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5152发布日期:2020-03-24 15:2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代非能动核电站cap1400严酷环境1e级额定电压0.6/1kv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在核岛或核岛附近使用的电缆,必须满足阻燃、低烟、无卤和无腐蚀气体的要求。在核岛内使用的电缆必须通过loca试验(耐辐射试验),根据我国新制定的《核电站1e级电缆通用要求》标准要求,k1类电缆应通过设计基准事件试验,累积辐照剂量应至少达到850kgy;k2类电缆应通过设计基准事件试验,累积辐照剂量应至少达到250kgy。在要求严格的核电环境中,产品的设计开发更为重要。

随着国家对核电事业发展的大力支持,我国核电站采用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对于核电站用电缆的要求也日益更新。自从ap1000(大于压水堆核电站)第三代核电技术登上历史的舞台,核电站用电缆又分为安全壳内和安全壳外用电缆,其中安全壳内用电缆除了要满足k1类电缆所有性能要求外,还要满足2370kgy的辐照剂量要求,以及60年的使用寿命。但随着核电站各种安全级别的提高,对电缆的安全要求也随之提高,特别是耐辐照剂量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电缆的结构、材料以及制备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ap1400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是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我国引进的第三代先进核电ap1000非能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功率更大的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因此,对于cap1400核电站用电缆的要求也随之更高,特别是严酷环境中1e级电缆,需要在60年核电站设计寿命下指定的正常工况、异常工况下以及设计基准事故(dba)工况所要求的时间内,始终能够满足所要求的信号传输功能及相关结构完整性要求。因此,如何开发出满足国产化核电站严酷环境中要求的电缆,是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力电缆,具有无卤低烟阻燃、低毒、耐腐蚀、优异的电气性能、较强的耐辐射性能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能有效满足三代非能动核电站cap1400严酷环境用1e级电缆的使用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力电缆,包括一根以上导体,所述导体外壁挤包异质双层共挤绝缘层并绕包有包带构成线芯且置于填充体内,填充体外依次包裹有第一隔氧层、复合屏蔽层、第二隔氧层和外护套层,所述异质双层共挤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且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材质不同。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隔氧层与外护套层材质不同。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导体由镀锡铜丝绞合而成。

作为进一步的限定,绞合节距为13~20倍导体外径,最外层绞向为左向,相邻层绞向相反。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双层共挤异质绝缘层由辐照交联聚乙烯内绝缘层和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外绝缘层叠加而成。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第一隔氧层为无卤阻燃弹性填充料。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第二隔氧层为无卤阻燃弹性填充料。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电缆外护套采用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复合屏蔽层由铜塑复合带绕包和镀锡铜丝编织的复合屏蔽。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厚度比为1:3。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填充条为无卤阻燃弹性填充料挤条而成。

作为可能的一些实现方式,所述填充条材料与第一隔氧层和/或第二隔氧层的材质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是:

本公开所述的电缆结构紧凑、稳定性好,护套层采用无卤低烟、耐辐照性交联聚烯烃,耐辐照性能及机械性能优良。

本公开所述的导体外壁采用内外双层绝缘,提高了电缆绝缘性,保证了可靠的电性能,使用过程更稳定。

本公开所述的导体为绞合而成,导体导电性能好。

本公开采用的辐照交联聚乙烯内绝缘层耐高温和老化,无卤低烟环保,保护线芯不受损伤、延长电力电缆使用寿命,辐照交联无卤低烟聚烯烃外绝缘层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耐辐照性能。

本公开采用无卤阻燃弹性填充料,提高了电缆的阻燃性能。

本公开采用辐照交联无卤低烟聚烯烃护套料,材料经过辐照交联后形成热固性材料,保证电力电缆的使用寿命和耐γ射线的辐射性能。

本公开内外绝缘层经过双层共挤工艺加工,效率高、能耗低,避免了护套层和绝缘层间起层、起皱、脱胶和线芯与绝缘结合不紧的缺陷。

本公开生产步骤中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及护套层采用辐照交联无卤低烟,辐照交联过程中绝缘不与水分接触,进而减少了电缆因水分的掺入造成电性能问题的机率;辐照交联特别适用于生产特种电缆的生产,通过高能电子束对绝缘材料进行改性,高能射线破坏了使原来的线性c-h键,然后分子结构再进行重新组合,形成无规则的网状分子结构,提高了材料的机械物理性能和耐温性能,电性能也得到一定提高;同时,由于该材料是采用以高能电子射线对有机热塑性材料进行辐照而使其由线性高分子转变成三维立体网状交联结构;即以热塑性转化为不溶熔的热固态物质,改善和提高了物理机械性能,并且辐照交联方式可避免被化学交联破坏低烟无卤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所述的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力电缆结构示意图。

1、导体;2、内绝缘层;3、外绝缘层;4、第一包带;5、填充;6、第二包带;7、第一隔氧层;8、复合屏蔽层;9、第二隔氧层;10、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公开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实施例1:

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三代非能动核电站严酷环境用1e级电力电缆,包括一根以上导体,所述导体外壁挤包异质双层共挤绝缘层并绕包有包带构成线芯且置于填充体内,填充体外依次包裹有第一隔氧层、复合屏蔽层、第二隔氧层和外护套层,所述异质双层共挤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且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材质不同。

所述第二隔氧层与外护套层材质不同。

所述导体由镀锡铜丝绞合而成,绞合节距为13~20倍导体外径,最外层绞向为左向,相邻层绞向相反。

所述双层共挤异质绝缘层由辐照交联聚乙烯内绝缘层和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外绝缘层叠加而成。

所述第一隔氧层为无卤阻燃弹性填充料;所述第二隔氧层为无卤阻燃弹性填充料。

所述电缆外护套采用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

所述复合屏蔽层由铜塑复合带绕包和镀锡铜丝编织的复合屏蔽。

所述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厚度比为1:3。

所述填充条为无卤阻燃弹性填充料挤条而成,且所述填充条材料与第一隔氧层和/或第二隔氧层的材质相同。

上述三代非能动核电站cap1400严酷环境1e级额定电压0.6/1kv电力电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导体外进行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挤包,内绝缘层和外绝缘层辐照交联处理,形成绝缘线芯,将绝缘线芯进行绕包,多个绝缘线芯形成缆芯,对缆芯填充,成缆绕包后进行隔氧层挤出,利用铜塑复合带绕包和镀锡铜丝编织的复合屏蔽设置在隔氧层外侧,再进行隔氧层挤出,并进行外护套层挤包和外护套层辐照交联处理。

内绝缘层挤出采用双螺纹螺杆,外绝缘层挤出采用低压缩比螺杆,绝缘层挤出前,导体应预热到90~100℃,绝缘材料应在60±10℃烘1~2个小时,线芯采用分段式冷却,第一段冷却水温度60℃±10℃,第二段冷却水温度为常温;外护套层采用低压缩比螺杆在挤出机组上用半挤压式模具挤出,材料挤出前应60±10℃预热1~2小时,挤出后采用分段式冷却,第一段冷却水温度60±10℃,第二段冷却水温度为常温。

具体的,如图1所示,一种三代非能动核电站cap1400严酷环境1e级额定电压0.6/1kv电力电缆,包括三根导体1,导体1外壁挤包异质双层共挤绝缘层,异质双层共挤绝缘层外有第一包带4构成绝缘线芯,三个绝缘线芯径填充5、第二包带6、第一隔氧层7、复合屏蔽层8、第二隔氧层9和外护套10;

所述异质双层共挤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3,且内绝缘层2和外绝缘层3材质不同,内绝缘层2材料为交联聚乙烯材料,外绝缘层3材料为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第一包带4和第二包带6为聚酯带,复合屏蔽层8采用铜塑复合带绕包和镀锡铜丝编织而成,外护套层9材料为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公开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