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位支座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4182发布日期:2020-01-07 09:20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定位支座的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发光体二极管的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具有定位支座的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蓬勃发展,发光二极管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照明、指示和装饰等领域。随着人们对产品功能效果,以及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发光二极管在pcb板上的空间位置精度要求也随着提高。以前对于发光二极管在pcb板上的定位一般只依靠手工,随着pcb板的需求量的不断增多,逐渐的在pcb板上安装发光二极管时依靠模具对发光体二极管进行定位安装,先将发光体二极管安装在模具内,然后通过模具将多个发光体二极管安装在pcb板上,这样就能够保证多个发光体二极管的安装高度能够一样,当时由于发光体二极管的引脚容易发生弯折,利用模具安装时会出现部分发光体二极管的引脚不能够直接插入到pcb板上的孔内而导致安装失败,利用模具进行安装时,发光体二极管需要预先安装在模具上,此过程时间较长,同样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安装方便,能够对发光体二极管进行标准安装的具有定位支座的发光二极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定位支座的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光体二极管,发光体二极管下端粘接有上板,上板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发光体二极管的两引脚分别位于两凹槽内,上板下方设置有下板,上板和下板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下板上开设有与凹槽对应的开孔,引脚贯穿开孔,下板下端固定有方杆,引脚下端贯穿pcb板上的孔,pcb板上开设有与方杆对应的方孔,方杆位于方孔内。

具体的,所述下板下端面上粘接有黏胶层,下板通过黏胶层粘贴在pcb板上。

具体的,所述上板、连接杆、下板、方杆均为硬质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安装效率、安装方便,能够对发光体二极管进行标准化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定位支座的发光二极管,包括发光体二极管1,发光体二极管1下端粘接有上板2,上板2两侧对称开设有凹槽3,发光体二极管1的两引脚4分别位于两凹槽3内,上板2下方设置有下板6,上板2和下板6通过连接杆5固定连接,下板6上开设有与凹槽3对应的开孔7,引脚4贯穿开孔7,下板6下端固定有方杆8,引脚4下端贯穿pcb板9上的孔,pcb板9上开设有与方杆8对应的方孔10,方杆8位于方孔10内,所述下板6下端面上粘接有黏胶层,下板6通过黏胶层粘贴在pcb板9上,所述上板2、连接杆5、下板6、方杆8均为硬质塑料材质。

安装发光体二极管1前,将发光体二极管1的引脚4穿过上板2的凹槽3后穿过下板6的开孔7中,然后使得发光体二极管1的下端与上板2上端粘接,将发光体二极管1安装在pcb板9上时,将贯穿下板6的引脚4插入到pcb板9上的安装孔内,然后使得下板6与pcb板9通过下板6下端的黏胶层粘接,此时发光体二极管1能够预先被稳定在pcb板9上,能够防止发光体二极管1从pcb板9上脱落,方便对发光体二极管1的引脚4进行下一步操作,可根据不同的安装需要选用具有不同长度连接杆5的定位支座,进而满足发光体二极管1不同高度的安装要求。因为发光体二极管1的引脚4贯穿上板2的凹槽3和下板6的开孔7,同时方杆8位于pcb板9上的方孔10内,上板2和下板6能够对发光体二极管1的引脚4起到稳定作用,能够防止发光体二极管1的引脚4发生扭曲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