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0134发布日期:2020-08-14 19:4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连接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插座结构均为直接固定在墙体上的结构,一般包括壳体以及壳体内设置的导电件,导电件分别与火线、零线以及地线连接,家装时直接将插座固定在墙体上,在使用时将插头插在插座上,即可实现插头与插座的导电连接。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面临一种情况,如电器在连接线路时,电线的长度一般是固定的,若使用者需要对距离更近的插座时,现有的插座安装位置固定则无法实现。

当然,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智能插座,但是现有的智能插座一般是将插座组件设计为分体结构,分为基座和插座本体,而且基座与插座本体之间采用磁性连接实现相对固定,若插头与插座本体的插合力较大,此时不小心拉拽到插头时,很可能使插座本体与基座直接分离的问题,还需要将插座本体与插头分离后再将插座本体插设在基座上,操作麻烦,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插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插座本体与基座磁性连接导致拉拽力较大时插座本体容易与基座之间分离、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智能插座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插座包括基座和插座本体,基座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平行并排布置的火线导线槽和零线导线槽,所述火线导线槽中设有两条长度方向沿所述火线导线槽延伸的方向延伸布置的火线导电弹片,两个火线导电弹片的自由端相对靠拢,所述零线导线槽中设有两条长度方向沿所述零线导线槽延伸的方向延伸布置的零线导电弹片,两个零线导电弹片的自由端相对靠拢,所述底板还具有使所述火线导线槽和零线导线槽分别与外界相通的火线槽孔、零线槽孔,所述火线槽和所述零线槽相对平行排布;所述插座本体包括相互导向装配的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具有防脱离结构,内壳体内沿插装方向设有火线导体和零线导体,所述外壳体上设有供对应的插头伸入以与插座本体插接配合的插口,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底板之间磁性连接,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还设有用于检测内壳体受插头拉拔时、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相对挤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外壳体侧壁上还设有电磁锁,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锁控制连接,所述底板的侧壁上沿垂直于插接方向向外开设有卡槽,所述电磁锁的锁杆朝向卡槽布置,所述控制器具有在接收到压力传感器的设定压力信号时,控制所述电磁锁得电,使锁杆伸出并卡入至卡槽中而使外壳体与所述底板沿插接方向挡止限位。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相背两侧侧壁上均设有所述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包括筒形结构的壳基体和旋拧在壳基体的一端的螺套,所述压力传感器布置在螺套与所述内壳体的相对端面之间,所述螺套的内孔构成所述插口。

进一步的,所述壳基体的侧壁上设有垂直于插接方向延伸以供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之间的信号线穿过的贯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卡槽平行于所述火线导线槽延伸,所述锁杆的外周上套设有用于在锁杆卡入卡槽后与卡槽的槽壁滚动配合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智能插座,通过将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通过防脱离结构配合,保证插座本体在与基座相互插拔的过程中能够吻合插配,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以及电磁锁的设置,能够实现在拉拽插头时,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挤压力,预先设定该挤压力极限值须小于插座本体与基座之间的磁性连接的吸附力,当挤压力达到极限值时,向控制器传递压力信号,控制器此时可以控制电磁锁得电,电磁锁的锁杆伸出并伸入至卡槽内,保证外壳体与基座之间保持防脱挡止限位,进而保证插座本体与基座之间不会分离,实现插座本体与基座之间的智能化防脱离设计;同时若在需要更换插座本体与基座的连接位置时,仅仅需要拉拔外壳体即可,此时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的挤压力较小,电磁锁失电,锁杆不会向外伸出,能够很好的拉拔插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智能插座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插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2-插座本体、3-内壳体、4-外壳体、5-电磁锁、6-控制器、7-压力传感器、11-底板、12-u形槽、13-容纳槽、14-导电弹片、15-支撑壁、16-卡槽、17-底板磁石、18-挡板、21-螺套、22-滚轮、23-插口、24-导体、25-插座磁石、26-挡台、27-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智能插座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该智能插座包括基座1和插座本体2,基座1的结构如图2所示,基座1包括底板11,底板11上具有沿其板面长度方向延伸的u形槽12,u形槽12的槽口朝向插头与插座本体2的插接方向,u形槽12包括底壁和两侧的槽壁,u形槽12的底壁上具有朝向开口方向延伸的支撑壁15,支撑臂有两个,沿u形槽12的宽度方向间隔并排平行布置而将u形槽12分成三个容纳槽13,而三个容纳槽13分别形成了相对平行布置的火线导线槽、零线导线槽和地线导线槽。

各个容纳槽13内还设有导电弹片14,具体的是,所述火线导线槽内设有两条长度方向沿所述火线导线槽延伸的方向延伸布置的火线导电弹片,火线导电弹片具有固定在底壁上的固定端和悬伸在火线导线槽内的自由端,两条火线导电弹片的自由端相背延伸布置且相对靠拢。零线导线槽中设有两条长度沿所述零线导线槽延伸的方向延伸布置的零线导电弹片,零线导电弹片的自由端相背延伸布置且相对靠拢。地线导线槽中设有两条长度沿所述地线导线槽延伸的方向延伸布置的地线导电弹片,地线导电弹片的自由端相背延伸布置且相对靠拢。所述u形槽12内位于所述支撑壁15的顶部还铺设有挡板18,挡板18与支撑壁15固定连接,所述挡板18上设有分别用于将所述火线导线槽、零线导线槽和地线导线槽分别与外界相通的通孔,各个通孔分别构成了火线槽孔、零线操控以及地线槽孔,各个通孔用于供插座本体2上的导体伸入并与对应的导电弹片14电连接。

同时在u形槽12的槽壁的外侧壁上沿垂直于插接方向向外开设有卡槽16,且卡槽16有两个,分别设置在u形槽12的两个槽壁的相背侧面上,且两个卡槽16均沿平行于u形槽12的延伸方向同向延伸。同时在u形槽12的槽壁的槽口端面上还设有长条状的底板磁石17。

对于插座本体2来说,插座本体2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导体24,壳体包括外壳体4和内壳体3,外壳体4和内壳体3沿插接方向导向装配,而且二者之间设有防脱离结构,定义插座本体2的插接方向为下,内壳体3内穿装固定有导体24,分别为用于与火线导电弹片电连接的火线导体、与零线导电弹片电连接的零线导体以及与地线导电弹片电连接的地线导体,当然,各个导体24的下端向外悬伸出内壳体3的下端面外,这样能够使各个导体24插入至对应的导线槽内,并与对应的导电弹片14连接;内壳体3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沿相背延伸布置的凸台27。对于外壳体4来说,其包括两部分,分别为筒形结构的壳基体以及用于旋拧在壳基体的上端的螺套21,壳基体的内孔为t形孔,包括下端的下径段以及连接小径段的上端的大径段,上述的螺套21旋拧在大径段处,且内壳体3的外侧壁与小径段的内侧壁导向装配而实现内壳体3与外壳体4上下方向的导向配合,同时,外壳体4上大径段与小径段之间的台阶则构成了用于与上述的凸台27挡止限位配合的挡台26,在实际装配过程中,先将内壳体3从上之下插入至外壳体4中,内壳体3的下端突出于外壳体4的下端,同时通过挡台26的限位使内壳体3不会向下与外壳体4脱离,然后将螺套21旋拧在壳基体上,从而防止内壳体3向上与外壳体4脱离,因此,螺套21、挡台26以及凸台27的相互限位配合构成了内壳体3与外壳体4之间的防脱离结构。同时,螺套21的内孔构成了供对应的插头穿过并与内壳体3的导体24电连接的插口23。

同时,内壳体3的上端面与螺套21的下端面之间还连接有压力传感器7,该压力传感器7用于检测内壳体3与外壳体4之间的压力值,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任意选择压力传感器7的型号,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压力传感器7的测压条件以及安装条件,压力传感器7采用lh-s05微型拉压力传感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epn系列的压力传感器,不再详细介绍,在外壳体4的壳基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垂直于插接方向延伸以供压力传感器7的信号线穿过的贯通孔,该贯通孔仅供信号线穿过,同时在外壳体4的外侧壁上还固定有控制器6,该控制器6与上述的压力传感器7通过信号线信号连接,控制器6接收压力传感器7的信号,从而判定内壳体3与外壳体4之间的压力值大小。当然,控制器6的类型可以采用单片机,plc等,单片机可以采用8098单片机或at89c2051单片机,plc可以采用西门子s7-200或三菱的fx系列等,不做具体限定。

在控制器6的下端连接有电磁锁5,电磁锁5的位置位于外壳体4的下端面的下方,同时电磁锁5的锁杆沿垂直于插接方向做伸缩动作,且控制器6与该电磁锁5控制连接,以控制线圈得电或失电,进而控制锁杆的伸缩,锁杆的伸出端外周面上还设有滚轮22,插座本体2与基座1装配后,该锁杆可以伸出并插入至卡槽16内,滚轮22与卡槽16的槽壁滚动配合,以方便插座本体2的位置移动。

同时在外壳体4的下端面上对应基座的底板磁石17的位置处设有插座磁石25,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电磁锁5处于失电状态,此时锁杆缩回,插座本体2插设在基座1上,内壳体3上的导体24通过对应的通孔并与对应的导电弹片14导电连接,于此同时,外壳体4上的插座磁石25刚好被底板磁石17吸附,实现插座本体2与基座1的连接。

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插座本体2插接在基座1上的过程中,此时锁杆已经处于基座1的外侧壁上,即使内壳体3与外壳体4之间的压力再大,锁杆也无法完全伸出,在将插座本体2插接到位后,锁杆可以直接插入至卡槽16内,而且插入完成后,内壳体3与外壳体4之间的压力减小,电磁锁5失电,锁杆也会缩回;插头与插座本体2连接后,若外界无拉力,此时内壳体3与外壳体4之间的压力值保持稳定,控制器6控制电磁锁5失电,锁杆缩回,此时可以直接握持外壳体4将插座本体2从基座1上拔下;若为了将插头与插座本体2分离而导致外界拉拽力增加,内壳体3与外壳体4之间的压力值增加,此时设置压力传感器7的极限测定值小于插座本体2与基座1之间的吸附力,则在达到极限值时,控制器6控制电磁锁5得电,锁杆伸出并卡入至卡槽16内,通过卡槽16的限位保证外壳体4相对基座1的上下位置固定,此时拉拔力再大,也不会将插座本体2从基座1上拔出,实现该插座结构的智能化防脱离设计。

同时,卡槽16为沿平行于导线槽延伸的长槽,同时在锁杆上设置有滚轮22,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若插座本体2的安装位置不合理,可以通过斜向拉拽插头的方式,将插座本体2的位置沿长槽的延伸方向进行调节,这样能够满足插座本体2的位置调整,而且不需要专门去移动插座本体2的位置,结构比较简单,实现该插座结构的智能化移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其他结构一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导线槽可以仅设置两个,分别为火线导线槽和零线导线槽。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体的结构可以为倒t型结构的壳基体以及旋拧在壳基体的下端的螺套,螺套与对应的凸台27向下挡止限位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槽可以仅在基座的其中一侧布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外壳体可不设置贯通孔,直接从外侧壁上绕过。

在其他实施例中,锁杆上可以不设置滚轮。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替换及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