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铠装式光电混合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5123发布日期:2020-03-24 15:23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铠装式光电混合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铠装式光电混合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时代快速崛起,复合型线缆成了工业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复合线缆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光电复合缆。所谓光电复合缆,就是集光纤与输电线于一身的新型线缆,能够一次性解决设备的电力传输和信号传输需求。

在工业运用中,光电复合缆需要应对诸多不利的工作环境,如电磁干扰、拉伸弯曲、水渍高温等,这些诸多不利于光电复合缆的工作环境考验了光电复合缆的各种抗干扰性能,而目前现有的光电复合缆其抗拉性能与防水性能并不突出,对于一些特定的工作环境下无法正常使用。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信号与电力传输效果好,抗拉强度高,弯曲半径小,耐腐蚀,抗侧压,防水性能佳,不易损坏的铠装式光电混合缆,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铠装式光电混合缆,电信号与电力传输效果好,抗拉强度高,弯曲半径小,耐腐蚀,抗侧压,防水性能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铠装式光电混合缆,其包括电缆保护外套与均设置于电缆保护外套内部的光纤单元、第一加强件及导体单元,所述电缆保护外套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披覆层、编织层与绕包层,所述光纤单元包括芯线层、包覆于芯线层外部的铠装层、包覆于铠装层外部的第一加强层与包覆于第一加强层外部的第二披覆层,所述导体单元包括导体层、包覆于导体层外部的第三披覆层,所述芯线层的芯线数量为两条,所述导体层的导体数量为两条。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线层的芯线为单模光纤芯线,所述第一披覆层为tpe披覆层,所述编织层为不锈钢编织层,所述绕包层为pe绕包层,所述铠装层为不锈钢铠装层,所述第一加强件为阻水纱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层包括阻水纱加强件与凯孚拉加强件,所述第二披覆层与第三披覆层均为pvc披覆层,所述导体层的导体为铜导体。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锈钢编织层为网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芯线的线径为0.85±0.05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不锈钢铠装层的厚度为2.5±0.1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披覆层的厚度为3.8±0.2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披覆层的厚度为2.7±0.1mm。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披覆层的厚度为9.0±0.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抗拉强度高,弯曲半径小,耐腐蚀,抗侧压,实用性强,通过采用螺旋式铠装层的结构设计,具有抗高强侧压与弯曲半径小柔软灵活的优点,且芯线层在螺旋式铠装层之间留有活动空隙,可随意弯曲,避免外力直接作用在光纤上更好地保护了光纤不受破坏,通过采用第一加强层的结构设计,采用高强度纺纶纱作为非金属加强单元,抗拉能力强,柔软灵活,可防止户外接入时水顺着缆内部空隙流入主机破坏设备;通过采用金属编织层的结构设计,防止成缆扭转损坏内部光缆结构并增强其抗拉性;通过采用tpe披覆层保护使结构材料免受环境中水汽的破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如图1所示,一种铠装式光电混合缆,其包括电缆保护外套1与均设置于电缆保护外套1内部的光纤单元2、第一加强件3及导体单元4,所述电缆保护外套1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第一披覆层11、编织层12与绕包层13,所述光纤单元2包括芯线层21、包覆于芯线层22外部的铠装层23、包覆于铠装层23外部的第一加强层24与包覆于第一加强层24外部的第二披覆层25,所述导体单4元包括导体层41、包覆于导体层41外部的第三披覆层42,所述芯线层21的芯线数量为两条,所述导体层41的导体数量为两条。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线层21的芯线为单模光纤芯线,所述第一披覆层11为tpe披覆层,所述编织层12为不锈钢编织层,所述绕包层13为pe绕包层,所述铠装层23为不锈钢铠装层,所述第一加强件3为阻水纱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层24包括阻水纱加强件与凯孚拉加强件,所述第二披覆层25与第三披覆层42均为pvc披覆层,所述导体层31的导体为铜导体。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不锈钢编织层为网状结构。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线的线径为0.85±0.05mm。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不锈钢铠装层的厚度为2.5±0.1mm。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披覆层25的厚度为3.8±0.2mm。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披覆层42的厚度为2.7±0.1mm。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披覆层11的厚度为9.0±0.3mm。

以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的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