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器线端产品的换模及中转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05288发布日期:2020-01-31 16:26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用于连接器线端产品的换模及中转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连接器线端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连接器线端产品的换模及中转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连接器线端tpa产品自动组装时,有多种料号共用,由于tpa与hsg(塑胶外壳)的组装精度较高;因此,对产品的定位同样要求较高;以往tpa的组装只是将同款规格的料号的产品通过输送机构将tpa产品输送到指定位置进而实现tpa产品与hsg的组装;但由于tpa的定位较差。组装中时常会发生tpa插错脚;或者装配不到位,有损伤;甚至有直击装坏tp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模及中转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tpa产品和塑胶外壳组装易断裂损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连接器线端产品的换模及中转定位装置,包括直振送料机构、与所述直振送料机构连接的中转定位机构以及位于所述中转定位机构上方且与所述中转定位机构对应的抓取机构;

所述中转定位机构包括支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表面两端的输送到位组件和换模定位组件,所述输送到位组件与所述直振送料机构相连通;

所述输送到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产品定位块、设置在所述产品定位块端部侧面的产品位置检测件、设置在所述产品定位块远离所述直振送料机构端部的到位挡块以及驱动所述到位挡块运动的伺服调整件,所述产品定位块内开设有用于产品输送的产品输送腔,所述产品输送腔与所述直振送料机构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直振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框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的进料直振流道以及驱动所述产品在进料直振流道内运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上,所述进料直振流道与所述产品定位块内的产品输送腔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换模定位组件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第一定位夹爪和第二定位夹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夹爪端部外壁和第二定位夹爪端部外壁的产品位置检测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定位夹爪和第二定位夹爪运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定位夹爪和第二定位夹爪之间形成有用于产品放置定位的空腔。

进一步,所述抓取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到位组件和换模定位组件上方的壳体、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升降机构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升降机构下部两端的第一产品夹爪和第二产品夹爪,且所述第一产品夹爪与所述产品输送腔相对应,所述第二产品夹爪与所述第一定位夹爪和第二定位夹爪之间的空腔相对应。

进一步,第二驱动件和第三驱动件均采用驱动气缸。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连接器线端产品的换模及中转定位装置,该装置实现了产品在多料号不同规格的尺寸下自动定位换模,从而可靠的满足单台设备实现共用多料号的产品组装,使用性能好,且通过两次定位,保证了产品tpa定位的精确性,进而保证了产品和hsg组装的可靠性,避免了插错脚和断裂,提高产品的组装效率以及提高产品的组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转定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2中所以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直振送料机构,2-中转定位机构,3-抓取机构,20-支架,21-输送到位组件,22-换模定位组件,210-产品定位块,211-产品位置检测件,212-到位挡块,213-伺服调整件,214-产品输送腔,10-支撑框架,11-进料直振流道,12-第一驱动件,220-支撑板,221-第一定位夹爪,222-第二定位夹爪,224-第二驱动件,30-壳体,31-升降机构,32-第一产品夹爪,33-第二产品夹爪,34-第三驱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2所示,用于连接器线端产品的换模及中转定位装置,包括直振送料机构1、与直振送料机构1连接的中转定位机构2以及位于中转定位机构2上方且与中转定位机构2对应的抓取机构3。中转定位机构2包括支架20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架20上表面两端的输送到位组件21和换模定位组件22,输送到位组件21与所述直振送料机构1相连通。

直振送料机构1用于将产品输送至输送到位组件21处,其中,输送到位组件21包括设置在支架20上的产品定位块210、设置在产品定位块210端部侧面的产品位置检测件211、设置在产品定位块210远离直振送料机构1端部的到位挡块212以及驱动到位挡块212运动的伺服调整件213,产品定位块210内开设有用于产品输送的产品输送腔214,产品输送腔214与所述直振送料机构1相连通。通过产品位置检测件211检测到产品的位置,当产品到位后,通过抓取机构3将产品抓取至换模定位组件22处进行两次定位,当定位好后,再通过抓取机构3抓取产品进行与塑胶外壳的准确组装。其中,对于不同长度的产品,进行输送定位时,通过伺服调整件213调整到位挡块212运动,调整产品输送腔214的尺寸从而满足不同长度产品的需要,达到换模的目的。

直振送料机构1包括支撑框架10、设置在支撑框架10上的进料直振流道11以及驱动产品在进料直振流道11内运动的第一驱动件12,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支撑框架10上,进料直振流道11与产品定位块210内的产品输送腔214相连通。

换模定位组件22包括分别设置在支架20上的支撑板220、设置在支撑板220上的第一定位夹爪221和第二定位夹爪222、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夹爪221端部外壁和第二定位夹爪222端部外壁的产品位置检测件211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20上且用于驱动第一定位夹爪221和第二定位夹爪222运动的第二驱动件224,第一定位夹爪221和第二定位夹爪222之间形成有用于产品放置定位的空腔。

抓取机构3包括设置在支架20上且位于输送到位组件21和换模定位组件22上方的壳体30、位于壳体30内的升降机构31以及分别连接在升降机构31下部两端的第一产品夹爪32和第二产品夹爪33,且第一产品夹爪32与产品输送腔214相对应,第二产品夹爪33与第一定位夹爪221和第二定位夹爪222之间的空腔相对应。升降机构31通过气缸驱动,在升降机构31的带动下通过第一产品夹爪32将产品由产品输送腔214抓取至由第一定位夹爪221和第二定位夹爪222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实现定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