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0217发布日期:2020-03-20 06:47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绿色环保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应用范围广、循环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到纯电动汽车及储能等领域。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需通过电芯生产效率的提高、良品率的提升及关键工艺的优化来实现,电芯排气效率的提高有助于生产效率提升,排气更充分,有助于电芯界面、容量及产期循环寿命的改善。

由于现有化成后排气的方式为电池放入烘箱内抽真空,依靠壳体内外压差(-0.9mpa)达到排气目的,而此方式无法进行有效排气,其原因在于电池化成阶段会大量产气,化成过程中大部分气体会随设备的真空管道排出,但仍存在一部分气体残留在壳体内卷芯极片和隔膜表面,此部分气体仅依靠烘箱提供的内外压差使气体排出较困难,卷芯内残余的气体会影响锂离子在相应位置负极的嵌入,形成黑斑或边缘析锂,进而影响电芯容量及首次效率,同时对电池常温和高温循环产生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包括:工作平台、螺纹杆、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第一纵向加强筋;

工作平台上设有滑槽,第一夹板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第一夹板底部设有插入滑槽的连接板;螺纹杆转动安装在滑槽内,连接板套设在螺纹杆上并与螺纹杆螺纹连接;连接板随着螺纹杆的转动沿着滑槽直线运动;

第一纵向加强筋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第一纵向加强筋与第一夹板连接;第二夹板安装在工作平台上并位于第一夹板远离第一纵向加强筋的一侧。

优选的,第一纵向加强筋为直角三角板结构,第一纵向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一夹板和工作平台。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横向加强筋和第二横向加强筋;第一横向加强筋和第二横向加强筋均安装在第一纵向加强筋上,并均为直角三角板结构;第一横向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一夹板和第一纵向加强筋,第二横向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一夹板和第一纵向加强筋。

优选的,第一横向加强筋和第二横向加强筋相对于第一纵向加强筋对称布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纵向加强筋,第二纵向加强筋为直角三角板结构并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上,第二纵向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二夹板和工作平台。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横向加强筋和第四横向加强筋;第三横向加强筋和第四横向加强筋均安装在第二纵向加强筋上,并均为直角三角板结构;第三横向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二夹板和第二纵向加强筋,第四横向加强筋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二夹板和第二纵向加强筋。

优选的,第三横向加强筋和第四横向加强筋相对于第二纵向加强筋对称布置。

优选的,工作平台上安装有与螺纹杆连接并用于带动螺纹杆转动的手柄或者驱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可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配合对工作平台上等待排气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夹持。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夹板的运动控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可灵活控制锂电池的夹持松紧度。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插入滑槽,通过滑槽对连接板的限位,有利于保证第一夹板直线移动的稳定。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螺纹杆的转动驱动连接板带动第一夹板直线运动,有利于对第一夹板的直线运动距离进行精确控制,从而保证锂电池夹持松紧度的精确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纵向加强筋的设置,有利于防止第一夹板后退,并有利于保证第一夹板在垂直方向上给锂电池施加压力的均衡与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立体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立体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夹板与螺纹杆连接图。

图示:工作平台1、螺纹杆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第一纵向加强筋5、滑槽6、连接板7、第一横向加强筋8、第二横向加强筋9、第二纵向加强筋10、第三横向加强筋11、第四横向加强筋12、手柄13。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提高铝壳锂离子电池手动排气效率的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螺纹杆2、第一夹板3、第二夹板4和第一纵向加强筋5。

工作平台1上设有滑槽6,第一夹板3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第一夹板3底部设有插入滑槽6的连接板7。螺纹杆2转动安装在滑槽6内,连接板7套设在螺纹杆2上并与螺纹杆2螺纹连接。连接板7随着螺纹杆2的转动沿着滑槽6直线运动。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连接板7插入滑槽6,通过滑槽6对连接板7的限位,有利于保证第一夹板3直线移动的稳定。通过螺纹杆2的转动驱动连接板7带动第一夹板3直线运动,有利于对第一夹板3的直线运动距离进行精确控制。

本实施方式中,工作平台1上安装有与螺纹杆2连接并用于带动螺纹杆2转动的手柄13或者驱动电机,以方便通过手柄13或者驱动电机控制螺纹杆2转动。

第一纵向加强筋5滑动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第一纵向加强筋5与第一夹板3连接。第二夹板4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并位于第一夹板3远离第一纵向加强筋5的一侧。

如此,本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配合对工作平台1上等待排气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夹持。本实施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夹板3的运动控制第一夹板3与第二夹板4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可灵活控制锂电池的夹持松紧度。本实施方式中,通第一夹板3运动距离的精确控制,有利于保证锂电池夹持松紧度的精确控制。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纵向加强筋5的设置,有利于防止第一夹板3后退,并有利于保证第一夹板3在垂直方向上给锂电池施加压力的均衡与稳定。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纵向加强筋5为直角三角板结构,第一纵向加强筋5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一夹板3和工作平台1。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横向加强筋8和第二横向加强筋9。第一横向加强筋8和第二横向加强筋9均安装在第一纵向加强筋5上,并均为直角三角板结构。第一横向加强筋8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一夹板3和第一纵向加强筋5,第二横向加强筋9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一夹板3和第一纵向加强筋5。第一横向加强筋8和第二横向加强筋9的设置,进一步保证了第一夹板3在水平方向上给被夹持的锂电池施力的均衡与稳定。如此,通过第一纵向加强筋5、第一横向加强筋8和第二横向加强筋9的配合,有利于保证第一夹板3给锂电池施力的均衡,从而避免锂电池的夹持损伤。

进一步的,与第一纵向加强筋5、第一横向加强筋8和第二横向加强筋9同理。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纵向加强筋10,第二纵向加强筋10为直角三角板结构并固定安装在工作平台1上,第二纵向加强筋10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二夹板4和工作平台1。进一步,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三横向加强筋11和第四横向加强筋12。第三横向加强筋11和第四横向加强筋12均安装在第二纵向加强筋10上,并均为直角三角板结构。第三横向加强筋11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二夹板4和第二纵向加强筋10,第四横向加强筋12的两个直角边分别贴合第二夹板4和第二纵向加强筋10。

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横向加强筋8和第二横向加强筋9相对于第一纵向加强筋5对称布置;第三横向加强筋11和第四横向加强筋12相对于第二纵向加强筋10对称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