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汇流片和配置该汇流片的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1970发布日期:2020-07-04 01:15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汇流片和配置该汇流片的电池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汇流片和配置该汇流片的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在组装过程中,因单只电芯(即电池单体)的正极端面带有外凸的极柱,而负极端面为平面,电芯两端至电池夹具外侧平面的距离不一致,故需要使用带有不同结构的正极汇流片和负极汇流片。

然而,正极汇流片和负极汇流片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需要分别对正极汇流片和负极汇流片配置两套加工设备,其制作成本较高,并且模组在装配时要配置两种不同的汇流片,其装配效率非常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汇流片和配置该汇流片的电池模组,该汇流片的通用性好,能够提升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并降低电池模组的成本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汇流片,其上压制有:

若干个呈矩阵状排布的圆形凸起,以及

分别围设于各个所述圆形凸起外围的若干个褶皱环。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

所述褶皱环的轴向截面呈n字型。

所述汇流片上贯通开设有位于所述褶皱环处的若干个豁孔。

各个所述豁孔沿着所述褶皱环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所述豁孔是沿着所述褶皱环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孔,

所述长条孔具有与褶皱环相同的径向尺寸。

所述汇流片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个所述圆形凸起均布置于该汇流片的所述第二表面。

所述圆形凸起上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外端面为平面。

一种电池模组,包括:

间隔布置的左电池夹具和右电池夹具,以及

位于所述左电池夹具和右电池夹具之间、且呈矩阵状相互平行布置的圆柱形的若干只电池单体;

所述左电池夹具和所述右电池夹具均左右贯通开设若干个呈矩阵状排布的电池插装孔,各个所述电池插装孔的孔壁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径向凸出的环形内凸缘,所述电池单体的左、右两端分别插入所述左电池夹具和所述右电池夹具的所述电池插装孔中,所述电池单体的左端面设有轴向向左凸出的且带负电的负极柱,所述电池单体的右端面为带正电的平面结构,所述电池单体的左端面和右端面分别与所述左电池夹具和所述右电池夹具中的所述环形内凸缘抵接,并且所述负极柱伸入所述环形内凸缘的中心孔中,所述左电池夹具的左端面和所述右电池夹具的右端面分别贴靠布置一块左汇流片和右汇流片。

所述左汇流片和所述右汇流片均为上述结构的汇流片,其中左汇流片上的圆形凸起伸入左电池夹具上环形内凸缘的中心孔与电池单体的负极柱抵靠连接,右汇流片上的圆形凸起穿过右电池夹具上环形内凸缘的中心孔与电池单体的正极端面抵靠连接,并且所述左汇流片上的圆形凸起受到所述负极柱的挤压而轴向塌缩变形。

本申请的优点是:本申请在汇流片上一体压制多个呈矩阵状排布的圆形凸起以及围设于各个圆形凸起外围的多个褶皱环,从而保证电池模组中电池单体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均能够与对应汇流片抵靠连接,无需专门针对电池单体正负极端的结构不同而设置不同结构的汇流片,汇流片通用性好,从而提升电池模组的装配效率,降低电池模组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模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流片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汇流片的剖视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汇流片,2-左电池夹具,3-右电池夹具,4-电池单体,101-圆形凸起,102-褶皱环,103-豁孔,2301-电池插装孔,2301a-环形内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提供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便于对本申请公开内容更清楚透彻的理解,其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会意识到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具体细节描述可以被省略,或者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组件或材料。在一些例子中,一些实施方式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技术方案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因此,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图1至图4示出了本申请这种电池模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与传统模组相同的是,该电池模组也包括相互隔开且均为塑料材质的左电池夹具2和右电池夹具3,前述左电池夹具2和右电池夹具3的结构完全一致,左右电池夹具之间布置有多只呈矩阵状相互平行布置的圆柱形的电池单体4。各个电池夹具上均开设有多个左右贯通的电池插装孔2301,并且这些电池插装孔2301在各自的电池夹具上呈矩阵状排布,每个电池插装孔2301的孔壁处一体设置有一圈径向凸出的环形内凸缘2301a。前述电池单体4的左端插入左电池夹具2的电池插装孔2301中,电池单体的右端插入右电池夹具3的电池插装孔2301中。电池单体4的左端面设有轴向向左凸出的且带负电的负极柱401,电池单体4的右端面为带正电的平面结构。电池单体4的左端面与左电池夹具2中的环形内凸缘2301a抵接(抵靠连接),并且电池单体4的负极柱401伸入环形内凸缘2301a的中心孔中。电池单体4的右端面与右电池夹具3中的环形内凸缘2301a抵接。左电池夹具2的左端面和右电池夹具3的右端面均贴靠布置有汇流片1,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的结构,将与左电池夹具2贴靠布置的汇流片1称左汇流片(也即负极汇流片),与右电池夹具3贴靠布置的汇流片1称右汇流片(也即正极汇流片)。

由上不难看出,因电池单体4的左端面带有凸出的负极柱401,并且负极伸入环形内凸缘2301a的中心孔,而电池单体4的右端面为完全处于环形内凸缘2301a侧部的平面,故而左电池夹具2左端面与电池单体负极柱401间的距离小于右电池夹具右端面与电池单体平面右端面的距离。如何让左汇流片和右汇流片具有相同的结构以提高模组的装配效率的同时,既保证左汇流片能够与电池单体左端的负极柱401抵靠接触以便将二者焊接并将电池负极向外引出,又保证右汇流片能够与电池单体的平面右端面抵靠接触以便将二者焊接并将电池正极向外引出?

对此,本实施例对上述各汇流片1进行了这样的优化设计:各个汇流片1上均压制有众多圆形凸起101和众多褶皱环102,其中圆形凸起101呈矩阵状排布,褶皱环102为圆环形,各个褶皱环102分别围设在各个圆形凸起101的外围,故褶皱环102也呈矩阵状排布。

如此设置汇流片1的结构,目的在于让左右两侧的汇流片均能够与电池端部抵靠接触,以便引出模组的电能。

圆形凸起101的凸出高度略大于(至少等于)右电池夹具右端面与电池单体平面右端面间的距离。装配完成后,左汇流片上的圆形凸起101伸入左电池夹具上环形内凸缘2301a的中心孔与电池单体4的负极柱401直接或间接抵靠连接(有些电池模中,汇流片与电池单体端部之间夹有很薄的串联金属片,这种情况下左汇流片上圆形凸起101与电池单体4的负极柱间接抵接),右汇流片上的圆形凸起101穿过右电池夹具上环形内凸缘2301a的中心孔与电池单体4的正极端面直接或间接抵靠连接。因为左电池夹具2左端面与电池单体负极柱401间的距离较小,圆形凸起101的凸出高度大于前述距离值,故左汇流片上的圆形凸起101会受到负极柱401的挤压而发生轴向塌缩变形。右汇流片上的圆形凸起101也会受到电池单体右端面的挤压而发生相对较小的轴向塌缩变形(因汇流片为金属材质,故该变形为可回复的弹性变形)。

为提升汇流片1与电池单体4的连接强度,必要时还可将汇流片上圆形凸起101与电池单体的负极柱或正极端面焊接固定。

圆形凸起101外围的褶皱环102结构,使得圆形凸起101受到轴向挤压力时更容易塌缩变形。具体地,圆形凸起101受挤压时,挤压力传至褶皱环102而使褶皱环102发生变形,进而使圆形凸起101塌缩。

本实施例中,褶皱环102的轴向截面呈n字型。

为了让褶皱环102受力时更容易变形,进而使得圆形凸起101更容易受力塌缩,本实施例在汇流片1上贯通开设了多个位于褶皱环102处豁孔103。前述各个豁孔103沿着褶皱环10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这些豁孔103是沿着褶皱环10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孔,并且长条孔具有与褶皱环102基本相等径向尺寸。

显然,汇流片1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个圆形凸起101均布置于该汇流片1的第二表面,即各个圆形凸起101均布置于汇流片1的同一侧。并且,圆形凸起101上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外端面为平面,以保证圆形凸起101与负极柱或正极端面的贴靠面积足够大。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人们能够了解本申请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申请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