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变电变压器的消音及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9795发布日期:2020-01-03 10:07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输变电变压器的消音及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变电变压器的消音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变压器中,电流流过变压器的绕线组时绕线组、铁芯会产生电磁力,继而诱发绕线组沿纵向振动产生噪音,这种噪音会对附近的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这种变压器缺少处理噪音的部件,设计不合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输变电变压器的消音及保护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变音器产生噪音影响居民的生活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输变电变压器的消音及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外壳、第一消音层,所述外壳的内部空心,且所述外壳开设有一进风口、一出风口,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消音层;

进风组件,包括进风管道、进风机,所述进风管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外壳的进风口相连通,且所述进风管道内形成有弯曲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消音层,所述进风机内置于所述外壳,且所述进风机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相连通;

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道、抽风机,所述排气管道的进气端与所述外壳的出风口相连通,且所述排气管道内形成有弯曲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第三消音层,所述抽风机内置于所述外壳,且所述抽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端相连通;

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内置于所述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外壳、第一消音层,将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变压器产生的噪音能被第一消音层吸收、减弱,使得设备整体产生的噪音分贝小,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力小;通过设置进气通道、排气通道、进风机、抽风机能变压器进行风冷;通过设置弯曲的进风管道、排气管道,当噪音提供进风管道、排气管道时,能被第二消音层、第三消音层吸收、减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用于输变电变压器的消音及保护装置,如图1至3所示,包括壳体组件1、进风组件2、排气组件3、变压器4,壳体组件1包括外壳11,外壳11的内部空心,且外壳11开设有一进风口、一出风口,外壳11的内壁设置有第一消音层12;

优选的,第一消音层12为多层的蜂窝状的石棉网,石棉不仅是良好的防火材料而且纤维很细,能快速吸收大量的噪音,且石棉网的表面呈磨砂状,能对声音进行漫反射,进一步吸收噪音。

通过设置外壳11,能防止变压器4被外力、或异物破坏,能有效保护变压器。

进风组件2包括进风管道21、进风机22,进风管道21的出气端与外壳11的进风口相连通,进风管道21的进气口朝下设置,且进风管道21内形成有弯曲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消音层23,进风机22内置于外壳11,且进风机22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相连通;

排气组件3包括排气管道31、抽风机32,排气管道31的进气端与外壳11的出风口相连通,排气管道31的出气口朝下设置,且排气管道31内形成有弯曲的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内壁设置有第三消音层33,抽风机32内置于外壳11,且抽风机32的出气端与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端相连通;

变压器4固定内置于外壳11;优选的,外壳1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走线孔,所述走线孔处的内壁设置有密封垫圈5,密封垫圈5与所述走线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走线孔用于外界的线缆穿过外壳11与变压器4电连接,通过设置密封垫圈5能防止线缆穿过变压器4处存在间隙,防止声音直接从开孔处溢出,且密封垫圈5本身也具有一定的隔音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变压器4正常工作时,会产生了噪音和热量,此时,启动经进风机22、抽风机32,进风机22通过进风管道21将外界的空气大量抽入外壳11内,空气吹在变压器4上,通过变压器4上的散热片等组件,能将大量的热传递给空气,抽风机32将升温的空气抽入排气管道31,经排气管道31排出,变压器4产生的噪音大部分被外壳11的第一消音层12吸收,部分噪音会进入进风管道21、排气管道31内并沿排气管道31的导向向外传播,而进风管道21的进气通道弯曲、排气管道31的排气通道弯曲,当噪音在进风管道21内传播时,会反复碰撞到第二消音层23、第三消音层33,噪音碰到第二消音层23、第三消音层33后被吸收或漫反射,减弱了声音的向外传递,且弯曲的进气通道、排气通道增加了声波在进风管道21、排气管道31内停留的时间,有利于噪音的消除,在对变压器4散热的同时保证了噪音的隔离吸收。

实施例二:

如图1至3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风管道21包括第一管体211、多个第一隔板212,第一管体211的呈l形,第一管体211的出气端与外壳11的进风口相连通,第一管体211的进气端竖直向下设置,多个第一隔板212沿竖直方向依次内置于第一管体211的进气端,相邻的两个第一隔板212左右交错分布,第一隔板212将第一管体211的内部分割成弯曲的进气通道,第二消音层23设置于第一管体211的内壁以及第一隔板212的外壁;优选的,第一隔板212水平内置于第一管体211,第二消音层23的材质为吸音棉,吸音棉的表面及内部存在大量的间隙,当声波通过这些区域时,能被大量的吸收和漫反射,能大量吸收噪音。

通过将第一管体211的进气端竖直向下设置,能防止雨水直接从第一管体211的进气端进入外壳11内,能保护变压器4,还能防止沉降过程中的粉尘直接进入第一管体211。

进一步优选的,进风管道21还包括一第一滤网213,第一滤网213内置于第一管体211的进气口;通过设置第一滤网213,防止进风机22将空气吸入第一管体211时树叶等杂质进入第一管体211。

排气管道31包括第二管体311、多个第二隔板312,第二管体311的呈l形,第二管体311的进气端与外壳11的出风口相连通,第二管体311的出气端竖直向下设置,多个第二隔板312沿竖直方向依次内置于第二管体311的出气端,相邻的两个第二隔板312左右交错分布。第二隔板312将第二管体311的内部分割成弯曲的排气通道,第三消音层33设置于第二管体311的内壁以及第二隔板312的外壁;优选的,第二隔板312水平内置于第二管体311,第三消音层33的材质为吸音棉,吸音棉的表面及内部存在大量的间隙,当声波通过这些区域时,能被大量的吸收和漫反射,能大量吸收噪音。

通过将第二管体311的出气端竖直向下设置,能防止雨水直接从第二管体311的进气端进入外壳11内,能保护变压器4,还能防止沉降过程中的粉尘直接进入第二管体31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管体211、多个第一隔板212使得第一管体211的形成弯曲的进气通道,且第二消音层23设置于第一管体211的内壁以及第一隔板212的外壁,当噪音通过进气通道时,会不停的接触到第二消音层23,在第二消音层23的吸收和漫反射的作用下噪音不断减弱;通过设置第二管体311、多个第二隔板312使得第二管体311的形成弯曲的排气通道,且第三消音层33设置于第二管体311的内壁以及第二隔板312的外壁,当噪音通过排气通道时,会不停的接触到第三消音层33,在第三消音层33的吸收和漫反射的作用下噪音不断减弱,能大幅度的降低传出的噪音的分贝,能防止噪音对附近居民产生噪音污染。

实施例三:

如图4至6所示,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相同之处不在阐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进风管道21的进气端为沿进气方向不断弯折的管道,且进风管道21的弯折处的内壁圆滑处理,进风管道2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消音层23。

优选的,进风管道21弯折的角度为90度;进风组件2还包括第二滤网24,第二滤网24内置于进风管道21,且靠近进风管道21的进气口设置。

排气管道31的出气端为沿出气方向不断弯折的管道,且排气管道31的弯折处的内壁圆滑处理,排气管道31的内壁设置有第三消音层33;优选的,排气管道31弯折的角度为90度。

进风管道21进气端为沿进气方向不断弯折的管道,排气管道31的出气端为沿出气方向不断弯折的管道,这种结构能增加向外传播的噪音与第二消音层23、第三消音层33的接触,使得第二消音层23、第三消音层33能吸收大量噪音,且这种弯折结构会导致噪音不停的撞击在第二消音层23、第三消音层33,使得噪音发生漫反射,使得噪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减弱。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