有绝缘性能的注塑材料制成。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表面设置多道汇流排加强筋,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表面还设置多道线路走势加强筋。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下表面设置透气凹槽,线束隔离板本体通过卡接条卡装在电芯模块上端时,透气凹槽设置为能够位于电芯模块的电芯防爆阀上方的结构。

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设置多个线束通孔,每根线束设置为能够穿过一个对应的线束通孔延伸到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表面位置的结构。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左端的卡接条上设置多个卡槽,线束隔离板本体右端的卡接条上设置多个卡槽,盖板上设置与卡槽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的盖板卡扣。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表面靠近前端按间隙设置多个卡扣,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表面靠近后端按间隙设置多个卡扣,盖板上设置与卡扣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的盖板卡槽。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的多道汇流排加强筋和多道线路走势加强筋均设置在线束隔离板本体中间位置,线束隔离板本体上靠近每道汇流排加强筋还设置凹进的台阶结构。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线束隔离板本体使用常见绝缘材料,采用较轻质,绝缘性能良好的注塑材料,降低了模组重量,提升了能量密度比,配合工装适合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成本低。使用常见的绝缘材料,在保证产品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可靠性高,装配拆卸方便快捷。将线束隔离板直接放在电芯模块(电芯组件)的顶部,即实现隔离板本体与电芯组件之间的卡接定位,无需组装,同时,将线束焊接在汇流排固定的位置,然后将汇流排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不同电芯极柱分别位于焊接孔ⅰ和焊接孔ⅱ位置,便于可靠焊接。焊接时,借用汇流排与电芯焊接的无缝焊接,向下的压力,将线束隔离板固定在电芯上方;通用性强。成组后的电芯可使用在各种储能系统中,方便拆卸快捷,容易维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在简易电芯模块组合件中有效实现线束、汇流排的固定,同时增加其与电芯间的爬电距离,减少电芯的膨胀受力,避免电池短路着火,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及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与盖板分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输出巴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汇流排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中间部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线束隔离板本体;2、输出巴;3、汇流排;4、焊接孔ⅰ;5、焊接孔ⅱ;6、台阶部ⅰ;7、台阶部ⅱ;8、卡接条;9、电芯模块;10、卡扣;11、卡槽;12、盖板;13、汇流排加强筋;14、线路走势加强筋;15、透气凹槽;16、线束通孔;17、台阶结构;18、线束;19、增加爬电距离绝缘的隔离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包括线束隔离板本体1,线束隔离板本体1表面一侧设置输出巴2,线束隔离板本体1表面另一侧设置汇流排3,输出巴2上设置焊接孔ⅰ4,汇流排3上设置焊接孔ⅱ5,输出巴2周围的隔离板本体1上设置凸起的台阶部ⅰ6,汇流排3周围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设置凸起的台阶部ⅱ7,线束隔离板本体1侧面设置沿隔离板本体1侧面一周布置的卡接条8,线束隔离板本体1设置为能够通过卡接条8卡装在电芯模块9上端的结构,线束隔离板本体1侧面还设置多个卡扣10和多个卡槽11,线束隔离板本体1设置为能够通过卡扣10和卡槽11与盖板12卡装连接的结构。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采用具有绝缘性能的注塑材料制成。上述结构,线束隔离板本体1使用常见的绝缘材料,采用较轻质,绝缘性能良好的注塑材料,有效的降低了模组重量,提升了能量密度比,配合工装适合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成本低。使用常见的绝缘材料,在保证产品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可靠性高,装配拆卸方便快捷。将线束隔离板直接放在电芯模块(电芯组件)的顶部,即实现隔离板本体与电芯组件之间的卡接定位,无需组装,同时,将线束焊接在汇流排固定的位置(有标记),然后将汇流排固定在相应的位置(有定位),不同电芯极柱分别位于焊接孔ⅰ和焊接孔ⅱ位置,便于可靠焊接。焊接时,借用汇流排与电芯焊接的无缝焊接,向下的压力,将线束隔离板固定在电芯上方;通用性强。成组后的电芯可使用在各种储能系统中,方便拆卸快捷,容易维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在简易电芯模块组合件中有效实现线束、汇流排的固定,同时增加其与电芯间的爬电距离,减少电芯的膨胀受力,避免电池短路着火,提高电池安全性能,提高电池寿命。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表面设置多道汇流排加强筋13,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表面还设置多道线路走势加强筋14。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下表面设置透气凹槽15,线束隔离板本体1通过卡接条8卡装在电芯模块9上端时,透气凹槽15设置为能够位于电芯模块9的电芯防爆阀上方的结构。透气凹槽15穿透卡接条,与外部大气连通。上述结构,在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布置在电芯模块上后,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与电芯防爆阀之间存在空腔结构,不会对电芯防爆阀形成遮蔽,有效实现电芯防爆阀透气。

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设置多个线束通孔16,每根线束设置为能够穿过一个对应的线束通孔16延伸到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表面位置的结构。上述结构,线束通孔用于线束的固定定位,使得不同线束的布置稳定可靠,不会出现窜动。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左端的卡接条8上设置多个卡槽11,线束隔离板本体1右端的卡接条8上设置多个卡槽11,盖板12上设置与卡槽11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的盖板卡扣。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表面靠近前端按间隙设置多个卡扣10,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表面靠近后端按间隙设置多个卡扣10,盖板12上设置与卡扣10数量和位置一一对应的盖板卡槽。上述结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与盖板之间能够方便快捷卡接和分离,便于方便省力安装和拆卸。

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的多道汇流排加强筋13和多道线路走势加强筋14均设置在线束隔离板本体1中间位置,线束隔离板本体1上靠近每道汇流排加强筋13还设置凹进的台阶结构1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电芯模组排列极容易出现中间电芯受热膨胀,容易使电芯出现挤压,过多的挤压容易导致电芯漏液等安全问题而提出。改进后的结构极大地减少了电芯因受热膨胀对系统造成的威胁。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包含线束隔离板本体,输出巴(硬铝巴或软铝巴)、汇流排(硬铝巴或软铝巴),信号采集线束,以及动力线束等。所述的汇流排起到连接电芯的作用,同时需要满足电芯的过流能力,线束焊接在回流排上起到信号抓取和传递的作用,线束隔离板本体起到固定线束、固定汇流排,以及增加电芯间爬电距离的作用。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表面设置加强筋,提高线束隔离板本体整体强度;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表面中间位置分布有若干用于对线束固定的线束通孔;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还分布有用于线束隔离板装配时域盖板方便可靠定位连接的卡扣,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还分布有用于线束隔离板装配时定位的四个定位安装的卡槽;所述的线束隔离板本体上还拥有线路走势加强筋。所述的各种加强筋、通孔、卡扣、卡槽、透气凹槽是与隔离板本体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而成的塑胶件。输出巴和用于电芯连接的汇流排与电芯之间采用激光焊接连接,接触导电性提升,相比传统的螺栓锁紧更加可靠安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在现有的模组安装技术上,采用较轻质,绝缘性能良好的注塑材料,有效的降低了模组重量,提升了能量密度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在线束隔离板本体的汇流排位置做成台阶结构,台阶面与电芯极柱面齐平,同时拥有将汇流排定位加强筋及增加爬电距离绝缘的隔离筋。当将汇流排焊接在电芯极柱上时,汇流排四周多出来的部分正好压在台阶面上,利用焊接的压力,将线束隔离板固定在电芯上方。盖板与线束隔离板卡接后紧密贴合,操作便捷。有效提高整体连接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中,可以轻易将汇流排上的线束利用扎带和线束隔离板上的腰形孔将其固定在隔离板的凹槽内,简洁美观,也便于后期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线束隔离板本体使用常见绝缘材料,采用较轻质,绝缘性能良好的注塑材料,降低了模组重量,提升了能量密度比,配合工装适合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成本低。使用常见的绝缘材料,在保证产品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可靠性高,装配拆卸方便快捷。将线束隔离板直接放在电芯模块(电芯组件)的顶部,即实现隔离板本体与电芯组件之间的卡接定位,无需组装,同时,将线束焊接在汇流排固定的位置,然后将汇流排固定在相应的位置,不同电芯极柱分别位于焊接孔ⅰ和焊接孔ⅱ位置,便于可靠焊接。焊接时,借用汇流排与电芯焊接的无缝焊接,向下的压力,将线束隔离板固定在电芯上方;通用性强。成组后的电芯可使用在各种储能系统中,方便拆卸快捷,容易维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芯模块用线束隔离板结构,结构简单,能够在简易电芯模块组合件中有效实现线束、汇流排的固定,同时增加其与电芯间的爬电距离,减少电芯的膨胀受力,避免电池短路着火,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和寿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