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6712发布日期:2020-02-28 08:06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双相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继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相磁保持继电器,它主要适用于电子仪表领域。



背景技术:

磁保持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磁保持继电器通常包括基座、轭铁组合、磁钢组件、动簧组合、静簧组合和推动片,线圈绕制在轭铁组合的骨架上,线圈内的电流方向发生改变时,轭铁组合中的轭铁将会使得磁钢组件转动,从而推动推动片,使得动触点与静触点分离或闭合。

现有技术中的磁保持继电器,从左至右依次为静簧片一、动簧片二、静簧片三和动簧片四,可实现静簧片一和动簧片二的相互开断,静簧片三和动簧片四的相互开断,因使用场合的需求,需要实现动簧片二和静簧片三开断功能及静簧片一和动簧片四的开断功能,往往需要连接更多的引线或连接线进行处理,这样操作比麻烦并且容易发生操作错误,或多或少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外观也不够整洁。

因此,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紧凑稳定,开断功能满足现有技术需求的双相磁保持继电器,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紧凑稳定,开断功能满足现有技术需求的双相磁保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双相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基座、盖板和电表安装端子,所述基座与盖板相互匹配,电表安装端子设置在基座的一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静簧座组合、静簧片、动簧座一、动簧座二、磁钢组合、轭铁组合和推动片,所述静簧座组合、静簧片、动簧座一和动簧座二分别与电表安装端子对应相连,静簧座组合与动簧座一相互配合,静簧片与动簧座二相互配合,磁钢组合固定在基座上,磁钢组合与轭铁组合接触,推动片设置于基座内,该推动片与磁钢组合配合相连。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抗磁屏蔽罩,所述抗磁屏蔽罩设置在基座外部。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静簧密封板,所述静簧密封板设置在基座内。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磁钢组合上部相连;磁钢组合的支撑架尺寸变大,使支撑架的下部撑住基座的下部,增加支撑架的支撑强度,提高可靠性;之前是悬空不接触的。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静簧座组合固定在静簧密封板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基座上开有通孔,磁钢组合的轴与该通孔匹配;通孔的位置与磁钢组合的轴相对应并配合工作,为了减少继电器的总的厚度,使得磁钢组的轴直接连接在基座上。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所述盖板与基座通过卡扣式结构固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设计简单合理,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紧凑稳定,开断功能满足现有技术需求,支撑架的支撑强度,提高可靠性,通孔的位置与磁钢组合的轴相对应并配合工作,减少继电器的总的厚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抗磁屏蔽罩和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动簧片对应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静簧座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轭铁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座1,盖板2,电表安装端子3,静簧座组合4,静簧片5,动簧座一6,动簧座二7,磁钢组合8,轭铁组合9,推动片10,动簧托片一11,动簧主片一12,动簧托片二13,动簧主片二14,平触点一15,圆触点一16,平触点二17,圆触点二18,抗磁屏蔽罩19,静簧密封板20,支撑架21,通孔22,卡扣式结构23,静簧座41,分流片42,铜铆钉43,骨架91,铁芯92,轭铁93,引线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双相磁保持继电器主要包括基座1、盖板2、电表安装端子3、静簧座组合4、静簧片5、动簧座一6、动簧座二7、磁钢组合8、轭铁组合9和推动片10。基座1与盖板2相互匹配,电表安装端子3设置在基座1的一侧,静簧座组合4、静簧片5、动簧座一6和动簧座二7分别与电表安装端子对应相连,静簧座组合4与动簧座一6相互配合,静簧片5与动簧座二7相互配合,磁钢组合8固定在基座1上,磁钢组合8与轭铁组合9接触,推动片10设置于基座1内,该推动片10与磁钢组合8配合相连。

本实施例的轭铁组合9包括骨架91、铁芯92、轭铁93和引线94,该铁芯92设置在骨架91内,铁芯92的左右两端均设置轭铁93,骨架91上设置有引线94。

本实施例的抗磁屏蔽罩19设置在基座1外部;静簧密封板20设置在基座1内;支撑架21与磁钢组合8上部相连;静簧座组合4固定在静簧密封板20上。

本实施例的基座1上开有通孔22,磁钢组合8的轴与该通孔22匹配;盖板2与基座1通过卡扣式结构23固定。

本实施例的静簧座组合4与基座1固定,静簧座组合4上设置平触点一15,动簧托片一11与动簧主片一12之间通过圆触点一16相连,平触点一15与该圆触点一16相互对应,动簧托片一11与动簧主片一12的一端与推动片10连接,该动簧托片一11与动簧主片一12的另一端与动簧座一6连接,

本实施例的静簧片5上设置平触点二17,动簧托片二13与动簧主片二14之间通过圆触点二18相连,平触点二17与该圆触点二18相互对应,动簧托片二13与动簧主片二14的一端与推动片10连接,该动簧托片二13与动簧主片二14的另一端与动簧座二7连接。

本实施例的静簧座组合4包括静簧座41、分流片42、平触点一15和铜铆钉43,该静簧座41与分流片42通过铜铆钉43连接,平触点一15设置在静簧座41上。

本实施例静簧座41、分流片42的两端通过铆接固定触点,相比之前采用点焊,可以有效提高制造精度和稳定性。

本实施例静簧座41、分流片42周边的基座1上设有凸筋,盖板2盖着静簧座41、分流片42这个位置,凸筋的作是可以增加爬电距离;有可能该继电器放在铁制板上这样这个可以提升安全系数;同时可以提高盖板2扣合的密封性能。

本实施例相应的静动簧片都设有双向凸点,用于卡住基座1,有利于可抵抗基座1塑料件的变形。

本实施例与静动簧片安装相接触的基座1区域设置有小倒角,可以避免簧片与基座1的安装过程中使塑料基座1产生切割毛屑。

本实施例静动簧片一般是冲压成形的,一面个边缘是r面另一面为毛刺面,在于安装基座1对应的部位也设有倒角。

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