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智能手环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6101发布日期:2020-03-06 06:23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智能手环的锂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智能手环的锂电池。



背景技术:

智能手环是一种穿戴式智能设备,通过这款手环,用户可以记录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部分还有饮食等实时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手机、平板、ipodtouch同步,起到通过数据指导健康生活的作用。

“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现有的电池贴合放置在电池槽内,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泄漏电解液,腐蚀电池接触弹片,容易造成污染,并且现有的电池由于体积较小,当电池固定座将电池固定较紧时,电池不容易被拆分开来,从而使得维修拆卸更换电池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手环的锂电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防漏性差和电池不易拆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手环的锂电池,包括正极壳,所述正极壳的顶部贯穿有负极盖,所述负极盖,所述正极壳的内部设置有正极材料,所述正极壳的内部下方固定有支撑板,所述负极盖的内部固定有隔膜,所述隔膜的顶部设置有负极材料,所述正极壳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和阻隔膜。

优选地,所述正极壳和负极盖的制作材质包含有铝金属材质。

优选地,所述凹槽和阻隔膜均环绕设置于正极壳的外表面。

优选地,所述密封胶的制作材质包含有橡胶。

优选地,所述支撑板环绕设置于正极壳的内部下方,且所述支撑板的顶部与负极盖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剖面图为“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用于智能手环的锂电池设置有密封胶、阻隔膜、支撑板,且支撑板环绕设置于正极壳的内部下方,将正极材料固定在支撑板的内侧能够有效的材料发生泄漏,通过密封胶能够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能,通过设置阻隔膜,防止正极壳发生腐蚀,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该锂电池的正极壳的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凹槽,通过凹槽能够使得在拆卸更换电池时,便于使用者能够着力将电池抠出,使得更换电池时更为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极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正极壳;2、负极盖;3、密封胶;4、隔膜;5、负极材料;6、正极材料;7、支撑板;8、阻隔膜;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手环的锂电池,包括正极壳1、负极盖2、密封胶3、隔膜4、负极材料5、正极材料6、支撑板7、阻隔膜8和凹槽9,正极壳1的顶部贯穿有负极盖2,负极盖2的两侧设置有密封胶3,加强密封效果,防止材料泄露,正极壳1的内部设置有正极材料6,正极壳1的内部下方固定有支撑板7,负极盖2的内部固定有隔膜4,隔膜4的顶部设置有负极材料5,正极壳1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凹槽9和阻隔膜8,。

请参阅图1-3,正极壳1和负极盖2的制作材质包含有铝金属材质,这样使得导电性更强,凹槽9和阻隔膜8均环绕设置于正极壳1的外表面,凹槽9便于电池的拆卸工作,阻隔膜8能够有效的防止正极壳1腐蚀。

请参阅图1-3,密封胶3的制作材质包含有橡胶,强化了电池的密封性能,避免材料泄露。

请参阅图1-3,支撑板7环绕设置于正极壳1的内部下方,且支撑板7的顶部与负极盖2相连接,将正极材料6固定于支撑板7内能够有效的防止材料泄露,凹槽9的剖面图为“弧”形,便于拆卸,另一方面减少使用的生产材料。

工作原理:首先,工作人员先检查该电池是否完好,然后将其安装于手环上,支撑板7的内侧能够有效的正极材料6发生泄漏,通过密封胶3能够进一步加强密封性能,通过设置阻隔膜8,防止正极壳1发生腐蚀,延长了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在需要拆卸更换锂电池时,使用者将手指放置于凹槽9内,通过凹槽9能够使得在拆卸更换电池时,便于使用者能够着力将电池抠出,使得更换电池时更为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